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付費會員3990萬、「社交娛樂」收入佔比超70%?

2020-12-21 娛樂獨角獸

文 | 赤木瓶子

上市一年,TME交出了一份超預期年度成績單。

近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披露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2019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報告。財報數據顯示:2019財年全年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為39.82億元,同比增長117.2%,營業收入為254.34億元,同比增長33.97%。2019年Q4總營收72.9億元,同比增幅為35.1%,超出華爾街分析師給出的70.8億元預期。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4億元,同樣超出分析師預期。

一如既往,營收主要來源於在線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兩大板塊。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包含了訂閱服務、單曲和數字專輯、廣告、版權轉授等。而社交娛樂服務收入則包含以全民k歌為核心的直播打賞、會員費和智能設備銷售等。

版權內容為船,社交娛樂為漿,通過財報數字我們可以看到,在線音樂付費增速觸及天花板的行業聲音下,TME用營收及利潤的增長數字為在線音樂付費市場帶來提振。而在在線音頻娛樂市場所處的大環境下,TME的整體內容戰略及內容宣發也在不斷完善與創新。

3990萬付費會員,K歌或成下一增長點?

從財報數字來看,付費會員和數字專輯作為目前國內主流音樂產品的主要商業模式,和社交娛樂服務一同構成了TME營收的「中流砥柱」。

在2019年第四季度, TME在線音樂服務收入為21.4億元,同比增長40.7%,佔總營收比重為29.4%。

音樂訂閱收入同比增長60.1%,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47.8%至3990萬,環比上一季度淨增加450萬,達到了上市以來的最高增速。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季度TME的在線音樂移動MAU(月活躍數)為6.44億,處於同比持平、環比下滑的狀態。

在線音樂服務付費率在2019年第四季度提高到6.2%,超越去年同期的4.2%。以內容及產品體驗為主要支撐點的在線音樂服務收入的利好,同時也肯定了平臺流媒體模式的轉型。對此,彭迦信表示,這源於集團向付費流媒體模式的戰略轉型已初見成效。此外,2019年第四季度,在線音樂ARPPU(每付費用戶平均收益)環比上升4.5%,用戶留存率持續提高,進一步證明了在線音樂付費用戶的高質量增長。

事實上,付費會員及數字專輯市場生態正在被逐步培養起來。今年2月,網易財報電話會議披露,第四季度網易雲音樂會員收入同比翻番,實現營收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則是付費會員、數字專輯和直播的帶動。

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在線音樂付費用戶的主要付費內容為付費會員(33.3%)、付費音樂包(29.4%)、單曲購買(26.4%)、數字專輯(21.9%)。付費用戶的四大板塊佔比趨向於平衡狀態,而付費會員依然是主要支撐點。

社交娛樂方面,TME的社交娛樂服務在總收入中的比例從2018年一季度的69.53%上升至2019年第四季度的70.6%,而社交娛樂服務的收入推動力依然來自在線卡拉OK業務——全民K歌的虛擬禮物、增值會員和直播服務。TME2019全年社交娛樂服務營收為182.8億元,同比增長36%。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K歌市場將持續火爆。除了為TME帶來增量的全民K歌之外,阿里在去年也上線了唱鴨、鯨鳴等K歌產品,網易雲音樂也推出了音街。在線音樂平臺將K歌產品作為打造泛娛樂場景的又一突破口,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場景的打造依然與版權相關。

版權與創新,在線音樂平臺的「無硝煙戰場」

無論是激烈的版權爭奪戰、還是後版權時代的版權互授,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版權依舊是國內在線音樂平臺心照不宣的護城河。

在網易於2月27日公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中,網易雲音樂所在的創新業務和其他業務營收為37.2億元,同比增長17.9%。網易創新業務的增長主要來自第四季度會員收入同比翻番,同時來自數字專輯和直播的收入也迅速增長。如華晨宇數字單曲《好想愛這個世界啊》在網易雲音樂獨家上線,12月4日至今銷量超過2073萬,銷售額超過6219萬,刷新數字單曲全網銷量紀錄。但無可迴避的是,對於在線音樂平臺而言,直播等ugc內容依託於平臺社區構建,而會員收入與數字專輯則主要依賴於版權。

於是在今年年初,頭部音樂平臺開始大刀闊斧的對版權集中發力。3月13日,網易雲音樂與日本吉卜力工作室達成版權合作,獲得包括《龍貓》《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崖上的波妞》等在內的旗下動畫音樂全面授權。並拿下了今年頭部上星音樂類綜藝節目的音樂版權,如《歌手》、《聲臨其境3》、《嗨唱轉起來》、《我們的樂隊》等。

