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Netflix能盈利,愛奇藝卻一直虧損?

2020-12-24 網易新聞

本文作者:Wei Xia;來源:知乎日報

本人研究Netflix這家公司多年,下面我將剖析 2019 年 Netflix 的財報,來闡釋「為什麼 Netflix 是盈利?」是一個偽命題。

長話短說版本:通過「聰明」的會計調整,讓 Netflix 實現帳面盈利,而其真實的現金流仍然是每年負增長。

------

為什麼說 Netflix 是帳面盈利?

當我們說一家公司已經盈利的時候,我們通常指的是其利潤表(Income Statement)上顯示淨收入(Net Income)是正值,即收入減去支出是正數。

那我們就逐一看看 Netflix 2019 年的收入與支出構成。

Netflix 收入構成

Netflix 是一家商業模式極其簡單的公司,你甚至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Netflix 收入的 98% 都是來自於會員費。

以上是 Netflix 2019 年的收入構成,其中來自美國地區的會員費是 92.43 億美元,來自非美國地區的會員費是 106.16 億美元,同時傳統的 DVD 販賣業務仍然有 2.97 億美元的收入。

全球會員費合計 92.43 + 106.16 = 198.59 億美元,佔全部收入 201.56 億美元的 98.52%。

Netflix 支出構成

我們再先看看 Netflix 2019 年年度的利潤表(Income Statement)。如下圖:

2019 年全年營收是 201.56 億美元,主營業務成本是 124.40 億美元,市場營銷花費 26.52 億美元,研發投入是 15.45 億美元,一般與行政支出是 9.14 億美元,這麼一算,營業利潤是 26 億美元。

第二部分是公司債務的利息支出與收入,兩者合計為負的 (5.4) 億美元,所以到目前為止稅前利潤是 26 - 5.4 = 20.6 億美元,扣完稅後的淨利潤是 18.67 億美元,即表中的淨利潤(Net Income)是 1,866,916,000 美元。

所以,當我們說 Netflix 是一家「盈利」的公司,就是指它在過去的一年的淨利潤是正值。

主營業務成本的計算

我們看到,在計算淨利潤的時候,主營業務成本(Cost of revenues)是 124.4 億美元,佔全年營收的 62%,是很相當大的比重。

在 Netflix 2019 年財報[1]中(第 22 頁),它是這麼對主營業務成本(Cost of Revenues)解釋的:

Amortization of streaming content assets makes up the majority of cost of revenues. Expenses associated with the acquisition, licensing and production of streaming content (such as payroll and related personnel expenses, costs associated with obtaining rights to music included in our content, overall deals with talent, miscellaneous production related costs and participations and residuals), streaming delivery costs and other operations costs make up the remainder of cost of revenues.

簡單翻譯過來就是:流媒體內容資產的攤銷佔了主營業務成本的絕大部分,收購許可過程中的人工費、雜費、內容中的音樂版權、流媒體的網絡傳輸以及運營成本則佔了剩下的部分。

所以說,主營業務成本的多少直接決定了淨利潤(Net Income)是正數還是負數,即帳面上的是否「盈利」,而流媒體內容資產的攤銷則決定了主營業務成本的多少。

因而我們可以下這麼一個結論:淨利潤(Net Income)與當年內容資產的攤銷(amortization of streaming content assets)關係十分緊密。

如何公允地計算流媒體內容的投入與產出?

Netflix 是一家媒體公司,它需要做的是數字內容的分發,並不涉及具體實物。因為內容製作涉及到製作的長短期合約,不同內容也有不同的製作周期,直接購買內容版權時籤約長短也不一致,因而每月的花費也不盡相同。

為了解決這一會計問題,媒體公司會把內容的製作成本當做資產一次性注入到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中,當做內容資產(Content Assets)處理,然後再按不同的時間長短攤銷(Amortization)這一部分的資產,攤銷的金額則被當做主營業務成本(Cost of revenues)則會被納入到利潤表(Income Statement),而當年的內容製作支出則被算入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heet)中來計算當年現金流表現。

通俗地說:在內容未上線之前,該內容的製作支出均不算入當年的利潤,而是算作內容資產,當該內容上線後,該部分內容資產將在 N 年內被逐漸攤銷, 內容的所屬權將決定 N 年的大小。

