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貴還《活著》

2020-10-12 宋成軍
「你是我的福,你是我的貴。」這是電視劇《福貴》裡福貴在他老婆家珍臨終前說的一句話。

  看過餘華的《活著》的人都知道,那裡面的主人公福貴是一個命運曲折得有些離奇的人。在他把自己最親的人:爹、娘、妻子、兒子、女兒、女婿一個個送走後,歲月的滄桑與無情似乎已把這位垂暮老人削磨得心如靜湖。在他眼裡,現在的陽光與幾十年前他當地主少爺時並無二樣。有人說人不能只為活著而活著,但在《活著》裡,我們看到的是,活著不為活著,還能為了什麼?

  福貴並不聰明,要不然他何以被龍二設下圈套輸掉全部家產。他也沒什麼理想,早年他還想通過賭把他爹年輕時輸掉的那一百多畝田贏回來,但後來他竟把家裡剩下的一百多畝田也輸光了。失去了榮華寶貴和貴人身份的他終於幡然醒悟,他最大的理想是家人平平安安地活著啊!

  在福貴生活的年代裡,個人命運與歷史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在那些動蕩起伏的歲月裡,並不聰明甚至十分弱小的福貴處處躲閃著時代的噩運,他沒有能力保護好家人,雖然他盡了全力。他的女兒因為沒錢及時治療成了啞巴,他的兒子被人抽血過多死了,他的妻子因過勞成了半個廢人,生活的艱辛與惡劣的歷史環境一次次地壓住了他未曾高昂過的頭。在他的生命裡最大的願望,我們在讀這部小說時寄予的最大希望,恐怕也只能是他們一家人能好好地活著。

  人活在歷史裡,個體與歷史其實就是一種互為鏡像的關係。原著《活著》和經改編後的電視劇《福貴》都只把視角和鏡頭濃縮到了小小的徐家川。那片有著幾百畝天下聞名的貢田的土地上生活著的人們其實與我們相距並不遙遠,豐饒的土地上孕育的並不一定是幸福。歷史的命運、人類的欲望將我們折磨得惶恐不安。我們沒有理由去原諒和可憐那個賭徒福貴、敗家子福貴,但我們卻無法拒絕那個散盡千金家產而後重拾親情的丈夫福貴、父親福貴。情感是什?親情是什麼?福貴的一生給了我們答案。或許我們根本不用去關心這個人的經歷,即使他真的存在。但在家珍眼裡,福貴的兒子有慶、女兒鳳霞眼裡,福貴卻是如天一般大,天一般高,就像福貴希望他們好好地活著一樣,沒了福貴,他們的生命也不會完整。

  很多作家在寫小說時往往追求一種史詩般的結構,華麗刺激的場景。但他們往往適得其反,虛浮空洞的幻想註定他們的作品會隨歲月灰飛煙滅。而《活著》卻用了僅僅八萬餘字的篇幅,通過一個乾枯的老人絮叨的回憶這樣簡單的結構為人們描述了一場令人嘆息、深思的生命之戲。正如餘華在序言中寫的那樣:「……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洩,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裡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作為擁有這樣一個理想的人,餘華做到了這一點。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單純的美好」,不幸與不公自人類誕生之日起便伴隨幸福與快樂擁在我們身邊。而其實大多數時候,不幸與不公正是來自幸福與快樂對我們的麻痺。追求一種簡單的活著或許是一種懈怠,但人生的無常變故最終會告訴我們孰重孰輕。這恐怕就是福貴在家珍臨終之際,在飽受了那麼多人生磨難後還能如此豁達地對她說「你是我的福,你是我的貴。」的真正原因吧。沒有史詩般的結構,沒有華麗刺激的場景,《活著》卻能如此深刻地震動我們的心靈。沒有榮華富貴的生活,沒有天下皆知的榮譽,活著卻能讓我們如此迷戀這個世界。《活著》的意義早已超出通過描寫平常人生來說明人生意義,它更讓我們湧起了活著的無限勇氣,無論是敗家子、賭徒、罪犯還是一個普通的人,有了對生命的渴望,就應該好好地活下去。

