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黑暗中我們看不見東西,而有些動物卻可以?人類這麼特殊

2021-01-16 科學黑洞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反問一下,為什麼地球上已知有180多萬個物種,但只有智人發展出了文明,有的人可能會說是因為我們學會了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再根本一點說就是比較聰明。簡單明了各個物種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可以更好的在自然界中生存繁衍下去。老鼠會挖洞築巢,尋找食物儲存起來,這就是它們在大自然中的生存之道。

那麼題主是否會有疑問,人類為什麼不會挖洞哪?雖然人類發展出智慧文明,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就是「萬能全面」的。

大約6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和黑猩猩分道揚鑣,各自走上不同的進化之路,現代社會我們發展出各種武器可以打贏一切動物,但是赤手空拳面對野生動物,很多物種都可能會威脅我們的生命。但是我們不會赤手空拳的和野生動物pk,我們會用工具。而野生動物也不會站在那裡不動和人類講道理比聰明,它們會用自己的尖牙利爪輕鬆撕碎我們。

每個物種面對自然環境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有些野生動物選擇在夜間捕獵,那麼它們的眼睛在黑夜裡也可以看見東西。當然這個過程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舉一個簡單例子;一個野生動物在歷史上某一時期,它的主要獵物經常是晝伏夜出,那麼為了填飽肚子自己就需要適應在夜間捕獵。而那些眼睛不太好用的,面對這樣的自然選擇後會被淘汰,最後剩下的都是那些,因為基因突變夜間可以看見東西的個體,它們可以生存下去並把這種突變的基因遺傳給後代。例如貓科動物它們的眼睛在夜間非常好用,由於特殊的構造即使非常微弱的光線也可以很好的接收到。

而人類就不太需要這樣的「技能了」,遠古人類不需要夜間去捕獵,由於懼怕黑暗,晚上大家會瑟瑟發抖的擠在一起來烤火,或者躲藏在山洞裡,把洞口牢牢的封死,就擔心野生動物的突襲。人類的習慣就是白天工作學習,晚上躲在一個安全的地方睡覺休息。如果在陌生的地方睡覺就會特別的不安穩,這種反應機制就是老祖宗遺傳下來的,因為在遠古時代這樣的警覺性可能減少受襲擊後的傷亡。

總之我們是不需要擁有夜間看見物體的眼睛,因為在歷史上沒有經歷過選擇這個性狀的自然環境,因此說這些都並不奇怪,相反是很正常的事情。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

