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與提前消費到底哪個好?

2020-12-23 三豎一話

生活在當下的我們,時刻都在金錢的籠罩下!衍生出來的金錢提前消費產品太多了!

消費與生存,兩者之間一直綁定在一起。很多年前,我們的政治可能上就提到了一件事情:從前有兩個女人,一個在年輕的時候靠著打工慢慢存錢,終於到了50歲的時候把錢存到了差不多,就去買了房子。而另一個女人則是通過銀行的貸款,先買了房子,然後在50歲的時候住上了房子。兩者之間,大家肯定會覺得後者更加的聰明。其實放在當下,很多人還是會選擇第二種。因為他的房子升值了,而且還住了幾十年的房子。

可是 ,你們仔細想想。現在的生活,其實很多人不敢去選擇第二種。第一的原因就是選擇了第二種,怕自己未來家裡突發的事故,木有現金進行 醫療啊 等等的運用。第二的原因就是,你選擇的超前消費,就會阻止你接下來的生活變得很固定的思想,你不會去考慮創業,你不會去投資股市。會讓你在社會中,變得很謹慎,因為你有貸款需要去償還,人就會過得相對的不開心一點。相反,存錢消費。雖然沒有立馬 來得及享受,但是一生很穩定,遇事不怕,壓力 也相對小一點,也更加開心一點。

