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投降:歐洲第一軍事強國六周之內滅亡,德軍閃電戰的巨大威力

2020-12-22 人者仁義也

二戰時期法國的迅速滅亡是一件震驚世界的奇聞,一個號稱擁有300百萬軍人的歐洲第一陸軍強國,居然在短短幾周內就被德國軍隊擊敗。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歐洲西線發動進攻,5月14日,德軍進入法國境內,6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6月22日法國政府在貢比涅森林向納粹德國投降,存在70年之久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滅亡,新成立的法國維希政府只是被德國控制的傀儡政權,至此西歐大陸被德國統治。

二戰法軍的消極避戰

1939年10月2日,波蘭最後一個城市還在抵抗德軍的格丁尼亞市宣布投降,至此波蘭戰役結束,波蘭亡國。而作為波蘭盟友的法國和英國在西線戰場沒有發動對於德國的進攻,反而無事可做,盟軍指揮部甚至給前線不打仗的軍人組織體育和娛樂活動,以免英法聯軍軍心渙散。在1939年11月21日,法軍在軍隊中設立「娛樂服務處」,專門給前線工人提供娛樂活動,1940年法國總理達拉第籤署了一個供作戰部隊用的紙牌免稅指令,要給軍隊買一萬個足球供給軍隊消遣娛樂。

法軍這麼做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準備,而是法軍軍隊高級軍官的思維還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法國一戰時期的三大優秀軍事將領分別是霞飛、福煦、貝當。霞飛和福煦在二戰之前就已經去世,唯一碩果僅存是貝當元帥,貝當在二戰後說過:「當我看到使用新的工具,新的器械,新的方法時,我必定說,我對它們不感興趣。」,而另一個法軍總司令魏剛甚至還對中下級軍官說騎兵依舊有戰場優勢。所以法國人認為下一場世界大戰依舊是塹壕戰,只要碉堡修的足夠堅固、配置的火力足夠強大,任何軍事進攻都是無力的,由此法國修建了馬奇諾防線。

當然我們後來人看馬奇諾防線覺得十分愚蠢,因為它在二戰之中毫無作用。馬奇諾防線是1930年法國陸軍部長馬奇諾主持修建的,主要在法德邊境,在1935年正式完工,馬奇諾防線並不是一條簡單的防線,而是一個系統工程,整條防線的道路總長450公裡,地下隧道總長100公裡,防線裡共有要塞142個、炮塔352個、各類永備工事約5800個、78個軍營、17個觀察所。馬奇諾防線的主要部分埋藏在地下,裡面有指揮所、人員休息室、食品儲藏室、彈藥庫、救護所、電站等,此外馬奇諾防線的生活條件很好,士兵甚至可以看電影,還有牙醫檢查口腔問題。

馬奇諾防線沒有包含的地區是法國和比利時的邊境線以及阿登森林,法軍認為阿登森林崎嶇無比,而且屬於無人區,並不會有德軍從這裡進攻。即使德軍想要翻越阿登森林,那到達法國時也是一支疲憊之師,不足為慮。法比邊境更加不用擔心,因為比利時修建了埃本埃馬爾要塞,完全可以支撐到英法救援比利時。所以法軍完全不用擔心德軍的猛烈進攻,因為在法國高層看來,德軍進攻法國,一定會陷入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的情況:德國和英法陷入慘烈的消耗戰,最後憑藉英國對於德國的海上貿易封鎖,導致德國崩潰戰敗。

所以在德法戰爭一觸即發之際,整個法國軍隊和英國遠徵軍沉浸於娛樂活動之中,試問這樣的英法軍隊如何對戰整軍備戰的德軍?英法的答案是坐等德國進攻,所以在波戰役爆發時,英法聯軍坐在防禦工事裡面打哈欠,等著波蘭滅亡,希望德國就此和蘇聯展開大戰,但是希特勒在波蘭戰役結束後,決意發動對於法國的戰爭。1939年10月19日,陸軍總參謀部提出了代號為「黃色方案」的對法作戰計劃,標誌著德國和英法聯軍的戰爭很快就要開始。

