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的"優愛騰"不用燒錢卻能盈利?

2020-12-22 Mtime時光網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壹娛觀察」


      在美國本土及歐洲多國上線多時的流媒體服務Disney+,終於要在6月11日登陸日本市場。可以說,放眼全球範圍,日本的流媒體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大概與美國本土相比也有過之而不及。

 

      除了我們熟悉的各路國際流媒體巨頭:Netflix、亞馬遜Prime Video、Hulu、Apple TV+、DAZN競相進入這一市場,日本國內更是有多達兩位數的本土選手參與積極競爭:U-NEXT、dTV、FOD、TSUTAYA TV 、AbemaTV、Hulu Japan等等。

 

      並且,本土流媒體在與國際巨頭的競爭中絲毫不落下風,根據日本影視調研機構GEM Partners在去年的報告顯示,在2019年,如果不算純粹提供體育直播服務的DAZN,日本流媒體市場佔有率前五名依然包含了U-NEXT與dTV兩家本土公司。

 

▲  dTV 網站截圖


      當然,談及視頻流媒體時,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便是其商業模式所到來的盈利難題。

 

      不論是美國的Netflix還是Hulu,還是國內市場三足鼎立的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目前除了Netflix勉強實現了帳面盈利之外,其他大多數都依然處在賠本賺吆喝的階段,即便是如今氣勢如虹的Disney+,距離取得收支平衡也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但反觀競爭激烈的日本市場,不論是最早上場的Hulu Japan還是後起之秀dTV、U-NEXT、FOD,都在快速佔領市場的同時,實現了盈利,良好的外部市場環境與更多差異化的運營策略成為了它們制勝的關鍵。


日本流媒體簡史:本土電視臺、

商業機構和美國流媒體大亨的三足鼎立  


      4月23日,日本數字內容協會發布了《2020年視頻發行市場研究報告》。

 

       最近幾年,該協會都會定期發布付費視頻發行市場的規模估計,這一以Hulu和Netflix等流媒體為中心的服務市場,讓用戶能夠通過在網際網路上付費直接觀看電視劇和電影。根據今年這份最新的報告顯示,2019年日本付費流媒體市場規模達2770億日元(約合18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26%。

 

      這一2770億日元的規模是多少?

 

      只要稍作對比便可以有清晰的概念,因為2019年日本全年的電影票房為2611億日元(日本電影製片人協會公布的數據,約合172.7億人民幣)。換句話說,日本人民在電影院看電影所產生的票房和在網絡上看電影或電視劇產生的效益幾乎不相上下。

 

▲  2019年日本全年票房


      在日本,一方面電影市場依然增長,周末觀眾依然會成群結隊的進入影院,但另一方面,日常在家收看流媒體內容同樣也已經成為了慣常的消費行為。而這正是Hulu等美國流媒體在10年前登陸日本以來,整個行業快速發展和普遍普及的結果。

 

      毫無疑問就全世界來說,流媒體行業都已經成長為一個讓人無法忽視的領域。更重要的是,儘管新玩家越來越多,但這一市場的規模,日本在2019年更是保持了20%以上的同比增速。可以說,整個流媒體產業已經成為支撐日本娛樂產業的重要領域。

 

      將這一市場打開並迅速擴大的主要玩家有哪些呢?

 

      在日本第一個推出視頻流媒體服務是Hulu。該服務最初由美國多家傳統製片廠聯手成立,2011年其以外資公司的身份進入日本,但在2014年被日本電視收購,因此如今的Hulu Japan與被迪士尼完全控制的美國Hulu事實上兩家公司。

 

      Hulu目前依然是美國流媒體市場的主流玩家,擁有超過3000萬訂閱用戶。Hulu Japan則因為背靠日本收視率第一的日本電視,其在2018年上半年便實現了盈利,同時付費用戶數在2019年實現了同比增長150%超過了300萬,年營業額錄得680億日元。

 

      正是在Hulu Japan作為開拓者和與日本傳統電視臺的成功合作,讓掌握了更多影視資源的日本傳統電視臺紛紛開始向流媒體市場轉型。

 

      富士電視臺旗下的FOD同樣是由電視臺運營的流媒體服務。他們主營的原創青春題材類型劇集,吸引了大量觀眾,最近一部熱門劇集《東京愛情故事2020》便是由FOD製作,並與亞馬遜Prime Video聯合播出,在2016年便實現了盈利。TBS則與日本經濟新聞集團和WOWOW合作,在2018年推出了名為Paravi的流媒體服務,除了TBS的熱門劇集外,用戶還可以收看日經集團旗下東京電視臺的新聞節目。

