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福貴》:活著很艱難,然而活著也很美好,活著就是希望

2020-12-24 木子女為

上至60後,下至90後,想必都曾看過這部由陳創和劉敏濤主演的電視劇《福貴》。陳創在劇中扮演主人公徐福貴,劉敏濤則是劇中徐富貴的妻子陳家珍。

倆人本有一兒一女,名為有慶和鳳霞,然而造化弄人,白髮人送黑髮人,最終福貴只剩一幼孫一老牛終日為伴。

我曾經不知道《福貴》是由余華的小說《活著》改編的,直到去年我看到《活著》這本原著時,才知道這就是電視劇《福貴》的原型。

比原著好一點的是,電視劇裡最終沒有讓福貴的人生太過悽慘,為他留下了一個年幼懂事的外孫。

縱觀整部電視劇,福貴的一生算是經歷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一生中因得到而失去,又因失去而幸運。

祖輩費力把雞換成了牛,福貴輕鬆把牛變成了雞

劇中的開始,福貴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甚至於走路都有人背著的富家少爺。然而頑劣成性、不思進取,不把貌美賢淑的妻子家珍放在眼裡。

他整日在城裡,還經常讓妓女背著自己向嶽父米行老闆請安,經常把嶽父氣個半死。全家人對他軟硬兼施,偏偏福貴是個軟硬不吃的主。

福貴越來越不知自己姓甚名誰,誤認龍二當兄弟,輸掉了田產與家宅,最後福貴的父親徐老爺一輩子「歇」在了老宅門檻兒上。

一無所有的一家老少被迫搬到破舊的茅屋居住,連茅屋四周的柵欄都是鄉親們臨時幫忙圍建的。

福貴有妻名家珍,一生一世好福氣

福貴肯定是幾世修來的福氣才能娶到家珍這麼好的妻子,家珍貌美賢淑,婚後孝敬公婆,對福貴永遠都是包容,即使在福貴最落魄的時候,仍舊對福貴不離不棄。

家珍的父親米行老闆得知福貴家道中落之後,不願女兒再待在徐家受苦,讓人抬著轎子把懷有身孕的家珍接回家裡精心照料。

家珍不得已暫回娘家,做完月子後,她放棄錦衣玉食的大小姐生活,拒絕託付於青年才俊的春生,毅然決然地抱著兒子回到了福貴身邊。

從此脫掉綢羅錦緞、卸下釵環,換上了粗布麻衣,頭髮也隨意盤起,每日織布耕地,相夫教子,從無怨言。

從小命運多舛,長大後也沒能逃過命運的捉弄

福貴的女兒鳳霞,從小就是一個天真乖巧的孩子,她從未因自己是富家小姐而自傲,也從未因家中落魄而覺低人一等。

鳳霞是個可憐的孩子,命運仿佛一直都在戲弄她。讓她一生下來就是地主家的小姐,卻在她還年少不知事時失去小姐的身份,過上了吃完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後又因連續高燒不退而成了聾啞兒童。

鳳霞曾為了弟弟上學而被過戶給別人,每日精心照顧別人的飲食起居,還經常挨打受罵,最後還差點被那家人偷偷帶走。多虧了有慶的體育老師胡老師,鳳霞才得以回到父母身邊。

長大後的鳳霞一直心心念念於胡老師,無奈兩人最終沒有走到一起。經人介紹,鳳霞嫁給了一個瘸子名叫二喜。

二喜心地善良,福貴家珍對他頗為滿意,最終二喜風風光光的把鳳霞娶回了家,生下了一個兒子,喜當父親的二喜在為家珍報喜的路上失足掉進了河裡。

本以為當了縣長的胡老師歸來後,鳳霞能與胡老師共度餘生,沒想到鳳霞卻在基建隊工作時被砸,苦根最終成了一個孤兒。

徐家後代,跑步的好苗子,最終逃不過命運的捉弄

福貴與家珍的兒子有慶,生下來就跟著父母住在破舊的茅草屋裡,因貧窮而導致他臨到上學的年齡也不能去學校接受教育。

好不容易上了學,姐姐卻不能回家,為了能讓姐姐早點回家,有慶每天跑著上下學。

上學之餘,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餵小羊,想讓小羊快快長大。因為福貴告訴他,等小羊長大了,姐姐就回來了。