德軍的作戰策略的變化

德軍的「黃色方案」和一戰時期的德軍制定的施裡芬計劃有點相同,那就是從比利時切入法國佔領比利時和法國北部,切斷法國和英國的聯繫,不過施裡芬計劃是在剩下的時間裡繼續推進軍隊,做一個大規模的迂迴運動,使德國的右翼軍隊通過比利時和法國北部,越過塞納河,在巴黎以南折向東方,形成一個包圍圈,殲滅法國的殘餘部隊,使得法國投降。但是「黃色方案」落入了比利時的手中,被比利時透露給英法聯軍,英法聯軍於是在布魯塞爾以東代勒和默茲兩河沿岸的比利時主要防線上部署兵力,準備像一戰一樣抗擊德軍。

只是這個時候,德軍的計劃出現了改變,因為一個叫做曼斯坦因的德國將軍改變了德軍的部署,曼斯坦因此前對「黃色方案」表示不滿,曾經多次向德國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和總參謀長哈爾德表示不滿,提出自己的計劃,甚至還試圖直接把自己的計劃上報給希特勒,曼斯坦因的行為最終惹怒了德軍的上層軍官,於是他被調到第38軍去做軍長。按照慣例,新任軍長是要見希特勒一面的,就這樣在見面的時候,曼斯坦因把自己的計劃講訴給希特勒聽,希特勒對於曼斯坦因的計劃十分欣賞,決定採用他的計劃,這就是著名的「曼斯坦因計劃」。

「曼斯坦因計劃」是這樣的,德軍投入西線作戰的總兵力為136個師,包括10個裝甲師、4個摩託化師、2439輛坦克、3700架飛機、600架運輸機。曼斯坦因把德國軍隊劃分為三個集團軍:右翼的B集團軍群28個師,包括3個裝甲師、1個摩託化師負責攻打聚集在比利時的英法聯軍主力;左翼的C集團軍群17個師負責攻打馬奇諾防線,吸引駐紮在馬奇諾防線的法軍注意力;中路的A集團軍群64個師為德軍主力,包括7個裝甲師、3個摩託化師,從阿登森林突入法國境內,聯合B集團軍直接包夾位於比利時和法國北部的英法聯軍主力。曼斯坦因計劃的一個重要點在於德軍的裝甲部隊是否能夠穿越阿登森林?

希特勒也很關心這個問題,不過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作出保證,德國的裝甲部隊一定可以順利通過阿登森林,於是曼斯坦因計劃被希特勒採納,當然曼斯坦因計劃也是一個十分冒險的計劃,因為德軍的A集團軍相當於是孤軍深入法國境內作戰,一旦法國軍隊從國內包夾A集團軍,德軍可能一敗塗地,但是希特勒喜歡冒險,而且德國也不可能實施如同一戰時期一樣的塹壕戰,對於德國來說一場消耗戰並不值得。而且此時德國裝甲部隊已經在波蘭經歷過戰役考驗,在法國戰場足以對付戰術落後的英法聯軍。

法國亡國

1940年5月10日,德軍越過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邊境,開始了西線戰爭。德軍用了5天時間就突破了荷蘭的水上防線,佔領了荷蘭。比利時軍隊駐守在埃本埃馬爾要塞內,這也是一個現代化堡壘群,仿照馬奇諾防線模式修建的防禦體系,對付地面部隊十分有力,但是卻不能對空火力奇缺,德軍採用空降兵戰術,在30個小時以內就徵服了埃本埃馬爾要塞,5月11日駐守埃本埃馬爾要塞的比利時軍隊投降,此時英法聯軍的注意力在救援比利時身上。但在1940年5月12日,古德裡安將軍指揮的3個裝甲師終於成功穿過了阿登森林來到了馬斯河北岸,擊潰了法國軍隊。