Netflix 在其投資者關係網站[2]也對這一套會計方法如何公允地計算其內容的收入與支出做了介紹[3]。

Netflix 流媒體內容的組成

要釐清 Netflix 的攤銷方法,首先需要理解不同內容的所屬權,Netflix 將其媒體庫的內容分成了3個部分:

Netflix 完全獨立製作的內容(自主擁有內容,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

第三方工作室或公司完全獨立製作,或與 Netflix 合作製作,完成後由 Netflix 獨播(許可內容,有版權期限)

第三方工作室或公司完全獨立製作,在有線電視上播完後,再由 Netflix 提供流媒體播放(許可內容,有版權期限)

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影片開頭都有 Netflix logo 的五秒開場畫面,與第三部分內容很容易區分。第一部分是自身擁有的,第二與第三部分是許可的。

目前的趨勢是,Netflix 正擴充第一部分內容(自主擁有內容),製作更多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電影電視節目;而第二部分因為需要和其他工作室合作,Netflix 通過招兵買馬、成立所屬工作室,將第二部分的投入慢慢轉移到第一部分去,減少中間商賺差價,還能擁有完全的版權;第三部分也在快速減少,因為傳統媒體行業都開始自建自己的媒體平臺,比如 Disney 的 Disney Plus,當現有合約結束後,他們也會把曾經賣給 Netflix 的內容轉移到自家媒體平臺上獨播。

下圖是 2016 ~ 2019 年,Netflix 自主擁有內容與許可內容的比例,藍色部分(即許可內容)增長緩慢,而黑色部分(即自主擁有內容)增長迅速。

流媒體內容資產的攤銷原則

關於如何攤銷流媒體內容資產,Netflix 的財報採用了 ASC 920: Entertainment - Broadcasting 和 ASC 926: Entertainment - Films 這兩個會計準則,它們規定了什麼樣的內容可以認為是公司的內容資產,以及如何多年攤銷這筆屬於公司的內容資產,具體細節可參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這篇指引[4]。

概括起來有這麼幾個準則:

攤銷時間表是按歷史觀看數據來估算的,且每個季度會重新計算一次。

內容是按加速攤銷原則來計算的。

內容資產的攤銷期限是計算到版權到期日截止,沒有到期日(即原創內容)則按十年估算。

超過 90% 的內容資產會在其上線後四年內被攤銷完成。

Netflix 流媒體內容資產有幾何

說完攤銷原則,我們來看看 Netflix 財報中有多少內容資產需要被攤銷,其時間表又是如何。

根據 2019 年年報顯示,Netflix 的內容資產有如下幾個部分:

內容組成的第二與第三部分,即許可的內容資產(Licensed Content)有 147.03 億美元,第一部分即自身擁有的內容資產(Produced Content)有 98.01 億美元。其中,許可內容以及自身內容中的已上線的內容可以納入年度攤銷中去,即圖中的紅圈部分,英文小字則註明未來3年具體的攤銷金額,我已整理成表:

上表顯示,未來三年需要攤銷 156.65 億美元的內容資產,佔可攤銷內容資產 190.86 億的 82.08%,而可攤銷內容資產又佔全部內容資產 245.05 億的 77.89%。

為什麼說 Netflix 其實是逐年虧損的?

這是基於其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得出來的結論,同樣,我們看一下 Netflix 在 2019 年的現金流量表:

可以看出,雖然 2019 年淨利潤雖是盈利 18.67 億美元,但最後的淨現金流量是負的 (28.87) 億美元。

主要原因是紅色區域的兩個數字,即 2019 年當年的現金支出是 146.10 億美元,而攤銷費用只有 92.16 億美元,進而導致最後的負現金的產生。兩者相除,即 146.1/92.16 = 1.59 倍,就是現金支出與內容攤銷的比率(cash spend on content to Produced and Licensed content spend ratio),該比例越大說明現金支出與內容攤銷差距越大,即我們常說的燒錢速度,數字越大,燒錢速度越快。

下圖是過去幾年的現金支出與內容攤銷的比例:

