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次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暨紀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誕辰國際學術...

2020-12-24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20年正值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已故著名語言學家朱德熙先生百年誕辰,同時也是北京大學中文系建系110周年。12月4日—6日,第21次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暨紀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誕辰國際學術視頻討論會以線上視頻方式舉行。此次會議屬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10周年系慶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句法語義室、《中國語文》編輯部、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來自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以及美國、日本、韓國的100多位學者共聚線上,通過騰訊會議平臺報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並進行了熱烈討論和深入交流。會議還通過嗶哩嗶哩平臺進行全球直播。據統計,直播間最高人氣值達3.6萬。

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肇始於1981年,是在呂叔湘先生和朱德熙先生的直接倡導和支持下創辦的,迄今已走過40載春秋,是漢語學界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語法會議,其務實為本、探索創新的風格傳承至今。

開幕式上,會議主辦方代表——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張伯江研究員和北大中文系黨委書記賀桂梅教授分别致辭,朱德熙先生家屬代表朱襄女士以視頻形式發言。

張伯江回顧了朱德熙先生參加前五次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的情形,同與會學者一起重溫了朱先生的苦心囑咐:一是「要重視事實的研究」,朱先生說「科學是事實,事實都不研究,研究什麼!」「語言事實講多了,講透了,本身也是規律;離開了事實,沒有什麼理論」。二是「用樸素的眼光看漢語」,用西方語言的眼光,也能看到差異,看到漢語的特點,但遠不如用樸素的眼光,可以看到更本質的漢語事實。三是「防止不知不覺受到束縛」,對來自國外的學說和方法不能過於迷信。

賀桂梅介紹了朱德熙先生和呂叔湘先生的學術合作,以及兩位先生對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的大力支持,高度評價了朱德熙先生對漢語語法研究的貢獻、對北大中文系現代漢語學科建設的貢獻以及對學校教學科研工作和學風建設的貢獻。她指出,紀念朱先生,不僅要紀念他的學術思想,也要紀念他的愛國思想和服務社會的精神。中文系將沿著老一輩學者開闢的道路不斷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推動中國語言學的發展。

朱襄分享了父親身患重病時仍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無比冷靜、理性、勇敢面對人生最後至暗時刻的樣子。她還談到父親朱德熙先生與丁石孫先生的友情,評價說:「時窮節乃見,他們的樣子始終好看,始終沒變——從容、達觀、理性、善良、高貴。我想,這也是他們除了在學術上作出的不朽貢獻外,難以被我們忘記的原因之一。」

會議共設20場大會報告和88場小組報告。為紀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誕辰,會議在「構式的形式及其語義解讀」「信息結構與句法結構」等現代漢語語法的常規議題之外,特別設置「朱德熙語法學思想研究」專題。

北京大學陸儉明、馬真兩位先生作「引領與創新——朱德熙先生的為教與為學」的報告。他們指出,為教上,我們要學習朱先生「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的高度的教育責任心;為學上,我們要學習和繼承朱先生科學嚴謹、求實創新、一絲不苟、虛懷若谷的學風,內容充實完備、條理清晰、定義確切、文字深入淺出、樸實無華的文風。南開大學馬慶株先生作「守正創新,弘揚朱德熙先生的學術思想——紀念恩師朱德熙先生百年誕辰」的報告,回憶朱德熙先生在學業上對自己的要求,在研究方法上、論文寫作過程中的悉心指導,感念朱德熙先生無私奉獻、提攜後進的博大胸懷。北京語言大學崔永華先生作「學習朱德熙先生的語法研究哲學」的報告,討論朱德熙先生的治學精神,分析朱先生漢語語法研究成就卓著的原因,將其總結為五個方面:一是取法乎上;二是以事實為根本;三是有數學頭腦,秉持科學、嚴謹的語法分析態度和分析方法;四是跨學科眼界和多途徑研究能力;五是洋為中用,理解並恰當借鑑國外理論方法。江蘇師範大學張愛民先生作「詞組本位理論的語法學價值」的報告。他指出,朱德熙先生在《語法講義》和《語法答問》中提出的詞組本位理論,對語法研究和語法教學都具有重要意義。報告從詞的同一性理論、句法結構與句法成分、層次分析等方面,深入解讀了朱德熙先生的詞組本位理論。北京大學郭銳教授作「朱德熙《華語教材》的語法系統」的報告,介紹了朱德熙先生作為新中國第一位公派對外漢語教師赴保加利亞教授漢語期間編寫的授課講義《華語教材》的語法體系,並與《語法講義》進行對比,認為《華語教材》是以《語法講義》為代表的朱德熙語法學的源頭,在漢語語法學史上有重要價值。北京大學袁毓林教授作「朱德熙先生若干語法學概念形成過程的初步追溯」的報告,通過分析朱德熙先生的有關論文和著作,分別追溯「粘合——組合」「指稱——陳述」「自指——轉指」這三對語法學概念的形成過程及其理論淵源,並簡述後人對此的運用、發展或細化的有關情況。香港科技大學張敏教授作「現代漢語形容詞的類型學地位——朱德熙先生的觀察與分析引出的課題」的報告,從朱德熙先生提出的現代漢語「屬性詞」三分、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的對立、形容詞劃歸謂詞三個重要學術理念出發,介紹了由此引出的類型學研究課題,並簡要介紹了自己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張伯江作「複雜句式的扁平化——紀念朱德熙先生百年誕辰」的報告,選取朱德熙先生《語法講義》中分析過的幾個複雜句式,採用陸儉明(1980)所講的易位辦法進行分析,有效證實了朱先生對結構分析的合理性。他指出,朱先生對詞類與句法成分的關係有清醒的認識,是用「樸素眼光」分析漢語句法的典範。

