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主題歷史復盤啟示

2021-01-18 新財富網
(一) 第一輪:主題認知期(2009/01-2010/11)——低碳補貼開啟產業化元年  

產業性主題一般經歷三個發展階段:認知期(政府政策出臺);強化期(行業拐點出現);擴散期(行業市場空間擴展)。第一輪行情處於「認知期」階段,「十大產業振興+十城千輛試點」政策是核心驅動力,產業初期階段受益股票市值偏小且業務關聯度高的股票稀缺,缺乏龍頭,呈現普漲格局。      

2009年,低碳經濟補貼政策核心驅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元年開啟,首輪行情持續近2年,止於10年下半年推廣銷量低於預期。①核心驅動力:財政補貼引領,沿著公共運輸到私人消費、城市試點到全國推廣的路徑推進。本輪依據政策步驟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2009年):補貼元年,「十城千輛」推廣試點。09年1月,新能源納入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戰略地位確立;隨後財政部發文重點補貼十餘城新能源公共運輸。第二階段(2010年):十年產業規劃,實質性布局開啟。10年3月首入兩會報告;6月新補貼範圍向私人消費拓展;8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1-2020)》意見稿發布,確立長期目標。②外部催化劑:08年9月底巴菲特入股比亞迪汽車、美國A123在09年1月7日宣布500萬輛混合動力車計劃。   

本輪行情表現為普漲,政策拉升分母端估值為主導因素(中上遊更明顯),分子端盈利在金融危機後復甦形成助推(下遊整車更明顯)。①漲勢:產業鏈龍頭未形成,上市公司以中小市值為主,表現為普漲(標的池市值平均增長1.83倍,其中市值超100億的(截至10H1末,佔比24%)增長1.88倍,差異不大)。其中09年核心標的相對萬得全A平均漲幅約53%,約75%標的股價翻倍;10年新能源車指數(廣發策略自定義)相對漲幅29.2%,中遊電池、上遊資源領漲。②估值:本輪估值拉升幅度最高,相對A股PE(TTM)從09年初均值位至10年底翻倍達3.12X,偏離均值+1 STD,其中擴產優先的上遊鋰礦爆發(估值抬升近6倍),而下遊整車需求未放量,市場給予的估值提升不大。③業績預期:09年營收、淨利底部回暖,Q3淨利增速由負轉正到44.1%;10年整體和中遊淨利增速穩定在40%歷史較高點,上、下遊增速再提升。④基金倉位:起點低配,期間對下遊(整車、充電樁、汽車檢測)加倉幅度最高。

(二)第二輪:主題強化期(2012/12-2014/08)——新一輪補貼+特斯拉映射

第二輪為新能源汽車主題「強化期」,一般伴隨拐點信號出現,典型拐點信號為產業升級(特斯拉引領)、行業扶持政策(補貼擴圍),最終體現為產業高景氣度預期(銷量暴增預期),這一階段易快速孵化龍頭,做大做強,選股思維以主營相關龍頭為主,細分領域優先級以量增預期的中下遊製造業為主。  

推廣銷量低於預期後,13年起新一輪補貼調整政策+特斯拉映射先拉升估值,而後分子端銷量改善,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     本輪行情持續超過1年半,止步於14H2油價下跌壓低行業預期和估值。①核心驅動力之一,新一輪政策擴圍滲透:前期示範成績不達預期,13年起新補貼調整,一是補貼從城市擴圍到區域;二是程度上,14/15年補貼退坡幅度放緩、免徵新能源車購置稅;三是地補發力,上海領跑,12年12月給予新能源車額外私人購置補貼和牌照額度支持。②核心驅動力之二,特斯拉業績+股價映射:13Q1特斯拉利潤扭虧為盈,全年銷量2.25萬輛,高出預期近20%,營收同比超6倍;股價漲超3倍且A股映射明顯,本輪新能源車指數與特斯拉走勢相關係數為0.83。③業績預期改善助推:本輪後階段產銷量超預期,汽車行業13Q1業績增長高於預期,14年新能源車銷量超預期達7.48萬輛,同比增長3.2倍;④外部催化劑:12年美國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倍,提振國內需求。⑤充電樁增量變化:多地出臺方案,下遊充電樁建設正式啟動。       

