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成「網抑雲」的背後:是「不只是音樂App」的急功近利?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每日財報

作者:逆旅行人

樂觀積極的網易云為何會變成如今消極厭世的「網抑雲音樂」呢?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今年12歲,已經重度抑鬱症20年了,媽媽在我出生前就走了,現實裡沒有一個人理我。在我的世界裡有的人8歲就死了,80歲才埋。今天看了看,30樓好像也不高,所以,人間不值得……」

這是看完網易雲音樂雲村評論後,整理的一段話。在充滿傷感、喪甚至負能量的網易雲音樂評論裡,你可能會覺得你沒患抑鬱症,你都有點對不起這個世界!

當然,在物質生活獲得極大滿足,精神世界極度空虛,低欲望生活漸成趨勢的今天,人們發洩、傾訴也很正常。但這種負面情緒在某個平臺集中「爆發」甚至還備受歡迎,這就有點不正常了,畢竟在它的評論區曾是這樣的:

「一個優秀的年輕人應該具有三種特質:突破天際的腦洞,無窮無盡的樂觀,以及溫柔相待的善良。」

那時,儘管在評論有時也會出現一些淡淡的憂傷,但整體是積極樂觀向上的。那麼,曾經樂觀積極的網易云為何會變成如今消極厭世的「網抑雲音樂」呢?想必這除了近些年「喪文化」在國內的發展外,還與網易雲音樂自身在某些方面特質以及推波助瀾有著極大的關係。

在夾縫中崛起

2013年,當國內音樂市場處於一片紅海時,網易雲音樂在夾縫中誕生。彼時的音樂市場可以說已被包括QQ、酷我、酷狗、百度、多米、蝦米等在內許多音樂平臺瓜分殆盡。它們不僅搶佔了大批用戶,在版權曲庫方面也更佔優勢。

而看似無法撼動的音樂市場,在網易創始人丁磊的獨特思路下,也打開了缺口。

不同於當時大多數音樂軟體所強調的音樂性,網易雲另闢蹊徑,選擇走差異化的路徑,用精準的算法推薦,為用戶定製個性化的音樂推薦服務。同時,鼓勵用戶製作歌單、設置音樂評論區、雲村等內容來強化用戶的社交屬性,營造群體共鳴與培養使用依賴。

在《每日財報》看來,說網易雲後來居上,贏在評論,這並不過分。其負責人在一次分享會也曾表示,樂評功能是其最受外界讚賞的功能,邊聽歌邊看評論,是網易雲的突出特色。此外,據國信證券經紀研究所數據,相同曲目情況下,網易雲音樂評論數及點讚,遠超其他平臺。

其實,網易雲音樂之所以如此重視社交,其根本原因還是版權問題。《每日財報》注意到,不同於背靠騰訊財大氣粗的QQ音樂,擁有大量版權音樂,網易雲在版權方面的發展一直都是其軟肋,而版權卻是音樂平臺發展的關鍵。

所以,為了良好的用戶體驗,高級的UI界面、音樂評論、 雲村交流等,使得網易雲音樂在版權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仍成了熱門。另外,由於網易雲鼓勵音樂人創作,上傳音樂的門檻也比較低,所以眾多翻唱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版權音樂的不足。

而這個時候的網易雲,借網友的話就是「簡潔大方,歌曲全,評論有趣」,這正好與現在的「花裡胡哨、沒版權、評論尷尬」相對。那麼,到底是何原因讓一直口碑不錯的網易雲淪落至現在「網抑雲」呢?