阿里、太合及網易雲音樂等平臺圍繞版權的動作也是不斷。3月12日,阿里宣布與太合音樂集團達成數位音樂內容合作,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天貓精靈以及短音樂創新產品鯨鳴、唱鴨都將獲得太合音樂旗下藝人歌曲授權。

儘管如此,目前來看,最大的版權優勢屬於騰訊音樂娛樂。除了幾大唱片公司的版權及部分獨家版權外,TME的版權內容覆蓋了90%以上的電影和電視OST音樂版權以及幾大綜藝節目的音樂版權,大部分核心版權內容,加之TME旗下三款音樂流媒體產品的版權打通與資源流動,為其他在線音樂平臺帶來了資源壓力。

並且TME還在繼續與知名的國內和國際唱片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擴充自身音樂庫,以及加強多形式內容產品,如長音頻節目和短視頻,以及產品功能的個性化匹配。通過建立並擴大戰略合作來增加自身的原創內容,去年12月,TME就宣布將加入騰訊控股牽頭的財團,參與收購環球音樂集團的少數股權。

根據艾瑞指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國內音樂平臺市場仍呈現出「一超一強」的局面。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分別以3.2億、3.1億、1.9億的月獨立設備數位列前三,緊隨其後的網易雲月獨立設備數為1.65億。

對版權的投入為平臺帶來了大量流量與同樣高昂的成本。在今年發布2019年年報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中,丁磊再次就音樂版權市場表達了不滿,三大唱片公司獨家銷售的模式,使得包括網易雲音樂在內等需要購買版權的公司付出了超過合理價格的成本。

版權之外,近兩年來頭部音樂平臺也從短視頻、直播、圍繞社區等領域對產品體驗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升級。

從TME來看,除了在曲庫上佔據優勢之外,TME進一步加強內容形式的拓展,不斷豐富內容、並深化用戶參與和提升推廣能力。

音樂內容形式的拓展領域包括平臺上越來越多的的短視頻,長音頻,音樂類綜藝節目。包括被視為將大力發展長音頻領域的動向——與閱文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開拓長音頻領域有聲作品市場,製作特定的有聲書。包括推出全景音樂現場娛樂品牌——TME live,不斷挖掘音樂新的形態。在平臺推廣能力上,2019年第四季度的一首《橋邊姑娘》成為「一夜爆款。」日播放量近2000萬,一周播放量突破1億,並吸引了330位短視頻平臺KOL使用這首曲。

在各大平臺均有發力的原創音樂人計劃中,網易雲音樂自帶的獨立音樂屬性佔據一定優勢。網易第四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網易雲音樂平臺入駐原創音樂人總數超過10萬,音樂人上傳原創作品總數超150萬首。其中《我曾》《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晚安》等多首原創作品年播放量超10億次,音樂人隔壁老樊作品年播放量超96億。

不過過去的一年來,TME方面也依託於線上線下的密集孵化,和音樂人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包括「S製造」、騰訊音樂人平臺的原力計劃等計劃,扶持原創音樂人及原創音樂內容。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參與「騰訊音樂人計劃」的音樂人數量和原創作品數量均同比增長一倍以上。

在電話會議上,騰訊音樂CEO彭迦信坦言,「在2020年,我們將繼續堅持創新,為廣大樂迷提供更多非凡和增值的個性化互動音樂娛樂體驗,並通過與閱文集團及其他夥伴的合作,進一步擴大在線音頻娛樂市場的版圖。」

事實上,騰訊音樂無論是版權還是對音樂內容形態的不斷挖掘,都給其他一、二梯隊的玩家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頭部平臺的差異化依然存在,各具特色的內容生態與社區特質本能保障平臺間的「多樣性」,但這一切在面臨版權問題時往往是被大刀闊斧的割據。

幾大平臺對版權內容的集中發力,再加上騰訊音樂和三大唱片公司的版權協議將有部分於今年到期,讓一些行業人士認為這或許將是變動行業格局的合適時期。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圍繞版權生態厲兵秣馬,會否掀起新一輪版權爭奪戰我們不得而知,而在版權之外,什麼才是能夠為在線音樂平臺賦能的黃金賽道,或許才是行業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相關焦點