  電視劇《福貴》是我多年來難得一見的優秀的影視作品。從劇本的改編上看,不僅尊重了原著的思想內涵,從故事結構和人物描寫、人物語言上復原了原著那種黑色幽默的特點,劇中大量的對白都是從原著豐富深刻的人物對話中直接引用過來的。為了更適應當代觀眾和豐富電視劇作品的觀賞性,編劇謝麗虹對原著作了一些改編,我認為改編中有三處地方尤值讚賞。第一是全劇中穿插了花鼓燈這一民間舞蹈,花鼓燈在劇中起了福貴與家珍的愛情的橋梁作用,福貴的女兒鳳霞長大後對跳花鼓燈的天賦舞藝,補償了一些鳳霞這個角色因聾啞的缺陷。另外優美的花鼓也讓徐家川增添了很多美好的色彩。第二是增加了鳳霞與體育老師胡老師之間的愛情故事,這段劇情不但豐富了徐家第二代人的情感經歷,也象徵了殘疾人也有追求愛情的權利和機會。另外胡老師而後在文革中的經歷和文革後對土地改革的探索也渲染了勞動人民的困惑和切實需要。第三就是全劇末尾留下了苦根,這個在原著中也被吃豆子撐死了的小男孩,讓整個故事在最後保留了希望的種子。使觀眾對苦根寄予了重振徐家的希望,希望他能延續徐家重新「由一隻雞變成一隻鵝,再由一隻鵝變成一隻羊,最後變成一頭牛」的中興故事。避免了故事過於悲劇,導致觀眾反感的局面。以上三處改編是原著裡所沒有或者不符的,我自己看了電視劇,又看了原著之後,覺得這三處改編尤其成功,使整部電視劇既尊重了原著思想,又提高了作品的可觀賞性和藝術性。

  劇情發展方面,前面幾集講福貴如何與家珍相戀,如何敗家,如何氣死他爹,讓人看了就像在看一部活的人間喜劇。再現了中國最後一代封建地主弟子的那種荒淫生活,這些真實的劇情讓我們回到了那個久遠的年代,也使當代人清晰地了解了那個時代中國病萎的真正原因。後面的劇情中福貴破產後租地自己種當起了農民,以及解放後一家人如何艱辛生活,也很真實。很多看了這部電視劇的老年人都說和那時的現實生活十分吻合,全無捏造之處。真實地再現了那段動蕩艱辛的歲月是這部電視劇的最大特點。

  當然整部電視劇的導演和演員也十分優秀,雖然都不出名,但功底很強。尤其是演福貴的那個演員,把一個普通平常甚至有些傻氣的福貴演得活靈活現,既能演出年輕時的好逸惡勞和頹廢敗家,又能演出破產後的勤勞樸實和至情至性。還有在劫難中的種種痛苦與惶恐,這些都是十分了不起的。演家珍的演員也準確地演出了中國傳統女子在父權、夫權壓迫下的那中唯命是從、忠貞與賢慧,以及解放後婦女自主意識的提高。

  聽說以前張藝謀也拍過《活著》的電影版,我沒看過,但其實這是一件好事,免得破壞了我對《活著》的好印象。因為要真正拍出這樣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精神文化藝術品,不要指望張藝謀。

