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類節目集體顯露疲態,暑期檔新老節目齊發、能否打破困局?

2021-02-21 看電視

今年以來,歌唱類節目熱度普遍不高、陷入疲態,而這也反映出節目創新能力上的不足。音樂綜藝要想抓住觀眾,必須「唱」出新意,暑期檔還將有多檔音樂綜藝亮相,能否打破困局?


 | 莫斯其格

來源 | 廣州日報

從上周末的收視數據看,多檔音樂綜藝的收視呈現疲態——數據顯示,《我想和你唱》《嗨,唱起來!》《無限歌謠季》《跨界歌王》等,在收視上都沒有值得稱許的表現。

其實,今年以來,包括《歌手》在內的歌唱類節目熱度都不高,是這類節目進入發展「瓶頸期」嗎?要真的唱到觀眾心坎上,節目還需要什麼新招?

不僅是上個周末,其實今年以來多檔衛視音樂綜藝的收視和話題度都並不算高,即使是著名歌手雲集的《歌手》,在華晨宇的加入後話題度才有所回暖。而從目前正在熱播的幾檔節目看,其實陣容並不弱。

如今正在熱播的《我想和你唱》與《嗨,唱起來!》側重於星素互動。其中,《我想和你唱》請到蔡依林、王力宏、王源、莫文蔚等加盟跟素人合唱、互動。

上周末播出的節目裡,張杰先後和全民K歌的粉絲合唱了《看月亮爬上來》《勿忘心安》《他不懂》等歌曲,與雙胞胎姐妹、飛機師、客服、老年情侶等不同職業、不同地區的粉絲用歌聲互動。

《嗨,唱起來!》上周末大合唱版本的《千裡之外》讓原唱費玉清也震撼不已,「我很仔細聽他們(每個人)唱歌,感受到有戲曲的唱法。」。此外,費玉清還跟嗨唱達人們共同演繹了《青花瓷》《吻別》等不同風格的作品。

此外,《無限歌謠季》是關注音樂創作的劇情真人秀,專業音樂人化身「無限唱作人」,和非專業的「歌謠研修生」搭檔創作新音樂。節目中,薛之謙和小嶽嶽扮演起計程車司機傾聽乘客心聲。毛不易和張紹剛組「老不容易組合」,力圖演繹「父子情」。

《跨界歌王》則將切入點放在跨界上,吳秀波、徐靜蕾、王凱、孫楊、韓東君等演員、運動員的歌唱表現,成為節目最大亮點。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每個音樂節目從陣容、內容等方面看「賣相」不俗,卻意外遇冷——從收視數據上看,跟此前音樂綜藝「當紅」時比相距甚遠。

  

為什麼音樂綜藝今年不「火」?有業內人士分析,原因在於節目的「同質化」。也有人認為,節目帶給觀眾的「新鮮感」不足。

比如,看過《我想和你唱》《嗨,唱起來!》節目後有觀眾認為,兩檔節目有相似之處,「雖然嘉賓不同,但主打的都是素人跟歌手合唱」,加上此前星素合唱也已經不是第一次,對觀眾而言缺了一點興奮度。

《跨界歌王》也有相似的問題。《跨界歌王》今年已經是第三季,加上近年來「跨界」的節目並不少,怎麼帶給觀眾「新鮮感」?

除了節目模式不能給觀眾新鮮感外,嘉賓陣容也同樣很難給觀眾什麼新意。

從如今已經播出的音樂綜藝看,觀眾不難發現,節目裡多數是已經在多個同類節目中露面的「老面孔」。

比如薛之謙同時在《無限歌謠季》和《跨界歌王》裡出現,即將登上《我想和你唱》的華晨宇曾在《歌手》和《天籟之戰》裡有好的表現,費玉清在《嗨,唱起來!》之前曾是多檔歌唱類節目的「常客」,加上張杰、鄧紫棋、孫楠、楊宗緯、羽泉……對觀眾來說,都是「老熟人」。