 

▲  《東京愛情故事2020》劇照


      於此同時包括日本三大電信通訊商之一的NTT DoCoMo也與日本音樂娛樂公司愛貝克思集團合作推出了流媒體服務——dTV,根據DoCoMo官方的數據其訂閱用戶數一度接近500萬,並且在最近兩年都給DoCoMo的在線服務業務帶來了盈利。

 

      當然在所有日本本土的流媒體中,不得不提的便是U-NEXT,2007年發跡之後直到2015年才開始獨立運營,但其後發之勢卻相當迅猛。

 

      在日本流媒體市場中,月訂閱費用從500日元(約合人民幣30元)到1500日元(約合人民幣100元)不等,但U-NEXT的唯一一檔訂閱費在加稅之後就已經超過了2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20元),通過將訂閱費其中60%會被換算成積分,並可以用作兌換在線漫畫和雜誌甚至線下電影票,U-NEXT依然保持了非常強的競爭力。在最近兩年的各項市場調研中,其市場份額佔有率都保持在前五位,並且為整個連續幾年都為USEN帶來了盈利。

 

      當然,談及流媒體市場,無法繞開的兩位成員自然便是Netflix與亞馬遜Prime Video。兩家巨頭幾乎都是在2015年先後進入了日本市場,也是從那時開始,整個流媒體行業的發展都以一種更快的速度在進行迭代。

 

      Netflix的原創內容以及特色鮮明的宣傳攻勢是其最大優勢所在。但在早起,對於不少日本人來說,歐美影視劇集和並不熟悉的好萊塢演員,很難向他們顯示出吸引力。也正是如此,Netflix開始更多基於日本本土打造原創內容,從《火花》到《全裸監督》以及海量的動畫內容。穩定且持續的擴大著自己的勢力範圍,GEM Partners最新的調查,在2019年,Netflix已經超越了dTV,成為了日本流媒體市場份額第一的服務。

 

▲  《全裸監督(第一季)》劇照


      不過如果按照用戶數的統計,亞馬遜Prime Video大概是日本目前使用人數最多的流媒體服務。雖然其同樣需要付費,但如果任何亞馬遜的Prime會員(換算下來一個月僅408日元),就可以直接免費觀看。所以,除了和其他服務一樣提供海量版權內容之外,Prime Video也推出了不少日本明星和製作人參與的原創內容,如《東京女子圖鑑》、《東京愛情故事2020》。

 

      流媒體的易用性與相比傳統有線電視的價格優勢,使得娛樂內容消費同樣發達的日本繼美國之後,又一片極速擴大的市場。


極佳的付費環境下,

差異化競爭也是王道  

 

      前述已經簡單提到了,不論是進入日本市場幾年後被吸納進了本土產業鏈的Hulu Japan,還是後發的日本本土流媒體品牌,幾乎都在四五年時間內實現了盈利,堪稱一大「奇觀」。

 

      只要是稍微對全球流媒體行業有所了解,就能知道即便是經過將近十年時間的爆發式增長,這一市場中絕大多數玩家依然處於不掙錢的階段。

 

      最近兩年Netflix通過「聰明」的會計計算調整,讓其在最近兩年實現了帳面盈利,而其真實的現金流仍然是每年負增長,直到今年第一季度得意於新冠疫情才開始出現正向現金流。而Hulu在美國本土苦心運營多年也同樣沒有實現盈利,這也是康卡斯特與華納傳媒先後放棄其股權讓迪士尼全盤接管的主要原因。


      而回到中國國內市場,這一問題便顯得更加突出,國內流媒體行業排名排名前三位的愛奇藝、騰訊視頻與優酷,雖然在付費會員數量和營收規模上遠超日本各家流媒體公司,但一個現實的問題是他們都還沒法帶來哪怕一塊錢的盈利。

 

      其中唯一獨立上市的愛奇藝,在今年迎來了成立第十年,而根據其2月發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在總營收達到290億元的情況下,依然出現了92.58億元的虧損。背靠騰訊與阿里輸血的騰訊視頻與優酷,各自也都造成了數十億元的虧損。第二梯隊中,B站同樣在持續虧損,唯一實現了盈利的則是有湖南廣電國資背景的芒果TV。

 

      內容成本高企與試圖獨佔市場的同質化策略成為了很多流媒體遲遲無法盈利的主要原因。

 

