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2020-12-25 鄉土鄉人

農村有句俗語叫:「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這句話說的是在農村蓋房子的一些講究,其實在農村蓋房子有很多講究,下面就來看一下這句話該如何理解?有沒有道理呢?

門朝南子不寒

這句話的意思是蓋房子的時候門要朝南,大家都知道南面朝陽,採光好,家裡陽光充足更適宜人居住。農村人常說:有錢不置東南廈,意思是如果有錢的話,堅決不要蓋東房或者南房,就是坐東朝西或者坐南朝北的房子。

這樣的房子幾乎一年四季都見不到陽光,特別是坐東朝西的房子,背對著陽光。每到夏季的時候,房子裡特別悶熱,外面的風吹不進來,裡面的熱氣又散不出去,特別是農村,家裡還容易潮溼。如果到了冬季陽光也曬不進來,這樣的房子住在裡面肯定會不舒服的。

如果長期住在東房或者南房裡面,冬天寒冷夏天悶熱,到了冬季,小孩就會感到寒冷,「不寒」的意思就是不冷,如果想要不冷,就要住在朝陽的房子裡,也就是朝南或者朝東的房子,因此才有了「門朝南,子不寒」的說法。

不過「子不寒」這三個字也可以理解為「子不窮」,以前人常說「寒門出貴子」,這裡的寒門意思就是窮人家,因此「門朝南子不寒」也可以理解為:住在朝南的房子裡,對子孫後代好,不說容易出貴子吧,但至少會不窮。

古人眼中的不窮,也就是有吃的,有穿的,還能住得舒服不生病,如果長期住在悶熱潮溼又寒冷的房子裡,那肯定達不到「不窮」的標準了。

樹通軒人丁散

先來看一下到底什麼是「軒」,這個字有兩種意思,一種就是指古代一種圍起來的車,就和大官們做的轎子差不多。另一個意思就是指:有窗的廊子或者小屋子,在古代一般指的是書齋的名字,或者茶館的名字等,比如聽雨軒,意思就是避雨的一個小亭子。

而「樹通軒人丁散」這句話裡的軒,一般是指帶圍牆的小院子,也就是農家院。「樹通軒」意思就是院子裡有大樹,大樹比房子還高。如果院子裡的樹太高,就會遮擋住陽光,即便是朝南的房子,陽光被遮住後,與其它朝向的房子也沒什麼區別了。

院子裡有大樹不僅會遮擋陽光,而且樹根還會不斷生長,甚至會影響房子的安全。種過地的人都知道,大樹的樹冠有多大,它底下的根就有多長,因此樹根不斷生長,還會導致房屋倒塌,這樣的話自然就「人丁散」了。

其實「門朝南」和「樹通軒」這兩句都說出了陽光的重要性,門朝南可以曬到陽光,樹通軒就遮住了陽光,因此能曬到陽光的房子就會「子不寒」,如果曬不到陽光的房子就會「人丁散」,有句話叫萬物生長靠太陽,其實人也是一樣。

因此「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還是很有道理的,這句話也是說出了陽光對房子的影響。

