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襪子、綁鞋帶幾乎是中國小孩子最早的自我動手能力教育課了,所以很多人從小到大都只會沿襲同樣的習慣,連如何穿鞋帶也從未改變過。
對於大部分跑者來說也是一樣。在考慮買一雙新鞋時,可能先考慮的問題都是型號、足弓類型、尺碼;到了跑鞋櫃檯前,可能比導購還熟悉鞋子的面料、包含的科技和各種拗口的緩衝材質;最後興衝衝地找到了心目中完美的跑鞋,預備著向PB衝擊。
然而,一場跑步下來,有些人發現鞋還是一樣地不夠舒服……
很多跑者可能沒有意識到,從小習慣穿綁鞋帶的方法,也會對跑鞋穿著舒適感、跑步步伐產生很大的影響。有的人腳型比較窄,有的人足弓比較高,有的人怎麼跑都會有黑指甲問題,而有的人永遠在抱怨找不到一雙跟腳的跑鞋。
而這些都是可以通過不同的綁鞋帶技術進行調整和改善的。所以,現在就看看下面介紹的這八種鞋帶綁紮方法,選擇最適合自己情況的那一種試試吧。一個小小的改變會給熱愛跑步的你帶來意外的驚喜。
高足弓、高腳背腳型的綁法
有的跑者足弓較高或者腳背比較隆起,按照平時鞋帶的綁法,會容易感到腳背和腳踝處的壓痛感。使用下面的高足弓鞋帶綁法可以減輕鞋舌對腳面的壓迫感,通過中間部分鬆開可以讓腳在鞋裡感受更舒適。
具體步驟:
用十字交叉的綁法將鞋帶穿過第一組孔眼。沿著一邊將鞋帶穿過第二組和第三組孔眼。和平常一樣交叉鞋帶綁法穿過剩下的兩組孔眼。最後正常繫緊鞋帶。
高足弓鞋帶綁法
鞋型偏瘦偏緊的綁法
有些跑友喜歡某款跑鞋,但是鞋版偏瘦,不得已勉強穿著,但是緊迫感一定是免不了的。使用下面這種平行鞋帶綁法可以分散鞋帶對鞋面的壓力,讓整雙鞋的鞋型打開一些,穿著就會舒服一些。
具體步驟:
把鞋帶平行穿過孔眼,不使用通常的交叉綁法。選擇鞋帶的一邊,從同側第二組孔眼由下往上穿過,另一邊鞋帶,從同側第三組孔眼從下往上穿過每一邊的鞋帶平行穿過對側孔眼,然後和上一步一樣處理剩餘的孔眼。
緊瘦鞋型鞋帶綁法
鞋不跟腳,容易脫跟的鞋帶綁法
有些跑者抱怨鞋跟容易掉,跑起來很不舒服,所以常選擇尺碼很緊的鞋,給腳和大拇指造成壓力。使用下面這種綁法,把鞋跟更貼近腳踝,不光不易滑動,而且也不需要把鞋帶系得過緊。
這裡實際上會用到孔眼設計的最後兩個孔眼。很多人不知道跑鞋在最後一組孔眼位置,通常都會有兩個距離非常近的孔位是做什麼用的,經常會忽略掉它。這組孔位的真正作用就是為了把鞋進一步繫緊,能夠貼住腳踝,避免脫跟(俗話的不跟腳)。
具體步驟:
和平常一樣處理前面的所有孔眼。在剩下最後一個孔眼時,用同側的鞋帶由上往下穿過,形成一個閉環。把鞋舌下的鞋帶從對側剛剛做出來的小環穿過。抽拉兩側鞋帶,收緊小環,然後正常繫緊鞋帶。
脫跟、滑跟鞋帶綁法
黑指甲和腳趾疼痛的綁法
馬拉松跑者比賽後常常發現黑指甲的問題,尤其是大拇指最為常見。原因就是長距離的跑動,腳趾與鞋尖反覆摩擦造成指甲層的水泡。
採用這種鞋帶綁法,可以改善跑鞋內部大腳趾位置的空間,減少腳趾與鞋的摩擦與碰撞,從而改善黑指甲問題和腳趾疼痛問題。
具體步驟:
將大拇指一側的鞋帶由上自下地穿過第一個孔眼,然後直接拉到對側最後一個孔眼穿出。另一側的鞋帶平行地穿過鞋面每一個孔眼,然後由下往上穿過對側的下一個孔眼直到最後。按照平常習慣繫緊。
預防黑指甲腳趾疼痛鞋帶綁法
腳掌前部較寬的綁法
有些跑友的前掌掌型較寬,穿著跑鞋時會覺得前面較緊,但中後部又很合適。這時可以使用下面的綁法,為腳掌前部留出更多空間,腳型可以自然舒展,不用過於緊迫,跑動起來自然也會舒服許多。
具體步驟:
鞋帶平行穿過第一組孔眼。每一邊的鞋帶沿著同側相繼穿過第二組和第三組孔眼(可根據鞋調整,放到中部位置即可)。按照平時交叉綁法的習慣處理剩餘的孔眼。按照平常習慣繫緊鞋帶。
前掌較寬鞋帶綁法
腳型偏窄的綁法
如果腳型偏窄,不一定非要穿很瘦的跑鞋。通過下面的綁法,跳過一個孔眼,然後使用普通十字交叉的方式,就可以讓跑鞋收得更緊更合腳。
具體步驟:
從同側第二組孔眼處,將鞋帶由下往上穿出。用十字交叉綁法處理下一組孔眼。跳過一組孔眼,繼續使用交叉綁法,穿過對側的孔眼。按照平時的習慣處理剩餘的孔眼。正常緊鞋帶。
腳型窄鞋帶綁法
腳掌中部較寬的綁法
和腳掌前部較寬的綁法類似,通過跳過一個或者兩個孔眼,給掌中位置留出更多空間。
具體步驟:
使用普通的綁法完成前面的孔眼,直到中掌位置。沿著同一側,將鞋帶從下一組孔眼中穿過。繼續使用十字交叉綁法處理剩餘的孔眼。正常繫緊鞋帶。
腳掌中部較寬的鞋帶綁法
整體腳型較寬的綁法
有的跑者腳型整體較寬,即使選擇那種鞋版偏寬的鞋,在繫緊鞋帶後也會感到緊迫。單獨調整某個位置並可能無法讓腳完全適應,可以嘗試下面這個綁法使鞋面展開,給足部留出足夠的舒展空間。
具體步驟:
使用普通的十字交叉綁法處理第一組和第二組孔眼。接下來,交錯隔開一組孔眼使用十字交叉綁法。正常繫緊鞋帶。
寬腳型鞋帶綁法
實際上,鞋帶的綁紮方法有很多花樣,但是大部分是為了追求所謂美感或者時尚感。但這裡介紹的幾種綁法,完全都是針對跑者運動的需求,腳型的情況來調整的,是跑者應知應會的小竅門。除了跑鞋之外,這些綁法也可以應用到日常穿著或者戶外活動的穿著,目的都是為了讓腳的活動更舒適。
選擇了喜愛的跑鞋,再根據不同的腳型,採用不同的鞋帶綁法,不但可以提升腳部運動時的舒適度,充分發揮肌肉力量,同時還能避免跑鞋過緊的壓力對足部帶來的傷害風險。
在日常跑步中,你選擇過上面這些鞋帶的綁紮方法嗎?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體會呢?歡迎大家對於跑鞋鞋帶的綁法分享自己的心得。
作者 | 呼嚕爸爸
編輯 | 一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