負現金流的情況也發生在過去的 2018 年和 2017 年,因為每年產生大量的負現金流,為了維持當年和未來的開支,Netflix 需要舉債度日,這就解釋了下圖紅色區域的長期債務逐年增加。

更多的債務,也會導致每年利息支出的逐年增加,數字也印證了這一點,因而美聯儲的基礎利率也對 Netflix 很重要,高貸款利率意味著更低的利潤率。

盈利的本質

所以到現在,大家也應該看明白了 Netflix 盈利的本質:財報當年的攤銷費用實際上是三四年前較少內容製作支出的一部分,而當年的攤銷費用則佔當年主營業務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因為當年收入是沒有「延遲的」,所以導致收入大於支出,財報顯示「盈利」。而實際上,當年的現金支出已經顯著增長,延遲的攤銷無法覆蓋當年的現金支出,因而當年的現金流是負數,即 Netflix 收不抵支。

Netflix 成本會計存在的風險

綜上所述,Netflix 在財報中顯示「盈利」是通過會計手段「粉飾」出來的(此處「粉飾」是中性詞),把內容製作成本算成自己公司資產縱然沒錯,當然很多媒體公司也一直這麼處理,因而如何攤銷這筆資產顯得格外重要。

截止到今天 2020 年 2 月 17 日,Netflix 目前雖然顯示盈利,但每股每年僅僅盈利 4.13 美元(TTM),其對應的 PE Ratio 是 92.11 倍(TTM),面對未來幾年逐年增加的內容製作支出和每年需要攤銷的金額,給帳面維持盈利也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所以說,盈利和正現金流對於 Netflix 來說是一個蹺蹺板,目前攤銷小、支出大就會顯示盈利但有負現金流;如果未來 Netflix 減少內容製作,攤銷延用這幾年的大筆支出,就會有攤銷大、支出小的情況發生,那時便是錄得正現金流但是利潤是虧損的;最理想的狀態是,維持較少的內容製作,但擁有龐大又穩定的用戶基數人群,這樣收入可以完成覆蓋當年的攤銷,顯示有盈利的同時也可以錄得正現金流。

Netflix 的未來

Netflix 每年都在擴大其資產負債表,儘管現金流量表裡是負數,但利潤表裡仍然顯示「盈利」。

今年內容製作的開支相當於是在透支未來三到四年的營業收入,即「寅吃卯糧」的行為,該商業模式沒有對錯之分,但需要未來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才能支撐起來,一旦訂閱人數被其他媒體平臺蠶食後人數降低,Netflix 會很快陷入負現金流和快速虧損的境地。

當然,我個人預計該情況不會發生,儘管目前美國市場的流媒體之戰打得非常火熱,但依舊是「一超多強」的局面,「一超」是 Netflix,「多強」有 Disney+, Amazon Prime Video, Apple TV+, CBS All Access, HBO Max 等等,國際市場更是 Netflix 獨領風騷。