德國裝甲部隊的不斷推進切割,英法聯軍察覺到有被包餃子的危險,當時英法聯軍的主力在法國北部,這裡是一片平原,有利於德國的裝甲部隊衝鋒,而阻擋德軍進攻的障礙是法國的馬斯河,德軍在馬斯河架設了浮橋便於裝甲部隊通過,英法聯軍動用空軍進行轟炸,結果是慘敗,德軍順利通過馬斯河,在德軍的進攻趨勢下,英法聯軍被不斷後撤,5月24日英法聯軍主力被德軍包圍在法國城市敦刻爾克,但是希特勒突然下令德軍停止進攻,這使得英國抓住機會把英法聯軍撤到英國,到了6月4日共有338226名英法士兵成功逃脫,不過希特勒這個舉動至今還是一個迷題。

在英法聯軍後撤的時候,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於5月28日清晨投降德國,西歐只剩下法國獨自面對德軍的進攻。1948年6月5日,德軍在清理完敦刻爾克剩下的英法聯軍後,開始向法國本土發動進攻,從阿布維爾到萊茵河上遊這整條400英裡寬的橫貫法國的戰線上,德軍橫衝直撞,法軍當時只有65個師的兵力,大部分還是二流部隊,根本無力抵抗德軍的進攻,而此時法國政府亂作一團,84歲的貝當和72歲的魏剛成為政府首腦,兩人決定向德國投降。

6月10日,義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國宣戰,法國政府在德軍即將到來之際,匆忙離開巴黎,6月14日德國馮·屈希勒將軍率領的第十八軍團佔領了巴黎,6月16日貝當擔任法國總理,6月17日貝當就向德國求和,最終在1940年6月21日德國和法國開始展開停戰談判,希特勒選定的地點是貢比涅森林,籤字的會議場所是福煦專列的車廂,一戰時德國戰敗就是在福煦元帥的專列車廂籤訂的,德國人為了報仇,特意在博物館把這節車廂拖出來。6月22日下午6點法國正式投降,維希政府建立,法國亡國。

結語:法國亡國的影響

法國敗亡之後,德國的勢力得到極大的膨脹,法國的工業企業全都完好無損地被納入德國的生產體系,再加上工業發達的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德國的軍工生產體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德國由此生產了大量的技術裝備,由此義大利把自己綁上了德國的戰車,日本和德國建立聯盟,法西斯軸心國家正式建立。此外法國的滅亡也使得蘇聯和美國十分驚恐,美國、英國、蘇聯逐漸有聯合的趨勢,共同對付法西斯國家聯盟。