在急功近利中降低格調

其實近年,網易雲在音樂方面的動作並不少。《每日財報》注意到,公司不僅與華納、《歌手》等達成版權合作,在發掘扶持原創音樂人方面,也穩步推進。8月3日還與抖音達成合作,為音樂人及音樂作品的傳播變現,提供更多可能。

只是對其而言,似乎並不滿足於一款賣會員、賣廣告的音樂播放器。就在去年丁磊也還表示:「網易雲如何盈利:一是會員,二是廣告,三是音頻直播,四是社交功能。」其中,音頻直播收入增長迅速。社交業務則在2019年,被網易雲音樂CEO稱為「最重要戰略」。

但從財報看,一個業務繁多的App,也的確有更好的收益。據財報,2020年第一季度,網易雲音樂實現同比三位數的營收增長,付費會員人數和會員收入持續增長,直播收入也在快速增長,由此帶動創新及其他業務淨收入同比增加28.0%,達到30億元。

只是曾經,網易雲因其「不只是音樂App」,突出重圍,如今卻因此備受質疑,被指偏離初心,降低格調。

2017年,網易雲在杭州地鐵上打廣告,將網易雲歌曲評論中經典的內容貼在地鐵上,雖然有不少「評論語」喪氣十足,但依然獲得一致好評。之後,其還篩選出數百條百萬點讚量的「評論語」,集合成冊,由網易CEO丁磊作序出版。

不僅如此,深諳喪文化的網易雲還曾在消息推送中推出「你這麼愛聽歌,一定活的很難過吧。」的消息,一度引發熱議和廣泛討論。

因此,可以說今天「網抑雲」的出現其實是在網易雲一路帶領,一路推波助瀾下的產物。

「網抑雲」出現後,網易雲迅速行動,推出雲村評論治癒計劃。包括邀請心理專家、心理專業志願者加入「雲村治癒所」,由萬名「樂評達人」組成「雲村樂評團」,發起樂評徵集大賽。同時,升級《雲村公約》治理虛假編造內容等。

先去借喪營銷一番,其後借「治喪」再營銷一番,不得不說,網易雲的這種「雙贏」營銷讓人佩服。

當你對「雲村評論治癒計劃」充滿好感或參與了「網抑雲」的治癒計劃時,實際上也為網易雲進行了傳播。這不,網易雲這個回應很快就上熱搜了。回應之後,估計好多只用QQ音樂的人開始對網易雲有印象,也讓以前那些走了的用戶回來看一下。這在無形中又增強了網易雲的影響力。

另外,矯情不是原罪,有罪的是表達了痛苦後又不做任何改變,只憑著別人的安慰來拯救。畢竟,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

