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地產金陵
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來自各個方面,非常的不容易。每天擠著地鐵去上班,跨越大半個城市、花費一個多少小時在路上,伴隨的還有隨時會漲價的房租和望而卻步的房價,套用一句時下流行的網絡語言可謂「這一屆年輕人,真的不容易」。
面對這些壓力其實都不可怕,也都能克服,地鐵太擠可以選擇其他的出行方式,房租太高可以選擇更便宜的房子,但是唯有房價的壓力卻難以承受,想在這個城市安家,購房是一個難以繞過的問題。在這個城市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很難說你真正屬於這個城市,內心深處也難有真正的安全感。
面對年輕人買房的問題,很多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有些人覺得年輕人暫時沒有能力,可以不用著急買房,應該踏踏實實的工作,等到自己有能力買房的時候再去考慮購房的事情。其中以王石為代表的房地產行業大佬也都紛紛勸年輕人「不要著急買房」,李嘉誠也勸年輕人「不要把買房看得太重」。大佬們的觀點是年輕人應該先奮鬥,而不能早早買房成家,那樣的話會抑制你的事業發展。
大佬們這樣的觀點在網上被人公開,收到了很多網友的評論,紛紛表示大佬們「站著說話不腰疼」。其實在網上,我們不僅僅能看到大佬們勸年輕人不要買的言論,而且也能看到另一種言論,他們在勸年輕人早點買房。
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經濟學家管清友,他曾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如果你現在覺得房價貴,如果你有實力買,有能力買,就抓緊時間買,因為你如果嫌貴,十年後更買不起。」
可見這些專家是非常贊同年輕人早點買房的,他們看好樓市的發展,認為再過十年房價還會上漲,如果不早點買,可能以後更加買不起。管清友曾說「你得去買你買不起的東西」,這裡面的邏輯就是,買不起的東西對你來說是好的東西,值得你努力去擁有它,這個邏輯用到房子上也是一樣。
那麼,年輕人到底要不要買房子呢?我們得搞清楚房子背後的邏輯,明白房子的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雖然說一直在倡導房子回歸居住的屬性,這是針對炒房客來說的,對於普通年輕人來說,房子除了居住之外,還是附加了很多城市資源。
房子對於年輕人來說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居住的處所,而是年輕人在這個城市安身立命的根本。從某種層面來說,沒有房子就沒有婚姻、沒有房子就沒有穩定的生活、沒有房子子女也就沒法享受這個城市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城市福利。
從經濟發展的層面來說,雖然不同意把房子作為投資品來對待,但是房價上漲帶來的財富增值是不容忽視的,從保值的角度也年輕人也該儘早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未來經濟發展增速會降低,房價的增速也會放緩,但總體上還是會越來越貴,年輕人能買得起房就儘早買,否則以後就更買不起了,這是殘酷的事實。
回到年輕人本身特點來說,他們是屬於三高人群,高收入、高消費、高負債,與其把收入的絕大部分作為房租送給房東,還不如自己買套房。雖然背上了貸款,但是也改變了年輕人超前消費的不良生活方式,可以讓年輕人把多餘的錢用到還貸款上,相當於強制儲蓄了,當房貸還完那天,手裡有一套房子,總比租房幾十年後,一無所有的要強很多。未來房子可以作為養老保障,也可以作為財富留給子女,怎麼算都是不虧的。
年輕人到底要不要買房的問題,我相信看到這裡的朋友們都能明白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信息,請以實際情況為主。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轉載只是為了更好的傳播新聞資訊之目的,未與作者取得聯繫,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