本輪新能源汽車從政策驅動到銷量驅動(下遊整車景氣度改善),14Q2有回調,格局從普漲到分化,龍頭與業績預期更優標的溢價更高。①漲勢:指數相對萬得全A漲幅43.5%,細分漲幅順序為中遊、下遊、上遊。本輪開始出現分化,核心龍頭標的平均漲幅約120%;上遊小市值漲幅居前,原因在於材料龍頭開始入局孵化,起點市值較小而增長快速(體量較大的鋰礦資源收益相對較低);中遊的分化較明顯,中遊前/後20%市值個股平均漲幅194%/127%;下遊龍頭量增崛起;充電樁概念股造好。②估值:起點位於均值水平,13年PE上移明顯,增幅僅次於第一輪,14Q1上遊鋰礦PE異常拉升。③業績預期:景氣度底部回彈後業績穩增,淨利增速維持30%以上。④基金倉位:第一輪結束後倉位回落,鋰電幾乎清倉,整體小幅超配。第二輪倉位震蕩上升,下遊整車與充電樁配置最樂觀(超配2.24pct),中遊加倉幅度最大。

(三)第三輪:主題擴散期(2015/01-2016/06)——產銷量暴增+併購重組 

第三輪為新能源汽車主題的「擴散期」,該階段是強化期驗收階段(產銷量暴增),行情表現為產業鏈全面爆發(小票彈性更大),且產業空間想像力大的衍生領域漲幅不俗(如網際網路汽車)。  

本輪核心驅動力為產銷擴張、併購重組帶來分子端基本面向好,加上市場流動性充裕,形成「戴維斯雙擊」。本輪行情持續時長1年半,止步於16H2預期未來補貼大幅退坡。①核心驅動之一,內生增長高速:14年動力電池產量同比增長130%,15年新能車銷量預期將衝擊累計50萬輛政策目標;②核心驅動之二:併購增厚外延,加快產業整合:如比亞迪剝離非核心電子品業務,聚焦新能源汽車。③政策持續催化:劍指「中國製造2025」,重申新能源車戰略地位;補貼從試點向全國鋪開,15年4月明確未來五年實施普惠制補貼。④網際網路汽車概念助推:網際網路巨頭進軍新能源汽車,延伸產業空間,如樂視+北汽打造網際網路電動汽車、騰訊+富士康+和諧汽車宣展開智能電動車合作等。  

本輪疊加併購周期整體漲幅較高,期間經歷兩輪迴調+反彈:一是15年期間穿越6-8月股災後連續攀升;二是16年年初受「騙補」核查、三元應用暫緩等負面因素回調後,16Q2中等級別反彈。①漲勢:指數漲幅40.2%,翻倍股近一半,中上遊領漲;小市值股票受益於併購重組周期漲幅靠前,標的池市值前20%個股平均漲幅44%,後20%個股漲幅180%;網際網路汽車活躍,核心概念標的平均漲超100%。②估值:PE絕對值在15年5月最高達75.8X,相對A股PE仍維持在均值~+1 STD區間。③業績預期:業績全面改善,16年內營收、淨利增速創歷史新高。④基金倉位:符合起點低配、期間提升規律,中遊鋰電加倉幅度最大。   

(四)第四輪:新一輪主題認知期(2017/06-2017/09)——雙積分新政提質 

新能源汽車主題三大階段始於政策補貼、終於補貼退坡,但並不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戰略弱化,而是進入新的政策驅動發展階段。第四輪可以看做是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主題行情的「認知期」,即政策驅動由供給側向需求側轉移(雙積分),但選股思路與第一輪「認知期」不同,行業出清、「提質」訴求下核心龍頭業績增長空間更大。但由於政策轉向尚不明晰且存在過渡期,這個階段主題行情可持續性較弱(僅持續一個季度),且超額收益一般。  

2017年起,新能源車補貼大幅退坡與門檻提升導致市場低迷。17年6月,「雙積分政策」意見稿發布,標誌著國內新能源汽車長效扶持機制實質推進,且並未按照市場預計下調或延後考核積分比例,驅動短期估值修復。  

本輪行情持續時間較短,漲幅不高,體現為補貼轉緊下的政策轉型預期差帶來短期估值修復。①漲勢:指數漲幅21.6%,上/中/下遊漲幅分別為51.4%/13.0%/1.8%,上遊彈性更大;體現了一定的龍頭溢價,標的池市值前20%個股平均漲幅40%,後20%個股為31%;②估值:向上修復23.5%,上遊資源和中遊電池提升較大;③業績預期:短期內業績仍處於底部,上遊鋰礦營收弱改善;④基金倉位:起點低配,期間上遊加倉明顯(0.59pct),下遊小幅減倉。  

