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生活重重磨難,活著才是真諦

2020-10-26 ciush

夏某

那段黑暗的日子是我自己把自己拉出深淵,沒有那個人,我就做那個人,無論世界如何,都要向著陽光野蠻生長,成為照亮世界的大人,當你在夜晚孤軍奮戰,滿天星光都因你而閃爍,請你保持心裡的光,因為你不知道是非藉此走出黑暗,這吹不出褶的平靜日子也在閃光。

最近我剛閱讀了《活著》這本書,《活著》乃是餘華的佳作之一,文章中講的是一個生活平凡的小家庭在生活中遭遇了重重的阻礙和磨難,但他們並沒有想過放棄現在的生活,而是堅強得將生活過了下去。讀完這本書給我了很深的感悟,讓我明白了生活中的磨難是不斷的,想輕生的人是愚蠢的,而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人是偉大的。沒有誰的生活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要去歷經磨難的,磨難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但是當我們在經歷磨難的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地成長,成為一個更好的大人。

《活著》這本書當我在閱讀的時候,總是會不禁感慨上帝的不公,善良的有慶慘遭過度抽血而死,溫柔能幹的鳳霞因生孩子失血過多而死,這麼多的好人都慘遭了厄運,而那些壞人卻活得舒適。不過在讀完這本書時,我又不禁恍然大悟。

文中的小男主角徐有慶是一個十分活潑的小男孩,有一次縣長夫人生孩子大出血,急需匹配的血源來救治,有慶的學校組織了這次的獻血活動,有慶也是十分積極的想要去幫助縣長夫人,一個接一個的學生去匹配血型,都配不上,醫生也開始慌了,手忙腳亂的,終於到了有慶去匹配血型,意外的是有慶竟然匹配上了,有慶還為這件事兒感到無比的驕傲,但是這醫院的醫生簡直就不是人,因為救的是縣長夫人,他們又急需要血,他們想救治好縣長夫人來以此邀功,所以那個抽血的護士狂抽有慶的血,就算是有慶已被抽得頭暈眼花,嘴唇發白,他們還是以這是抽血的正常現象來敷衍有慶,他們接著不停地抽,終於有慶撐不住了倒在了地上,醫生去檢查時,有慶連心跳都已經沒有了,一個多麼可愛的小男孩,就因為人類的貪婪而喪失了生命,人們的貪婪心可真是強大啊,強大到可以為了利益而忽視別人的生命。有慶的死讓他的父母感到傷心欲絕,他的母親還常常因想起有慶而以淚洗面。

在文中還有一個小女主角,她名叫鳳霞,鳳霞一出生就是一個聾啞人士,但是她面對生活依舊堅強樂觀,她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十分溫柔又勤勞的孩子,小時候每天都會幫著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做做飯,下到田裡幫忙收稻米等,長大後還要織衣服,照顧丈夫的生活,每天生活的雖然艱辛,但是都是快樂的,鳳霞嫁給了二喜後,就開始做了一個賢妻良母的角色,兩人的幸福生活開始了,也有了一個可愛的小生命闖進了他們的生活,他們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哪裡懂得一個生命的到來需要做好怎麼樣的準備,他們只知道該如何保護好這個小生命,該如何讓這個可愛的小生命安全的降臨人世,是這個可愛的小生命教會了他們為人父母所要擔任的責任。但是就因為他們要保護好這個小生命,鳳霞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她已為人母親,卻只能讓小生命出世,不能自己陪伴這個小生命成長,恐怕這是鳳霞死去的唯一的一個遺憾了吧!

裡面還有一個女主角,名叫家珍,家珍出自大戶人家,卻嫁到了鄉下,和自己的丈夫在鄉下開始了生活。但是在鄉下的日子,家珍病了,病的很重,全身無力,但在離開人世的前一刻,家珍卻使出了很大的力氣。面對家珍這個角色其實我有很多的疑問,例如:家珍出自大戶人家,會不會是不習慣鄉下生活而得了病?如果家珍還在城裡生活,會不會有著不一樣的生活呢?在閱讀完這些書後,我的問題答案也迎刃而解,其實上帝給了家珍兩個選擇,一是擁有長時間的壽命,但要失去自己的愛人和自己不愛的人結婚,二是和自己的愛人幸福生活,但是這樣的幸福卻不會長久,面對上帝的選擇,家珍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和自己的愛人在一起生活,儘管這樣的幸福是短暫的,可見家珍對於愛情的重視性。可謂是「三世有幸遇見你,縱使悲涼也是情」啊!

