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時間:2020-12-09 08:37:26
「+1」「+60」「+49」「00」……54分鐘內,市民李女士接到38個境外呼入的電話,幾乎個個號碼都不同,且每一個都是只放錄音、不可回撥的騷擾電話。近一周,許多北京市民都頻繁接到顯示為境外撥入的騷擾電話。技術專家表示,這些電話是通過虛擬工具撥打的「馬甲」號碼,並非真的跨國。要想徹底整治騷擾電話,還得加大處罰力度。
「白名單」治標不治本
翻開手機通話記錄,李女士對接連數日的騷擾苦不堪言。
「7號下午,從3點46分到4點40分,54分鐘,總共38個騷擾電話,一刻不停。」李女士記得,狂轟濫炸的騷擾電話是從12月4日開始的。最初,因為顯示是境外呼入,她也曾接聽一兩通,但都沒有人說話。隨後,再響起顯示為境外呼入的電話,她就直接掛斷,可掛斷一個又來一個,「前後兩天,大概近百個電話,手機都快被打沒電了」。
被騷擾的煩惱如何解決?李女士先是求助了中國聯通10010客服,客服人員給出的建議是通過「手機管家」設置為騷擾電話,然而,近百個電話號碼,幾乎個個都不相同,標註後手機還是響個不停。隨後,李女士又諮詢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得到的建議是設置「白名單」,只有名單內的人才能給她打電話。
「那快遞、外賣電話怎麼辦?都是治標不治本,沒法應對這種持續轟炸且頻繁變換號碼的騷擾方式。」李女士頭疼不已。
虛擬電話工具模擬境外來電
「一到下午,就是一堆莫名其妙的來電。」「這是我標記的第9個騷擾電話了。」「連續幾天接到來自不同國家的電話,看來又到了集中洩露手機號的季節。」……
記者調查發現,最近一周以來,不少北京手機用戶都反映頻繁接到顯示為境外呼入的騷擾電話,德國、美國、奧地利、巴西、法國……號碼來源地五花八門,共同的特點是集中一個時間段持續撥打,且接聽後均無人應答。記者隨機挑選了幾個號碼回撥過去,每一次聽到的都是「您撥打的號碼是空號」。
「回撥是空號的情況,一是號碼設置為不能回撥,二是通過網絡改號的虛假號碼。不停換號且都無法回撥,顯然屬於第二種情況,通常都是騷擾、詐騙電話。」電信觀察家項立剛分析。
為何境外騷擾電話會集體「盯」上北京用戶?記者諮詢了騰訊靈鯤反詐大腦相關技術專家,專家表示,手機上顯示為境外呼入的電話其實並非真的跨國,而是通過虛擬電話工具撥出的。這些虛擬電話工具大多是基於IP的語音傳輸技術所開發,用戶在手機上看到的「00」開頭或者「+開頭」的號碼數字並不是真實的,是電信詐騙、釣魚網站等「黑灰產」從網絡側發起的呼叫行為。這種騷擾方式,不僅資費較低,且實施人員可以利用工具遠程撥打,從而躲避監管。
整治騷擾還得加大處罰力度
今年8月,工信部公布《通信簡訊息和語音呼叫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提出任何組織或個人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或者用戶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簡訊息或撥打商業性電話。用戶未明確同意的,視為拒絕。
然而,就像「打地鼠」遊戲一樣,舊的號段被治理了,新的號段又冒出頭。與此同時,三大運營商推出的騷擾電話攔截服務,儘管有效降低了用戶被騷擾的頻率,但仍無法做到精準識別。
「作為網絡提供方,運營商沒有權利監聽電話,特別是像這類遠程撥打的電話,所以更多時候還是需要用戶先標記。」專家表示,由於成本低、收益高、風險小,騷擾電話已形成黑色產業鏈,而商業利益的驅動是騷擾電話難以根治的主要原因。要想有效整治騷擾電話,除了從嚴準入管理、碼號管理,懲罰整治不力的運營商外,還應從重處罰騷擾者以及受益商家,提高其違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