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要著急買房,專家卻說10年後更買不起,事情不簡單

2020-12-24 中國質量萬裡行

文 地產金陵

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來自各個方面,非常的不容易。每天擠著地鐵去上班,跨越大半個城市、花費一個多少小時在路上,伴隨的還有隨時會漲價的房租和望而卻步的房價,套用一句時下流行的網絡語言可謂「這一屆年輕人,真的不容易」。 

面對這些壓力其實都不可怕,也都能克服,地鐵太擠可以選擇其他的出行方式,房租太高可以選擇更便宜的房子,但是唯有房價的壓力卻難以承受,想在這個城市安家,購房是一個難以繞過的問題。在這個城市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很難說你真正屬於這個城市,內心深處也難有真正的安全感。

面對年輕人買房的問題,很多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有些人覺得年輕人暫時沒有能力,可以不用著急買房,應該踏踏實實的工作,等到自己有能力買房的時候再去考慮購房的事情。其中以王石為代表的房地產行業大佬也都紛紛勸年輕人「不要著急買房」,李嘉誠也勸年輕人「不要把買房看得太重」。大佬們的觀點是年輕人應該先奮鬥,而不能早早買房成家,那樣的話會抑制你的事業發展。

大佬們這樣的觀點在網上被人公開,收到了很多網友的評論,紛紛表示大佬們「站著說話不腰疼」。其實在網上,我們不僅僅能看到大佬們勸年輕人不要買的言論,而且也能看到另一種言論,他們在勸年輕人早點買房。

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經濟學家管清友,他曾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如果你現在覺得房價貴,如果你有實力買,有能力買,就抓緊時間買,因為你如果嫌貴,十年後更買不起。」

可見這些專家是非常贊同年輕人早點買房的,他們看好樓市的發展,認為再過十年房價還會上漲,如果不早點買,可能以後更加買不起。管清友曾說「你得去買你買不起的東西」,這裡面的邏輯就是,買不起的東西對你來說是好的東西,值得你努力去擁有它,這個邏輯用到房子上也是一樣。

那麼,年輕人到底要不要買房子呢?我們得搞清楚房子背後的邏輯,明白房子的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雖然說一直在倡導房子回歸居住的屬性,這是針對炒房客來說的,對於普通年輕人來說,房子除了居住之外,還是附加了很多城市資源。

房子對於年輕人來說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居住的處所,而是年輕人在這個城市安身立命的根本。從某種層面來說,沒有房子就沒有婚姻、沒有房子就沒有穩定的生活、沒有房子子女也就沒法享受這個城市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城市福利。

從經濟發展的層面來說,雖然不同意把房子作為投資品來對待,但是房價上漲帶來的財富增值是不容忽視的,從保值的角度也年輕人也該儘早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未來經濟發展增速會降低,房價的增速也會放緩,但總體上還是會越來越貴,年輕人能買得起房就儘早買,否則以後就更買不起了,這是殘酷的事實。

回到年輕人本身特點來說,他們是屬於三高人群,高收入、高消費、高負債,與其把收入的絕大部分作為房租送給房東,還不如自己買套房。雖然背上了貸款,但是也改變了年輕人超前消費的不良生活方式,可以讓年輕人把多餘的錢用到還貸款上,相當於強制儲蓄了,當房貸還完那天,手裡有一套房子,總比租房幾十年後,一無所有的要強很多。未來房子可以作為養老保障,也可以作為財富留給子女,怎麼算都是不虧的。

年輕人到底要不要買房的問題,我相信看到這裡的朋友們都能明白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信息,請以實際情況為主。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轉載只是為了更好的傳播新聞資訊之目的,未與作者取得聯繫,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稿!