為了能讓小羊吃飽,他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割草,經常來不及吃飯就往學校跑。怕穿破媽媽親手縫的布鞋,每天都把鞋拿在手裡光著腳上下學。

他是學校裡跑得最快的學生,深受胡老師的重視。他是全家人的希望,有了有慶,家珍每天都喜笑顏開,胡老師也與鳳霞心意相通。

放眼望去,未來儘是好日子。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誰都不會想到有慶為了給新來的校長獻血而失去鮮活的生命。

縱觀福貴的一生,他都在不停地失去

福貴的一生都在遭受苦難,生活向他投去了一個又一個的磨難,他也從未向生活妥協過,依舊努力保持最樂觀的人生態度。

隨著親人一個個的離世,福貴已然習慣了死亡,最後妻子家珍的離開,他竟略感欣慰,認為家珍走得乾乾淨淨、走得平平安安。

他被生活壓彎了腰,內心卻依舊挺直。他無數次告訴苦根:「雞養大了就變成了鵝,鵝養大了變成了羊,羊養大了,就變成了牛。」

他始終都想把從牛變成的雞,再次換成牛,事實證明,他成功了。雖然換回來的是一頭即將被宰的老牛,但他內心已然滿足。

就像原著《活著》裡表達的一樣,人本身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活著本身就很艱難,延續生命就得艱難的活著,就是因為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

《福貴》也好,《活著》也罷,活著總是希望

因為看過原著,我總是習慣性地把電視劇與原著放在一起思考,同時也為電視劇的結局而感到一絲絲的欣慰,最終還是為福貴留下了唯一的外孫苦根。

無論什麼時代,只要活著,就有希望。苦根就是那個希望,一個即將熊熊燃起的希望。

他一定會把老徐家的雞養大了變成鵝,鵝養大了變成羊,羊養大了變成牛,代替福貴為老徐家光宗耀祖,他知道,苦根一定能!