相關焦點

  • 二戰前法國是歐洲第一,為何44天就遭德國滅國?原因無非4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歐洲軍事最強的國家並非德國,而是法國。法國在很多方面強於德國,比如擁有600萬陸軍,德國只有540萬;法國擁有10700門火炮,而德國卻只有7378門;法國擁有的坦克數量為3250輛,多於德國的2439輛。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法國毫無疑問是歐洲第一強國!
  • 軍事強國卻光速投降,從頭笑到尾法國二戰表現有多水
    法國在二十世紀中期之前一直被視為軍事強國,在眾多戰爭中就算失敗也會展現出勇猛英姿。但是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著實令人震驚,竟然四十二天就選擇投降,成為很多人眼中的笑話。其實當時的法國軍事武裝實力並不差。擁有65個常備師,20個後備師,500萬預備役,從士兵人數來說絕對不遜於德國。
  • 二戰中,德軍以「閃電戰」用1個多月拿下波蘭,1天內迫使丹麥投降
    文|觀景說史1939年9月1日,德軍以「閃電戰」的方式入侵波蘭,這被認為是二戰的開始。隨後英國和法國對納粹德國做出了48小時內撤離波蘭的警告,但德國沒有聽從英法兩國的警告,英法兩國在兩日後正式對德國宣戰,二戰也正式宣告開始。
  • 法國號稱第一陸軍強國,為何毫無戰鬥力,二戰迅速向德國投降?
    在1940年的歐洲戰場,德國在東線戰場發動了閃電戰,滅掉了波蘭百萬大軍。回師西線對陣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五國同盟軍隊。可是不管怎麼說,盟軍也有100多萬大軍,裝備精良,戰鬥力根本不比德軍差。
  • 一戰法國傷亡慘重是導致二戰中法國投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於17~18世紀路易十四統治時成為歐洲大陸最重要強國之一,直到現在法國都是「聯合國五常」之一,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
  • 軍史三大傳奇:投降強國法蘭西,鍾愛糞便德意志,超級強國甘比亞
    拿破崙另外還有就是著名的法國投降笑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本被大家以為是歐洲第一強國,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竟然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被德國俘虜了25萬法國軍隊,就算是25萬頭豬放開來讓德軍抓也抓不完啊,法國軍隊投降的速度簡直讓人難以想像。
  • 法國淪陷一半就投降了,為何中國丟了半壁江山卻仍在頑強抵抗?
    1940年5月9日至6月22日,在氣候宜人的六個星期時間裡,德國對法國發起了一場令人震驚的戰役,在全面失利後,法國作為當時的世界強國之一,迅速倒在了德國法西斯勢力的腳下。
  • 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的那麼快
    法國在二戰前有著世界第一陸軍的美稱,然而這一稱號在德國宣戰波蘭時就仿佛成了笑話一樣。在德國新式的戰術下,法國僅僅堅持了六周就向德國投降,在南部成立了德國的傀儡國維希法國。 一戰以協約國的勝利結束,身為協約國的二把手法國缺沒有撈到太多好處,反而對自己的國家造成了很多負面影響。
  • 為何二戰中的法國成了笑話?
    法國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強國。在「二戰」前夕,法國的軍事實bai力、特別是陸軍,更是傲視歐洲群雄,有「歐洲第一強國」之稱。龐大的法國海外殖民地起初傾向於維希政權,戰爭後期加入戴高樂將軍在內的盟軍,共同抵抗德軍。
  • 德國投降時,90萬德軍突然逃亡,二戰歐洲最後一戰是蘇軍大追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的戰事先於亞洲結束,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而納粹德國在5月就宣告滅亡。德國的正式投降是在柏林之戰後,無力回天的納粹高層集體自殺,德國軍隊已經失去指揮,國內也無兵可戰。1945年5月8日,在柏林城的殘垣斷壁之中,德軍的最高統帥凱特爾向蘇軍投降。他在柏林郊區的「卡爾斯霍爾特」籤訂了無條件投降書,全體德軍走出廢墟向蘇聯投降。
  • 二戰時期,德軍為何能短時間拿下法國?