相關焦點

  • 刷屏的「網抑雲」背後,是網易雲音樂用戶的淚 | 愛範兒
    網易雲上熱搜了,不對,是「網抑雲」。最近在網際網路衝浪時,你可能會看見不少網抑雲相關的內容。它原本指的是人們吐槽網易雲音樂評論區各種傷感、疼痛文學式的評論,但在多平臺、多位內容作者的二次演繹傳播下,網抑雲成功破圈,登上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的熱門榜單。
  • 相信音樂的力量,網易雲官方首次回應「網抑雲」
    昨晚,針對社交媒體平臺上關於「網抑雲」相關段子的調侃,網易雲音樂方面給予回復。網易雲音樂稱已推出「雲村評論治癒計劃」,邀請心理專家、萬名心理專業志願者加入「雲村治癒所」,萬名樂評達人組成雲村樂評團發起樂評徵集大賽;同時升級《雲村公約》治理虛假編造內容,規範樂評禮儀,為真正有需要的用戶提供專業幫助,一起傳遞音樂美好力量。最近幾天,B站被「網抑雲」的視頻刷屏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網易雲音樂成了深夜哲學家的「傷痛文學素材庫」。
  • 音樂APP哪家強——網易雲音樂,年輕人的原創基地
    首先,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近幾年增長勢頭最勁,而且已經穩住陣腳的網易雲音樂。雖然剛剛經歷了「網抑雲」的調侃,但是「網抑雲」實際是讓人們看到了網易雲音樂的一個特點——網易雲是人們放飛自我的地方。現代社會,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人們都很少能找到釋放的方式,恰巧「網抑雲」成為了人們釋放壓力的無害方式。這與之前的「佛系」生活不謀而合。以上兩點也充分說明了網易雲有著同質性且固定的群體,這也就為網易雲搞定社交提供了堅實基礎。
  • 網易雲音樂究竟還要在「網抑雲」的道路上狂奔多遠
    他們可能沒讀過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甚至可能將太宰治的名字錯記成「太宰冶」「大宰治」「大宰冶」,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自己生而為人感到十分抱歉。這些隨處可見的矯情語錄也讓網易雲音樂被眾多看不下去的網友戲稱為「網抑雲音樂/網抑雲陰樂」,後來「網抑雲音樂」的梗又被不缺創意的網友運用到短視頻和各種段子、鬼畜視頻的創作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出圈」。
  • 到點了我該網抑雲了!為什麼大家用網易雲音樂宣洩
    我覺得音樂可以帶給我能量,同樣的歌曲由不同的歌手演唱,會有不同的感悟。而不同的曲子和歌詞,由同一個歌手演唱出來又是另一番風味。不過,這種聽音樂帶給我能量的日子,最近發生了變化,因為網抑雲的出現。你沒聽錯,我說的就是網抑雲。網易雲音樂網易雲音樂為什麼改了名字?
  • 「網抑雲」這個梗,網易云為什麼也要「玩」?
    然而,最近網易雲音樂因為「樂評」被推向了輿論中心。由於歌曲評論區裡經常出現各種傷感、疼痛文學式留言,有人把網易雲音樂打上了「網抑雲」標籤,認為這些評論太過矯情。一時間,「網抑雲」在網上引起了廣泛的話題討論。
  • 「網抑雲」音樂是什麼梗?我不配聽
    千不該萬不該,不該閉眼前打開評論區。真的應了那句話:聽歌就用網抑雲,抑聽就是抑晚上。先給大家科普一下,「網抑雲」是什麼梗:每當午夜0:00,無數網易雲用戶打開app,切換網抑模式。這些陰間評論,看得我大晚上背後涼颼颼的。網抑雲上有這樣一個測試:
  • 「網抑雲」將變「網愈雲」 網易雲音樂推出「雲村評論治癒計劃」
    近期,「網抑雲」成了網絡熱詞,意在諷刺網易雲音樂平臺的留言區經常出現一些抑鬱矯情的評論。針對「網抑雲」現象,8月3日,網易雲音樂正式推出「雲村評論治癒計劃」,推出三大舉措, 邀請心理專家、萬名心理專業志願者加入「雲村治癒所」,萬名樂評達人組成雲村樂評團發起樂評徵集大賽,一起構建一個溫暖友愛、真實有趣的音樂社區。
  • 網易雲音樂官方回應「網抑雲」梗!
    網易雲音樂是一款由網易開發的音樂產品,是網易杭州研究院的成果,依託專業音樂人、DJ、好友推薦及社交功能,在線音樂服務主打歌單、社交、大牌推薦和音樂指紋,以歌單、DJ節目、社交、地理位置為核心要素,主打發現和分享。
  • 「網抑雲」音樂,真的好聽嗎?