相關焦點

  • 狗真的會看到人類看不見的東西嗎?
    村裡的老人常說,狗在夜晚裡不知原因的狂吠,就是因為看到人類看不見的東西,提醒遇到這種情況的人要離得遠一點。那這人類看不見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哪?實際上太多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肉眼看見的夜空可能是第一張圖片中的樣子,皎潔的月亮高懸夜空,但是肉眼可見的星星卻在少數。
  • 有些東西我們吃了多年的東西,竟是各種動物的「便便」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人類天生就是對動物的糞便有排斥感,但是有些東西,我們吃了那麼多年的東西,竟然是各種動物的「便便」,聽完是不是整個人都不太好了。第一個,龍涎香。
  • 為什麼動物有發情期,人類卻……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動物們又到了交配的季節,空氣中瀰漫著荷爾蒙的氣息。」趙忠祥先生所配音的那部動物世界承載著這代人童年的回憶。而默默翻著朋友圈,看著各種花式秀恩愛、360°無死角虐狗的「好朋友們」,孤身一人的小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 為什麼我們會害怕未知的東西?我們的恐懼來自哪裡?
    恐懼害怕,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是再偉大的人,他們也都有恐懼的那一刻,只不過有些人選擇了面對,而有些人選擇了躲避,成了他們一生的陰影。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有些人家的孩子他們害怕陌生人,一旦見到陌生人就會搓著兩隻無處安放不知所措的小手躲在父母的身後或者跑開,換來的是人們的鬨笑。
  • 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卻很愛吃食草動物的肉?
    人類不愧是站在吃貨頂尖鏈上的生物,胃口好的很。只要是觸目所及的,沒有不能變為餐桌上的物品。天上飛的是正常操作,而水中遊的就是普通的,地上走的更是頓頓都有。可以說,只要味道到位,就沒有不能吃的。可就算是這樣,也有許多的動物並不在人類的餐桌上。比如說,獵殺者獅子、老虎、豹子等。
  • 我們的世界呈現在動物眼中是什麼樣子
    動物和人類共享著這個世界。為了生存,每種動物都進化出不同的能力,有不同的感覺器官,比如眼睛。不同生物會根據實際需求,演化出不同的視覺系統。有些動物是色盲,有些動物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顏色,有些動物能以慢動作的方式看世界,有的動物能更細緻地觀察世界。
  • 為什麼只有人類的嘴唇外翻在外?其他動物卻沒有,有特殊的作用?
    因為要吃東西,所以動物們得有嘴巴。有嘴巴就得有保護嘴巴的嘴唇,鳥類的嘴巴沒有嘴唇,採用尖有力的喙代替;烏龜的嘴唇也和鳥兒類似變得有些硬化,這樣硬化的嘴唇可以幫助它們更好地鎖定食物;而很多的動物都有柔軟的嘴唇,同樣的有著重要的作用。
  • 為什麼總有些人把這個社會想的這麼黑暗?
    為什麼總有些人把這個社會想的這麼黑暗?談這個問題前,先了解一下,黑暗與黑暗的反義詞!什麼是黑暗?顧名思義就是看不到,處於肉眼看不清的狀態!黑暗的反義詞是什麼呢?光明,什麼事光明呢?你可以看的很清楚!這是這兩個詞本身的含義,那麼當這兩個詞放到社會中時,就不僅僅是看清楚和看不清楚的問題了。黑暗和光明不僅僅是一句形容詞,而且黑暗和光明是有內容的。什麼內容呢?那就要思考什麼方面黑暗?什麼方面應該光明?
  • 動物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東西嗎?人類的視力算得上優秀嗎?
    我養了兩隻水龜,一隻是西非側頸龜,另一隻是麝香龜,每次餵它們吃東西的時候,兩隻龜都會一直在水中撲騰,明明龜糧已經倒進了水裡,但它們卻「視而不見」。其實,很多動物都有類似的情況,比如養狗的人都知道,狗是聞到了吃的,而不是看到了吃的。通常,我們會用「視力不好」加以解釋,那動物們的視力究竟如何呢?
  • 為什麼人類隨時都可以有性行為,而動物卻要等到發情期才能交配?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發情期?發情其實就是動物的一種生理表現,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就好比野貓來說,一般到了春季就會發出一種叫聲,其實就是在吸引異性,當過了這個時間以後就會拒絕。動物的發情期,是有相對較為固定的時期的。不光是哺乳動物,禽類和鳥類也是一樣,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其中孔雀開屏也是在發情期才會有的。
  • 從動物到上帝!看《人類簡史》了解世界大趨勢