未來幾年,可以預計 Netflix 訂閱人數增長會有所放緩,但其他流媒體平臺也無法支撐長久的價格用戶戰,合併與收購也有可能發生,退出競爭後的媒體公司則會再次專注於內容製作並售賣版權,最終留下3個左右的巨頭壟斷全球的流媒體市場,而 Netflix 必能分一杯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Netflix賺錢,為何愛奇藝虧損?盈利關鍵內容變現要大於內容成本
    今天,我們要深入的挖掘下愛奇藝,在內容變現的這條道上,「中國版Netflix」的虧損遙遙無期,而美國的Netflix卻在盈利,這是為何呢?一、盈利關鍵:內容變現大於內容成本關於Netflix在盈利為何愛奇藝在虧損?
  • 為何愛奇藝虧損103億,Netflix卻盈利19億美元?
    目前,國內的這條賽道上基本上已形成了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優酷三分天下的局面。但背靠BAT的幾大巨頭,卻無一不深陷「燒錢賺吆喝」的怪圈,難以盈利。獨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愛奇藝,在這一點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巨大的收入和盈利鴻溝前不久,愛奇藝公布了最新財報。
  • 愛奇藝為什麼要做「線上迪士尼」,而不是「中國Netflix」?
    愛奇藝為什麼要做「線上迪士尼」而不是「中國Netflix」?本文將給出作者的答案,enjoy~愛奇藝CEO龔宇曾在採訪中提到把愛奇藝的商業模式形容為「線上迪士尼」,這是在線視頻平臺首次提出「線上迪士尼」的概念。
  • 愛奇藝虧損持續、增速放緩,長視頻盈利魔咒何時可破?
    投稿來源:財報看公司2月28日,愛奇藝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19財年愛奇藝總營收為290億元人民幣(約合42億美元),同比增長16%,其中第四季度營收為75億元人民幣(約合11億美元),同比增長7%;第四季度淨虧損為人民幣25億元(約合3.582億美元),上年同期淨虧損為人民幣35億元,同比收窄
  • 中國的視頻網站為什麼不能盈利?愛奇藝財報告訴我們的真相
    一、愛奇藝財報:2019年虧損103億,還是看不到盈利的希望2月底愛奇藝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愛奇藝第四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75億元(約合11美元),同比增長7%;淨虧損人民幣25億元(約3.582億美元)。
  • 連續虧損十年,「漲價」後的愛奇藝,能走出泥潭嗎?
    據2019年財報顯示,愛奇藝全年的虧損再創新高,達103億元,超過了2018年的91億元。從2013年至今,愛奇藝的淨利潤累計虧損達到330億元。「熔財經」回顧過去五年的經營數據,其實愛奇藝每年的營收都能實現穩定的增長。不過,2019年開始,愛奇藝的「步調」顯然慢了下來,營收增速開始放緩, 2018年的增速是44%,而2019年僅為16%。
  • 5年虧損近300億元,愛奇藝漲價有用嗎?
    而在會員提價後不久,愛奇藝發布了2020年三季度財報,從次日收盤股價跌14.62%來看,會員提價的效果,沒能掩蓋業績增長乏力的劣勢。 會員漲價,與基礎會員價格多年未變、向奈飛學習「國際先進經驗」不同,更多是愛奇藝總體營收增長乏力、廣告收入下降、會員數量觸頂下揮動「資本鐮刀」。
  • 愛奇藝怎麼了!會員蒸發520萬,十年虧損終出局?
    愛奇藝的新一季《青春有你》又來了,但愛奇藝卻迎來了新的焦慮。 誰能想到,空有「中國奈飛」夢的愛奇藝,終究是沒有「奈飛」命。 愛奇藝公布了2020年未經審計的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愛奇藝的會員數為1.07億,比之2019年同期下降520萬人。
  • 愛奇藝「套路用戶」背後,是其走不出的虧損迷局
    想來也是,原本人們開通視頻平臺的VIP就是為了能免廣告、享特權,如今一層套一層的特權推出,廣告居然還分普通大眾版和VIP定製版,劇情VIP搶先看還能再推出一個超前點播和一次性打包點播,這不得不讓人質疑愛奇藝是在繼續收用戶的「智商稅」。
  • 站在十字路口的愛奇藝 ,還要虧損多久?
    在線視頻網站作為流量湧入的大戶,理應盈利大增。但偏偏有這麼一家在線視頻的頭部網站,卻在這個風口上摔的相當慘,這就是愛奇藝。  從愛奇藝公布的一季報來看,同期單季會員淨增1200萬,實現了單季會員規模千萬級增長的好成績,會員服務收入同比猛增35%,約為46億元;然而,淨虧損卻高達29億元人民幣,同比虧損擴大超60%!
  • Netflix叩開中國大門 愛奇藝內容「逼格」提升
