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芒果臺的《歌手》開播,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鮮肉迪瑪希以一首高難度法語歌曲《一個憂傷者的求救》驚豔眾人,首個出場的他以完美的超高音和寬廣的音域(當然還有高鹽值)逆襲成為第一。這位年僅23歲的「進口小哥哥」一夜成為新晉男神,在天朝人民中間引起廣泛關注。
首播結束後廖沙就在公眾號寫了一篇《別光聽迪瑪希飆高音啊~還要聽他說俄語》,推文裡有小哥的生平簡介以及小哥在2015年獲得「斯拉夫集市」國際音樂節冠軍一炮而紅以後記者會上用俄語回答提問的視頻。文末廖沙發起了一個投票,題目為「你覺得迪瑪希下一次還能衛冕麼?」。有趣的是,在目前參與投票的100餘名網友中,有80%認為「可以,畢竟實力在」。
事實證明,大家都很有遠見啊哈哈。
在大年初一播出的第二期《歌手》上,小哥再次憑藉高超的海豚音摘得桂冠,成為第一輪淘汰賽的雙冠王。而這一次,他選擇的歌曲是維塔斯的成名作《Opera2》(《歌劇2》)。作為俄語狂飯,能在《歌手》舞臺上首次聽到俄語歌曲,別提有多興奮了!掏出手機拍拍拍!
本來小哥首秀的完美高音就讓人想到了當年的維塔斯,加上這次直接選了維塔斯的歌曲,兩人又都來自獨立國協國家,拿兩人比較在所難免。
廖沙第一次接觸維塔斯是在初中音樂課上,當時的音樂老師給我們播放了《歌劇2》的MV,除了驚為天人的超高音,只依稀記得一些場景:一個長了腮的清秀少年裸身坐在浴缸裡,每到高音處便發狂似的翻騰,極具穿透力的海豚音把所有玻璃都震碎了。。好牛好牛。後來查了查,MV講的是一個誤入人類世界的人魚渴望找到同類最終卻只能陷入無盡的孤獨。要說當年的廖沙怎麼會知道,自己今後就是吃俄語飯的呢,都是命運唄。之前可是完全不懂俄語就在KTV嚎了《歌劇2》、《星星》、《奉獻》等歌曲呢。
2006年是中國俄羅斯年,也是維塔斯首次登陸央視獻唱《歌劇2》的一年,維塔斯也憑藉自己清秀儒雅的外形和雌雄莫辯的海豚音順利打入了中國市場。那一陣子維塔斯在中國有多火想必大家都深有體會,可以說是在中國最火的外國歌手了,到目前為止,俄羅斯還沒有哪一個歌手能在我大天朝享有這樣的知名度,對於很多不了解俄羅斯的民眾來說,維塔斯甚至是和俄羅斯的國家形象直接聯繫在一起的標誌性人物。
維塔斯的天賦毋庸置疑,19歲在克林姆林宮演唱《歌劇2》一炮而紅,21歲就在克林姆林宮舉辦首次個人演唱會,刷新了在克宮舞臺上表演者的年齡紀錄。但是關於維塔斯,一直存在這樣一些誤解。
第一,維塔斯(Vitas)只是藝名,原名Виталий Грачёв,來源於拉丁語的「生命」一詞。
第二,說維塔斯是「俄羅斯男歌手」其實並不準確,他出生於拉脫維亞,3歲時全家搬到烏克蘭的敖德薩並在此定居,由俄羅斯音樂製作人謝爾蓋·普多夫金在當地劇院發掘後正式前往莫斯科發展。所以,維塔斯其實擁有俄羅斯和烏克蘭雙重國籍,但無論從說話口音還是心理認同方面來說,維塔斯都應該算是烏克蘭人,所以直接把維塔斯和俄羅斯劃等號還是欠妥的。
第三,關於維塔斯在俄羅斯到底火不火的問題,廖沙不是真愛粉所以真的很難說。應該說,至少在21世紀的前十年,維塔斯在俄羅斯等獨立國協國家還是比較火的,但總體也是人氣走低的趨勢。只要度娘一下就會發現,維塔斯獲得的各大獎項和榮譽,參與演出的晚會和世界巡迴個人演唱會,發表的音樂作品等都不計其數。除《歌劇2》以外,《星星》、《媽媽》、《奉獻》等金曲也十分出名。截至2005年初,他先後在16個國家舉辦了個人演唱會1000餘場,專輯CD銷量也已經突破一千萬張。
