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6年開始,炒房熱風靡全國後,全國各市房價都出現了大幅度的漲幅,以著名的13朝古都西安為例,從2016年到2019年這3年間,房價從6500元/平米一路飆升至了12677元/平米,漲幅幾乎接近100%。除了西安,全國平均也一直穩定在1萬元/平米高峰位,鑑於房價一路水漲船高,買房似乎成了投資理財的最好手段。
但是萬事無絕對,2020年初,一場出乎全世界預料的黑天鵝事件,使原來一片欣欣向榮的樓市出現了拐點,有數據顯示,3月初的樓市銷售情況一片慘澹,交易量對比去年同期,幾乎腰斬,以北京市為例,交易量下降超過40%,說是「天塌了」都不為過。
樓市二手房交易迎來「寒冬」,買房似乎已經不是「投資」的第一選擇,那麼很多人就會發出疑問了,在樓市如此慘澹的當下,2020年是選擇買房還是選擇存錢?對於這個問題,相關專家給出了二點,說明了「答案」
一、經濟會一直發展,貨幣會一直貶值,利息根本跑不贏通貨膨脹
雖然當下樓市迎來小寒潮,投資買房已經不是最優解,但是存錢仍然是不可取的行為,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銀行利息根本跑不贏通貨膨脹」。舉個最好的例子,十年前,2010年,你把1萬元存進銀行,即便是按照最高的可行利率5.2%來算,十年之後,連本帶利,最多只能也就只能拿到1.4萬元多一點。
雖然看著你的帳面資產多了40%以上,但是因為通貨膨脹的關係,你的購買力其實是下降的。舉個簡單點的例子,10年前,吃一次早餐僅需要4元,1萬元足夠你吃2500次早餐,但是現在,2020年吃一次早餐最少需要10元,1.4萬元僅夠你吃1400次早餐。
簡而言之,你把錢存起來就是虧本,存得越久越虧本!
二、國家多次強調「要穩不要跌」,中科院對房價仍持有樂觀態度
今年雖然遭遇黑天鵝事件,樓市出現動蕩,但是出於經濟穩定考慮,國家是不可能放任房子「自由落體」的,事實上,因為房地產業在我國經濟機構中佔有重要地位,所以國家一直都在有意無意地替房價「撐腰」,2008年國家緊急注資4萬億「搶救」房地產行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另外,經濟只要一直在發展,就一定會出現通貨膨脹,「存錢」就一定會虧本,但是房子卻相反,只要經濟一直在發展,房子作為「剛需品」,價格就不可能會出現下降。對此,中科院於今年年初就給出了預計,我國房價今年雖然不會出現大幅漲幅,但仍能保持6%的小幅增長。
所以說,房子的保值能力遠比「存錢」高得多,即使樓市未來不會出現新的炒房熱潮,也不會讓你出現「虧本」的情況。
綜上所處,對於剛需來說買房仍舊不失為一個「優秀」的理財手段,但是對於購房者,筆者仍有幾點需要建議,如果你剛好有一筆不小的存款,足夠完成首付,每個月有穩定的收入,房貸不會對你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的經濟壓力,那麼可以考慮通過買房進行投資。
馮侖曾經說過,年輕人不該過早地背負房貸,巨大的經濟壓力,不利於家庭的發展和個人的事業。所以如果你的存款不足以首付,或是每月收入不足以抵消房貸,那麼買房就不是「投資」了,而是對自身的「壓榨」。
所以筆者建議,如果你的錢無法完成首付,或是不打算背上巨額債務,那推薦你用這筆錢去做些小生意,或是真正的購買理財產品,而不是盲目的投入樓市或是放進銀行等著貶值。如果沒有做生意的打算,或是沒有理財經驗,你也可以拿這筆錢去提升自己,例如報個學習班,或是用以專業證書考試,馬雲曾經說過,提升自己的最好的投資,若干年後,你說不定會感謝「投資」了自己的自己。大家說呢?
(本文由上上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