兩者各有利弊,取決於你的能力。能力越高,兩者都不無關緊要,反之,難上加難。

相關焦點

  • 2020年,無論如何你都要存錢了!
    存錢的重要性,在這一刻得到了體現。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有人為了買衣服、化妝品、手機而提前消費,也有人為了吃飯、出行、租房數著手指過活,拿什麼存錢呢?都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存錢也是一樣,只要你有存錢的決心,即使現在是負債,總有一天會「負負得正」。
  • 你的消費水平如何?有什麼存錢方法
    對於現在很多90後和95後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每個月大部分的收入,都是用來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消費。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覺得青春苦短、一去不復返。只有把更多的錢,用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才更有利於自己未來的發展。
  • 有多少年輕人在悄悄存錢
    圖源:《賭博默示錄》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當代年輕人有兩個消費特徵:高消費和超前消費。許多年輕人也認同這些特徵,並以此作為一種心理安慰:大家都在消費,我也消費,怎麼了呢?那麼,問題來了,當下,到底有沒有喜歡存錢的年輕人呢?會不會有一批年輕人嘴上說著及時行樂,背後卻在悄悄攢錢呢?
  • 「夜讀」疫情結束後:你們報復性消費吧,我要報復性存錢了
    不管你想做什麼,不少商家和媒體已經開始合力鼓吹「報復性消費」了。然而,這場疫情恰恰提醒我們:要報復性存錢,而非報復性消費。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掉以輕心,但確實好消息一個接一個,不少省份已經陸續解除一級響應,各地開始積極推進復工搞經濟。那麼我們可以提前討論: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不管你想做什麼,不少商家和媒體已經開始合力鼓吹「報復性消費」了。
  • 你真的會強制存錢麼
    最後我們要做的就是合理的花錢,合理的存錢,有看官就會說了,小編閒著沒事吧,這些我們都懂,你確定你是真懂嘛,你充其量只能算知道,古語有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1400多萬人都成功湧進了股市,卻偏偏遺忘了你,是你的過錯還是股市的過錯,為何你不能成為那1400萬分之一呢?存錢的重要性我相信大家都清楚,可你真的存得住錢麼?
  • FIRE族提前退休計劃:結紮不育,消費降級,但有bug?
    幾年前,他們在北京郊區買了兩套房,之後主動消費降級,把蘋果手機換成一兩千元的安卓機,還卸載了眾多購物APP。通過投資和存錢,他們夢想在7年後退休。省錢之餘,順手拯救地球。/《凪的新生活》截屏在FIRE族眼裡,五六十歲退休太晚了,最好能夠提前二三十年。於是,他們很早就開始為退休攢錢。
  • 年輕人工資不高,想要快速存錢,該怎麼實現?
    畢竟,如今的物價相當高,而年輕人的工資水平又相對低下,如此一來,存錢的速度自然就會慢很多。不光如此,很多年輕人因為沒有一定的存錢意識,所以大部分時候都成了月光族,存錢二字也自然離他們越來越遠。於是,便有一些年輕人抱怨,現在這個社會生存太難,而且存錢也太難了。那麼,年輕人該如何才能快速存下錢呢?
  • 「存錢」與「不存錢」的兩個人,5年之後差距,會影響你一生
    導讀:老一輩傳給我們的是節儉與存錢,雖然現在年輕人消費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月光"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但是通過種種事情,特別是此次疫情可以看出,錢在關鍵時刻是非常重要的,存錢與不存錢,用5年時間,差異還是很大的。讓我來帶大家看看!
  • 三個存錢新方法,一年多存幾萬元!
    這麼存錢一年,可以存:1+2+3+……+364=365=66795元第二種存錢方法:52周存錢法我們都知道,一年有52周,這種存錢方法現在很流行,就是每一周都要存入一筆錢,每一筆錢按照等差的方式,都比上一筆存入的金額要多。
  • 存錢與不存錢的2個人,10年後有何差距,一個習慣會影響你的一生
    老一輩人常說,存錢能夠「居安思危」,這個好習慣要養成。然而,在這個物質的時代,年輕人喜歡享樂,錢不是用在遊戲、化妝品、護膚品,就是用於各種旅行,甚至於過度追求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甚至於透支信用卡消費,這是大多數年輕人的「通病」。
  • 試試365天存錢法,一年輕鬆存下近7萬元
    現在的年輕人總說自己存不下錢,認為收入低,消費高,存錢可能是一個無解的題目。事實上很多年輕人,每天消費次數頻繁。一會兒要買杯奶茶,一會兒要去超市買零食,晚上餓了還要點外賣,算下來其實每筆消費並不多,也就十幾二十塊。
  • 寶貝存錢罐:一個專屬於孩子的存錢罐
    來源:華夏時報你問一個年長的人,他們總會告訴你存錢的必要性。如果我們意識不到,那實際上就很難存起錢來。許多人的經驗教訓告訴小編,三十來歲的時候,哪怕沒有這種意識也需要好好地存錢。為什麼?因為有家庭,因為有孩子,孩子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 365天存錢計劃執行一個月,我存了10882.65元
    娥姐為了養大自己的「金鵝」,也在努力地存錢中。為了帶動身邊的人一起存錢,上個月娥姐制定了一個365天存款計劃,堅持一年能存下六萬多。制定完之後分享給群裡的小夥伴,沒想到群裡的夥伴們呼聲很高,都覺得這個存錢的好方法。有些覺得存款難度大的,娥姐提供了一個加了小數點的版本,一年也能存一萬多元。
  • 危害當代年輕人的認知膨脹和消費主義陷阱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那麼今天呢蠻頭人又帶著這個說點夢話,這期節目又回來了。那麼這期節目呢,我在之前講女生的一些問題的時候,給大家提了一嘴消費主義。那麼今天呢,我又回到這個話題來給大家講一講消費主義偽造文化的事情。那麼在這一期節目開始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的收入是多少?我說每個月啊大家可以打在評論區上告訴我。
  • 告別月光,8個存錢小技巧
    之前也寫過關於存錢好習慣的文章,看了些留言,都在說存錢是好的,但不要對自己太摳,那樣能看到的生活可能性會變狹窄,就像《三十而已》中漫妮說的,人住的空間越來越小,格局就會越來越小。希望我們可以暫時生活在陰溝,但仍然仰望星空。
  • 存錢和不存錢有區別嗎?內行:等過幾年,這3大「差距」影響一生
    一場疫情讓眾多群眾意識到了存錢的重要性,只有手中存有一定的資金,在遇到特殊情況時才能順利應對。而國人一直以來都有儲蓄這方面的習慣,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群眾的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改善。很多人在消費這方面的觀念也出現了變化,很多人不是不想存錢,而是根本存不下來錢。
  • 有一種智慧,叫「存錢」
    有一種智慧,叫「存錢」今天中午,和同事一起吃工作餐,閒聊。她說:「我前兩天買菜,五花肉都三十多塊一斤了。」我聽了,有些意外,還記得那段時間,買肉才二十五元,沒想到漲價這麼快。她說,那都是啥時候的事了。存錢,是中國人傳統的思想觀念,雖然這些年,也開始接受了西方的貸款消費,但是大多數人還是保持著存錢的習慣。事實證明,這種傳統觀念,不但沒有過時,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更是一種智慧!就像這次疫情來襲,經濟下滑,雖然對老百姓的日子有影響,但並沒有太大的衝擊。
  • 「報復性存錢」來了?
    平均下來,每天也要存錢約710億元。以至於網友們發明了「報復性存錢」的說法。到底發生了什麼?這麼多錢哪裡來的?我們該怎麼辦?天量新增存款哪來的?「報復性存款」能帶來消費嗎?報復性消費短期夠嗆看來,老百姓手裡的積蓄還是挺厚實的。那麼,「報復性存款」會不會轉為「報復性消費」?
  • 安利6種簡單快樂存錢大法
    今天這期內容,來為大家講講如何存錢。控制不住花錢、總愛月光的你,趕緊往下看!所以我工作後很努力地存錢,如果你有了這筆錢,當有意外發生;如果你突然斷糧,那麼這筆錢必須能支撐你至少6個月的花銷。如果你每個月花3000,那就是3000×6=1W8。這筆錢能保證你在突發狀況,或者想裸辭的時候,能有底氣地離開。
  • 銀行員工自己怎麼存錢?我就存2個理財產品,一年多出幾萬元
    ,咱們就買哪個但是整體今天剛才我又看了一下我又看了一下利息某寶上7天年化利率現在已經對前一段時間就已經跌破2了,對吧?一年、兩年、三年、5年的、半年的、9月的、18個月的等等都有大家可以自己酌情適合哪個就買,哪個產品那麼大額存單我們都知道都是,20萬起存為什麼重點說大額存單因為我覺得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