    Netflix已經下調了盈利預期,不過表示,用戶數量將加速增長,今年可能開始盈利。Netflix目前每年收入大約112億美元。  Netflix表示今年在原創劇方面的投入將比去年再增加10億美元,達到60億美元。Netflix財務長David Wells此前表示今年的現金流赤字將達到20億美元,比去年的17億美元也有所增加。
  • 愛奇藝發布Q3財報:連續10年巨虧,盈利拐點何時將至?
    在運營方面,愛奇藝三季度運營虧損12億元人民幣(約合1.782億美元),相較2019年同期的運營虧損28億元人民幣有明顯下降。 已經連續虧損10年的愛奇藝,扭虧為盈,一直是其最重要的經營方向。從近兩個季度的財報來看,愛奇藝的目標已經初顯成效。
  • 號稱「中國版Netflix」,上市後面臨挑戰卻更多,愛奇藝有多難?
    愛奇藝有著「中國版Netflix」的光環,在2018年3月迎來上市,但愛奇藝的成長之路太難。本以為上市就已經走了一段艱難路,沒想上市後的挑戰更多。已經10歲的愛奇藝,無法去慶祝自己,畢竟這麼多年,它還沒有找到一條盈利之路。
  • 當虧損的愛奇藝,遇上「養成系」付費用戶
    在愛奇藝漲價之後,騰訊視頻也躍躍欲試,讓包括流媒體、投資方、供應商、內容生產方等影視行業各個環節的從業者都看到了新的期望,但同時也不得不面對用戶的挑戰。優愛騰+芒果TV+B站這五大視頻平臺中,為什麼率先漲價的是愛奇藝?從其近幾期的財務報表以及內容戰略布局上,似乎可以窺探一二。
  • 芒果TV能盈利,是因為它有個親爹
    騰訊漲價的原因是覺得自己做得太好了,而愛奇藝則覺得自己虧損十年了,用戶該買買單了。  但虧損不是理由,不然愛奇藝怎麼虧損了這麼多年,還能堅持到現在呢?只要愛奇藝的現金流是正常的,那愛奇藝就能一直走下去。  愛奇藝的問題是盈利難,希望借漲價來盈利,但這是非常難的。目前,國內只有一家視頻網站實現了連續盈利,它就是芒果TV。
  • 三季度虧損12億 愛奇藝忙漲價 阿里芒果卻要結盟
    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愛奇藝總收入為72億元(11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3%。雖然收入小幅下降,但虧損進一步收窄。第三季度愛奇藝應佔淨虧損為12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37億元;營業虧損為12億元,營業虧損率為17%,去年同期的營業虧損為28億元,營業虧損率為38%。「我們的業務在第三季度表現良好,符合我們的總體預期。」
  • 近1億會員的愛奇藝增收不增利 一季度擴大虧損至29億
    據報告顯示愛奇藝第一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76億元(約合11億美元),同比增長9%;淨虧損為人民幣29億元(約合4.060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淨虧損為人民幣18億元,同比擴大虧損61%。增收不增利 一季度愛奇藝虧損29億元同比擴大虧損61%在財務數據方面,受益於《慶餘年》等16部劇集的火爆,愛奇藝19年總營收達到290億元,同比增長16%,但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況,Q4運營虧損25億元。今年一季度依舊如此。
  • 三季度虧損12億,愛奇藝忙漲價,阿里芒果卻要結盟
    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愛奇藝總收入為72億元(11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3%。雖然收入小幅下降,但虧損進一步收窄。第三季度愛奇藝應佔淨虧損為12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37億元;營業虧損為12億元,營業虧損率為17%,去年同期的營業虧損為28億元,營業虧損率為38%。「我們的業務在第三季度表現良好,符合我們的總體預期。」
  • 1億人都在給愛奇藝打錢,愛奇藝還是不滿足?
    任憑網友再怎麼抱怨,愛奇藝的會員費該漲還是得漲。 為什麼? 愛奇藝太難了事實上,這是愛奇藝時隔9年以來的第一次漲價。 愛奇藝CEO龔宇多次表示,愛奇藝的月費價格實在太低了,大概只有美國平臺價格的五分之一,所以漲價具有充分合理的前提條件。
  • 「超前點播」案落幕 近年虧損近300億,愛奇藝會員漲價能否解決困境?
    日前,會員訴愛奇藝「超前點播」一案落幕。而此前,愛奇藝還宣布VIP會員價格上漲。同時,愛奇藝五年虧損近300億,一直標榜「中國版奈飛」的愛奇藝,能否走出虧損的困境?日前,會員訴愛奇藝「超前點播」一案以維持原判而落幕。繼超前點播之後,愛奇藝又上演漲價風波。此前,愛奇藝表示對黃金會員的價格進行漲價,原因是:之前的定價太低,無法提供優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