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華策克頓旗下劇酷傳播出品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獲得了2017年第22屆亞洲電視大獎賽最佳電視劇提名和最佳攝影提名。據悉,本次大獎賽最終獲獎名單將分別在11月30日及12月1日於新加坡頒獎典禮上予以公布。
屆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將和韓國KBS《雲畫的月光》、MBC《逆賊:偷百姓的盜賊》、SBS《浪漫醫生金師傅》、TVN《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以及中國劇《擇天記》爭奪最佳電視劇大獎。
這將是繼坎城電影節之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在國際級大舞臺的又一次亮相,在這背後是華策12年出海之路的不懈堅持。
坎城獲獎背後
華策如何逐步提升國際影響力?
精品內容的加速出海已經成為政府層面重點討論的議題。
在十九大期間舉辦的記者會上,廣電總局副局長張宏森表示,我國正在從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大國向強國邁進。
張宏森提到,數字出版在2016年的營業收入已經突破了5700億,連續幾年超過了20%的增長,「我們大力實施精品戰略,鼓勵精品、鼓勵原創……這些年以來,我們的電影電視劇、網絡文學、網絡視聽作品、書報刊等等,都出現了一批深受觀眾和市場歡迎的優秀作品。我們的一些優秀作品不僅在國內叫得響、傳得開,在世界上也開始建立品牌,贏得了市場份額。」
這些優秀作品中,當然少不了《解密》、《錦繡未央》、《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風靡海內外的出海劇目,而這一系列精品爆款背後,都站著同一家影視劇公司——華策影視。
這家成立於2005年的老牌影視製作公司,已經在海外市場深耕了12年,集團總裁趙依芳和團隊的文化出海之路更是從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開始,截至目前已將超過10000小時的電視劇發行到包括「G20」和「一帶一路」沿線在內的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楊錚副司長曾在以「推動中國電視劇走出去,提升整體電視劇品質」為主題的專題報告中下過這樣的判斷:「電視劇產業的下一個增長點、興奮點應該在海外市場」。
市場情況也正是如此,2016年中國電視劇出口總額為5.1億人民幣,佔整體電視節目內容出口總額的68%,而2015年這一數字為3.7億,增長38%。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版中國電視劇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諮詢報告》統計,自2010年以來,國產劇出口數量以每年30%的速率穩步提升,2016年,國產劇出口達400部,出海地區也從最初的港臺、日韓、東南亞到現在的向歐美地區發力。
相比之下,華策作品的影響力則先人一步地已經逐漸從東南亞、日韓向歐美國際市場以及土耳其等小語種國家拓展。2014年,《天涯明月刀》在土耳其播出;同年,《天龍八部》和《封神英雄榜》則登陸喬治亞Lberia TV電視臺。
而在華策集團總裁趙依芳看來,「走出去」之路能越走越寬,是黨和國家在做出將文化「走出去」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頂層設計之後,與中國實力增強和中華文化崛起同頻共振的結果。可以看出,積極布局海外市場的背後,是華策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深層次考量。
大量優質內容極具廣度和深度的海外布局,使得華策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在今年的坎城電視節上,代表電視行業全球高度的MIPTV榮譽勳章首次頒給了華策集團創始人、總裁趙依芳女士,她也由此成為了獲此殊榮的中國影視傳媒第一人,這被認為是全球娛樂市場對中國電視劇產業重視和認可程度升級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華策集團創始人、總裁趙依芳獲坎城電視節榮譽勳章)
巧的是,就在趙依芳授勳當日下午,華策克頓旗下全網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也在坎城電視節被法國媒體資訊公司The WIT列為「全球最受歡迎電視劇」之一。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在IMBD中評分為7.8分)
2017年4月以來,《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登陸14個國家的電視臺,並被馬來西亞Astro和新加坡StarHub一致評選為「2017年最受觀眾關注的外國劇集」,進入了88個國家和地區。
而在美國華納兄弟旗下的亞洲影視網站Dramafever上,《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另一部華策克頓出品的作品《孤芳不自賞》更是曾在前三熱播劇中佔據兩席,第二名為韓劇《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
爆款頻頻開路
牆內開花牆外香
曾經瘋狂迷戀港臺、日韓偶像劇的國內觀眾們也許想不到,國產劇也已經可以被外國網友掰著手指頭催更了,在華策人的不斷努力下,這些年「文化出海」步伐更是逐漸打入了歐美等海外主流話語圈,並進一步向土耳其、喬治亞等小地區滲透。在此過程中,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及價值觀,也在一步步的俘虜外國觀眾。
「請快點更新最新劇集的英文字幕吧...我試著去看生肉(原生版,沒有英文字幕),不過完全沒法看懂,看來我得去學學漢語了」、「我愛上了扮演夜華角色的演員,他用微小的面部表情得當地詮釋了人物情感,我覺得這演技很厲害。」、「我以前很少接觸中劇,不過看過《微微一笑很傾城》後,深深被吸引,急切需要找另一部中劇緩解《微微一笑很傾城》完結時帶來的陣痛。後來我找到了《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我的天,沒有錯過這部戲實在太值得高興了。」……這些來自YouTube、ViKi、Reddit等網站的外國網友留言,可以充分體現出《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在海外受到的追捧和喜愛。