相關焦點

  • 年輕人想買房,但身上錢不夠,該不該借錢?
    那麼,如果年輕人確實想買房的話,該不該借錢呢?個人覺得,這取決於你自身的收入能力以及還款能力。說白了,如果你每個月只有3000塊錢的收入,那還是不要借的好,畢竟連自身溫飽都管不住,又如何還得起錢呢? 但相反,如果你工資較高,只是暫時存款金額不夠的話,那這錢還是可以借的。
  • 「農村三個怪像」,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孩子。怎麼會有這樣的人
    題目:「農村三個怪像」,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孩子。怎麼會有這樣的人也許是因為年齡差距。 無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大家總是覺得,當他們的孩子長大後,他們之間將會有代溝,他們不會互相理解,甚至無法溝通。只有老實本分地守護自己家中一畝三分的土地,思考如何提高糧食產量,以及施肥,除草,澆水和收割,並做好這些事情,才算是一個正兒八經的事,才能解決溫飽問題,畢竟地是農民的根。但是在那個時候農村的年輕一代,70後的年輕人開始不這麼認為了,一定要出門打工賺錢。 所以他們那一代是出門打工的新生代了,現在70後,已經成為家庭中的長者。
  • 年輕人到底該不該買房?看看房產大佬馮侖怎麼說
    ,如果不買房你可能娶不到老婆,如果不買房你可能無法安心在城市工作,如果不買房未來你可能更加買不起,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之下,房子成為了每個人一生必做的事情,全民買房時代正式來臨,而且這些年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很多人一畢業想的不是職業規劃,而是如何儘早買房,這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
  • 專家:鼓勵年輕人打拼買房!年輕人該不該為了房子「自討苦吃」
    年輕人到底該不該早早買房?關於這個問題,有人建議:年輕人應該多努力,別被房子絆住了腳步。有人建議:房價持續增長,能早買房就儘可能早買房,晚了就買不起了。而近日,經濟作家吳曉波在一檔名為《共識》的節目當中表示:25到35歲的年輕人,有4個字是千萬不能碰得,叫做「歲月靜好」,「你那個年齡段想歲月靜好,你的中老年肯定歲月一塌糊塗」。吳曉波說到當前90後尤其是95後的消費觀的時候表示:現在的90後尤其是95後消費能力不是取決於自己,而是取決於父母的能力。
  • 想買房的朋友一定要忍住!專家:疫情過後不建議買房,不跌反漲的現象...
    2020年對於全球來說都是不平凡的,經歷了嚴重的疫情,還好我國目前已經得到了控制。但是疫情對各行各業的衝擊很大,特別是房地產行業。有專家說,疫情過後不建議買房,這是真的嗎?今天大表哥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再來看看疫情過後房價不跌反漲是什麼情況,以及馬雲新預言房價要大漲,是真是假?給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參考。一、疫情過後不建議買房1、新冠病毒在我國已經得到了控制,目前進入了尾聲。在此期間,很多想要買房的人都處於觀望階段,都希望房價能出現下跌的情況。
  • 年輕人到底要不要買房?看看各位商界大佬怎麼說
    安居樂業,是每一個人內心的嚮往,但對於如今的中國人來說,"安居"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飛漲的房價帶來的壓力,是許多人承受不起的。 一聊到買房這個話題,許多人就滔滔不絕,從開發商聊到地皮,從地皮聊到產權,處處都是風險,這些年房地產不再前幾年炒的那麼火熱,但買房仍然是許多人的目標。
  • 年輕人不留在一線城市打拼買房就是墮落
    「年輕人不留在一線城市打拼買房就是墮落」、「女人憑什麼嫁給不能給你在一線城市買房的男人」、「真正愛你的男人一定會讓你享受一些城市的生活」最近某自媒體平臺開始瘋狂地向很多年輕人灌輸必須在一些城市買房的觀念。
  • 日本,求著年輕人買房?
    本文將分以下幾個部分,簡單和各位聊聊日本買房的事項: 1、貸款、身份,以及其他在日本購房的前提條件 2、日本的房價到底怎麼樣 3、日本人,還有住在日本的外國人,究竟能否買得起房2房的戶型也適合年輕人結婚。 這個房子就是53平,只需要3880萬日元起跳。就算算上手續費等按落地4千萬來換算也僅需250萬人民幣。他自己給出的每個月還款金額是算了利息的,變成了每個月10萬日元起,也就是月供約6300人民幣。即使算上物業費等,也就是8千人民幣左右。
  • 買房必看(良心文章):房價到底高不高?我們現在要不要買房?
    就像網上流傳過一張中國買房痛苦指數地圖一樣,以80平方米、3成首付、不吃不喝來進行計算,你知道攢夠買一套房首付需要多少年嗎?圖中以數字地圖形式形象說明了買房攢夠首付的年限,對比各地的工資水平,一派悽涼。
  • 年輕人到底該不該早買房?馮侖和吳曉波觀點完全相反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來說,20多歲正是跳槽奮鬥的年紀,而買房後因為有房貸的壓力,很多年輕人都不敢輕易跳槽了,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拿著增長有限的工資,一個月總想著月供的事,你說壓力大不大?而對於年輕人該不該早買房這個話題,最近吳曉波和馮侖兩位房產大佬做了一場辯論賽,各持意見。
