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音樂擁有的華語版權比較多(至少有周杰倫),而網易雲因為周杰倫的版權問題被詬病至今。如果你是華語流行的愛好者,那qq音樂還是首選的。當然,為了喜歡的歌手而選擇不同的app這個現象也很常見。
但是對於歐美音樂愛好者,qq音樂的體驗就沒有那麼好了。首先,不說那些小眾的音樂,就連一些比較熱門的曲目會沒有(比如死侍2中的welcome to the party),而在網易雲確做得到。把網易雲的歌單導入qq音樂就能發現有很多歌qq音樂裡是找不到的。
其實我真的很好奇網易雲國外的版權怎麼會那麼全,我能想起來的只有wake是聽不了。而且很多小眾到外國主流平臺都不一定有的外國歌網易雲也有,所以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允許私人上傳然後出了事再下架?
網易雲雖然沒有主流版權,但是不那麼出名的音樂人是真的多。很多音樂人甚至是初學者都會投在網易雲,可能一不小心就999+了呢。日推和私人fm讓冷門作品有了曝光的機會。像夜班車隔了一年突然就火了,比原曲火多了。
個人感覺是,qq音樂用戶更多是帶著目的去聽歌的,他們清楚自己要聽的是哪些歌,而很多網易雲用戶則是想在網易雲淘歌,而且網易雲有意打造社區化的體驗,比如動態,歌單,達人標識,評論等。有些明星用戶只是歌曲的搬運工照樣很紅。而且歌手會在評論裡面發評論也拉近了與聽眾的距離。(你甚至能在說唱評論的高贊裡面見到韓紅老師)
再說我個人比較在意的,
海外體驗:
在海外,手機網易雲是打不開的,我得天天爬回國內聽歌…
而qq音樂只是部分版權受到限制,這也是我當初開qq音樂音樂包的原因…(怎奈qq音樂不全所以還是得用回網易雲)
Spotify和apple music我也是用過的。怎麼說,因為我個人喜歡的原因,有些中文歌手或者作者在這兩個平臺是搜不到的後面也就放棄了。apple music給我的體驗就很差…而且為什麼天天讓我看見吳亦凡啊!!)
總而言之,各有各的需求。一個平臺而已,不要老是損另外一個平臺的用戶怎麼樣怎麼樣,好好聽歌不好嗎,俺尋思著也沒人逼你用體驗差的平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