聽著劇末福貴的笑聲,我也相信,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相關焦點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餘華說過,千千萬萬的人讀到了絕望,但他寫的是真正的希望。鈺姐深以為然,餘華在書中9次寫到了死亡,但最讓我們感動的是福貴與老牛在陽光下的樂觀,這就是一種向死而生的超然。 徐福貴的一生留給我們太多的警醒與啟迪,即便生活給我們開了很大的玩笑,我們也要笑著活下去。
  • 福貴還《活著》
    在他的生命裡最大的願望,我們在讀這部小說時寄予的最大希望,恐怕也只能是他們一家人能好好地活著。  人活在歷史裡,個體與歷史其實就是一種互為鏡像的關係。原著《活著》和經改編後的電視劇《福貴》都只把視角和鏡頭濃縮到了小小的徐家川。那片有著幾百畝天下聞名的貢田的土地上生活著的人們其實與我們相距並不遙遠,豐饒的土地上孕育的並不一定是幸福。歷史的命運、人類的欲望將我們折磨得惶恐不安。
  • 人生很艱難,活著就好,《活著》告訴你為什麼而活著?
    特別是那些平時沒有攢錢習慣的人們失去收入後的生活水平極大地降低,這時候他們就會感覺到在苦難面前活著很艱難。我希望大家在這艱難的時刻,能咬緊牙關挺過去。無論人生多麼艱難,我只希望你能好好活著。如果你對人生感到懷疑,不知道為什麼而活著,小編建議你看看這本小說《活著》。當你看懂這本小說後,我相信你能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活著。
  • 《福貴》活著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
    還記得第一次看《福貴》的時候是在很小的時候,那時候跟著爸媽一起看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感覺。到現在長大了,拜讀了餘華先生的《活著》這部書之後,再回過頭來重溫了一遍這部電視劇,不禁使人熱淚盈眶,感觸頗深。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活著的意義到底在哪裡?電視劇《福貴》通過講述地主徐福貴跌跌宕宕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活著的真正意義。
  • 活著就好,且讓我們看看餘華《活著》裡的福貴是如何活法
    讀《活著》,淚流滿臉。真想問問:舍其福貴,這世間還有何種苦難?都說"禍不單行",可是這接二連三的"禍",何時是個頭?又教人如何活法?苦難:旦夕之間已有天淵之別福貴的苦難,不是他從母腹裡帶來的。然而,他輸光了家產。輸光之前與之後其實就是"旦夕"之間,命運卻從此完全改變,註定了從天堂到地獄的懸崖式斷裂。
  • 電影《活著》:活著如此艱難,也要拼盡力氣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今天陪兒子去找了電影《活著》來看。 心中波瀾起伏,被劇情深深觸動! 電影中的福貴賭博輸掉了老宅,氣死了老爹,好不容易改過自新但是湊巧被抓壯丁,中間親娘死了都不知道。但老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 在死人堆裡,春生說:「要是能活著回去就好了。」福貴說:「如果能回去,一定要好好活著。」 這就是生命的強大之處。在難以抵擋的天災人禍面前,人們無暇思考什麼宇宙真理人生意義,所有的念頭 都走向了唯一確定的一股勁兒:活著。
  • 飽經滄桑磨難就是人生,而活著才是美好的,只要還活著就會有希望
    福貴說:「牛以後就是共產主義啦。」然後,福貴的生活就來到了共產主義時代。福貴唯一的兒子有慶在1958年的大躍進中,幾天幾夜沒睡好,由於區長要來檢查,不得不早早起床去學校參加煉鋼。而區長也因為工作幾天幾夜沒合眼,最後,區長由於太困沒注意看,把有慶給撞死了。這就是共產主義。福貴和家珍認為,是共產主義讓他們失去了兒子。他們心底裡怨恨啊,還還不止如此。
  • 餘華的《活著》講的是福貴的悽慘,張藝謀則表示對《活著》的希望
    張藝謀的電影《活著》豆瓣評分9.3分,這部電影是根據餘華的小說改編的,我是先看過小說之後才看的電影,在餘華的小說中,整個故事是非常悽涼的,男主福貴的整個人生經歷非常慘,小說中的政治背景是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福貴的整個人生也在隨著政治背景的改變發生著變化。
  • 《活著》:福貴不偉大,但他告訴了我們該怎麼活著
    福貴的一生是極平凡的,與其他任何一個平凡人沒有什麼不同。所以,《活著》不是關於福貴的故事,而是關於活著本身的故事。活著的真諦在於,活著是命運給我們的禮物,儘管活著的另一面是苦難與庸俗,我們仍要學會在活著與苦難之間尋找合適的平衡點。活著是一個人對自己生活經歷的感受。
  • 重溫經典|那個年代的《福貴》,現在還活著
    其實不然,在電視劇60周年來臨之際,社長想用一部悲劇來重溫經典的味道,同時也想告訴大家,那個年代的福貴,現在還活著電視劇《福貴》改編自作家餘華的長篇小說《活著》,用他的一生所愛送走身邊的至親,是多麼殘酷的事情活著,就是為了更好的活著他的一生經歷了中國最大變革的幾十年。
  • 《福貴》福貴,人生最難是活著