  • 社交娛樂、上下遊生態:騰訊音樂的進擊與進化
    根據騰訊音樂招股書的數據顯示,騰訊音樂在線音樂服務主要包括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大平臺的付費訂閱和數位音樂銷售; 而社交娛樂服務則主要包括全民K歌和酷我直播、酷狗直播的虛擬禮物銷售和增值會員等。截止2018年的9月30日,TME在線音樂服務月活躍用戶6.55億,營收佔比29.6%,社交娛樂服務月活躍用戶2.25億,但營收佔比達到了70.4%。
  • 版權之爭後,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的「戰火」燒到獨立音樂人、直播...
    騰訊音樂移動月活增長停滯,環比下滑根據招股書信息披露,騰訊音樂收入主要來源於在線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兩部分。在線音樂服務收入(Online music services)包含了訂閱服務、單曲和數字專輯、廣告、版權轉授等。
  • 騰訊音樂招股書研讀:社交娛樂將成為其未來增長核心
    據招股書顯示,騰訊音樂的營收主要通過付費訂閱、數字專輯、虛擬禮物、增值會員四種商業模式實現,其中:(1)在線音樂業務,收入佔比約 30%,主要通過付費音樂、內容訂閱及廣告盈利,同時提供各種其他音樂相關服務,例如為智能設備和汽車製造商提供音樂解決方案;(2) 社交娛樂及其他業務,收入佔比約 70%,主要通過在直播及在線唱歌中出售虛擬禮物,及專屬會員盈利,還包括音樂相關的硬體產品的銷售產生收入
  • 騰訊音樂:付費牆驅動1Q20音樂付費用戶增長 疫情打壓直播收入增長...
    根據騰訊音樂集團發布的1Q20財報,疫情期間,音樂對人們的價值更為凸顯。在線音樂付費訂閱營收同比增長70%,超過去年4季度的60%和去年同期48%的增速。
  • 騰訊音樂在線音樂付費用戶超5000萬,中國數位音樂邁入「新拐點」
    2020年11月11日,騰訊音樂發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2020年第三季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整體業績表現持續穩健,總營收、淨利潤、調整後淨利潤、在線音樂收入、社交娛樂收入、在線音樂訂閱收入等多項核心數據均創單季新高。
  •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財報的喜與憂
    騰訊音樂的營收,主要來源於在線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兩部分。在線音樂服務收入(Online music services)包含了訂閱服務、單曲和數字專輯、廣告、版權轉授等。社交娛樂服務收入(Social entertainment services and others)則包含直播打賞、會員費和智能設備銷售等。
  • 騰訊音樂的「中國式」音樂社交能給Spotify帶來什麼啟示?
    與歐美用戶單純收聽音樂的習慣相比,中國的網際網路音樂更呈現的是一種社交化趨勢。而藉助騰訊集團在社交屬性上的天然優勢,早在中國音樂長期受盜版侵害的時代,騰訊音樂就開始提供以音樂為核心的社交娛樂服務,這一模式展示了音樂流媒體在娛樂化領域更大的想像空間,是騰訊音樂構建閉環生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使其區別其他競爭音樂平臺的特點所在。
  • 騰訊音樂(TME.US):不僅僅是音樂,也不僅僅是社交;開創三位一體的全...
    騰訊音樂的模式不是「兩點一線」,而是「三位一體」2016-18年,騰訊音樂最大的營業收入一直是社交娛樂,我們估計其中大部分來自直播;其次是音樂,其中又分為「訂閱」和「非訂閱」。所謂訂閱,就是用戶付費購買包月的會員服務;所謂非訂閱,包括數字專輯及單曲、版權分銷、廣告,我們估計其中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數字專輯及單曲銷售。
  • 騰訊音樂即將赴美上市,或成中國在線音樂娛樂平臺第一股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在聽歌這件事上已經經歷了從黑膠、磁帶、CD、MP3/4到各大音樂平臺的轉變。然而,在音樂市場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唱片時代行業秩序被人破壞,盜版侵權遍地橫行。都說網際網路是一把雙刃劍,網際網路剛出現時,也加速了傳統唱片業的衰落,當時盜版率最高甚至達到了99%以上。
  • 騰訊音樂業績不及預期 一季度淨利潤下滑超10%
    騰訊音樂業績不及預期 一季度淨利潤下滑超10% 2020年05月13日 13:25:00來源:證券日報 2020年一季度,騰訊音樂運營支出11.6億元,同比增長11.8%。運營支出佔總收入比18.4%,去年同期為18.1%。一季度,騰訊音樂的銷售和營銷費用為4.81億元,同比增長10.1%。  從財報來看,騰訊音樂主要營收構成來自在線音樂、社交娛樂及其他。
  • 騰訊音樂正式遞交赴美上市招股書,IPO 前騰訊持股佔比 58.1%
