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裡,你總是這麼在乎別人,誰來在乎你呢?沒什麼值得讓你氣餒,我們還有著長長的一生。
「不喜歡我的人,我也不喜歡你」
前幾日,楊冪在節目花絮裡,面對「網絡噴子們」的爭議時,她做了回應,其中回懟網友的一段話,迅速登上熱搜榜。她說:
「感謝每個罵你的人,它都是你草船借來的箭,你就等著東風一吹的時候,再說吧。」
此番言論,引發網友熱議。
「真是人間小清醒."
「這姑娘太颯了。」
「看得通透的人,就是不要將言論放心裡。」
的確,作為成年人,既然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喜歡。
倒不如學著自我修煉,不活在別人的眼裡,不陷入自己的情緒裡。
1
叔本華說過,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比如,到了年紀,就該買車買房結婚生子;做了媽媽,就要以家庭的一切為中心。種種界定,好似將人放在套子裡,根據標準模式,活出設定好的人生。
其實,你是誰不需要被別人定義,也不需要經過別人的認可,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們每個人都該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生活在別人的眼光裡。
不在意別人眼光的人,活得通透而又快樂,他們壓根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
他們想的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做自己認為對的事,這樣就能收穫快樂。
前段時間蔡依林滿40歲,她曾說:
「100個人裡面,就算有99個人喜歡她,只有一個人討厭她,她都會為了這一個人努力。」
剛出道的時候,別人說她沒天賦,她就死磕,將瑜伽、藝術體操、鞍馬、鋼管舞從同手同腳直接練到把演唱會變成技能大賽。
公眾標準越苛刻,她對自己越狠,甚至有段時間大眾嘲笑她是「用力過猛的努力」,她也選擇視而不見。
一直到網友們從惡搞、嘲笑,變成了認同。
蔡依林在一次次努力中,塑造出真正無可挑剔的自己。
回到現在,她說,面對負面評論雖然依舊會受傷,但卻開始學著自我保護,當自己的貼身「母親」。
保持快樂的秘訣便是:
學著和自己對話,接納外界給予的壓力,安慰自己,既然選擇了喜歡的事情,就該按自己的心意一條道走到底。
席慕蓉說:「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下來,也會收起。沒有什麼可以讓我氣餒的,我們還有著長長的一生。」
2
徐州外賣騎手李大赫,曾因不懂期貨買賣,一通操作下來欠了好多錢。李家老兩口將家裡的房子抵押還債,也填不了這大窟窿。
那段時間他為了躲債,跑到鄉下想要躲避一切,把自己封閉起來,他覺得自己無顏面對一家老小。
直到他父親發來一條簡訊:「男人想要臉面,就得自己掙。」李大赫才決定重整旗鼓,覺得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不如體面地掙錢還債。
他開始送起外賣,在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非常丟臉的事情。
一次他送外賣,客戶是高中老師,老師見到他說的一句話,他記到現在:
「你的書讀到狗肚子裡了!」
但即使備受冷眼,他都不再低迷,每天用Vlog記錄自己送外賣的生活,元氣滿滿地迎接每一天。
現在的李大赫,準備辭掉外賣的工作,和老婆開一家餐飲店。
生活前半生苦一點,但後半生,終究是往好的方向前行著。
不要活在自己的情緒裡。
即便是做錯了一次又如何?木心說得好:「萬丈深淵,下去,也是鵬程萬裡。」
3
北大李雪琴,是今年在脫口秀舞臺上異軍突起的紅人,爆紅之後,大眾對她質疑不斷。
她在舞臺上機智且直接地回應:「我想對不喜歡我的人說,謝謝你們關心,我也不喜歡你們。」
話落,臺下一片喝彩。
人生的意義本來就是由自己決定的,而不是被別人的指手畫腳所左右。
聰明人,就該付出最大的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對於李雪琴來說,不斷地帶給人們歡笑,自己收穫了滿足感,便是她奮鬥在脫口秀臺上的意義。
有一個熱門問題:
「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經常覺得別人討厭我,該怎麼辦?」
高贊回答說的是:
「不要總把別人的事情攬在身上,你總是這麼在乎別人,誰來在乎你呢?」
多關注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給自己一點解脫,很多事情你不必負責。
學會保持內心明晰高遠的目標,不活在情緒裡,不糾結是非中;不帶妄念,不生戻氣,一步步去完成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願你心有蔚海,活得自在,向落下的雪一樣,既不躊躇,也不彷徨。心裡裝著自己,才更有力量。
—THE END—
本文授權轉載自讀者(duzheweixin)。作者:搖搖,讀者新媒體邀約作者;攝影:龔瓊
投稿·合作:yesi@cyol.com
(郵件後請附聯繫方式)
睡不著,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