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網易雲音樂第一季度的業績表現正式公布,報告期內淨收入與付費會員數同步保持增長,無疑給外界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近年來,網易雲音樂大力推進旗下業務發展,除了頻頻在版權合作領域布局外,還在短視頻、直播、雲村社交等領域不斷延伸,但實際效果與用戶反饋好壞參半,並曾被指出部分內容涉嫌侵權等問題。而這背後也顯現出網易雲音樂盈利模式待考的現狀,同時龐雜的社交功能也容易令該平臺失去保證優質音樂體驗的平衡點。
(圖片來源:網易雲音樂App截圖)
一季度「雙升」交出亮眼業績
5月20日一早,網易正式發布截止到2020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具體到網易雲音樂方面,據財報顯示,報告期內網易雲音樂淨收入保持同比增長,付費會員數不斷增加,同時網易創新及其他業務毛利潤的同比增長也主要得益於網易雲音樂的淨收入增長。
在隨後的業績說明會上,網易CFO楊昭烜進一步透露:「網易雲音樂在第一季度實現了同比三位數的營收增長,付費會員人數和會員收入持續增長,直播收入也在快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網易雲音樂在版權領域方面動作頻頻,先是3月宣布與吉卜力工作室和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短短兩個月後,網易雲音樂在宣布與華納版權達成戰略合作,獲得華納版權130萬首音樂詞曲版權之後,5月15日又宣布與少城時代達成版權合作。
無論是營收與付費會員數的雙增長,還是多項版權合作的達成,網易雲音樂給外界呈現出的狀態無疑是正在大步向前、快速發展,網易執行長丁磊在今天的電話業績說明會上也在強調,「在拿版權方面,我們一直的態度都是願意花錢」,同時透露目前版權費用依然是網易雲音樂業務成本的大頭,未來網易將繼續保持對原創音樂人的投入。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就在丁磊直言網易雲音樂注重版權、重視獨立音樂人後不久,微博上便有自媒體發布消息稱「知名音樂人起訴網易雲音樂侵權勝訴」。除此之外,有媒體從中國裁判文書網處獲悉,網易雲音樂因侵權而被音樂人告上法庭,最終法院以網易雲音樂在向公眾提供涉案歌曲未註明詞曲作者,或標註錯誤,判定侵犯了該音樂人的署名權,網易雲音樂的運營公司需賠償1萬元。
以上事件兩相對照,令網易雲音樂再次站在了聚光燈下。
坐擁千萬級曲庫仍遭用戶吐槽
據網易雲音樂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公司目前已和國內外200多家音樂公司達成版權合作,曲庫總數超過3000萬首。過去因為存在版權短板受到用戶吐槽。而如今,坐擁千萬級曲庫的網易雲音樂,卻似乎仍難擺脫用戶的不滿。
網易雲音樂資深用戶胡先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數量上看,網易雲音樂確實有不少音樂作品,但不少熱門音樂卻不在這龐大的曲庫內,歌手周杰倫的歌曲就是代表之一,自此前因版權到期下架並引發一系列糾紛後,就再也無法在網易雲音樂上聽到周杰倫的歌曲,同時樂隊五月天的歌也基本都是灰色的狀態,「買了這麼多版權,肯定不缺錢啊,可就是買不到我想聽的,這種操作我真是不太理解」。
在頭部歌手作品仍顯不足的情況下,網易雲音樂的平臺上還出現了許多未授權的Cover版音樂和MV內容。作曲人路鵬對此強調:「作為音樂人,我們是特別牴觸Cover版本的音樂。任何一首歌曲都是會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的,如果有人想要翻唱,也是需要經得相應的著作權人同意,並支付報酬的,作為平臺,如果真的保護、重視獨立音樂人,就應該有自己的責任與擔當,不應任由這些未經得授權的作品在平臺上任意傳播。」
除了版權質量問題,付費用戶也對網易雲音樂的體驗感產生了部分不滿。其中,網易雲音樂付費用戶徐女士表示,購買會員後,部分作品仍需單獨再付費,此外,會員時間到期後,此前付費已下載的歌曲也無法繼續聽,這一設置的體驗感甚至不如非付費用戶直接在線聽歌的體驗。
針對視頻內容被指侵權,以及用戶的反饋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網易雲音樂發出採訪函,截至發稿時,對方未就以上問題予以回應。
「對於網易雲音樂而言,版權問題一度是公司發展的痛點。網易雲音樂也曾因此多次涉及版權侵權等問題,並受到用戶詬病。所以這也從側面印證了為什麼網易雲音樂總是在買個不停。隨著在線音樂平臺的競爭不斷加劇,要想抓住用戶不能只以量取勝,還是要拿內容質量和用戶體驗說話。」樂評人肖冉如是說。
快速擴張盈利模式待考
網易雲音樂在提及自身的發展優勢時,往往會提到「社區」這一關鍵詞,同時社交性也是網易雲音樂近年來的布局重點之一,以此吸引更多年輕用戶。
網易雲音樂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階段,網易雲音樂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會員、廣告、直播、數字專輯、票務、音樂周邊等,未來還將有更多創新模式。此外,網易雲音樂的音樂社區氛圍濃厚,擁有高黏性的年輕用戶群體,用戶日均使用時長1.5小時。網易雲音樂的活躍人群中,「95後」佔比已經超過60%;在2019年的新增用戶中,有85%都是「95後」年輕人,年輕用戶對優質音樂內容也具有更高的付費意願和能力。
「基於對社區及社交性的看重,截至目前,網易雲音樂在短視頻、直播、雲村社交等領域均已進行相關布局。雖然更多產品及功能的出現向用戶提供不同角度的體驗和玩法,但因含金量較高的優質內容相對較少,同時出現大量與音樂無關的內容,也引發部分用戶的反感,並被視為用力過度而本末倒置」。胡先生如是說。
樂評人流水紀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評論稱,「諸多社交功能的加入已經讓網易雲音樂越來越龐雜,網易雲音樂需要找到的是保持優質樂評內容與社交功能之間的平衡點。」
從市場發展的角度而言,音樂平臺確實需要推出其他服務來實現盈利。一米觀察創始人王毅認為,網際網路用戶數量增長已近峰值,在線音樂平臺若僅依靠用戶對音樂作品的付費來實現盈利,時間較長,因此需要依靠其他的服務,但如何做好並實現深度的聯動是其中的關鍵。
北京商報沸點調查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