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句】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釋義】
《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世間所有的現象,都像夢境、幻像、水泡、影像,像露珠、閃電一樣的虛幻不實,沒有一樣東西可以真實得到。應該時時作這樣的觀想,就能得自在。
《金剛經》上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說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真的,這是宇宙人生真相!所以一切現象沒有一個現象是存在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相續相。這個要認清楚,認識清楚之後,你對於一切現象就不會執著了。不執著,給諸位說,你就沒有煩惱了,為什麼?得失的念頭沒有了,曉得無得亦無失,有得才有失。能不能得到?得不到。得到那是妄想,得不到的。你得到什麼?自己身體都得不到,剎那生滅,何況身外之物?沒有一樣能得到。「夢」,凡夫都會作夢,作夢的時間很短暫,醒來之後就知道夢是空的。殊不知我們人生雖然是數十年寒暑,在無盡的時空裡面確實就像很短的夢境一樣!你常常這樣想,這是事實,絕不是虛構的。「幻」就是我們一般講變魔術,魔術叫幻術,當然是假的,不是真的。「泡」是水泡,像肥皂,我們小朋友吹泡泡,時間很短暫,它就破裂了。「影」是影像。「露」是露水,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電」是閃電。這六樣東西都是時間很短,比喻虛幻不實。露跟電都是無常的,存在的時間非常的短暫。我們想想我們這個人、這個生命生活在這個世間,就算你壽長,活到一百歲,一百歲的人不多,一百歲的光景在整個宇宙裡面是一剎那,太短太短了。如果要在忉利天的眼睛裡面看,忉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忉利天看我們世間人,可憐!早晨生的,晚上死了,朝生暮死。我們如果能常常想到這一點,想到這個事實,你就會覺悟了,你自自然然能把這一切無常虛妄的舍掉,取真常。你要是能常常學習這樣子觀察,用這個標準來觀察宇宙人生一切萬法,「五欲」自然就斷了。五欲是財色名食睡,自然對這個就不起貪戀之心。為什麼?曉得這是假的,這不是真的,就能夠放下。眾生迷,迷的是什麼?把真的當作假的,假的當作真的,這恰恰叫顛倒,叫顛倒妄想。世間一切萬法無常,是假的,我們把它當作真的;常住真心,不生不滅,這是真的,佛在經上常常說的,我們偏偏把它當成假的,對於真妄、邪正、是非、善惡都顛倒了。事實真相明白了,我們對於貪戀五欲六塵這個念頭自然就斷了。《金剛經》上給我們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話說得千真萬確。有為法是指什麼?就是三界。三界是有為法,三界不是真實的。既然是虛偽而不實在的,如果我們在這裡面分別、執著、貪戀,豈不是大錯特錯!就好像作夢,夢中是虛偽的,在夢裡面患得患失,在夢裡頭爭名奪利,打得頭破血流,一覺醒來一場空,什麼也沒有,就這麼回事情。人生就是作夢,迷惑顛倒!覺悟了就好比在夢中清醒,夢中清醒再看夢中境界那很有趣,遊戲神通。自己沒事了,看著別人在做大夢,看著別人在顛倒是非,那就是聖賢。大千世界從哪裡來的?自性迷了,就現這個境界;自性要是覺悟,這境界就沒有了。所以這個境界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沒有。非有非無,這是給你講的真相,就像作夢一樣,夢中那個境界不能說有也不能說沒有。你說沒有,確實有境界現前,醒過來還記得很清楚;你說有,醒過來之後再也找不到。我們實際上這個環境確確實實是一個夢境,所以佛教我們要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能這樣看法,你就很自在。所有一切煩惱從哪裡生的?從得失裡頭生的。你曉得那是夢一場空,有也很好,沒有也很好,多快樂、多幸福。所以,妄想分別執著煩惱統統都沒有了。由此可知,這些執著分別妄想煩惱實在講毫無意義,都不是真實的。就像你作夢,夢裡生煩惱,夢裡有執著,這完全是錯誤的,沒有一法是真實的。這是講能變的心性,不生不滅,無去無來。因此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裡面,不要去認真,不要去執著,有什麼好爭執的?要放下,記住,這是為我自己;如果為大眾的事情那要爭,那要執著,為什麼?眾生的福利。個人沒有,絕對沒有,個人心清淨,個人心無爭,妨害大眾安全的這個要執著,還要爭執。不為自己,為眾生,這叫菩薩,這是佛法不壞世間法,這個要知道的。
一切供養中,法布施第一。
文章您已閱讀完,勿忘順手點「在看」。
「閱讀原文」是連結,願君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