佛在經論上,跟我們講的很清楚、很明白,說出事實的真相。告訴我們,世間一切法都是假的,不是真實。
《金剛經》上講:『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那有一樣是真實的呢?這些都是事實,而《大般若經》說得更詳細、更透徹。歸納宇宙人生的真相,實實在在說,就是一個因果循環的現象,因果相續的現象。所有這些假像,在你眼前過一下而已,你能不能得到呢?得不到,一切法都了不可得。
《金剛經》上說的好:『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是說你能得的那個意念不可得。你所得到的這一切法,佛說得很清楚,這一切法是什麼呢?真相是什麼呢?萬法緣生。緣生之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換句話說,你所得的也不可得,不但是世間法,你不可得,佛法也不可得,為什麼呢?佛法也是緣生的。
佛說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三藐三菩提,你真能得到嗎?不可得,假名而已。諸佛如來、菩薩摩訶薩,你能夠得到嗎?也不可得,也是假名而已。佛法既然都是假名,都是了不可得,為什麼佛要那麼樣熱心的來講經說法呢?佛的用意是希望你從假名、假像裡面,真正悟入真實,這就是諸佛菩薩說法的目的。
所以《金剛經》上說得好:『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那個舍,就是你不能執著,你不能有得的這個念頭。你只要有這個念頭,你就決定得不到。這些念頭統統都沒有了,這個念頭就是妄想、妄念,統統都放下了,統統都捨棄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於是你就明了了,你就透徹了。
這個不得已,而給它起個名字,叫諸佛如來,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此可知,諸佛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本來如是,那裡有得、有失呢?人、眾生迷失了自性,就是迷失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原因在那裡呢?就是起心動念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在現在社會上,我們所看到的,貪嗔痴慢,忘恩負義,盡幹這些事情。這是惡業、惡行、惡念,那有不感惡果的道理?這就是因果相續,因果在那裡循環。
佛告訴我們,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這才知道什麼是真的?真的就是一念心性,這是真的。諸位在這裡要特別留意到,一念不是二念,二念是假的,一念是真的。一念就是一心,一心就是沒有二念,這個才是真的。二就是相對的,二就有生滅,二就有變異,就有染淨。如果是一,那這些現象完全沒有。
所以佛說這一切眾生在六道也好,十法界也好,隨緣在流轉。他要隨淨緣,根性劣的,就成聲聞、成緣覺;根性利的,就成菩薩、成佛。他要是隨染緣,染的輕的,就是人天—三善道;染汙嚴重的,那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這些都是惡有淺深,染有輕重。各人隨著自己的罪福,所以有苦樂長短的差別。
覺悟了,明白了,決定不會為自己打算。自身都不為了,怎麼可能還會為子孫打算呢?不會有這個念頭了。沒有這些念頭,那為什麼呢?為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就叫行菩薩道,這就叫修菩薩行。不為自己打算的人,不為兒孫打算的人,反而福德無量無邊,他的子子孫孫一定蒙受福澤。
在中國,大家看到孔老夫子,孔老夫子沒有為自己打算,孔老夫子也沒有為兒孫打算。他為社會,為人民。夫子子子孫孫一直到今天,在臺灣的孔德成先生,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由此可知,為自己打算的人,反而失算;為眾生打算的人,反而得福了。這一些事實俱在,證明佛菩薩在經論當中給我們說的沒錯,句句話都是真實。說明世、出世間的真相,無非是一大因果,永恆的、不斷的在循環而已。
世間人有聽過這些說法,但是他不能夠深信,不能夠省悟,為什麼呢?因為看到世間人有很多作惡的,沒有得到報應;有很多修善的,沒得福,於是不相信修福得福報,作惡得惡報,他不相信。這個裡面有很深的道理。世間人思慮不周到,眼光很淺短,不曉得因果通三世。剛才說過了,它不斷的在循環,永遠在相續。循環相續豈止是一生,所以有今生修福,今生得福報,這叫現報;今生作惡,今生就得報應的,這也是現報。
今生作善、造罪,今生沒有報應,來生報應的,這叫生報。或者是第三生以後,一直到無量劫才得報的,這叫後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正是所謂的:不是不報,時辰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