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鎮:產業資金為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本次投向海產品冷鏈加工倉儲提升項目的產業資金,是整合了14個區派第一書記幫扶村產業扶持資金,不僅將助推拉長海產品產業鏈條,也將為14個第一書記幫扶村帶來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來源。」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鎮黨委副書記王樹剛說道。
河口區新戶鎮地處渤海之濱,擁有淺海灘涂面積71萬畝,境內有多條河流入海,近海生物資源豐富,是東營市面積最大的沿海漁業鄉鎮。近年來,新戶鎮大力發展對蝦、海參等富民產業,目前,全鎮已開發海參養殖約7萬畝、對蝦養殖28萬畝、建有工廠化對蝦養殖育苗車間30萬立方水體,年產海參3500噸、對蝦8400噸。2020年新戶鎮以海參和對蝦為主導產業申報創建了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立足沿海資源優勢,在穩步發展海產品養殖業的基礎上,延伸漁業產業鏈條,大力扶持發展特色海產品加工等漁業延伸產業,增加就業機會,助力群眾增收是擺在新戶鎮面前的重要課題。
由海盛公司實施的加工倉儲提升項目,就是為拉長產業鏈條做出的關鍵舉措。該項目改造提升500噸低溫庫,建成1000噸低溫儲存冷庫;引進一條漂燙流水線及淨水、製冰、自動打包等設備;建設300平方米產品綜合服務廳,涵蓋產品檢測、網上銷售等功能,拓展線上銷售。
東海公司劉經理介紹說:「鎮政府投入產業資金不僅給項目的實施帶來了現金流,也堅定了我們海產品加工產業化、品牌化的信心。」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全鎮水產品加工能力,形成以南美白對蝦為主的水產品加工、冷儲、冷鏈、多渠道銷售的產業鏈條,實現產業提質增效,推動水產品銷售從鮮活產品向加工產品轉變,帶動當地漁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升級,為加快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建成農業產業強鎮提供支撐。
「產業資金的使用是我們在鎮政府的帶領下,14位第一書記和村民共同調研論證、多次民主商討的結果,資金的使用嚴格按『四議兩公開』程序進行,公開透明。該項目的實施也將為村民就業、壯大村集體經濟提供重要助力。」河口區派第一書記蔡世軍說道。
產業資金投到優勢產業上,產業得到了發展,「輸血」變「造血」,各幫扶村也有穩定的集體收益,實現了產業發展和壯大村集體經濟 「雙贏」,為農村、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文章來源:水產養殖網)
(責任編輯:DF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