自2006年打入中國市場以後,維塔斯就一直把中國當作其音樂事業發展的重心,頻繁出現在央視及各大衛視的晚會上,甚至還在《花木蘭》、《建黨偉業》、《一夜成名》等電影中跑了一下龍套(雖然廖沙已經忘記了),還推出了《青藏高原》等一些中國歌曲的翻唱。那之後,他結婚生子,音樂風格也發生了一些轉變。2013年的酒駕撞人事件(可yandex搜索,事件確有,並非故意黑他)應該確實也給他在俄羅斯國內的名聲帶來了一些影響,雖然那時國內對其的關注已經不如之前那麼大了,媒體和很多人也只把注意力放到了吐槽他日漸發福的外形上。
再之後,至少廖沙很少聽說他有什麼動靜了,很多人應該和廖沙一樣,感覺這個人就這麼從中國消失了。。如果不是這次的迪瑪希,廖沙應該也不會專門去關注到維塔斯。(只是廖沙和周圍朋友們的感覺)
然而事實就是喜歡啪啪啪打你的臉。
廖沙打開微博一搜,原來人家維塔斯是有自己的帳號的,並且更新頻率還算比較高,主要內容呢主要就是曬行程曬表演還有曬娃。粉絲一共23萬,和迪瑪希兩周漲到70萬並且目測根本剎不住的人氣相比還是稍顯冷清,每次更新點讚人數僅在1000人左右。
仔細一看,原來維塔斯在中國的活動一直還在繼續。2016年,他推出了全新專輯《維你而來》,在酷狗音樂、網易雲音樂等可以找到,專輯共收錄了無字歌、雲南民歌、俄羅斯民歌等共7首歌曲(雖然也收錄了《Made in China》這樣風格奇葩的中文口水歌);世界巡迴也沒有停下腳步,先後在蘭州、廣州、瀋陽、西安、合肥、廈門等國內城市舉辦了演唱會。在自己的博客中,他也多次表達了自己對中國的熱愛,稱中國已是自己的第二故鄉。
廖沙個人覺得,作為一名非亞洲海外歌手,維塔斯成功打入中國市場已屬非常成功。能夠在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前提下徵服中國觀眾主要是靠《歌劇2》,也只有《歌劇2》這樣的作品才能做到這一點。要知道,維塔斯的歌曲基本都以俄語為主,對於非俄語學習者而言,俄語是一門完全陌生的外語,不同的語言和語音系統本身就會構築起一道無形的壁壘,使其歌曲的傳唱度和接受程度大打折扣。但《歌劇2》最大的賣點本就不是俄語歌詞的部分,而是罕見的、聽一次嚇死一次的「海豚音」。這個技能本身是國際化的,是跨國界、跨性別、跨年齡的。一般聽眾不需要聽懂他在唱什麼內容,重要的是欣賞他的這項技能以及歌曲營造出的藝術氛圍。就和愛聽日語歌和韓語歌的盆友們一樣,聽不聽懂很多時候其實沒所謂,重要的是那個feel。所以,維塔斯其實不僅在中國,在美國、哈薩克斯坦、烏克蘭、歐洲、日本、韓國等世界各地都可以如「利斧」般迅速找到市場的切入點,並在短時間內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在網際網路日益發達的時代更是如此。
但與此同時,《歌劇2》這樣的作品也是一把雙刃劍。過於鮮明的個人特色容易使公眾把「維塔斯」和「海豚音」完全等同起來,從而將其完全標籤化。除了少數真正懂得欣賞音樂或者熱愛俄語的聽眾能真正藉由《歌劇2》這一窗口了解到其他歌曲,從而進入到維塔斯真正的、完整的音樂世界中,大多數聽眾最期待的還是強烈的感官刺激。短期內頻繁的出席晚會或者參與電影刷存在感的確可以滿足公眾的好奇心與期待心理。但「再好聽的東西聽多了就膩了」是個永遠無法打破的魔咒,美妙而又尖銳的「海豚音」聽一遍是驚嘆,聽兩遍是無感,聽三遍興許就是厭煩了。當「會唱海豚音的維塔斯」這一個人形象家喻戶曉,當《歌劇2》在大街小巷等各個生活場合裡單曲循環的次數達到每個人可接受程度的閾值,基本也就宣告了「全民為維塔斯瘋狂」的結束,留下的是真正的腦殘粉、真愛粉。
打入市場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紮根市場,也就是如何做好「本土化」的工作。這一方面,維塔斯其實也做了不少,先後翻唱和創作了一些中文歌曲,例如《青藏高原》、《童話》、《小河淌水》等,並且重新演繹了諸如《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內的中國民眾最為喜愛的蘇聯歌曲。這個思路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歌曲的風格,大多是儀式感、「晚會風」比較強的歌曲或者民歌,更加適合演唱會上現場演繹,雖然也算是流行歌曲的唱法,但是整體不夠通俗,無法成為「每天可以戴上耳機一聽」的那一類歌曲(此類歌曲真愛粉不算hhh)。