    這些遠古的人類和動物們沒什麼不同,生物學家劃分生物的時候會用屬的概念,屬於的屬,比如豹屬,就有獅子,老虎,豹子,許多屬還能歸於同一科,比如貓科,就有獅子,豹子和家貓,犬科就是狼,狐狸,同屬一科的動物,追溯回去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比如獅子和家養的喵星人,祖先都來自2500萬年前的某一隻動物。至於智人,也是屬於某個科,現在看起來黑猩猩跟我們非常接近,但人類一般不願意承認,總願意自己高其他生物一等。
  • 有些飢餓的食草動物會吃自己糞便,為什麼食肉動物的狗有時也吃?
    既然絕大多數習慣吃自己糞便的動物都是食草性動物,那肉食動物的狗為什麼偶爾也會有這樣的行為?難道它們吃這些食物排洩物對身體無害嗎?排洩物是否對人類有害,這個沒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可能沒有人研究過,畢竟人類的食物選擇範圍很大,但在動物界,吃自己糞便卻被視為一種再平常不過的習慣,比如野兔這樣的兔形目動物、嚙齒類動物大鼠和同為靈長類的一些大猩猩,這其中還沒包括山海狸和狗。
  • 無光之海:我們為什麼會有「深海恐懼」?
    為什麼我會害怕漆黑的海水?從我們的祖先開始,人類就生活在草原上、森林裡。無論是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我們適應的是陸地生活。對海洋,我們當然抱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未知感與畏懼感。1920年的小艾伯特實驗證明,可以通過培養讓人對原來不害怕的東西產生恐懼的心理。
  • 為什麼有些角色始終不露臉,究竟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但是,在很多的動漫作品中,都存在一種較為特殊的角色,他們雖然從來沒有露出過正臉,但是卻能夠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麼為什麼製作組不給他露個臉呢?這究竟有什麼特殊的意義?第一個,《便·當》中的茶發女生電視動畫《便·當》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動漫作品。
  • 黑暗中難以自拔的黑暗之心
    黑暗中  難以自拔的黑暗之心  我喜歡無所事事沒完沒了的凝視世界,植物還行,動物就有點厭惡,我不想普度眾生,只歡喜對喜歡的東西沒完沒了可惜眼睛度數趨近了千度左右,再加上散光,凝視可能屬於概念性的東西了。  康拉德《黑暗的心》說的是非洲黑暗叢林和比叢林更黑暗的人心,膚色黑暗引起的黑暗,真是一語中的。人類總是對黑暗充滿好奇,我從康拉德的書裡看剛果河畔密不透風的森林,它們一不注意就從眼前迷離般消逝。
  • 貓能看到「不乾淨」的東西,黑貓會帶來厄運是真的嗎?
    我們都知道,除了狗狗,就屬貓咪陪伴我們人類最久了。從古至今人們都認為貓咪是十分有靈性的生物,相對於狗狗來說,貓屬陰,再加上因為貓咪的眼睛構造和感官都跟人類不一樣,所以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貓咪能看到人類看不見的東西。貓能看到人類看不見的東西嗎?
  • 狗狗可以吃的東西有這麼多,你為什麼只會餵狗糧?
    因為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可能就看不到我們的推送了
  • 生肉這麼多細菌,為什麼動物吃生肉沒事,人類卻不行?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在做飯之前,都會直接將買回來的肉用清水進行衝洗一下,然後再進行加工烹飪,因為在我們的理解中,瓜果蔬菜、生肉製品等等,只要用流動的水去清潔,它就會變得很乾淨。不過,日前國家衛健委的一則新公告,則徹底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 人類,動物界生態浩劫的罪魁禍首。《人類簡史》為什麼這麼說
    從今天的學習內容中,我們可以獲取許多有趣的關於歷史和生物方面的知識。但為什麼到了45000年前就突然滅種?當然,如果雙門齒獸是當時唯一滅絕的大型動物,可能就純粹是運氣問題。然而,當時除了雙門齒獸之外,全澳大利亞超過90%的巨型動物都從歷史上消失。雖然我們只有間接證據,但要說這麼湊巧,智人就這樣在所有巨型動物都死於嚴寒的時候來到澳大利亞,實在很難令人信服。
  • 動物的眼睛為什麼比人類更複雜?它們看世界是什麼「感覺」?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類感知外界事物的重要器官。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眼睛,也許從表面看起來,動物的眼睛沒有人類那樣明亮,但其視覺卻比人類更複雜。動物的眼睛不但用來觀察世界,而且還是其賴以生存的秘密武器。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眼睛比我們人類更敏銳,它們看到的世界比人類看到的更複雜、更精彩。讓我們揭開動物視覺的神秘面紗,去感受動物視界的神奇與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