      Hulu Japan、dTV、U-NEXT和FOD多少也都有背靠一個傳統電視臺或者電信巨頭的優勢,這讓它們在早期擴張時不太需要擔心生存問題,並且確保了其能夠獲得相對應的獨家內容。

 

      而日本的娛樂市場本身也處在一個高度發達的晚期資本主義階段,日本傳統影視內容製作成本較低、版權出售價格也在合理範圍之內,消費正版內容與強烈的付費意識都讓流媒體公司的發展天然擁有一個極佳的外部環境。

 

      但良好的外部環境是公平提供給所有競爭者的,從而也造就了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想要在這個環境中脫穎而出,則勢必需要有更多的創新想法與經營策略。

 

      U-NEXT自2017年獨立運營之後,便展現了完全不同於大多數日本流媒體的經營策略,並且也確實通過這樣的差異化在越發激烈的競爭中站穩了腳跟。

 

      根據U-NEXT最新一季度的財報顯示,其2020年第二財季營收收入到達了205億日元,同比增長30.9%,同期利潤為3.29億日元,增幅超過300%。實際上如果單純對比訂閱費用,U-NEXT大概可以說是擁有全球最貴的一檔訂閱費,稅後價格已經來到了2189日元(約合人民幣145元),要知道Netflix最貴的訂閱套餐稅後為1980日元,而Hulu加上dTV再加Prime Video一個月也要不了2000日元。


      但U-NEXT主打的策略之一就是擁有市場上覆蓋範圍最廣的版權內容庫,而非所謂的獨家內容或原創內容,根據其官方給出的數據,截至今年5月1日,其總共擁有超過20萬部影視版權作品,其中18萬部只要訂閱就可以直接觀看,另外2萬部新作需要單獨付費。同時平臺上還擁有超過57冊電子書以及80個品牌的雜誌。根據GEM Partners的調研顯示,不論是Hulu Japan還是Netflix,其內容庫都僅有U-NEXT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  U-NEXT 網站截圖


      U-NEXT董事長堤天心在去年的一次採訪中也提到了他們基於日本用戶消費習慣所採取的運營策略:「日本用戶在瀏覽的同時搜索作品的積極性很高,這便是品類豐富的一大吸引力。有人說,理想中的狀態是只要打開屏幕就能看到推薦,點一下就能立即播放。在日本,有的人想要那種體驗,但也有很多人覺得去書店找書看很好玩,老牌的音像出租店也是有價值的。我覺得日本人對尋找陌生內容是充滿好奇心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做數字世界裡的DVD出租公司。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讓人們說:U-NEXT有最豐富的內容選擇。」

 

      同時,U-NEXT激進的定價策略背後也有一系列基於本土化的考量,包括每個月直接返還用戶1200積分(一分對應一日元)可用於線上及線下消費,租借新電影或劇集和電子書消費40%的返點等等。U-NEXT實際上也在學習會員制超市Costco的商業模式,儘可能提供品類足夠多且均價最便宜的內容產品,從而吸引消費者成為了會員並通過依靠訂閱費創造利潤。

 

      基於競爭,U-NEXT等日本流媒體也早早就跟進了美國流媒體巨頭所帶來的4K、杜比視界等全新播放標準。

 

      接下來,U-NEXT也計劃打造屬於自己平臺的原創內容,以應對Disney+和未來可能會到來的HBO Max的競爭。

 