大會報告還涉及諸多豐富的議題: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沈家煊先生的報告「動主名謂句——為朱德熙先生百年誕辰而作」,從三部文學作品中收集到300多個主語為動詞、謂語為名詞的句子,對其進行分類描寫,指出動主名謂句是從對話發展出的並置結構,進而說明這類句子對構建漢語語法體系的重要性。北京語言大學陸丙甫先生的報告「層次分析的必要性與改進」提出「向心軌層的層次觀」,能夠保證得到限度為七個左右的有限多項式,排除了無限切分的可能性,並解決了「語序單位」是什麼的問題。暨南大學邵敬敏先生的報告「反語祈使句『要你V!』的演變與博弈及其啟示」,討論了反語祈使句「要你V!」(如「要你管!」)的句法語義特點,並從歷史演變和交際博弈角度論證了這類句子形式同語義相悖的原因。上海師範大學張誼生教授的報告「類型學視野下當代漢語單音節名、動詞形化再研究——以『肉、娘、軸、面、瓜』與『挑、搏、撩、搭、雷』為例」,考察當代漢語單音節名詞和動詞在程度性成分促發下向形容詞演變的現象,認為二者的形化機制分別是隱喻和轉喻。南開大學王紅旗教授的報告「有定『無定』與指稱的功能概念的關係」,梳理了與指稱相關的幾組概念,「有定、無定」是指稱的形式分類概念,而「有指、無指、定指、不定指」等則是指稱的功能分類概念。報告進而說明了學術論文寫作中如何恰當使用這些概念。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王燦龍研究員的報告「試談一種對仗式話題——說明結構」,考察了漢語中兩個NP並置的表達形式(如「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這類表達在形式上對仗、在結構上是話題——陳述關係,可追溯至古典詩歌的「半逗律」傳統。北京大學詹衛東教授的報告「現代漢語構式數據資源建設中的形式與意義表徵問題」,介紹了其研究團隊近年來在構式數據資源庫建設方面的工作,針對構式內部關係弱化、成分去中心化、成分去範疇化、結構線性化等特點,提出採用關聯的複合命題對構式進行釋義的辦法。南京師範大學陳小荷教授的報告「1980年代北京口語中的『哈』」,採用上世紀80年代錄製的一批北京口語自述體語料,運用社會語言學方法,研究了作語氣詞和嘆詞使用的「哈」,考察了「哈」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民族分布情況。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方梅研究員的報告「副詞獨用現象再探」,採用自然口語會話材料對副詞獨用現象做進一步探討,指出多義副詞獨用時解讀偏向主觀性意義,是源於其在應答語位置上的行為解讀;會話序列的行為類別及其在序列中的位置,都會影響獨用副詞的意義解讀。香港城市大學劉美君教授的報告「『一個』名詞短語的構式變化及意義浮現」,討論了複雜名詞短語中與多項定語相關的系列問題,認為數量詞「一個」的位置變化造成名詞性詞組指稱性質的差異:相較於「一個+修飾語+名詞」對個體的一般性修飾,「修飾語+一個+名詞」構式具有唯一性指稱的功能。北京語言大學施春宏教授的報告「合成複合詞系統的生成機制研究」,通過建構語體語法的時空性原理及其運作規則系統,分析了含動合成複合詞OVN(如「汽車修理工」)和VON(如「修車工」)的合法性條件,解釋各種因素交互作用下複合詞生成過程中型的一致性和例的特殊性。北京大學董秀芳教授的報告「漢語方式存在句的性質與來源」,討論了漢語中「處所+V著+NP」句(如「桌上擺著一盆花」)的特殊性,英語中找不到結構完全對應的句式。漢語史上這類句子最初是一種操作說明句,施事的不出現逐漸導致動詞動態性喪失、句子演變為方式存在句。