此外,要紮根市場不能只靠發專輯和開演唱會(雖然維塔斯的演唱會規模真的很大,質量也很高),還要積極滲入到大眾文化生活之中。在語言和文化上存在很大障礙的「歐美臉」想要長期參與影視作品或者綜藝節目也很有難度,想想那些想要在中國發展的韓國明星,簡單的漢語得說得基本比較麻溜,加上高顏值高情商愛賣萌懂幽默中國通,才能勉強在競爭激烈的娛樂圈中分得一杯羹。
青春不再是事實,但也許維塔斯只需要那部分最懂他音樂的人就夠了,微博粉絲數量不能說明什麼大問題,有過那樣一個「全民討論維塔斯」的時代已經是巨大成功,這麼多年維塔斯一直默默活躍在中國和世界各地,不就已經證明了他的魅力是持久的,有質量的麼。人各有生存之道吧。
說這麼多的意思就是,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日後「進口小哥哥」需要主要注意的,維塔斯走過的路就是迪瑪希的前車之鑑。不同的是,我們小哥哥自帶「歐亞混血般」的高顏值(維塔斯是另一種美),風華正茂,而且剛「進口」就登上了《歌手》這麼大一個全國性的、全方位展示自己的舞臺(不光有正式的舞臺,而且還有個人的訪談、歌手間的互動),這是我們小哥哥的優勢(當然,這要歸功於他的伯樂和幕後「推手」尚雯婕)。讓所有人知道自己的名字,讓所有人驚豔到瞠目結舌的完美高音,這一點迪瑪希已經做到了,接下來就是如何「保鮮」,如何突破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如何做到最適宜的「本土化」。說個大實話,不知道是不是維塔斯的《歌劇2》印象太深,小哥哥的版本升了3個key難度更大,但是海豚音的厚度和穿透力貌似並沒有維塔斯那麼好,當然已經足夠驚豔啦。
小哥哥早前說自己「不是哈薩克的維塔斯」,但偏偏第二期就選了維塔斯的成名曲,還連升三個key,赤裸裸的炫技同時又讓人無法不愛,關於他和維塔斯唱功的比較已然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爆炸式的走紅也慢慢為其開啟了一大波商業代言。
本來這篇推文寫到這裡可以結束了,只能說「人紅是非多」吧,1月30日,小哥哥參加了芒果臺華僑華人演唱會並再次演唱《歌劇2》,不料次日維塔斯方面便向芒果臺發出律師函,稱其侵權並要求小哥哥禁止再演唱《歌劇2》。看,維塔斯本人也在微博轉發了。
關於這個事件的始末可自行度娘,錯到底在誰廖沙不做評價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經過這一事件的發酵,小哥哥和維塔斯會被輿論捆綁得更緊了,兩方粉絲相互掐架估計也在所難免,「維塔斯二世」的標籤已經被強行貼上,接下來迪瑪希必須努力去掉這一標籤,這就需要迪瑪希和自己的團隊一起做思考,選曲和演繹方式變得至關重要,如何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不斷展現自己的特色,給觀眾帶來持續的新鮮感,是小哥哥面臨的最大問題。
不掛怎樣,期待我們小哥哥在《歌手》唱出好聽的中文歌曲!也衷心希望維塔斯和小哥哥都能夠有最好的發展!
維塔斯還是維塔斯,
迪瑪希就是迪瑪希。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請勿當真)
手指按住下面的二維碼快速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