      顯而易見,U-NEXT的成功表明,在一個成熟且開放的內容消費市場中,尋求差異化策略以及模式創新才有可能為自己尋得一席之地,最終收穫消費者與利潤則是水到渠成之事。

相關焦點

  • 《浪姐》決賽將近,芒果TV乘風破浪,逆襲優愛騰?
    作為這個夏天最火爆的國民綜藝,《浪姐》自從開播以來一直廣受關注,每周都能收割5個以上的微博熱搜。不過,隨著《浪姐》走紅,成功「破圈」的不止是那些在舞臺上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還有一手炮製出這檔節目的芒果TV。
  • 上線百部電影,越來越「長」的抖音PK優愛騰勝算有多大?
    在頭條系攜抖音+西瓜入局長視頻之前,大多數人認為「優愛騰」的長視頻平臺與抖音的短視頻平臺井水不犯河水。這之後,大家終於明白,抖音的戰爭不止與微信,還發生在與「優愛騰」之間。誠然,頭條系這種「長短並進」的發展策略,自然直接升維了此前始終圍繞綜藝、影視發展的內容爭奪戰。
  • 為什麼Netflix能盈利,愛奇藝卻一直虧損?
    本文作者:Wei Xia;來源:知乎日報本人研究Netflix這家公司多年,下面我將剖析 2019 年 Netflix 的財報,來闡釋「為什麼 Netflix 是盈利?」是一個偽命題。
  • 多線戰場燒錢的西瓜視頻,能做成「中國YouTube」嗎?
    一方面,長視頻行業整體趨於理性和冷靜,大肆燒錢的版權爭奪成為過去、內容付費逐漸成為主流,話語權的不斷升高正將視頻平臺推向良性發展的道路;另一方面,短視頻的崛起導致長視頻廣告收入受到衝擊,中長視頻的空白以及中國YouTube的頭銜又引來新的搶食者。
  • 芒果TV能盈利,是因為它有個親爹
    那芒果TV為何能在其他視頻網站巨虧的情況下,實現盈利呢?  盈利之道  湖南廣播電視臺臺長呂煥斌表示,芒果TV是馬欄山的未來,是苦日子出生,不是富豪之家,是打出來、拼出來、在夾縫中生長出來的,是吃著百家奶長大的。  這句話富有深意。
  • 打車軟體瘋狂燒錢 亂戰後皆大歡喜還是兩敗俱傷
    原標題:打車軟體瘋狂燒錢 亂戰後皆大歡喜還是兩敗俱傷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天下財經1月20日播出了《記者調查:北京打車為什麼難?》,報導所反映的打車軟體促使北京打車難的問題引發了持續關注。   本周,打車軟體間的燒錢亂戰繼續加碼。繼嘀嘀打車宣布再砸2億元補貼之後,快的打車宣布再投5億元用於獎勵。
  • 搶市場,西瓜視頻選擇「多線戰場燒錢」戰術
    一方面,長視頻行業整體趨於理性和冷靜,大肆燒錢的版權爭奪成為過去、內容付費逐漸成為主流,話語權的不斷升高正將視頻平臺推向良性發展的道路;另一方面,短視頻的崛起導致長視頻廣告收入受到衝擊,中長視頻的空白以及中國YouTube的頭銜又引來新的搶食者。
  • 優步今年將實現盈利,共享出行將告別燒錢時代?
    推動股價大漲在於優步預計2020年將實現盈利,比先前目標提前一年,也預示著網約車「燒錢」時代結束。作為全球共享出行霸主的優步,於2019年5月上市交易,然而持續虧損,上市當天即跌破發行價。並在次日暴跌10.75%,並沒有得到資本青睞,讓這家全球超級獨角獸上市至今一直低迷,在資本市場走勢令人惋惜。同時,也未走出虧損陰影。
  • 視頻流媒體激戰2020:優愛騰下沉求生 B站以一敵三?
    從2018年至今新上市的54家新經濟公司中,10家公司入選「2019中國十大虧損新經濟公司」,按2019年前三季度淨虧損金額來算,愛奇藝以78.01億的虧損額位居第二,僅次於燒錢兇猛的蔚來汽車。   年底的《慶餘年》超前點播風波背後,正體現了這種憂慮和對盈利的迫切渴望。自從2015年愛奇藝用《盜墓筆記》試水開啟了付費會員時代,過去幾年間,優愛騰一直都是以頭部原創內容帶來的會員收入平衡廣告收入,到2018年Q3,愛奇藝會員收入已經超過廣告收入。如今,會員增長趨緩,以騰訊視頻為代表的頭部視頻平臺開始在《陳情令》《從前有座靈劍山》《慶餘年》等項目上試水單點付費來提升盈利能力。
  • 一直燒錢送券而不倒閉,股價又創新高!瑞幸憑什麼?|視頻
    就像大部分專家認定「拼多多只能吸引小鎮青年」一樣,他們對瑞幸咖啡只有「燒錢必敗」一個認知。應該如何理解瑞幸咖啡?為什麼有的公司「燒錢」把自己燒死了,而有的公司卻可能燒成功?先來看瑞幸咖啡的三季報。01瑞幸三季度發生了什麼?
  • 傲嬌的B站:用愛發電 如何盈利?