小組報告異彩紛呈,學者們從不同視角、採用不同理論方法討論了組合與粘合問題、構式問題、副詞語義問題、信息結構問題、指稱問題、否定問題、情態問題、互動交際與話語功能問題、漢語形容詞問題等,在語言事實的發掘和語言現象的解釋上都有不少有價值的收穫。

北京大學中文系和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為本次會議專門製作了《朱德熙先生百年誕辰》紀念視頻,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句法語義研究室專門製作了《光陰的故事——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四十年》紀念視頻,在會間休息時循環播放。

閉幕式上,會議主辦方代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郭銳教授作大會總結,並分享了朱德熙先生當年的四條教誨:第一,做研究不要為追求理論的完美而歪曲事實;第二,不要把誰都明白的道理說得誰都不明白;第三,做語言學研究不要把自然科學庸俗化;第四,不要盲目套用國外的理論,要針對漢語事實,用樸素的眼光來發現漢語自己的東西。

本次會議的論文將選編入《語法研究和探索(二十一)》,作為「中國語文叢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第22次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將於2022年在安徽大學舉行。安徽大學吳早生教授作為下屆會議主辦方代表發言,邀請學界同仁兩年後相聚安徽合肥。

參會人員合影

正如主持閉幕式的方梅所說,40年來,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伴隨著許多學者的成長之路,也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語法工作者。我們要感謝呂叔湘先生、朱德熙先生開創了會議求實、創新、民主的學術風範,更要秉承老一輩學者的學術精神,努力做出原創性的、不負時代的研究成果。