這樣一下來,仔細想想,其實上帝也是公平的,上帝雖然讓家珍,鳳霞,有慶意外地離開了這個人世,但卻給了他們一些很美好的東西,上帝給了有慶一個十分幸福美滿的家庭,讓他擁有疼愛他的父母,給了鳳霞一個好的丈夫和一個可愛的小生命,給了家珍世上最好,最幸福的愛情。這些都是上帝讓他們在活著的時候享受到的美好生活。

有時我也會抱怨上帝不公,但在讀完《活著》這本書的時候,仔細一想,其實上帝也給了我很多的幸福,有一個很活潑開朗的弟弟,雖然他有時會很調皮長惹家裡人生氣,但也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生氣,也給了我世上最好的父母,媽媽當年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仙女,爸爸當年也是勇闖天涯的江湖少年,但卻因為我和弟弟的降臨而擔起了父母的責任,養育我們成長,陪伴我們成人,教會我們一些生活的道理,讓我們能夠成為更好的大人,上帝其實已經很仁慈了,在我們的眼裡,這樣的幸福已不是能用錢來衡量的了,但他卻給予了我們這些已是過度偏愛我們了。

餘華寫的《活著》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書,僅僅是這麼一本書就已經讓我明白了人生中的這麼多的事,讓我明白了很多的難悟出的道理,其實還挺感謝這本書,讓我知道了現在的我是多麼的幸福,以前的我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強烈推薦大家來閱讀一下餘華的這本書,相信你們在閱讀之後不會後悔看了這樣一本書的。