    最近,朋友打來電話說:活著真難啊,走進社會,不是人玩你,就是你玩人。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突然想到了餘華的《活著》。餘華的《活著》改編成了電影《活著》和電視劇《福貴》。平心而論,我更喜歡《福貴》。總覺得電影時長太短,道不出一個人的一生。看《福貴》的時候,我在上初中,跟著叔叔一起看的。當時就一個感覺:苦,似乎世界上所有的不幸都給了福貴。
  • 《福貴》活著
    先看的小說《活著》好幾遍,後來才看的電視劇,每次看都會忍不住流淚,有慶的離開是我最不忍心看到的一幕,那種絕望,無奈,看一次這輩子都不會忘。福貴從大富大貴到因賭博輸掉所有家產, 一貧如洗,經歷過槍林彈雨,送走身邊一個又一個親人,他沒有一蹶不振,沒有怨天尤人,最後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活著。
  • 《活著》:書中的福貴比別人有更多死去的理由,但他卻堅強地活著
    人為什麼要活著?「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餘華《活著》是作者餘華寫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中國近代的社會變革為大時代背景,講述了主人公徐福貴悲劇色彩的一生。在福貴的苦海裡,他感覺到了父母對他的寵溺疼愛,家珍對他無條件的支持和柔情,兒子女兒對他的理解和孝順,女婿給女兒帶來的幸福和甜蜜,外孫讓他享受到了天倫之樂……福貴的一生,都在固執地和命運不屈的角力,只不過他反抗的姿態是馴服的。命運給他的好的、壞的,他都全然接受。只要活著,他就能從這乾巴巴的生活裡感受到希望。
  • 幸福就是——活著
    家珍因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兒子有慶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被活生生地吸死在了醫院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臺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生命裡難得的溫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
  • 《活著》影評,這個世界是個大舞臺,我們應該有信念有希望的活著
    《活著》是導演張藝謀根據餘華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電影發生在一個動蕩的社會背景之下,影片講述了主人公福貴從一個紈絝子弟,最後輸光家產,流浪街頭賣藝,經過一系列苦難動亂之後回歸到一個平凡憨厚的農民。淳樸之中帶一些懦弱,成為當時時代的代表人物,來刻畫整個時代的變革。
  • 《活著》影評觀後感:歷盡滄桑,堅定信念!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我們今天嘗試從他經歷的幾次生死來領悟活著的意義因賭博輸掉家產氣死老爹:在輸掉家產之前福貴肯定認為活著是一件無比簡單的事,每天就是到賭館裡賭幾把,優哉遊哉的日子就過去了,可是到了這天輸掉了家產還氣死了老爹,甚至連老婆都帶著孩子走了,看著老爹被氣死福貴都來不及悲傷,甚至還沒回過神,從安逸度日到一無所有這個轉變讓他深刻的認識到:活著,不是安逸度日得過且過,活著是努力拼搏、敢於擔當
  • 《福貴》活著,簡單也艱難
    很久以後我看了原著後才知道原來我看過電視劇,原著更慘只剩下一人一牛,看的我對那個年代很恐懼,雖然知道很苦但還是接受不了。是地主卻把家產敗光氣死父母,被抓去充軍回來后土地改革發現女兒已成聾啞人,成為人人喊打的地主,本以為兒女雙全可以兢兢業業的生活結果兒子因為善良過渡捐血死去,諷刺的是捐血的對象還是以前的家奴妻子而帶他去捐血的老師是女兒喜歡的人,女兒終於家人而且很幸福但就在生育當天女婿報喜去世,女兒為養家工地幹活被砸死,最後只留下外孫,最後妻子也去世了,只剩下福貴和外孫苦根,這兩個人名字就是一種諷刺不是嗎。
  • 一部《活著》告訴你:人生已經如此艱難,為什麼還要活著?
    福貴一生悲慘,卻在漫無邊際的苦難裡,堅強地活著。在這世上最無與倫比的勇氣不是死,而是是活著。活著就是對一切荒誕和現實最有力的反抗。02阿爾貝加繆在《西西弗神話》裡說:生存本身就是對荒誕最有力的反抗。原本我對這句話有些費解,可看完福貴的後半生,我便懂得了它的含義。如果說他的前半生是為賭而活,那他的後半生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 《活著》觀後感
    福貴也開始去承擔和擔當一切。然而,國民黨抓壯丁,被抓去拉大炮。這次活著是命運的眷顧。可是艱難的日子剛剛開始,土改讓龍二代替富貴去死了一回。難道是命運又冥冥之中眷顧了富貴,散去了萬貫家財,讓龍二成了地主,讓惡人有了惡報!「大煉鋼鐵」「大躍進」短暫的快樂後,又是無盡的苦難。
  • 《活著》:福貴一句話總結一生,他的人生不是苦難,是遺憾
    傷痕越來越大,心就越離越遠,沒有了理解和包容,親情不再溫馨,愛情不再美好,友情不再純真。一旦意外發生,喪失補救機會,留給自己的就是無盡的遺憾和終生的愧疚。 有慶故事結束後插入福貴總結,作者是想說明有慶之死是福貴一生的痛,是他內心不可承受之重。福貴的自責和對有慶的愧疚貫穿著他的後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