去年年底上映的《錦繡未央》,也已經在東南亞、韓國、美國和非洲的一些國家上映並獲得追捧,在同步上映的DramaFever上點擊率更是緊追大熱韓劇《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
其中,男女主的顏值、劇情的跌宕起伏、古裝劇中華麗的道具和布景等,都成為國外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網友們重點誇讚的因素。
實際上,由於地緣和文化背景的相似以及大量的華人聚集,國產劇在東南亞收穫了大量劇迷,這一地區與港澳臺以及日韓市場也是播出中國內容最重要的三大市場。其中古裝劇之所以大受歡迎,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海外市場部主任蔡丹翔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認為,主要在於其內容上沒有太多限制,背景大多數取材於歷史記載或架空想像,沒有太多文化屬性,世界各地接受程度更高。
另一方面,近年來國產劇在製作水平上,包括故事劇本、美學韻味、技術水準等方面均大幅提升,很多國產大劇、精品劇集的投資已經躍升到五六百萬元一集,從製作預算來講,甚至超過了日韓劇。
華策克頓副總裁劉智也認為,過去國產劇更多偏重於娛樂,在獨特的價值觀、情懷的輸出上做得還不夠,「只有具備了獨特的價值觀和情懷,才能真正徵服全球市場。這方面我覺得古裝劇還是有優勢,把五千年的文化、歷史發掘好,開發好,我覺得能在競爭中實現突破。」
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華策也在保持優勢的同時逐步拓寬自身出海劇目的品類。在2016年其海外發行的劇目中,現代題材劇的佔比已經超過42%,大大突破以往對於電視劇出海以古裝劇和歷史劇為主的傳統認知。
其中,諜戰劇《解密》不僅榮獲2016年中美電影節「優秀電視劇金天使獎」,還在國外網站獲得9.5/10的高評分,被網友自發翻譯成英、法、德、西班牙、葡萄牙、印尼等十餘種語言,海外平臺總點擊量超1000萬次,其中在YouTube的點擊量達774萬次,實現了主旋律題材電視劇以市場化方式走出去。
《親愛的翻譯官》在DramaFever的網絡點擊率甚至高於同檔期上線的包括《Running Man》在內的韓國綜藝及韓劇。《我的奇妙男友》與國內同步播出時,在Viki和Dramafever的亞洲劇集點擊量位列第二,僅次於《太陽的後裔》,迄今仍是Viki平臺點擊量最高的的華語劇集。
通過海外發行渠道的拓展及平臺建設,華策已與10餘家海外媒體共同建設覆蓋30個以上國家和地區的華語節目播出平臺,不斷搭建國際合作資源平臺,並在多個渠道開闢「華劇場」。
除了渠道的拓展,在一部部爆款之後,作品內容的精益求精也是華策一直以來的追求。趙依芳認為,「走出去」遇到的困難我們都曾經歷過,如文化差異的壁壘、從無到有的渠道搭建,但最需要攻克的困難還是內容的繼續優化與提升。中國故事要走出國門,至關重要的是要提升國際表達能力,這有賴於我們創意能力、製作水準等內功的提升,也有賴於我們的人才培養和工業化體系的建立。
再次承辦艾美獎
衝鋒者克頓的出海野心
最新一部火出海外的國產劇,當數這個暑假的《楚喬傳》。據統計,在國外正版視頻未上線的情況下,谷歌有關「楚喬傳」關鍵詞的搜索超4000萬條,YouTube播放量超1.3億,觀看時長突破13億分鐘。
《楚喬傳》背後同樣有著華策克頓的身影,克頓旗下子公司辛迪加影視是兩大出品方之一。更早之前克頓出品的《何以笙簫默》,則長達數年停留在國外網站的推介劇目中,在加拿大、美國、韓國等地播出後也受到了歡迎。
實際上,在華策集團的出海進程中,克頓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家成立於 2003年的電視劇研究、策劃、製作和發行集團,不僅出品過大量深受歡迎的劇集,還通過長期深入研究海內外電視劇數據,形成了中國獨一無二的電視劇評估優化體系。
今年7月份,由華策克頓舉行的2017年(第45屆)國際艾美獎最佳女演員(歐洲區)半決賽評選活動,是繼去年國際艾美獎喜劇類別評選之後,國際艾美獎組委會再次批准華策克頓承辦國際艾美獎以及一系列相關國際交流活動。
而隨著Netflix與愛奇藝戰略合作的達成,以及已經出手多時的HBO、FOX電視臺,一個全新的電視劇合拍時代已然來臨,華策克頓依舊成為了這一趨勢下的衝鋒者。
一方面,加大海外發行的區域,與更多平臺建立合作,特別是在世界範圍內都在高速成長的OTT平臺;另一方面,克頓也在嘗試和國際一流的影視公司和平臺合作,進行合制電視劇項目的探索。
目前,克頓旗下辛迪加與美國六大之一索尼電視合拍的《新婚公寓》已經播出。
在今年6月份的中國模式日論壇上,華策克頓副總裁劉智談到其與國際合作的模式:用中國的故事與HBO、Netflix等公司合作,製作的時候就把海外市場考慮進來。
「與索尼的合作是改編他們的作品,雖然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克頓接下來規劃的重點是將中國故事和中國文化,用西方觀眾可以接受的表現方式輸出。」劉智強調,在國際合作中克頓更重視中國文化的走出去。
正如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要「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
在趙依芳看來,正是通過「走出去」,中國的文化自信得到了極大彰顯。以中國電視劇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產品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版圖中已經站穩腳跟,擁有一席之地。
而浙江省委書記車俊任書記日前走訪華策時更是直接表示,「文化浙江」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華策和橫店一定要作為兩張名片、兩大支柱和龍頭企業,發揮積極作用。
可以預見的是,以華策克頓為首的優秀的影視製作方,將再次成為合拍2.0時代下的弄潮兒,也將成為中國文化在海外的最佳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