  福貴身邊的大多數人都死去了,但福貴還活著,或許,至今他還「活著」。

                                          2006/09/07

相關焦點

  • 重溫經典|那個年代的《福貴》,現在還活著
    其實不然,在電視劇60周年來臨之際,社長想用一部悲劇來重溫經典的味道,同時也想告訴大家,那個年代的福貴,現在還活著電視劇《福貴》改編自作家餘華的長篇小說《活著》,如果說看張藝謀電影《活著》是將一輩子的苦痛都在兩小時之內積在胸口,那麼這部《福貴》則是把愁怨放大而且加長,像是苦過了一輩子那麼久福貴,無福無貴劇中以陳創飾演的徐福貴作為主角,講述他曲折的一生。從一開始需要傭人背著走的紈絝地主少爺,到敗光家產的賭徒;從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到飢餓潦倒的貧困農民;從情竇初開的少年,到承受喪子喪妻的老人。
  • 《福貴》福貴,人生最難是活著
    最近,朋友打來電話說:活著真難啊,走進社會,不是人玩你,就是你玩人。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突然想到了餘華的《活著》。餘華的《活著》改編成了電影《活著》和電視劇《福貴》。平心而論,我更喜歡《福貴》。總覺得電影時長太短,道不出一個人的一生。看《福貴》的時候,我在上初中,跟著叔叔一起看的。當時就一個感覺:苦,似乎世界上所有的不幸都給了福貴。
  • 電視劇《福貴》:活著很艱難,然而活著也很美好,活著就是希望
    我曾經不知道《福貴》是由余華的小說《活著》改編的,直到去年我看到《活著》這本原著時,才知道這就是電視劇《福貴》的原型。比原著好一點的是,電視劇裡最終沒有讓福貴的人生太過悽慘,為他留下了一個年幼懂事的外孫。
  • 《福貴》活著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
    還記得第一次看《福貴》的時候是在很小的時候,那時候跟著爸媽一起看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感覺。到現在長大了,拜讀了餘華先生的《活著》這部書之後,再回過頭來重溫了一遍這部電視劇,不禁使人熱淚盈眶,感觸頗深。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活著的意義到底在哪裡?電視劇《福貴》通過講述地主徐福貴跌跌宕宕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活著的真正意義。
  • 餘華的《活著》講的是福貴的悽慘,張藝謀則表示對《活著》的希望
    張藝謀的電影《活著》豆瓣評分9.3分,這部電影是根據餘華的小說改編的,我是先看過小說之後才看的電影,在餘華的小說中,整個故事是非常悽涼的,男主福貴的整個人生經歷非常慘,小說中的政治背景是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福貴的整個人生也在隨著政治背景的改變發生著變化。
  • 《福貴》活著
    先看的小說《活著》好幾遍,後來才看的電視劇,每次看都會忍不住流淚,有慶的離開是我最不忍心看到的一幕,那種絕望,無奈,看一次這輩子都不會忘。福貴從大富大貴到因賭博輸掉所有家產, 一貧如洗,經歷過槍林彈雨,送走身邊一個又一個親人,他沒有一蹶不振,沒有怨天尤人,最後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活著。
  • 《活著》:福貴不偉大,但他告訴了我們該怎麼活著
    福貴的一生是極平凡的,與其他任何一個平凡人沒有什麼不同。所以,《活著》不是關於福貴的故事,而是關於活著本身的故事。活著的真諦在於,活著是命運給我們的禮物,儘管活著的另一面是苦難與庸俗,我們仍要學會在活著與苦難之間尋找合適的平衡點。活著是一個人對自己生活經歷的感受。
  • 活著就好,且讓我們看看餘華《活著》裡的福貴是如何活法
    讀《活著》,淚流滿臉。真想問問:舍其福貴,這世間還有何種苦難?都說"禍不單行",可是這接二連三的"禍",何時是個頭?又教人如何活法?苦難:旦夕之間已有天淵之別福貴的苦難,不是他從母腹裡帶來的。起初,還如他的名字:福與貴,書的開頭是這樣寫的:"我比現在年輕十歲的時候,獲得一個遊手好閒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我如同一隻亂飛的麻雀……是的,他是地主家的少爺,是"亂飛的麻雀",從未知飢餓、不用像現在常說的需要自己"搬磚",在他的世界裡,苦難是那麼遙遠,甚至是不存在的。然而,他輸光了家產。輸光之前與之後其實就是"旦夕"之間,命運卻從此完全改變,註定了從天堂到地獄的懸崖式斷裂。
  • 《活著》:書中的福貴比別人有更多死去的理由,但他卻堅強地活著
    人為什麼要活著?「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餘華《活著》是作者餘華寫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中國近代的社會變革為大時代背景,講述了主人公徐福貴悲劇色彩的一生。在福貴的苦海裡,他感覺到了父母對他的寵溺疼愛,家珍對他無條件的支持和柔情,兒子女兒對他的理解和孝順,女婿給女兒帶來的幸福和甜蜜,外孫讓他享受到了天倫之樂……福貴的一生,都在固執地和命運不屈的角力,只不過他反抗的姿態是馴服的。命運給他的好的、壞的,他都全然接受。只要活著,他就能從這乾巴巴的生活裡感受到希望。