     

綜合以上四輪新能源汽車主題行情復盤,充分考慮政策環境、產業景氣預期、特斯拉、上市公司業績、估值、公募基金倉位等影響變量,歸納出以下六點啟示:

啟示1:新能源車主題核心驅動因子為政策因子,體現為估值拉升。第一、二、四輪產業政策支持均帶來明顯估值上揚,增幅分別為115%、71%、23%,而第三輪是併購周期大幅抬升絕對估值,相對估值提升2%。同時,上、中遊估值波動對政策與事件更敏感。  

啟示2:疊加基本面改善因子(如銷量預期向好)的主題漲幅更高。①縱向來看,第二、三輪受益於產銷擴張、併購重組等趨勢,基本面改善驅動漲幅更高;②橫向來看,每輪中業績預期提升幅度更大且得到後續印證的細分領域漲幅居前,如第二輪的中遊電池、汽車設備與下遊整車、第三輪中的上遊資源。

啟示3:大級別行情下,基金加倉幅度較大。行情起點基金倉位通常低配,且行情持續時間較久、漲幅較大時,加倉幅度更大。四輪延續時間分別為23/21/18/4個月,期間基金加倉比例大致為2.48%/1.14%/1.50%/1.14%。   

啟示4:特斯拉基本面預期是板塊重要催化劑。尤其第二輪體現出特斯拉股價和新能源車指數走勢具有較大的同步性,特斯拉的催化作用明顯,如第二輪期間13Q1特斯拉實現首次盈利、14年1月Model S較低價入華等。  

啟示5:優先買龍頭,A股流動性充裕情形下再考慮概念股。復盤四輪龍頭選股啟示:①龍頭選股思維要充分考慮當期投資環境,如第三輪流動性非常寬裕,龍頭相對超額收益較低;第二輪基本面量增邏輯穩固,中下遊龍頭溢價更顯著。②伴隨A股上市產業鏈孵化成熟,龍頭選股思維不斷強化,而概念期是普漲。③具體到細分領域,作為新能源車關鍵的電池環節關聯度最高,龍頭效應更強,下遊的龍頭牽引效應較弱。④龍頭次新股的收益相對更高。  

啟示6:優先買動力電池產業鏈。從產業鏈視角看,動力電池直接佔動力系統總成本60%以上,是新能源電力驅動技術競爭關鍵,並且國內鋰電池供應成熟,具備國際比較優勢。在四輪行情中,中遊電池均表現出更高超額收益。

三、當前第五輪新能源車主題行情有何「同與不同」?

第五輪新能源汽車主題行情為19年11月至今,可以看做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主題大周期的「主題強化期」,啟動信號為政策調整拐點(20年補貼不大幅退坡)、產業升級拐點(特斯拉全球產能擴張)雙確立,與歷史上第二輪更為相似,產業性主題「強化期」初期布局超額收益更高。另外,由於產業發展逾10年,國內已經孵化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鏈龍頭,且疊加供給側改革後集中度提升以及A股投資者長期機構化邏輯,選股思路更加傾向於龍頭「強者恆強」。

第五輪新能源車主題行情具備哪些歷史四輪驅動相似要素?

政策仍為核心驅動力:「經濟新動能戰略屬性+較高技術成熟預期值+疫情後促消費需求」新一輪產業周期下,新能源車未來潛在政策可期:一是「十四五」規劃與兩會政策或進一步傾斜;二是汽車限購可能對新能源車放寬;三是購置補貼或將延續,補貼退坡趨緩已有預期;四是疫情影響下刺激汽車消費政策可能在新能源車方面發力;五是疫情影響下新基建(如充電樁)有望加碼。特斯拉強催化作用:一是產銷量和財報數據有望繼續超預期,進一步帶動美股映射(與第二輪類似);二是全球擴產能計劃(Model Y提前至3月交付),上海超級工廠量產超預期,國產化加速滲透。再融資、併購重組預期(與第三輪類似):2月14日再融資新規放開,未來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為代表的TMT板塊定增案例將增多,融資增強公司財務彈性,提振業績預期(寧德時代2月26日發布200億定增預案)。其他催化劑密集:A股流動性較好情形下易觸發短期結構性行情(與第三輪類似),比如2月18日特斯拉動力電池「無鈷」消息短期利空鈷、利好鋰,隨後「無鈷不一定是磷酸鐵鋰」帶來鋰概念回調,後「自研乾電池技術+超級電容組合」提振相關概念;2月23日發改委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開啟智能車信息基建,車聯網概念造好;2月25日蔚來中國總部落地合肥,蔚來股價逆勢大漲並映射A股相關標的。基本策略要素確立:①當前PE偏離均值較高,但PB仍在均值以下,仍有較大空間;②業績處於底部(19年120.6萬輛銷量,首次下降),政策加持預期下20年200萬銷量目標顯示景氣度將大幅改善;③19Q4基金倉位仍然不高,且近期主題基金髮行活躍,2月3日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發行,規模達107.6億。