薛之謙(左)和小嶽嶽

對於這樣的狀況,有分析認為,樂壇「可利用資源」正在被透支。

「過去的幾年間,樂壇裡數得上名的、說得上話的,從實力唱將到偶像新生代,幾乎都被各大綜藝請了個遍。豪華的陣容的確能在短時間內積累人氣,可時間一久,能夠持續提供給觀眾新鮮度和帶來熱度的明星資源也就所剩無幾」。

就連《歌手》監製洪濤都承認,節目「資源消耗非常大」。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有的音樂節目中的音樂性正在減弱——劇情化真人秀佔比更大。

《無限歌謠季》從首期的毛不易、薛之謙、李榮浩、於文文、符龍飛五位唱作人分別表演後,之後幾期幾乎都是真人秀。觀眾認為:「與其說期待他們能合作出好歌曲,不如說是期待嘉賓又有什麼互相吐槽的情節。」

各綜藝對於音樂人資源近乎瘋狂的挖掘背後,實際上所反映的是整個音樂綜藝類節目形式創新能力上的不足。

有分析認為,音樂綜藝之所以進入「瓶頸期」,跟節目創新度不足有很大關係。因此,節目怎樣唱進觀眾心裡、怎樣滿足觀眾視覺和聽覺的需求?應該要有「新意」,以及「心意」。

說到創新,包括節目形式上的新意和音樂上的新意。

如今說到音樂類綜藝,觀眾們都能總結出「套路」,包括《中國好聲音》《夢想的聲音》《中國好歌曲》《天籟之戰》等節目,形式基本上都包括了導師選擇、學員反選、共同完成音樂重新編排等環節,而像「導師爭搶學員」等相似的情節設置更是早已成為各節目標配。

有觀眾總結稱:「點評嘉賓永遠說著雷同的話,觀眾鏡頭永遠一樣的亢奮,節目流程大同小異。」

雖然節目為了給觀眾帶來新的刺激點而頻頻更換導師、打造話題選手,但這種靠導師人氣吸聚觀眾的做法同樣被認為是不太合理的,「對一個節目來說,依賴個人魅力而不是節目形式來留住觀眾,難度太大」。

因此,怎樣設計出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節目內容要如何取得有效突破?對製作方來說尤為重要。

而且,既然是音樂綜藝,音樂上的新意也需要重視。

從今年《歌手》觀眾熱議話題裡不難看出,歌手們對歌曲的創新改編會讓觀眾更感興趣。相對而言,星素合唱的歌曲則更像是一次懷舊,觀眾找到了K歌的歡樂,但從話題度上遠不及創新改編。

當然,要真正唱到觀眾心坎上,歌手們除了要有好的音樂外,還要有走心的演繹,這樣的「心意」才能真正打動觀眾。從目前多個音樂綜藝來看,歌手們穿梭在不同節目中,是否真的有精力打磨自己的音樂?

音樂綜藝裡真人秀雖然會轉移觀眾視線,但更多時候觀眾會把焦點集中在音樂和歌曲之中,當歌聲成為歌手與觀眾交流的唯一方式時,純粹的表達更容易激發聽者的共鳴,也更有利於歌手唱到觀眾心裡。

有評論家曾分析:大眾喜愛音樂綜藝主要集中在三個要素上,好聽的音樂、吸引人的模式、能引起共鳴的故事,這也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音樂綜藝多年來生生不息的原因。

從各大衛視今年年初公布的新節目製作計劃中不難發現,暑期檔還有多檔音樂綜藝跟觀眾見面,部分節目已被觀眾寄予厚望。

據悉,湖南衛視將在暑期檔推出《幻樂之城》。《幻樂之城》由《歌手》「黃金搭檔」洪濤、梁翹柏領銜。

梁翹柏表示,《幻樂之城》將唱和演進行結合,「應該是一種從未有過的表達形式」。梁翹柏稱:「行業和觀眾都需要一些新的刺激,我們同樣希望這次能夠將音樂類節目的製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標準。」