    在這場大公司不斷燒錢的視頻網站競爭中,調性不同的bilibili依靠獨特氣質已實現赴美上市,然而上市後要以何種盈利模式突出重圍還仍需探索,我們從bilibili的第二季度財報中能看出其要扭虧實現盈利還任重道遠。
  • 何時能在優愛騰看到真·4K超高清視頻?
    其實,之前優愛騰早已在自己的視頻網站上線了4K超高清專區,但其畫質卻遭到了網友吐槽,甚至有人與Netflix做了對比,發現優愛騰的4K解析度只相當於Netflix的1080P。很多人對高清與超高清解析度的標準都有大致的概念,解析度超過720p為高清,超過1080p為超高清。
  • Netflix已經走出最燒錢的階段了?
    雖然Netflix發布的季度業績讓市場略微失望,但是管理層透露公司對外融資需求正逐步減少,而今明兩年自由現金流終於可錄得正數,預示著Netflix最「燒錢」的階段已經過去,前景有望進一步看好。Netflix(股票代碼:NFLX)近期公布的第三季度業績顯示,期內收入按年增長22.7%至64.36億美元,超過市場預期的63.8億美元;純利潤增長18.7%至7.9億美元,折合每股盈利僅1.74美元,雖然按年增長18.4%,但仍比市場預期的2.13美元低。加上第三季度付費訂閱用戶增長減慢,僅增長220萬,比公司預期的250萬低,說明反映疫情利好公司付費訂閱用戶的增長的高峰期已過。
  • 「燒錢圈地」的B站未來在哪
    在高支出、高投入之下,B站「燒錢圈地」,以期走出多元化的路子,但同時也擴大了虧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贇從二次元到文化社區B站尋求「破圈」  「B站3月誰最狂?出門右轉找羅翔。」這是一篇談B站知識類UP主(視頻上傳者,upload-er)迭代的文章的開頭句。
  • 在線教育的盈利模式和資本之路
    「2到8歲學什麼,學思維,學英語,斑馬AI課,猿輔導在線教育出品」、「猿輔導,累積用戶超4億」……猿輔導是暑期檔燒錢大戰的發起者,2018年領跑暑期檔,2019年,猿輔導投放近5億元。是的,有人預測今年整個教育行業的廣告量將超過60億元。從燒錢金額上也能看到暑期檔廝殺之慘烈。
  • 中國流媒體的Netflix之路,為什麼總跳不過廣告?
    「從2014年開始就有人在知乎提問『為什麼中國的視頻網站不能像YouTube一樣5秒後跳過廣告』, 但這更多是一種不得已之舉,國內音視頻網站單靠會員的收入並不能支撐他們的正常運作,大量嵌入貼片廣告無非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有助於去開發自製節目。」
  • 在線教育營銷瘋狂燒錢,YiYi英語靠什麼優勢「獨佔山頭」?
    為了吸引用戶的注意,獲得更多的用戶,各大在線教育頭部平臺不惜成本,通過各種燒錢的營銷打開平臺知名度。疫情加快了大眾多在線教育的認知,也為在線教育免費帶來了一大批潛在用戶。暑假檔期作為教育企業爭奪的關鍵時段,2020年的暑假在線教育行業掀起的廣告燒錢大戰,打得比以往更為激烈。
  • 狂砸營銷「燒錢」 跟誰學股價暴跌
    但本季度跟誰學的淨虧損達9.33億元,而2019年同期是盈利190萬元。  加入暑期檔「燒錢大戰」,銷售費用同比增超500%  第三季度正值暑期檔,是教育企業一年中獲客增長最關鍵的時期。今年暑假,跟誰學不但加入了燒錢大戰,高調冠名《極限挑戰》《中國好聲音》等節目,全渠道投放廣告。
  • 優愛騰式內容燒錢,只能是B站的短期戰術
    「小破站」拿什麼和優愛騰拼有些話雖然已經是陳詞濫調了,但在討論視頻流媒體平臺時還是有必要將這個前提條件放在這裡:要維持一個擁有過億用戶的影視級視頻平臺的競爭力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不惜代價的花錢。 換句話說,B站做好了像《蝙蝠俠:黑暗騎士》裡小丑那般明火燒錢堆的心理準備了嗎?
  • 優愛騰2020懸疑鬥法升級,芒果TV恐成「新變量」|掌中之物|優愛騰|...
    但今年Q1季度前半段,優愛騰都延緩了懸疑內容的釋出,並齊齊調轉方向緊鑼密鼓的布局各類「小甜劇」,直到3月初《重生》《獵心者》《危險的她》接連上線,2020劇集市場的懸疑之火才正式被點燃。從市場大環境看,優愛騰布局方向的調轉顯然與肺炎疫情密切相關。Q1季度前半段恰處疫情爆發時期,「宅」家抗疫成為一股全民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