站在新一輪產業周期拐點,本輪A股新能源車行情(去年11月底啟動)具備「補貼退坡後新一輪政策+電池技術突破降成本+特斯拉全球擴產能、國產化」多重驅動,先估值提升、後業績印證,有望在時間跨度和超額收益上超越前四輪主題行情。未來第五輪新能源車主題行情演繹與前四輪有何不同之處?

政策不再圍繞供給側補貼,而是將從市場需求端引導提升銷量,如財政補貼向運營端轉移。特斯拉未來空間更大,從消息面「映射」到實質性「聯動」: 一是特斯拉全球產能擴張,基本面可能不是階段性的好轉,或將持續超預期;二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帶來國產化契機,20年首次參與其全球化量產形成業績增量,未來有望從之前偏消息面映射進一步深入到產業鏈實質性聯動與升級。分子端業績集中度更高,龍頭「強者恆強」:本輪龍頭效應進一步強化,隨著A股產業鏈格局成熟,中遊電池龍頭上市後在本輪中獲得明顯超額收益。第一輪啟動期普漲行情以及第三輪併購套利機會均難以複製,龍頭企業具備規模優勢和產業地位,且伴隨補貼退坡政策出清,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類似於供給側改革邏輯。車聯網、燃料電池、氫能等是新能源汽車衍生遠期業績主題,第三輪A股流動性充裕情形下獲得更高超額收益,建議到新一輪「擴散期」(產銷量驗證、市場流動性充裕等要素具備)再把握相關政策、技術動態。智能網聯賦能打開更大產業空間,而不是單純炒概念2025年目標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30%,5G周期之下配合特斯拉無人駕駛、人車交互等驅動,未來產業融合想像空間巨大。2月24日,發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指出目標在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達特定環境下商用,車聯網LTE-V2X區域覆蓋、5G-V2X部分城市和高速公路應用。產業鏈當前具備外資吸引力:放眼全球,國內雖然整車競爭力較弱,但部分供應鏈(尤其電池環節)已經形成「中國優勢」,有望率先受益於全球汽車電動化。再融資與13-15年不同,更重視內生增長,利好龍頭項目擴產及上下遊產業鏈整合。

通過對比前四輪新能源汽車主題行情復盤,我們得出與市場有「預期差」的結論:  

第一,本輪(第五輪)是新能源汽車第二輪「強化期」初級階段,主題行情具備可持續性且時間跨度可能超越相似的第二輪(維持至少1年半),後續核心推力在於未來分子端發力(一是需求端政策加持下銷量景氣度向好;二是特斯拉全球產能擴張利好供應鏈;三是再融資打開)。 

第二,市場認為分母端拔估值已經到位,而從相對估值提升幅度看,本輪距第一、第二輪還有空間,可能的再驅動力在於疫情後政策支持超預期。   

第三,目前本輪處於分母端驅動的初級階段,與第二、第三輪相似度更高(特斯拉映射、政策轉向、併購周期、車聯網),但未來分子端接力帶來的龍頭超額收益高度可能更高(一是特斯拉可能不是階段性的基本面好轉,電池環節「中國優勢」將受益全球化擴產能;二是併購、定增更聚焦內生增長強化龍頭真實業績)。

主題投資邏輯層面,我們堅持1月以來判斷,新能源汽車主題「先分母后分子」現金流預期和風險偏好的變化形成可持續性驅動,具備「貫穿全年」的中線動量。當前A股流動性相對充裕,新能源汽車板塊短期易受催化劑(如特斯拉電池計劃、Model Y全球擴產計劃)擾動產生結構性分化波動,中期而言,成長風格相對穩固,產業周期拐點確定下的新能源汽車板塊仍然是機構加倉主戰場。

