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嫉妒心應該怎麼調伏?調伏嫉妒心,就要修隨喜心,《普賢行願品》裡面有隨喜功德。隨喜心,就是別人取得大、小成就或福報、功德乃至一念之善,都要隨喜,看到別人好自己真心歡喜。
隨喜心,要像普賢菩薩一樣,「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要發這種心來隨喜一切聖凡的功德、福德。隨喜心修好就能夠對治掉嫉妒心。
四無量心是慈、悲、喜、舍,「喜」就是隨喜,隨喜無量,這個修法是透過對眾生發慈無量、悲無量,再接著修喜無量。我們介紹菩薩的十地,有講到四無量心的修法怎麼修?大家可以聽錄音。這也可以用來修禪定的功夫。
「舍無量」,是冤親平等的一個功夫,我們也具體講過,在《清淨道論》上也有講過,都可以找出來學習。
貢高我慢的心也是一種煩惱,貪、嗔、痴、慢、疑、不正見是六大生死煩惱,「慢」是其中一個。慢,來自於我執,由我執產生慢。「我慢高山不留德水」,有的人有點成績,或者感覺自己家庭出身好、社會地位好、職業好、收入好、長得好等等,就容易產生慢心。
「慢」有好多種,這個「慢」怎麼對治?要發菩提心,要知道眾生皆有佛性,對眾生不要產生輕慢心。要學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經常禮拜讚嘆眾生,說:「你們皆有佛性,我不敢輕慢你們。」人人都有佛性,人人佛性圓滿清淨,具足一切功德。假如在當下能真正了知眾生佛性具足圓滿,只是被無明障蔽,我們就沒有什麼好慢的。
實際上「慢」是一個不平等的狀態,要經常多聞思空性的道理,一切法皆空,沒有我和眾生的分別,也沒有什麼好慢的。所以從佛性具足和空性方面多思維、觀修就能調伏這個「慢」。
攀比心,實際上是一個得失心,陷在世間八風裡面,是執著世間的這些名譽。這需要怎麼對治呢?就是少欲知足,知足常樂。可以修達摩祖師「四行觀」,得失隨緣,逢苦不憂,逢喜不得意。修「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就能夠對治,就不會有這個得失心,攀比心就少。大家都可以修這些法。
如果喜歡請關注本號
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