相關焦點

  • 紀念旭堂老人逝世20周年·王明九先生學術討論會在天津市政協...
    10月17日,由問津書院主辦的「追尋津沽記憶,守望文化家園——紀念旭堂老人逝世20周年·王明九先生學術討論會」在天津市政協俱樂部舉行。     天津美術網訊 10月17日,由問津書院主辦的「追尋津沽記憶,守望文化家園——紀念旭堂老人逝世20周年·王明九先生學術討論會」在天津市政協俱樂部舉行。津門文化學者、書法家、理論家出席討論會並圍繞王明九先生的品德學識、生平行事、書法造詣、藝術修養展開深入討論。
  • 老照片|紀念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
    11月24日上午,作為紀念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大會」在清華大學主樓後廳舉行,「完整的人格——紀念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展覽」同期在主樓前廳開幕。2018年是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清華大學為此舉辦系列紀念活動。
  • 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紀念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百年
    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9月19日是中國現代氣象事業開拓者之一、大氣物理領域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當天舉行「雲降水物理與中小尺度氣象學學術研討會暨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來自全國科研機構、高校等學界代表相聚一堂
  • 黃霖: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金瓶梅》學術討論會開幕辭
    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金瓶梅》學術討論會開幕式現場開幕辭尊敬的梅節先生、寧宗一先生,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朋友:我們的學會自從1989年正式成立以來,已經過了三十年了。期間各高校,各地方,爭先恐後地舉辦或全國的、或國際的、或專題的《金瓶梅》的學術會議,一共有三十餘次之多了。當去年十月底我們復旦接受了這個任務之後,決心不負眾望,將這次會議辦成有學術質量、有良好氣氛而令人難忘的一次學術會議。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學術討論會暨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2020年...
    12月12日,由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主辦、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承辦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學術討論會暨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2020年年會」 在河北正定召開。     開幕式後進入學術討論環節,參會學者結合自己的研究做了主題發言。
  • 建築學術講座_2020年建築學術講座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摘要:2015年11月18日,紀念馮紀忠先生百年誕辰暨「馮紀忠學術講座」首講——《韻:宋代的一個藝術觀念
  • 「音樂學術與實踐的新空間」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一)
    內容提要:2016年2月24~26日,在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召開「音樂學術與實踐的新空間」國際學術研討會暨音樂學專業跨學科教研室成立25周年紀念活動。會上集中展示了俄語語境作曲技術理論力量與音樂學研究成果。
  • 上海師範大學673現代漢語
    本博士點設有七個研究方向:現代漢語語法、對外漢語語法、漢語史、方言學、歷史比較語言學、計算語言學、近代漢語,分別由張誼生教授、潘悟雲教授、袁賓教授三位擔任導師。碩士生導師除上述三位博導外,還有劉民鋼教授、陳五雲教授、劉澤民教授、宗守雲教授。該學科點依託語言研究所,設有語言學資料室、語音實驗室和應用語言學實驗室,並建有「東方語言學網站」。
  • 紀念徐光憲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舉行
    連日來,多家學術期刊、學術機構通過出版紀念專刊、發表紀念文章和舉行展覽活動等不同形式,致敬和緬懷這位「中國稀土之父」,也讓徐先生在一生的教育和科研工作中體現出的精神和品格在新時代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  跳轉閱讀→
  • 「民胞物與 和合天下」 紀念張載誕辰一千周年學術研討會在陝西...
    12月12日,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陝西西安舉行。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翔、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李春林在開幕式上分别致辭。陝西省副省長、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主持開幕式。陝西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王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陝西省副省長方光華主持研討會主旨論壇。
  • 北京人藝啟動曹禺誕辰11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
    人藝供圖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高凱)9月24日是曹禺先生誕辰110周年的紀念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當日啟動系列活動,紀念這位戲劇大師。  北京人藝院長任鳴表示,作為中國最傑出的劇作家和北京人藝的首任院長,曹禺對於北京人藝和中國戲劇來說都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人物。
  • 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百年誕辰活動在滬舉行
    11月21日,同濟大學舉辦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百年誕辰活動。 江平 攝中新網上海11月21日電 (記者 許婧)紀念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百年誕辰活動21日在同濟大學舉行。同濟大學方面表示,舉辦紀念活動是為激勵後學更好地繼承並發揚顏德馨豐富而深刻的學術思想,為推動中國中醫藥事業創新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歲月如歌——國醫大師顏德馨百年誕辰100周年紀念冊》發布。
  • 南懷瑾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在蘇州舉行
    3月22日,蘇州太湖大學堂舉行了傳統文化論壇和活動,隆重紀念南懷瑾百年誕辰。著名作家白先勇在論壇上分享了青春版《牡丹亭》與崑曲復興運動近些年來取得的進展和成就。白先勇在論壇上講話在南懷瑾百年誕辰暨太湖大學堂建校十周年之際,太湖大學堂、中國文化書院、老古文化事業公司聯合舉辦「民族復興與文化自信」論壇和「書香中國 經典世界」活動,隆重紀念南懷瑾
  • 民胞物與和合天下 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民胞物與和合天下 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時間:2020
  • 段玉裁與清代學術國際研討會在江蘇金壇舉行
    值我國清代訓詁學家段玉裁先生誕辰275周年之際,6月12日,由江蘇省金壇市人民政府與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主辦的段玉裁與清代學術國際研討會,在素有「江東福地」、「魚米之鄉」美譽的金壇舉行。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語言文字學家許嘉璐,江蘇省政協主席張連珍分別為大會專門發來賀信。
  • 「永遠的懷念」紀念鄒振亞先生誕辰九十周年——鄒振亞先生瑣憶
    新冠疫情爆發一個月許,正按國家要求,宅居隔離,李向東先生打來電話,告知要出一本紀念鄒振亞先生誕辰九十周年的文集,讓我寫一篇紀念文章。
  • 【老齊出品】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文獻展」今日在京開幕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民盟中央、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120周年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文獻展」正式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了。此次紀念活動的主要舉辦地在北京,從11月28日至12月6日,系列活動分為三部分,包括一個展覽、一次紀念會和三場學術研討會,即:沙孟海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學術文獻展,傳承、跨越與典範: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全國「書法學」學科建設與發展學術研討會。
  • 與名人導師、學術偶像零距離!十月,浙師烹製的這頓「學術大餐」,不...
    十月,秋高氣爽的浙師有滿空飄逸的桂花香、滿地金黃的落葉更有濃鬱的學術氛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共襄學術盛宴:學校體育與健康中國建設、漢語國際傳播研究、中國方言研究……各路學術大咖送來的講座大餐:說經濟、談政治、聊法律……還有浙師人們取得的學術成果:研究成果入選國家智庫
  • 第17屆現代數學和力學學術會議暨石油工程力學高級研討會通知
    第17屆現代數學和力學學術會議暨石油工程力學高級研討會通知 2020-09-01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潮樂泰鬥王安明誕辰百年系列活動在廣州成功舉辦
    今年是潮州音樂泰鬥王安明誕辰100周年,近日,潮樂泰鬥王安明誕辰百年系列活動在廣州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