主題投資主線層面,結合產業鏈受益的相對確定性及各環節現狀與趨勢,我們繼續建議關注四條新能源車主線,優選「龍頭」:①技術突破和特斯拉國產化下,彈性更大的中遊鋰電池與零部件;②成本具備優勢、滲透率穩健提升、行業價格處於底部的上遊鋰電材料;③業績處於底部加速出清,行業集中度提升的中遊電機電控;④產銷量出現拐點車型放量帶來業績增量的電動整車。  

五、風險提示政策推進不及預期,中美關係超預期,疫情惡化超預期等。    

相關焦點

  • 開年10天時間,新能源汽車領域出現兩大重磅,啟示意義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在不斷的出現奇蹟,此前一段時間也就是元旦節的當天,特斯拉直接來了個重磅,最高降價16萬元,於是網上就說當天的訂單達到了10萬輛,這個事情的真假先不說,但最起碼能說明新能源汽車還是有市場的,人們的購買慾望還是很強烈的。
  • 跑上「高速」,新能源汽車需踏實「行駛」
    連日來,新能源汽車股保持普漲態勢,多家公司股價連續創下歷史新高。  自去年下半年市場行情啟動以來,新能源汽車股票、基金成為市場中首屈一指的投資主題。多家新能源汽車公司市值成倍增長、相關主題基金豪攬單月40%收益……「起飛」的新能源汽車行情,不斷地刺激著投資者的神經。  一路高歌猛進,新能源汽車也不斷面臨來自各方的看空,市場出現了數次大幅波動。然而,這並不影響市場的樂觀預期。
  • 銷量狂飆的歐洲新能源市場,能給中國什麼啟示?|汽車產經
    諮詢機構測算,歐洲今年新能源汽車銷售有望突破117萬輛。超越中國成為新能源車第一大市場,將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也曾表示憂慮: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應該「起了個大早,但是趕了個晚集」。 當然,盲目地爭奪世界第一可能並無太大意義。但是,像德國滲透率從7%到20%僅用半年這樣的發展速度,對於將新能源視為汽車行業「彎道超車」機遇的中國來說,想必不缺少一定的參考意義。
  • 看好「新能源」 華晨與新日合作打造首款新能源汽車
    殷海琪 攝   中新網無錫12月2日電 (記者 孫權)「汽車行業不再是單打獨鬥的孤膽英雄時代,而是進入了『聯盟』時代,同行業、跨行業的合作尤為關鍵。」11月2日上午,在江蘇無錫舉行的「起步,與世界同步」華晨新日新能源汽車首車下線儀式上,華晨集團副總裁、華晨寶馬董事齊凱表示。
  • 浙江合眾新能源正式發布了自己的汽車品牌——NETA哪吒汽車
    目前,擁有雙牌照資質的企業,大多為具有傳統能源汽車生產經驗的整車廠。 產業地產開發商華夏幸福(600340)董事長王文學的新能源車布局,邁出了關鍵一步。 6月1日,北京,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合眾新能源)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自己的汽車品牌——NETA哪吒汽車。
  • 比亞迪又創歷史新高!燃料電池能否複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
    最近市場上最火爆的莫過於新能源汽車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長城汽車就翻了四倍,比亞迪再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5000億。今天,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就來介紹一下燃料電池,看看它能否再現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 一、燃料電池的春天到了? 1.什麼是燃料電池?
  • 華泰汽車:華泰聯手富力集團,大舉展開新能源汽車全新布局
    華泰聯手富力集團,大舉展開新能源汽車全新布局進入新世紀以來,伴隨全球能源危機及環保意識的覺醒,發展智能新能源汽車、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汽車行業最鮮明的主題此次富力集團參股華泰汽車,展開華泰新能源汽車產業全新布局,將攜手整合全球優勢資源,發展電動化、智能網聯及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將全球最先進的輕量化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應用於整車開發製造的全流程,打造國內一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新能源汽車企業。
  • 這次新能源汽車下鄉有啥不一樣
    ,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決定聯合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今年7月至12月,以「綠色、智能、安全——一步跨入『新』時代,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實施,十家汽車企業的新能源產品參與下鄉活動。
  • 龍江搶抓新能源汽車風口
    12月,新能源汽車概念在A股一路走高。業內人士預言,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未來3~5年裡,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望是新經濟的「發動機」,明年新能源汽車行情很大可能會進一步深化演繹,更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會有機會獲得大量訂單,從而帶動整個產業板塊指數再創新高。
  • 年產10萬輛新能源汽車!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在煙開工
    9月26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開發區黨群工作部獲悉,9月26日,一期總投資40億元規劃新能源汽車年產能10萬輛的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在煙臺開發區開工。這一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為煙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煙臺也因此形成傳統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的雙引擎、雙龍頭。「煙臺造」新能源汽車款款駛來!