梁翹柏介紹,與《歌手》這類純音樂表達的節目不同的是,《幻樂之城》集結的元素和表達的訴求要更豐富,除了唱之外,演、舞臺表演、影像呈現等都是節目需要考慮的構成因素。

但與《歌手》一樣的是,他出品製作的《幻樂之城》也是一次高品質的探索,從製作上對音樂節目、音樂的影像化表達進行提升。

有網絡傳聞稱王菲將加盟《幻樂之城》,節目組通過官方微博證實確實在接洽王菲,但未證實傳聞。


此外,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則將播出音樂綜藝的「第N季」。今年《中國新歌聲》將首次採用全男性導師陣容,分別為周杰倫、謝霆鋒、李健、庾澄慶。

據悉,為了拯救日漸滑坡的收視率,本季節目將採用更多新玩法,比如「轉椅魔鏡」,選手可在比賽時看到導師的表情。

此外,《不凡的改變》和《金曲撈》都預計在三季度回歸。

除了衛視音樂綜藝之外,值得留意的是,暑期檔網絡綜藝也會在音樂上玩轉新概念。今年春季招商會上,芒果TV對外發布了今年二三季多檔新品綜藝節目,其中包括電子音樂節目《電音騎士》。

《電音騎士》由電音製作人與歌手一起聯袂演繹原創電音,意欲打造電音新偶像,有望在暑期檔引爆潮流文化。

巧的是,騰訊視頻也瞄準電子音樂,一檔名為《即刻電音》的節目有望在下半年與觀眾見面。

《電音騎士》《即刻電音》能不能引爆新的流行元素、能不能吸引觀眾對電子音樂的關注?不妨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群邑智庫:2018年暑期檔綜藝節目分析
    相對於上半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現象級節目的湧現,今年暑期檔的節目似乎缺少爆款。本期的媒介直通車,分析團隊將對2018年暑期檔的綜藝節目進行分析。主要發現如下:•2018年暑期檔綜藝節目涵蓋了音樂、體育、情感觀察、喜劇脫口秀多元化的題材形式:播放量方面,音樂類節目仍然佔主導地位,佔比達到64%,其中《幻樂之城》、《這!
  • 歌唱類節目還能怎麼玩兒?四大節目揭秘
    經歷過2013年的爆炸式發展,歌唱類節目今年在政策、市場等多方因素的調節之下進入相對平穩的發展狀態,但平靜之中也能看到很多節目所作的調整和探索。 歌唱類節目在中國已是超過十年發展時間的「老類型」,面對模式的迅速被消耗和觀眾審美疲勞兩座大山,此類節目的命運將走向何處?是持續發展還是周期性爆發亦或是走向衰敗?歌唱類節目還能怎麼玩兒? 「廣電獨家」採訪了近期正在上檔和即將上檔的幾檔歌唱節目,或許能帶來一些啟發。 留住觀眾,要放哪些「大招」?
  • 當歌唱類節目從「單挑」走向「團戰」
    就小編以為,如今的歌唱競賽類節目,已經不太可能出現某一個或幾個人的評判就能決定最終的冠軍歸屬。             上面提到的幾乎所有的歌唱競技類節目,參與競演的選手(明星歌手)基本都是以個人單槍匹馬的形式登上舞臺用歌聲一決高下。那麼問題來了,現場的觀眾或粉絲的功能僅僅局限於烘託氣氛、歡呼動容和決定勝負嗎?
  • 「音樂+劇情」深挖對唱精髓,《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徹底推翻音樂節目老套路
    《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給陷入創新困境的音樂類節目的破局,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
