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疫情結束後的第一件事#上了熱搜,各種「報復性消費」願望出現在評論區:火鍋、烤肉、奶茶、旅行、買車……等等。
然而疫情接近尾聲,消費增速卻明顯不及預期: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4月份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數據,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7.5%,預期-7%。
報復性消費沒有來,存款卻減少了許多:
央行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住戶存款減少7996億元,日均從銀行「湧出」超266億元。
很顯然,受疫情影響,大家手裡的錢變少了,甚至爆發了一波降薪、失業潮。
存錢的重要性,在這一刻得到了體現。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有人為了買衣服、化妝品、手機而提前消費,也有人為了吃飯、出行、租房數著手指過活,拿什麼存錢呢?
都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存錢也是一樣,只要你有存錢的決心,即使現在是負債,總有一天會「負負得正」。
今天為小姐妹們分享幾條數據,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樹立存錢的意識,堅定大家存錢的決心。
1、00後存款是90後的2倍?
前一段時間有一條聳人聽聞的調查:
00後存款是90後的2倍,00後平均存款1840元,90後只有815元
還有一條數據顯示:
90後人均負債12.79萬元
首先,我不否認這兩條數據的真實性,對「調查數據」太認真反而會顯得我有些鑽牛角尖,不過媒體在引用這兩條數據的時候實在是太過誇張,本來幹不過80後這群「前浪」已然讓人深感無力,現在又被00後這群「後浪」輕鬆反超,我們這群90後的老一輩還要不要面子了?
存款數量並不能完全反應一個人的真實財產情況,尤其是在大多數人貸款買房的社會背景下,根據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2019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6.81萬億元,其中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43萬億元,佔比44.2%。
一個人存款2000塊,另一個人沒有存款,欠銀行房貸100萬,你說哪個更有錢?
但這並不代表著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負債了,因為越有錢的人才能借到更多錢,比如前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經營貸」,它的套路就是把房子抵押貸款,借出來的錢再拿去買房,只要房子升值的速度大過借錢的利率,他們就有利可圖,周而復始,有房子的人會有會越來越多房子,說白了人家借錢是「賺錢」。
如果你只是普通人,沒有這麼多優質資產做抵押,那就老老實實地存錢,然後再考慮錢生錢的問題。
2、同樣是90後,有人存錢買車、買房、理財,而有人還在月光
前幾天財媽發的那篇文章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存款35萬,先買車還是先買房?,提出這個問題的主人公才21歲,99年的「孩子」。
這個問題讓許多人自慚形穢,因為他們不僅沒有35萬存款,而且還月光、甚至負債,最重要的是,他們早就過了21歲的年紀。
財媽和身邊的許多小夥伴都是90後,其實90後已經不年輕了,大多數都走在奔三的路上,承受經濟和家庭雙重壓力,許多90後的理財意識在慢慢覺醒。
「不為衣食住行發愁、偶爾出門旅遊、還能有點存款」是大多數年輕人理想化的生活狀態,雖然有學多小年輕在一邊吃泡麵、一邊心安理得地提前消費;但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學著賺錢、攢錢。
近日,中國社科院等機構聯合發布的《90後群體價值觀念報告》有幾個數據值得我們深思:
1)78.1%的年輕人會選擇有規律的儲蓄
2)超九成90後在2019年的投資理財中取得正收益
3、除了儲蓄和理財意識,年輕人還成為購房主力
從廣州、深圳兩地的購房者年齡段分布來看,80後佔比最高,幾乎佔了5成,90後購房人群佔比排第二,有20%~28%左右的90後在廣深買了房。
數據來源:合富置業、樂有家研究院
雖然很大一部分年輕人買房還是依賴於「前浪」,但對於他們來說,房子已經不僅僅是住的地方了,更多的是一種資產的配置。
而據《南方都市報》調查,80後工作的第6.39年後購買一套房,90後僅有3.43年。
女性購房的比例也在逐漸升高。此前,最新的數據顯示「2018年,女性購房者比例整體達到了近7年來的最高值——46.7%,與男性購房者比例已很接近。」深圳、南京、成都、鄭州等地的女性比男性買房更早。
現在關注理財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多,連大學生都知道把生活費存在餘額寶賺利息。但總的來說,房子還是最佳的投資理財方式,即使不指望說靠房子賺個盆滿缽滿,但做到資產保值、抵抗通脹還是綽綽有餘的,有了房子之後就會慢慢開始控制消費。
但是房子是大宗商品,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條件,難道買不起房就不存款、不理財了嗎?當然不是,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哪怕你現在只有100塊,也可以拿10塊錢出來存著。
4、積少成多,負債也能存錢!
存錢的方式有很多種,簡單分享幾個有意思的存錢方法:
(1) 365天存錢法
365天存錢法的玩法是:
第1天存1元
第2天存2元
第3天存3元
……
第365天存365元
每天的存錢數都遞增一元錢,一年下來一共可以存下66795元。
這種方法一開始很簡單,越到後面壓力就越大,每天要存下300+元,一個月要存下上萬元,所以到後面就很容易放棄。
現在網上有一種365天存錢計劃的升級版:
1-365這些數字做成一個表格,每一天隨機挑中一個數字存下相應的金額,然後從表格中這個數字那一格塗上顏色,當整張表格都塗滿的時候,就完成了365天存錢計劃。
(2) 52周存錢法
52周存錢法是365天存錢法的簡化版本,每周存一次錢。
比如第一周存10元,以後每周遞增10元,一年下來就可以存13780元。
(3) 定投存錢法
定投法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周期內,存下固定金額的錢到同一個帳戶上。財媽就在支付寶上設置了每周定投100元(金額是可以改的),每周一支付寶會在銀行卡上自動扣款,無需手動操作。
存錢的渠道收益越高、風險越高,財媽在這裡簡單列舉了幾種存款方式,今天就不具體展開講了,後續將會為大家補充詳細都存錢技巧。
既然是存錢,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就不推薦大家買,先從最簡單的貨幣基金或者銀行定期存款開始,我們的目的是先培養存錢的習慣,然後再學著錢生錢,千萬不要看收益少就不存錢了哦,不要小瞧儲蓄的力量,我們的上一輩就是靠著儲蓄積累了原始財富。
這時候肯定有小姐妹要問了:有欠債怎麼存錢?
其實有負債的人更應該存錢,《巴比倫最富有的人》這本書裡說,要還債的部分從支出方面壓縮,而不是從存錢的部分壓縮。
也就是錢照樣得還,減少支出,把它存下來。
最後再囉嗦幾句(今天勸年輕人存錢,搞得自己好像老太婆,其實我也是年輕的90後啊)
現在年輕人有一種觀念:錢不是省出來的,是賺來的。
這種雞血語錄給了許多人超前消費的藉口,不可否認,超前消費替我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但這只是暫時性的,「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俗話說「開源節流」,只有「開源」沒有「節流」也是兜不住錢的。
曾經,我也是每月賺的錢不足以償還上月欠款,後來逐漸意識到存錢的重要性,慢慢改掉了提前消費的習慣,每個月工資到帳後,短暫地享受薪水給自己帶來的愉悅感,然後一部分還房貸、車貸,一部分拿去理財、存款,雖然生活過都是不如以前肆意瀟灑了,但是少了一絲緊迫感,多了一些安全感。
2020年大概率是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