相關焦點

  • 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啥意思?門朝北為何不好
    文/小玖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啥意思?門朝北為何不好自古以來,人們蓋房子,大都是坐北朝南,而且廣為流傳著一句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大家肯定都知道,我們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蘊含的智慧可是無窮無盡的,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道理呢?
  • 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流傳著許多的俗語,這是先人們智慧的結晶。有些俗語不僅是勸世良言,導人向善;也有些俗語透漏了人情世故,也教會了我們如何生活!對於農民來說,人生不易,前路坎坷,而在人的一生中「何以安家」至關重要,也是在成家立業前需要邁過去的一道彎,在農村,房屋建造有講究,其中就蘊含了多條俗語,今天我們簡要說下以下三則。一、宅有五實五虛,五虛令人貧;五實人富貴在農村生活,常人老人講「宅有五實五虛,五虛令人貧;五實人富貴」,當時不知「五實,無虛」為何意,在老農的降解下才領悟其中的道理。
  • 農村建房火熱,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啥意思?
    而房子就是家,有家才有愛。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人們在努力大半生基本上都是為了能夠建設一棟漂亮的房子,這樣可以讓後代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在農村關於建房,老人們常說「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這是什麼意思?在以前人們在農村建設房子的時候都是經過艱難困苦才把它建設好。而隨著往後生活的逐漸富足,一些人就會在原來房子的基礎上再加一層或者兩層甚至三四層的房子。
  • 俗語「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善意提醒
    古人建造房子的時候都非常講究,方位、朝向、布局等都要有章法。一般情況下北方人蓋房子的時候,一定會按照坐北朝南的規矩,將房子的正門朝向南方。因為這樣不僅採光好,而且還可以讓屋子更明亮。現代人在購買樓房的時候,也希望買到格局特別規整的房子。俗語「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就是古人蓋房子時的一種禁忌,實為老祖宗的善意提醒。
  • 農村俗語「冷棺入村敗到底」,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歲月催人老,彷徨數十載,他鄉豈容人,落葉歸根日!我的家鄉在山東,上一輩人為了討生計,背井離鄉,遠赴關外,一晃數十年。而如今,高堂年過半百,思鄉之情日甚,總希望回到夢開始的地方!在農村,故鄉的山,故鄉的水,雖然多年未見,卻在他們的記憶中,猶如昨日重現!
  • 農村俗語「大口吃小口,家破財散走」,這話啥意思呢?有啥說法嗎
    對於農民來說,手裡有了錢也是和城市的人一樣,第一件事就是房子的問題,城裡人居住是不用蓋房子的,購買小區就可以了,但是農民要想改善居住的環境,就要蓋房子了,這幾年宅基地已經確權了,也是明確了宅基地蓋房的標準,那麼很多的農民就會選擇在年底的時候蓋上房子,那麼對於蓋房子來說,在農村也是有關於蓋房子的俗語,就比如這句「大口吃小口,家破財散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大事,除了結婚嫁娶之外,最大的喜事就是喬遷新房了。因此,蓋房子的風水也就成為了農村老一輩人最重視的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跟蓋房子有關:「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吧!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啥意思
    導讀:農村蓋房講究「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有道理嗎?為什麼?俗語說「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這句話從字面上很難理解,甚至說的生硬晦澀,但是結果說的還是很嚴重的,不然怎麼說到家財財散走了。其實,這句話最重要的是理解「口」字。「口」誰都知道,最常用的就是說的嘴巴的意思,據古籍「口,人所言食也」,說的是人說話吃飯的地方。
  • 農村俗語「房上加房,門口開塘,家敗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房上加房,門口開塘,家敗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蓋房子也是有講究的。特別是以前,一些人在蓋房的時候,首先是選好一個好位置,而他們選用的位置也是經過高人指點以後才動工程。而在蓋房屋的時候也是一次成型,什么正屋啊、側屋啊、大門啊也要一次建設好。
  • 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我國舊時一些農村俗語,從空間上來說,因具有地域習慣的特點,放到其他地方就不好理解,「麵條不是飯」就是這樣。還有一些農村俗語,從時間上來說,具有時代特點,不同時代的人,對不同時代產生的俗語,也不容易理解,「女人不是人」就是如此。不過,這句農村俗語整體意思還不是字面意思,是傳統俗語中慣用的比喻的手法。
  •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在農村裡是有很多老俗話的,而這些農村俗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時節的、還有關於生活的等等,無論是那一方面的俗語,都對我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這句俗語有道理嗎?聽聽大家怎麼說?因此,這句俗語延伸意思就是說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要有過多物質的欲望,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所做的事情上,一般都能成功。@關山聽風「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一句容易讓人作出錯誤理解的俗語。
  • 在農村,老話「屋後水、門前墳」,並非迷信謬論,其間大有深意!
    而是否降雨也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俗語有「立夏落雨年必豐,立夏無雨旱當空」,意思是說在北方冬小麥種植的地區,立夏節氣前後是冬小麥生長最為關鍵的時節,此時小麥處於灌漿期,對於突然水分的要求很高,一旦澆灌不及時,很容易影響小麥的產量,而在澆灌不便的地方,立夏前後的降水也成了豐收的保障!好在,立夏當日,一股降水來襲,這也預示著今年糧食的大豐收!
  • 農村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按照人的正常心理,都想把日子過得幸福美滿一點,於是能夠擁有財富和福氣,就是人們最想得到的東西了,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德高望重才是有福之人。可見,越想得到的東西,未必能如願以償地得到。那麼,農村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是啥意思?又有什麼道理呢?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把這些都提前設計好以後,我們才僱傭專門從事建設房子的人來建房。而對於建設房子,我們對於房子大門以及房子中的每一個窗戶都已經提前設計,這樣在砌磚到大門以及窗戶的時候建設工人會把它預留出來。這樣我們最終建設成一個毛坯房以後,一個整體框架就出來了。好的房子建設的錯落有致,外觀即使還沒有裝修,那麼它依然顯得很漂亮。
  •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憂愁門,做窩只選安康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民間俗語種類十分多,其內容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產類的俗語就有「春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勸誡警示類的俗語有:「馬在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鬥」,「人要有志氣,樹要有硬皮」等等,俗語用通俗簡單的語言、生動活潑的風格來反映漢民族特有的社會生活,並讓人們從中悟出一些生活及人生的意義
  • 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
    導讀: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 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婚喪嫁娶都是人生之中的大事。尤其是結婚更是說法頗多,因為地域的不同,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講究,像這幾天成為熱點的貴州不發親事情的發生,就是因為當地的習俗所致,當地要求男方給女方全身上下都買一套新的,殊不料就是因為內衣買的小了,導致第二天女方不發親,男方宴席已擺好,親朋好友也都到場,沒有接來新娘子,這樣的婚禮無論如何都是讓人覺得雙方都會有損失。
  • 農村建房講究多,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啥意思?有道理嗎
    地球上有70%多的面積都是被水所覆蓋的,而我們人類每天也都需要喝水,這也是保持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當我們感冒了,醫生也常會叮囑我們要多喝溫開水。在古代的時候,也有很多和水相關的老話,比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等等。那你可聽過「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這句俗語,其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寧要窮後富、不要富後窮」到底啥意思?又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寧要窮後富、不要富後窮」到底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在農村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也廣為人知。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親身經驗總結而來。這些俗語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還能流傳到現代。其實原因正是太過貼近我們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是什麼意思?這句話也有另一種說法叫「仰頭老婆,低頭漢」,意思是:「惹不起」和「難對付」,碰在了趕快躲遠遠的,千萬別去招惹。一旦與人結怨,下手又狠又準。所以這兩種人,在農村屬於不好對付的類型,大家都不願或不敢惹,更別說找另一半了。這句話有道理嗎?聽聽大家怎麼說?@清風不語為什麼不娶仰頭女做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