    與此同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也是一個「一站式」的音樂娛樂平臺,可為用戶提供包括「發現、聽、唱、看、演出、社交」在內的六大場景的音樂服務體驗,國內外版權合作方超過 200 家。總月活用戶數超過 8 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 70 分鐘公布的平臺數據方面,到 2018 年第二季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總月活用戶數超過 8 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 70 分鐘。
  • 騰訊音樂2019年三季報:粉絲閉環深化,音樂付費加速
    經營分析訂閱在線音樂服務3Q19收入同比增長48.9%,在線音樂付費推進節奏加快。3Q19,公司在線音樂和社交娛樂移動端MAU分別為6.61億和2.42億,同比增長0.9%和7.6%。根據我們的監測數據,在高基數的用戶規模下QQ音樂和酷狗音樂7至10月月均MAU的同比增速仍超過10%。公司在數字專輯銷售的非訂閱服務和會員的訂閱服務兩方面皆取得突破式成績。
  • 騰訊音樂「佛系」IPO:三個月估值下跌70億美元?
    然而,今天的消息源又將騰訊音樂的估值鎖定在220-250億美元之間,從近五個月上漲約170億美元,到三個月下跌70億美元,原本滿懷希望、心向外之的情緒結合美股的前景蕭條,騰訊音樂的IPO結果或需繼續等待。
  • 音樂娛樂新物種:騰訊音樂靠什麼撐起1500億元市值?|深網
    騰訊《深網》作者 | 王丹薇 發自紐約美國市場在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下稱「騰訊音樂」)分類時,遇到了難題。從核心業務上看,騰訊音樂的流播平臺可以與北歐巨頭Spotify類比;從營收來源上看,騰訊音樂的現金流與歡聚時代等社交娛樂平臺的收入來源類似;從內部架構上看,音樂業務佔整個公司的比重又和蘋果音樂與蘋果公司的關係相仿。以至於一些投資人對《深網》表述,這應該是Spotify+Facebook+Youtube的綜合體。
  • 騰訊音樂重金砸來的版權,卻只能讓聽歌的用戶付出9塊錢
    搶版權成本高企,但超6億月活用戶依然不願聽歌花錢 騰訊音樂的業務構成並不複雜,截止2020年第一季度基本可以劃分為兩塊,一是音樂流媒體服務,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等多個平臺讓騰訊在國內的音樂版權上一家獨大,三款產品的市場佔有率超過 70%;二是全民K歌、酷狗直播、酷我聚星的直播和在線K歌及社區業務。
  • 騰訊音樂「佛系」IPO 三個月估值下跌70億美元?
    然而,消息源又將騰訊音樂的估值鎖定在220-250億美元之間,從近五個月上漲約170億美元,到三個月下跌70億美元,原本滿懷希望、心向外之的情緒結合美股的前景蕭條,騰訊音樂的IPO結果或需繼續等待。  根據10月2日提交的招股書顯示,騰訊音樂2018年上半年營收達86.19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的44.85億元營收,同比增長92%。
  • Q1營收過1080億,人均賺8萬元的騰訊需要「背水一戰」 嗎?
    騰訊有沒有「背水一戰」莫衷一是,但騰訊的各大業務展現了安定的增長態勢。2020年Q1騰訊四大業務板塊(增值業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網絡廣告、其他)均取得收入同比增長。TO B端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到疫情影響環比下滑,但是C端的遊戲、社交等表現了亮眼的數據。   這其中增值服務(遊戲及社交網絡收入)依舊是騰訊的基本盤,貢獻收入佔比達到58%。
  • 愛奇藝、騰訊視頻會員都要漲價!你願意為好劇買單嗎?
    在這次漲價之前,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主流視頻平臺推出的基礎會員訂閱價格,已經持續了9年未變。對於長視頻平臺來說,不夠美麗的業績也許可以通過會員業務收入的增長來彌補。愛奇藝會員收入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在總收入中佔比超過50%。芒果超媒今年上半年的網際網路視頻業務收入佔總營收68%,其中會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0.40%。
  • 騰訊音樂(TME.US):在線音樂保持高增長 社交娛樂增速反彈
    騰訊音樂(TME.US):在線音樂保持高增長 社交娛樂增速反彈 2020-09-25 09:18:18 來源:智通財經網
  • 騰訊音樂正面「槓」Spotify!中外兩大音樂流媒體巨頭間的「相愛與相殺」
    作為音樂流媒體服務領域的兩大巨頭,又同在紐交所上市。市場普遍將騰訊音樂和Spotify作為對標企業。下文將對兩家公司做對比分析。從招股書可以看出,騰訊音樂的營收主要由兩部分構成:1.在線音樂服務;2.社交娛樂服務和其他。其中,在線音樂服務指的是付費音樂服務,收入來源主要包括會員訂閱費和數位音樂銷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