  • 《活著》:苦難的人生,看福貴怎樣度過?仝卓:活著太難了
    《活著》主要展示的是苦難的主題,通過福貴一生的經歷,通過幾個碎片化的描述,多次直面死亡的過程,看似一個個零散的片段,但是恰恰這些片段,貫穿了福貴一生的幾十年,也造就了他悲劇的人生。苦難和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了,但是苦難的主題遇到餘華這個寫苦難的作家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 《活著》:福貴一句話總結一生,他的人生不是苦難,是遺憾
    電影《活著》劇照 這幾天又看了幾遍《活著》,終於明白餘華的用意:這是福貴在經歷苦難之後對其一生的總結。 家珍病後有慶想退學,福貴說:「你不好好念書,我就宰了你。」 福貴在教室打了有慶後,父子倆一個多月沒說話,福貴想:不急,是我的兒子總是要開口叫我的。 有慶跑步拿了第一,福貴說:「送你去學校,是要你好好念書,不是讓你去學跑步,跑步還用學?雞都會跑!」
  • 《福貴》,原來我還記得你!
    第一次看這部劇是11年前了,今天偶爾翻到,心頭一震,很多情節依然歷歷在目,《福貴》,原來我還記得你! 《福貴》是根據餘華小說《活著》改編的一部電視劇,這部小說還改編了同名電影《活著》。今天,我不談小說,也不評電影,只說說我10年後還記憶猶新的這部《福貴》,這個福貴。
  • 餘華《活著》:都說福貴是「苦難」的一生,我卻覺得他「太幸福」
    餘華在韓文版自序裡說:「我相信,《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我看到這句話後,更加肯定了福貴這一生,雖然是苦難的一生,但他卻活得比誰都「安然自在」。
  • 漫談《活著》縱使福貴有一千種死法 但他卻只有一個活著的選擇
    《活著》這本書是作家餘華的巔峰之作,講述了在大時代激蕩、社會大變革背景下個人、家庭、生活、命運與大時代背景的穿插、交織、融合,小說以主人公福貴的前後反差強烈、高開低走的生活及多舛、苦難、坎坷的命運為主線,引發了讀者對生命、對人性、對希望的深度思考。《活著》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 《福貴》活著觀後感
    最主要的是對家珍和福貴從相識、結婚、落魄、貧窮一生進行講述,取媳婦就要家珍這樣的,好女人。最後家珍走的時候,福貴對家珍說:「你就是我的福,你就是我的貴,沒有你,我啥都不是,沒有福也沒有貴」,那段很感人。家珍從看到福貴跳大蘭花喜歡福貴,走的時候福貴也跳給家珍看。裡邊太多情節太感人,看需要很大的決心,但是強烈推薦這部電視劇。
  • 《福貴》福貴
    一個是福貴家村口的那段只能容一個人過的獨木橋樣的河壩,出村進城都要經過它。福貴進城跳花鼓燈、福貴迎娶家珍、福貴挑著一擔銅錢還賭債、有慶上學後不歸路、二喜失足處……這條狹窄河壩幾乎貫穿了福貴的一生,每次經過都是小心翼翼、顫顫巍巍,仿佛一不小心就活不了命。一條河壩,一輩人生,再窄也要小心走,再難也要認真過。 二是兩個情節。
  • 《活著》:福貴到底遭受了多少苦難?如果是你,你能撐幾關?
    曾經我問過一位老師,我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但是註定會失敗,那我現在還做不做?老師沒有正面回答我,卻反問我一個問題:人註定要死,你說他們現在還活不活?《活著》這本書,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福貴的爹為了給他還債,只能把徐家千辛萬苦掙下來的宅子和地都賣了,還完帳後,他們一家就搬進了茅屋裡住了。福貴的爹風光了一世,到老卻落得這個下場,一時接受不了便一命嗚呼了。福貴知道他爹是因為他才死的,所以一樣非常難受。第三難:妻離子散。
  • 看過電影《活著》和電視劇《福貴》後,更應該看一看它們的原著
    出自電視劇《福貴》因為不遵守紀律,有慶被老師提溜出來看著別的同學抽血檢驗血型。在一旁罰站的有慶還著急起來,怕獻血會輪不到自個。出自電影《活著》出自電影《活著》出生後沒多久,還過了一段沒有爹的日子。(福貴被抓了壯丁)這樣艱苦的環境,反而造就了有慶高於同齡人的的懂事和堅強。
  • 活著是為了什麼?看到埋葬了最後一個親人的福貴,我找到了答案
    福貴親手埋了女兒不久,家珍也跟女兒走了。福貴,二喜,苦根三代人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外孫和孝順體貼的女婿二喜,福貴知足了。誰知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死亡,福貴親手埋葬了他的第六個親人。此時的福貴老態龍鍾,他和未成年的苦根依然為了活著拼著,為了趕在下雨前收棉花,小小年紀的苦根累病了,心疼外孫的福貴給苦根豆子吃,而苦根因為吃多了豆子撐死了。
  • 活著:快結局時,福貴救下老牛真的只是因為同情嗎?
    今天的文章是有關書籍[活著]裡面的,大家不管看沒看過,都可以一起探討哦! 在小說裡,快結局的時候,福貴的家人都離開了他。他為了生活繼續下去,也為了幹農活有個幫手,決定去買一頭牛。到了買牛的地方後,福貴看到了一頭正要被宰殺的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