  • 川哥聊車 | 新能源汽車正在主導風向
    從當月的數據看,在國家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的助推下,新能源汽車正在步入快速增長期。到2035年,國內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市佔率將實現對半分。這場長達15年的競賽,無疑將影響著國內車企的戰略布局。目前,已有不少車企站在賽道上,摩拳擦掌。新能源汽車主導著未來國內汽車行業的風向已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 新能源汽車電機技術解析
    驅動電機是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相比傳統工業電機,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有更高的技術要求。從綜合性能來看,永磁同步電機最具優勢,更能代表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發展方向。由於中國稀土儲量極大豐富,而且電機工藝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因此預計永磁電機將在較長時間內佔據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電機市場。
  • 讓新能源汽車跑出「抑揚頓挫」的節奏
    讓新能源汽車跑出「抑揚頓挫」的節奏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1 09:13 來源: 光明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
  •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企業集錦
    電池、電機、電控是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部件,電機驅動控制系統是新能源汽車車輛行駛中的主要執行結構,其驅動特性決定了汽車行駛的主要性能指標,它是電動汽車的重要部件。電機驅動系統主要由電動機、功率轉換器、控制器、各種檢測傳感器以及電源等部分構成。驅動電機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新能源汽車銷量翻番
    正如經銷商所說,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銀十」。商務部及中汽協的數據顯示,10月份,汽車銷售同比增長12%,增速連續4個月超過兩位數。其中,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16萬輛,創今年以來單月銷量歷史新高,分別達到16.7萬輛和16.0萬輛,同比增長69.7%和104.5%。  具體來看,哪些新能源車賣得好?
  • 汽車基礎篇-新能源汽車知識普及一下
    隨著世界能源的緊缺,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為了使大家對汽車有更加深入地了解,今天我為大家分享一下新能源汽車的基礎知識,希望能給大家提供幫助。一、何為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 新能源汽車的養護小知識
    隨著國家政策對新能源汽車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已經漸漸走進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新能源汽車不僅僅是充充電、洗洗車那麼簡單,和燃油車一樣,新能源汽車也需要定期保養。新能源汽車的清洗應按照正常洗車方法,清洗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水流入車體充電插座,避免車身線路短路。新能源汽車每天都需要充電,這樣使電池處於淺循環狀態,電池壽命會延長。
  • 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力量在哪裡?
    補貼將進一步退出,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力量在哪裡?12月18日,《電動汽車觀察家》主辦的第二屆新能源汽車商業化大會在北京廣播大廈舉行,連續兩年聚焦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經驗與路徑。 本次大會分上下午兩場。
  • 新能源汽車「資本泡沫」不一定是貶義詞
    日前,A股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板塊指數同樣創下了新高,不少龍頭企業股價大漲。然而,在享受資本盛宴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卻略顯慘澹。根據中汽協最新數據,今年前9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73.8萬輛和73.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8.7%和17.7%;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汽車總銷量的比重僅為4.29%,明顯低於工信部在《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預期。一邊是股價的暴漲,一邊是銷量的不及預期,市場上陸續出現了新能源汽車存在「資本泡沫」的聲音。
  • 2020年僅剩四個交易日,新能源汽車還有上車機會嗎?
    2020年僅剩4個交易日就將成為歷史,上證指數年內漲幅已達11.36%,以科技板塊為代表的創業板指更是走出了極其漂亮的步伐,年內漲幅接近57%,A股結構性機會顯著。那麼新能源汽車哪些板塊還有上車機會?其中位居2020年基金業績冠亞季軍的基金,分別為農銀匯理工業40、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收益率分別達到155.92%、154.15%、144.95%。二、從基金持倉來看漲幅居前的產品重倉股均以成長股為主,集中在光伏、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