    「網抑雲」熱評。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音樂評論區文化」首先在網易雲音樂那裡火了,日常用來聽歌和分享生活感悟的網易雲音樂,漸漸成了「深夜哲學家們」的「傷痛文學素材庫」。後來網易雲音樂又順勢而為,用這些「深情」的評論,在地鐵裡做了一波營銷廣告,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這一來自評論區裡的文化現象。時至今日,我想,不單是在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裡繁榮著這種「深情繾綣」、「愁腸百結」、「固結不化」的社區文化,在QQ音樂、咪咕音樂等平臺裡也一樣有。要知道,在網際網路時代,一種時新的玩法很容易被其他平臺有意無意地學去。
  • 上線「抱抱」功能,我知道你很難過,「網抑雲」還是那個網易雲
    一、回應"網抑雲"爭議,網易雲"抱抱"功能,暖心上線網易雲音樂上線了一個新功能。在一首歌的評論區,對著一個評論雙指合攏,就可以給評論者送去一個抱抱。這個功能真的很暖心。因為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有很多抑鬱情緒的評論,讓網易雲收穫了"網抑雲"這個諧音梗。意為好像網易雲的用戶都是抑鬱患者。
  • 「網抑雲」被群嘲,網易雲再出圈
    是的,網易雲音樂莫名火了,不過不是作為音樂平臺,而是作為「抑鬱患者的避難所」。事情發酵於一個多月前,以「網抑雲」為標籤的表情包、段子、短視頻開始出沒在各大社交網絡,掀起了一波新的「造梗狂歡」。也許在萬千條「網抑雲」中,真的藏著一個脆弱的靈魂。網易雲音樂是如何一步步成為用戶的樹洞載體的?德國哲學家尼採曾留有一句名言,「那些聽不見音樂的人,認為跳舞的人都瘋了。」音樂是一種情緒的語言,往往能夠在一定情境引起人的強烈共鳴。而正是於此,網易雲音樂的本質並非單純的音樂播放器,而是以音樂作為媒介的社區。
  • 網易雲音樂成網抑雲:嘲諷了什麼,又傷害了什麼?
    今日話題字數:2409閱讀時間:4.5min評論區有著大量編造的段子、無病呻吟的感傷、為博取同情的故意賣慘,漸漸地,「網易雲」就成了「網抑雲」,有人說評論區是「人均抑鬱症」。「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網易雲音樂成「網抑雲」背後的深意。
  • 不要讓「網抑雲」毀了音樂的力量
    在網易雲還不是「網抑雲」的時候, 人們醉心於它的精準日推和私人FM, 滿足於它簡潔的界面與通知, 看見自己喜歡的音樂有感動的評論也會感動。
  • 「網抑雲」音樂是什麼梗?生而為人,我不配聽!
    當你不經意看到這句話時,就知道網易雲音樂又深夜12點了。 打開網易雲熱評,無論什麼風格的音樂,「文人騷客」們從不會缺席。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網抑雲」是什麼梗:
  • 網易雲,網抑雲,網愈雲,我們的音樂平臺怎麼了?
    很快網易雲音樂官方給出了回應,將成立「網愈雲」:又名「雲村評論治癒計劃」,對個別情緒障礙的評論進行引導,並對虛假編造的評論進行整治。從網易雲,到網抑雲,再到網愈雲,這件事情愈來愈受到關注,抖音播放量5.3億,原創視頻6.9萬個;B站單條視頻播放694.1萬,網易雲回應網抑雲熱搜12.5億。
  • 網易雲回應「網抑雲」,衝上熱搜!
    每經編輯:趙雲「今天,你網抑雲了嗎?」這樣的靈魂拷問,是不是有點熟悉?最近兩個月,「網抑雲陰樂」這個關鍵詞頻繁出沒在社交網絡上。起初,這只是網易雲音樂的一個新外號,原因是這個平臺的評論區經常出現一些抑鬱的矯情文學,其中許多被懷疑是編造的,讓旁觀群眾深感不適,於是一個高度概括其含義的諧音應運而生。
  • 生而為 「網抑雲」,我很抱歉
    官方推出 「雲村評論治癒計劃」「網抑雲」要變 「網愈雲」8 月 3 日,針對 「網抑雲」現象,網易雲音樂正式推出 「雲村評論治癒計劃」,推出三大舉措,邀請心理專家、萬名心理專業志願者加入 「雲村治癒所」,萬名樂評達人組成雲村樂評團發起樂評徵集大賽。
  • 網易雲音樂App官方發布2020年度聽歌報告
    12 月 28 日,網易雲音樂 App 官方發布了 2020 年度聽歌報告「遇見時光裡的自己」。報告依然充滿了情懷,儘管已經不像第一次打開時那麼期待,但多數用戶還會照舊一一翻閱自己的過往,看看這一年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曾經為了哪首歌單曲循環輾轉反側。不出意外,每年的這份報告都會把網易雲音樂送上熱搜。
  • 網易雲音樂app下載安裝
    網易雲音樂app下載安裝讓你發現好音樂,找到共同愛音樂的人,一起享受美好的動聽時光,時刻都縈繞在你的耳邊,是一個使用便捷,音樂俱全,播放多樣的掌上音樂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