  • 秦海璐:年輕人不要太著急,站得多高不重要,看得夠不夠遠才重要
    事情的起因是一個女學員因為自己被忽略而不滿,抱怨是不是因為自己站得不夠高。這時,秦海璐說了一句:站得多高不重要,看得夠不夠遠才重要。你們還年輕,真的不要著急。「著急」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的狀態。說實話,人越是著急,反而越不容易達成我們內心的期望。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在著急的時候,往往都不夠理智,這時候很容易做出一些不正確的決定,甚至還會影響到最終結局。
  • 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10多年前還能買得起房,現在快租不起房了!
    昨天(12月23日),知名媒體報導:年輕人租房壓力最大的10大城市出爐!根據上述媒體發布的報導顯示:知名房地產研究機構於日前發布最新租房數據報告(《2020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今年(2020年)全國年輕人(新青年)租房壓力(套均租金)最大的10個城市,分別是4個一線城市+4個新一線城市+2個二線城市;其中,北京年輕人面臨的租房壓力最大(位列第1),套均租金為
  • 2021年起,不買房也能住70年,你願意租房還是買房?
    現在的房價讓很多人買不起房,但是又不願意租房。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租房不安定、沒保障等等。共有產權房出現了之後,很多人買得起了,但是要捨去一部分產權,那麼,如果讓你一直住下去,你是否願意捨去全部產權?「小張給父親買了一套房子,給父親養老,房子登記在父親名下。
  • 年齡超過40歲還能貸款買房嗎?3個原因「不支持」,句句在理
    在「高房價」的背後,想要全款買房的難度可想而知。根據2018年貝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我國購房者的平均年齡只有29.5歲,而在一些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平均購房年齡為38歲,比如德國,平均購房年齡為42歲,這樣來看,我國購房者的平均年齡確實偏低,對於剛剛踏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來說,經濟實力還不允許支撐全款買房,所以,在難以避免買房的背景下,貸款買房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 2020年「買房」還是「存錢」,哪個升值快?專家這樣說,不無道理
    自從2016年開始,炒房熱風靡全國後,全國各市房價都出現了大幅度的漲幅,以著名的13朝古都西安為例,從2016年到2019年這3年間,房價從6500元/平米一路飆升至了12677元/平米,漲幅幾乎接近100%。
  • 未來十年,年輕人到底該不該買房,這幾條建議可以參考
    而老一輩對房子的看重甚至一度影響到了年輕人的婚戀世界,結婚前先買房似乎成了年輕人頭上的「緊箍咒」。但哪怕不為結婚,年輕人為了自己的也會考慮買房的問題。除了一部分「租房黨」,絕大多數人還是或早或晚地把買房提上了日程。
  • 買不起房、結不了婚,絕望的90後怎麼辦?專家給出的答案居然是
    隨著2020年的到來,第一批90後正式步入30歲行列,所以關於90後的話題逐漸多了起來。有人說,90後是幸福的一代人也是絕望的一代人;幸福,是指趕上了經濟騰飛的大時代,物質生活極為豐富。絕望,是指房價逐年上漲,不少90後因為買不起房至今結不了婚。爺爺奶奶那一代人一袋米就可以走到一起,父母那一代人互相看對眼就成家了,到了咱們90後這一代,沒房子真的可能會成光棍。
  • 兒子10年後結婚,是現在買房還是等10年後再買?2千字乾貨講透
    而婚房現在的年輕人很難自己買得起,再結合房產的現狀和對未來房價的預判,以及其他綜合分析。我認為如果有能力,有條件購買,一二線現在買房合適。三四線城市根據情況購買,具體原因如下:1、預測未來10年房價的漲跌,做為家長不易冒險。
  • 2021年起,這3類房子或「無人接盤」?專家提醒:真的不要亂買房
    除去這些優質房產,還會有一些房子逐漸變得不適合投資,最終變成流動性非常差的房子。因此未來的樓市,可能會有一些房子變成「無人接盤」的房子,專家提醒未來的購房者,真的不要亂買房。 1、衰退型城市的房子。
  • 工地1天300元,農民幹的不亦樂乎,專家:年輕人為啥不去不缺錢?
    導語:工地1天300元,農民幹的不亦樂乎,專家:年輕人為啥不去不缺錢?當然賺這麼多的年,大多數的人還是依靠城裡打工存下來的,雖然說工地上的活比較累,也比較辛苦,但是對於農民來說,工資還是不錯的,可是如今不一樣了,很多的年輕人不再往工地走了,即使工資開得再高,大家也不願意再去了,1天300元的工資相對來說也不低了,農民幹的不亦樂乎,可是專家納悶,年輕人為啥不去呢,不缺錢嗎?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