相關焦點

  • 飽經滄桑磨難就是人生,而活著才是美好的,只要還活著就會有希望
    坎坷了大半輩子,見證了無數生離死別的福貴已經看破了人生,不論日子過得怎麼樣,只要活著,活著就好。當年參軍的時候,福貴和春生見到身邊戰友一具具屍體橫山遍野。春生說:「福貴,我們要活著回去。」福貴說:「我們回去要好好活著。」這就是影片和小說共同表達的真諦,要好好活著。福貴見到了戰友們的死,他才發覺在戰爭年代,要活著,有多不容易。
  • 人生很艱難,活著就好,《活著》告訴你為什麼而活著?
    在疫情期間,我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那些平時沒有攢錢習慣的人們失去收入後的生活水平極大地降低,這時候他們就會感覺到在苦難面前活著很艱難。我希望大家在這艱難的時刻,能咬緊牙關挺過去。無論人生多麼艱難,我只希望你能好好活著。
  • 首先要活著,然後才是生活
    因為事發時間是今天,而且事發地離我很近,所以,這則新聞重重地觸碰了我的心理防線。前段時間被吵得沸沸揚揚的湖北某地中學生因在學校犯錯誤,被老師請家長,而其母親對其進行掌摑毆打後,該中學生憤然跳樓離世。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你是你,他是他》。
  • 《活著》原著:人在低谷時,別忘了生活的3個真相
    但是,福貴從來沒有放棄好好活著的追求,因為活著本身不易,所以活著就具有價值與意義,不要輕言就放棄,更不要隨便說太難。《活著》不僅是一部讓人看了動容的小說,更是一部告訴我們如何面對身處低谷時的哲理書。《活著》原著:人在低谷時,別忘了生活的3個真相。
  • 《活著》:我們都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他小說中的生活是非常態、非理性的,而小說裡的人物與情節都置於非常態、非理性的現實生活之中。就像活著一樣,有很多細節都是那種非常態的,但是往往是這種非常態的,才能更反映出當時社會環境,人內心的自私被無限放大,做出了種種醜惡之事,這是對現實不公的吶喊,對黑暗無情的批判。
  • 《活著》:人生無常,「活著」便是活著的意義
    這位叫福貴的老人,是中國一位最普通的農民,但生活磨難把他打造成一名鬥士、一位英雄,經歷無數打擊,他依然樂觀地活著。「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人生無常,一定要讀一讀《活著》。但福貴的承受能力、樂觀心態,展現了一個人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磨難後的坦然。面對人生變故的無可奈何,雖歷經苦痛,依然能夠平靜地接受著命運的安排。命運有時的逃不過的,比如貧困、比如親人離去、比如災難的來臨,人活著就是要忍受命運安排的一切,不經歷,你永遠不知道一個人能承受的有多少。史鐵生說:「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存在嗎?」
  • 餘華的《活著》: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是當代作家餘華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人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一生,亦將中國大半個世紀的社會變遷凝縮其間。《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活著》出版25年來打動了無數讀者,經過時間的沉澱,已成為20世紀中國文學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 《活著》:福貴不偉大,但他告訴了我們該怎麼活著
    所以,《活著》不是關於福貴的故事,而是關於活著本身的故事。活著的真諦在於,活著是命運給我們的禮物,儘管活著的另一面是苦難與庸俗,我們仍要學會在活著與苦難之間尋找合適的平衡點。活著是一個人對自己生活經歷的感受。餘華在《活著》的序言中說,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倖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
  • 《活著》經典語錄,有活著的勇氣已是可貴
    《活著》經典語錄,有活著的勇氣已是可貴《活著》是我國作家餘華的經典之作,講述了在時代背景下,主人公福貴一家經歷的種種磨難,所有的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最後只剩他自己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活著》像是一個歷盡滄桑老人的餓人生感言,讀《活著》仿佛變成了書中的「我」,聽著福貴老人講述他經歷的種種。福貴從年輕時的敗家到清醒,面臨種種磨難和生死離別之後,依然堅韌的活著,對待人生也有了各種各樣的感悟。下面是《活著》中的部分經典語錄,一起來感悟這本書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示。
  • 電視劇《福貴》:活著很艱難,然而活著也很美好,活著就是希望
    我曾經不知道《福貴》是由余華的小說《活著》改編的,直到去年我看到《活著》這本原著時,才知道這就是電視劇《福貴》的原型。比原著好一點的是,電視劇裡最終沒有讓福貴的人生太過悽慘,為他留下了一個年幼懂事的外孫。
  • 吃飯是為了活著,那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呢?
    關於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數千年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所謂標準答案,我在此樂意結合所學的傳統文化,分享一下個人的一點拙見:孔子有句名言說得好「朝聞道,夕死可矣」,它給我們以正向啟迪:吃飯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不僅是為了吃飯;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聽聞大道
  • 幸福就是——活著
    我的這個真實,不是生活裡的那種真實。我覺得生活實際上是不真實的,生活是一種真假參半、魚目混珠的事物。」活著,是一種最飽滿的生命張力。第一次知道《活著》從看張藝謀的電影,那段時間對張藝謀特別迷,幾乎看完了張導所有的電影,好的或者不好的,只要是張導的電影都看。
  • 為了活著而奮鬥,還是為了奮鬥而活著
    奮鬥,是每一個微小的生活願望達成。當你餓的時候有飯吃困的時候有床睡,是想被愛的時候有人來愛你。 活著,就要奮鬥,奮鬥就要成功,哪怕失敗了、跌倒了、困難重重了,我們都要繼續奮鬥,因為我們活著! 2020年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從春暖花開到天寒地凍,似乎只是一瞬間的事情。這一年來,起起落落,悲喜交集。新冠病毒的肆虐,讓本應該沉浸在新年的歡樂中的我們卻陷入了恐慌。工廠停產、學校停課、交通管控、居家隔離、切斷了所有聚集。全國人民都在為武漢祈禱!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徐福貴的一生留給我們太多的警醒與啟迪,即便生活給我們開了很大的玩笑,我們也要笑著活下去。鈺姐認為,《活著》給了我們3個人生的真諦。 二、活著,正視生命的無常:敗家後的福貴才懂得扛起起生活的苦難 人們最難以接受的便是生命的無常,當身邊的親人一個個接踵而去時,相信很多人都會懷疑人生
  • 《活著》:張藝謀電影事業的巔峰之作,你真的看懂了嗎?
    ,在導演張藝謀的鏡頭下二喜,家珍和饅頭都活了下來,一家人在經歷種種磨難後,終於好好活了下來。,甚至連他們自己都到了暮年,但此時的他們也悟出了一個道理:人得好好活著,這種活著不是卑躬屈膝的苟延殘喘,而是盡最大努力的面對生活,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出更多光彩。
  • 聽完這首歌才明白活著的意義,為了生活只能像歌曲中那樣「活著」
    其實沒遺憾是近乎不可能的,只要人活著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遺憾,過去不屬於你的,就讓時間帶走吧,未來會很甜, 可能現在很喪,前半生擇其所愛, 餘下的歲月愛其所好,人生有兩個詞很棒 ,「虛驚一場和失而復得」,時間留不住的那些過往,會笑著一笑而過,可近日再次聽了郝雲的《活著》讓我深有感觸,歌詞中最後一句歌詞頗為喜歡:「可萬事都一笑而過,還有什麼意思呢」,聽完這首歌才明白活著的意義,慌慌張張就像做沒有準備好的事
  • 福貴一人埋了六位至親,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師
    我不想把福貴的這種做法歸結為「好死不如賴活著」。雖然,死比活著更容易。但既然從槍林彈雨中逃脫出來了,這具皮囊便有了更多無法言說的意義。要知道,你之所以能活著,是別人在戰場的犧牲換來的,所以你更要珍惜這具皮囊,好好地活著。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讀《活著》後有感
    這個字的組成部分只是從物質方面解釋生物如何才能存活下去,但對於站在自然界食物鏈頂端的人類來說,尋找精神上的水源在某種程度上才更為重要,這也是活下去所必需的條件之一,否則終究只是一副皮囊,如行屍走肉耳。讀完餘華的《活著》,我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更深的體會和領悟。
  • 人活著還是需要有夢想的,加油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人為什麼要活著,活著的目的在於什麼。今天這個話題是比較沉重的,因為他哲理了。我也是對生活的一些感悟而已,發表一下看法。 今天我的一個朋友突然給我說,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活著有意義沒有呢。我突然對生活做了一個思考。
  •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因為人活著,不是為別人而活,你幹的事業,也不是為別人,而是為了活著的意義。天地之間有其道,如果你不懂道為何物,自然就搞不懂人生。人間正道是滄桑,這條路雖然艱辛,卻會讓你獲得新生。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明說,只能體悟。得道之人,自然知曉天意與天命,厚德而且謙和,凡事不著急。然而,非所有人可成為得道者,只有極少數自信且肯努力的人,才有機會感悟到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