  • 優酷《這就是歌唱•對唱季》《新舞林大會》劇情式綜藝領跑暑期檔
    今年優酷平臺為搶佔暑期檔,綜藝布局更加多元化,比如:音樂類綜藝:《這就是歌唱•對唱季》《跨界歌王》;舞蹈類綜藝:《新舞林大會》;文化類類綜藝:《了不起的匠人》《圓桌派》;還有即將開播的競技類>《這就是灌籃》……不僅原創類節目賽制新穎,獨特連續劇劇情方式翻新老IP,而且依靠網臺聯動整合平臺優勢和強大的宣發能力,確實讓受眾們感受到多類型爆款連連,目不暇接。
  • 一個《歌手》引出的對歌唱類綜藝節目版權的提醒
    近幾年,歌唱類綜藝節目的收視率一直很高,讓不少參賽歌手人氣飆升,粉絲大漲。
  • 音樂類節目還能怎麼玩?《這就是歌唱·對唱季》了解一下
    而作為大眾娛樂消費的主流之一,音樂也是天然適合視頻類節目的表現形式之一。 作為最受觀眾喜愛的綜藝類型之一,音樂類節目近年來層出不窮。但不斷被挖掘開發的音樂類綜藝也存在同質化嚴重、缺乏辨識度的問題,因此如何在保證專業性的前提下做出新意是一大挑戰。 繼《這!就是街舞》及《這!就是鐵甲》這兩檔成功的圈層爆款後,優酷瞄準了大眾題材的音樂綜藝。
  • 唱歌益智類節目落幕 衛視綜藝集體「變臉」
    唱歌益智類節目落幕 衛視綜藝集體「變臉」 >  爺爺媽咪小盆友即將霸佔螢屏  唱歌益智類節目落幕 衛視綜藝集體「變臉」  上周,《中國好歌曲》落幕,而與之進行收視PK的《我是歌手2》、《最強大腦》等節目也將陸續收官。
  • 暑期檔超級營銷IP來了!優酷《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破局音樂綜藝
    優酷《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破局音樂綜藝 7月17日,由優酷製作出品、王老吉獨家冠名的大型劇情類音樂綜藝《這就是歌唱·對唱季》在北京隆重舉行了開播發布會,三位對唱發起人鹿晗、羅志祥、李榮浩齊聚開播發布會,與到場媒體一起分享對音樂和「對唱」的理解及錄製幕後趣事。在音樂類綜藝陷入比陣容、拼配置的「死胡同」之後,《這!
  • 歌唱比賽類節目究竟想賽什麼
    歌唱比賽類節目(以下簡稱「歌賽類節目」)這十幾年來風起雲湧,可驚喜卻談不上能每年一見。算起來,當年湖南衛視的「超女」「快男」是將人氣與市場掛鈎的地標性嘗試,再後來也就是《中國好聲音》的「導師秀」、《我是歌手》的「職業錦標賽」、《天籟之聲》的「擂臺制」、《蒙面唱將猜猜猜》的「面具」等有限的幾次形式出新。
  • 三大新概念歌唱秀進軍中國,韓國音樂節目創新有奧秘
    最近,韓國出現了幾檔新概念音樂節目,如MBC的《蒙面歌王》、Mnet的《看見你的聲音》等。它們不僅受到韓國觀眾的歡迎,也被中國電視人迅速相中,其中國版本很快將推出。《蒙面歌王》:摒棄偏見的神秘音樂秀《蒙面歌王》是MBC今年新年特輯中推出的一檔節目,試播之後在3月份成為正式節目,接檔開播雖不久但收視慘澹的《Animals》。
  • 這檔韓國最新節目被湖南衛視相中了,星素結合、臺網互動能讓歌唱節目煥發新生嗎?
    星素結合、臺網互動,是這檔節目最大的特徵,而這兩點與中國當下的電視環境高度適配。而與經典的素人模式一樣,標籤化、故事化和反轉化依舊是這檔節目最核心的賣點和看點建構的三大法寶。每年春節,是韓國各大電視臺試播新節目的時期,全新的節目通過特輯的方式進行播出,收視率好觀眾反響高的節目將在本年度被正式製作推出。2016年的春節檔,又有一些新節目反響不錯確定將在韓國本土製作。