    導語:二戰時期,德軍為何能短時間拿下法國?眾所周知,二戰德國可以說還是以一己之力戰勝了整個歐洲,甚至來後來的蘇聯在戰爭早期都節節敗退,由此可見當時的德軍之勇猛。而當時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居然在僅僅抵抗了一個多月後就投降了,不得不說也是非常讓人意外。因為在當時來看,法國的實力其實是與德國不相上下的,為何德國卻能夠秒殺法國?難道是法國很弱?對此有專家就坦言:這一點非常關鍵!那就是法國過於依賴其辛苦建造花費巨大的馬奇諾防線,當時法國籌建的馬奇諾防線花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資源,說是當時世界最堅固的防線也不為過。
  • 二戰法國300萬大軍,為何僅40天就被德國打殘?竟是戴高樂惹的禍
    戴高樂將軍,毫無疑問就法國的一個傳奇人物,他的一生同樣充滿著曲折,甚至可以說有許多讓他感到痛苦的經歷,而最讓他傷痛的,可能就是敵人利用自己的才華滅亡了自己的祖國吧!戴高樂將軍在書中指出,法國與歐洲其它國家具有顯著的不同之處,那就是法國整個國家幾乎都是平原,這使得法國在戰爭中完全無險可守,他因此認為未來的戰爭中,法國絕不能再採取一戰時單一的工事防禦。
  • 發動2000萬軍隊,橫掃大半個歐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蘇、英三大強國聯手,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打敗德國法西斯,可見德國的實力有多強。不過今天我們先不站在反對法西斯,反對戰爭的立場上,只看德軍在二戰中的表現,他們有三場戰役打得確實很厲害。先是幻影突擊波蘭戰役的閃電戰。
  • 二戰:英法失策,德軍繞過重要軍事要塞!法國無險可守,敗局已定
    話說德國雖然接連攻克了數個國家,但是希特勒最忌憚的還是法國這個陸地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陸軍的戰鬥力絕對不輸給德國。並且在勝利之後還在德法邊境修築了一道堅固的軍防工程馬奇諾防線,進一步加強了法軍的防禦能力。
  • 二戰爆發後法國為何只撐了38天?不是偶然,軍事實力只是一方面
    二戰時期的法國作為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有著歐洲最強的陸軍,還不斷的發展工業。以至於在二戰之前,就有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和金融體系,可以說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為何蘇聯損失了幾百萬的軍隊都沒有垮,而法國死了幾十萬人,僅僅抵抗38天就宣告投降呢?
  • 閃電戰橫掃歐洲,希特勒三大致命錯誤,令第三帝國走向覆滅!
    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提出的「閃電戰」設想,第一次在波蘭全境大放異彩。利用坦克裝甲車的機動性,古德裡安只下令:「進攻、進攻,不用管自己的側翼,讓敵人去關心自己的側翼去吧。」短短數周時間,波蘭首都華沙宣告淪陷,標誌著閃電戰取得成功,希特勒在首次練兵取得不錯的效果。
  • 德國沒它打不起閃電戰
    一戰後羅馬尼亞想著分點好處,結果英美法這些老牌強國自己瓜分利益,將羅馬尼亞拋在了腦後,這讓羅馬尼亞非常失望。不僅如此,一戰後沙皇俄國滅亡,蘇俄崛起,這個龐然大物一直在東歐擴展勢力,讓羅馬尼亞人感覺如臨大敵。
  • 二戰中戰敗投降的法國,為什麼會被這麼多人嘲笑?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二戰中在德國的凌厲攻勢下,僅堅守一個多月就宣布投降被亡國了,作者居然還認為二戰法國的投降很明智的,真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國家都滅亡了,居然還是很明智的,這是自認為高貴血統浪漫主義的法國人嗎?開戰前,法國擁有擁有一支數百萬規模的部隊,擁有的火炮、坦克和戰機方面,自認為均優於德國,加上盟軍英國方面的援助,憑藉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三百萬的英法聯軍擺開陣勢,貌似誓死要和德軍決一死戰的架勢。
  • 白色方案,二戰德軍在波蘭實施的閃電戰
    現在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德國人自己並未創造「閃電戰」(blitzkrieg)這個新詞。實際上,他們更有可能使用的是「機動戰」(Bewegungskrieg)這個詞。不過,用閃電戰這個詞描述德國軍隊在二戰初期運用得極為成功的作戰學說確實很形象。
  • 法國二戰中最丟人的時刻,並不是被德國滅亡,而是向這個國家投降
    說起二戰時的法國,大家第一感覺印象就是這個國家太丟人了。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開戰之後42天,這個歐洲第一強國就投降了。這件事不僅震驚了法國,還震驚了整個世界。對法國人們來說,這是莫大的恥辱。不過這雖然是恥辱,卻不是法國在二戰中最大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