  • 專欄|歌唱比賽類節目究竟想賽什麼
    歌唱比賽類節目(以下簡稱「歌賽類節目」)這十幾年來風起雲湧,可驚喜卻談不上能每年一見。
  • 最近幾年國內的綜藝節目簡直太火爆,尤其是歌唱類比賽的綜藝節目
    最近幾年國內的綜藝節目簡直是太火爆了,尤其是歌唱類比賽的綜藝節目,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中國新歌聲》,以前還不是這個名字,但是每年都會播出一季,這也是浙江衛生的王牌節目之一,收視率那自然是不用擔心的,今年的幾位導師已經是爆出來了,看看都有哪幾位導師吧。
  • 專欄|歌唱比賽類節目究竟想賽什麼
    歌唱比賽類節目(以下簡稱「歌賽類節目」)這十幾年來風起雲湧,可驚喜卻談不上能每年一見。好在到了2020年,歌賽類節目總算有了一點變化。製作方開始表現出了一定程度對於原創作品的興趣。如,之前已經有過一季成功作為鋪墊,今年開始步入佳境的《我是唱作人》《樂隊的夏天》,以及《中國新說唱》等節目,都有著對首發新作、對歌手現場即興寫歌能力(包括改編能力)的鼓勵。
  • 節目模式顛覆性改變,能為新一季《最強大腦》續命嗎?
    這在以往幾季節目中只有在決賽中才會出現的感受,第一期就直觀地通過激烈的淘汰賽展現了出來。而賽制改變的影響不止如此,讓老觀眾不適應的是,一直是節目科學擔當的Dr.魏這次沒有出現在新一期的節目中。而新一季的節目中不再強調選手的單科能力,而要綜合展示選手們的情商、智商、抗壓力、製造力,可以說是從「偏才」到「全才」的升級選拔。 自然這種全面的腦力「群廝」也就不需要評審來根據單類項目為選手打分了,老觀眾集體微博留言盼望叨叨魏回歸,不過最終叨叨魏會不會以客串嘉賓出現在後面的節目中,還需我們拭目以待。
  • 美容大王大S主持新節目《Beauty小姐》!過氣美妝綜藝能否翻紅?
    臺灣娛樂業的低迷和內地娛樂圈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臺灣藝人來到大陸發展,曾經的臺灣綜藝王牌《康熙來了》現在已停播,蔡康永和小S帶著新節目來到大陸主持節目撲得慘不忍睹。而嫁作北京媳婦的大S,這半年身子調養好後也開始發展自己的新事業,作為娛樂圈中對自己最狠的女明星之一,大S一直超會美容和保養,而這次她將重拾老本行,開創全新的美妝節目《Beauty小姐》。為什麼說大S是美容大王,其實是因為大S小時候不算是美人,但她對自己特別的嚴苛,靠著美容和食療,慢慢變成白裡透光的紙片人,追求極致的美白和瘦身。
  • 二季度唯一一檔音樂類歌唱節目,如何製造看點?
    >
  • 《我是歌手4》能否打破「第三季魔咒」,延續「現象級」?
    在火爆之後,「現象級」綜藝如何延續現象級,已經成為國內綜藝所共同面對的問題,在被業內認為是回勇的第三季之後,作為國內少有能打破「火不過三季」魔咒的現象級綜藝,《我是歌手》也必須面臨新的挑戰:如何延續IP生命力?
  • 《蒙面唱將猜猜猜2》回歸,「三大升級」能否打破「綜N代」魔咒?
    伴隨著如《有嘻哈》等網絡音樂綜藝的浪潮襲來,電視臺綜藝似乎陷進疲憊沼澤困境中難以脫身,衛視歌唱類節目也宛如站在風口上的「浪花」,在這個音樂節目愈發「燒錢」的時期,需要承擔著更大的風險。不過除了《新歌聲》等大批略顯疲態的綜n代之外,如《中國好歌曲》等節目的回歸還是迎來了呼聲陣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