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潤八桂

2020-12-24 廣西日報

本報記者 譚卓雯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脈絡通則經濟活。「十三五」時期,廣西金融業牢記服務實體經濟的天職,金融政策持續升級,金融改革有序推進,資金結構流向更趨合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十三五」期間,廣西金融業綜合實力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提升,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預計到「十三五」末,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500億元左右,是「十二五」末的1.5倍,年均增長約9%;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均達3.5萬億元左右,分別是「十二五」末的1.5倍、1.9倍,年均增長約9%、13%;保險市場實現保費收入720億元左右,是「十二五」末的1.9倍,年均增長約13%。

開放升級,跨境金融創新暢通「雙循環」

「上個月,我們公司僅耗時1天便通過建設銀行欽州分行應用新政策提供的境內外聯動的金融產品,獲得1.5億元融資,節約融資成本83萬元。」廣西天盛港務有限公司財務經理劉巧麗說。這樣的融資便利,得益於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創新推出的境內信貸資產跨境轉讓業務。

「十三五」時期,是廣西金融改革加速推進的5年,沿邊金改順利收官,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高位推進。近年來廣西利用金融開放門戶、自貿試驗區、陸海新通道、中國—東協信息港、粵港澳大灣區等多項國家政策疊加的背景,進一步完善金融開放門戶實施的配套政策,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創新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貿易投資更加便利。我區銀行機構將開戶、付匯、徵稅保函等金融服務和產品嵌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海關稅費匯總擔保全流程線上作業,辦理時間縮短至1—2天。我區保險機構推出關稅保證保險提高通關效率並降低企業通關成本,人保財險2020年為94家企業出具181筆關稅保證險保單,為企業釋放3.64億元關稅保證金……

今年8月,國家賦予廣西新的使命,批覆開展中馬「兩國雙園」跨境金融創新試點,實施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便利化、跨境人民幣同業融資、境外項目貸款、簡化人民幣NRA帳戶離岸劃轉、境內信貸資產跨境轉讓5大創新。其中,跨境人民幣雙向自由流動便利化政策屬全國首創。截至11月26日,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5項創新業務量合計18.8億元。

專家指出,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獲批後,經濟主體可充分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靈活配置、管理和使用人民幣,極大減少資金和匯兌成本,將支持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企業融資需求更快滿足。2019年以來,我區大力推進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依託科技賦能增加金融供給。截至2020年12月21日,全區通過該平臺完成出口應收帳款融資688筆,放款金額合計24.5億元,有效緩解出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2020年11月末,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量1.27萬億元,結算規模全國排名第十,在9個邊境省(區)、12個西部省區市中排名第一。

精準直達,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提升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平南縣一家食品加工廠的負責人李女士怎麼也想不到,在企業岌岌可危的關頭,獲得銀行貸款能如此容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李女士的食品加工廠今年上半年經營狀況不佳,員工工資發放都成了問題。7月,她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到平南桂銀村鎮銀行,400萬元貸款很快獲批。平南桂銀村鎮銀行還利用支小再貸款資金政策,對其中的200萬元信用貸款給予低利率優惠,讓李女士喜出望外。

「十三五」期間,廣西更加注重金融政策「精準直達」,圍繞工業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雙百雙新」項目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大工程,完善金融服務政策體系,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廣西在全國率先推出財政貼息復工貸(穩企貸)政策,創新採用財政補貼銀行利差、銀行直降利率的方式,通過財政金融聯動支持復工復產和穩企業保就業。全區累計投放貼息復工貸(穩企貸)416.15億元,為1.5萬戶企業節省利息成本8.32億元,加權平均利率降至3.61%。

在「十三五」即將收官之際,廣西總結前期經驗,出臺桂惠貸政策支持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每年用40億元財政貼息資金,撬動優惠利率貸款約2000億元,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支持實體經濟獲得融資。

針對企業與金融機構信息不對稱的瓶頸,近年來廣西大力推動政金企融資對接活動制度化常態化,完善區、市、縣三級政金企融資對接機制,搭建線上全天候服務政金企融資對接的廣西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截至2020年11月末,累計有2.3萬家企業通過平臺發布融資需求近2000億元,幫助1.7萬家企業獲得金融機構授信約640億元,實際1837家企業獲得貸款支持30.88億元。

在政策引導下,我區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民營小微企業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實體經濟薄弱環節得到金融機構更多資金支持。

截至2020年11月末,廣西製造業貸款餘額2349.69億元,同比增長18.19%;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融資餘額4143億元;全區普惠小微貸款餘額2963.84億元,同比增長21.41%,連續8個月保持超20%的增速。廣西小微企業貸款在量增的同時,還實現價降。1—11月,廣西金融機構新發放的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5.28%,同比下降76個基點,低於一般貸款利率19個基點,為企業節約成本5.49億元。

改革擴面,普惠金融通達鄉村大地

自2015年以來,上林南華糖業有限公司就持續得到農行廣西分行的信貸支持,累計3.85億元的信貸活水,為南華糖業的穩健經營提供了保障。農行廣西分行通過多方協作,聯合廣西農業信貸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為南華糖業下遊蔗農發放蔗農貸款0.8億元,支持和帶動當地近8000名貧困蔗農就業發展生產。

「十三五」期間,我區各級金融部門和金融機構持續完善基礎金融服務、重點傾斜金融資源,創新金融扶貧政策、產品和服務,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

「金豬貸」「甘蔗貸」「林業貸」「農擔小微貸」「惠農e貸」「保險+期貨」……一大批金融特惠產品和服務投向鄉村,線上線下全方位為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注入強勁動力。農村金融改革「田東模式」在全區升級推廣,我區持續開展農村信用「四級聯創」「三農金融服務室」創建工作,不斷完善農村信用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農村信用環境,目前全區所有縣域均已建立農戶信用信息系統。

日趨完善的農村金融服務,激發了「三農」的有效貸款需求。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廣西涉農貸款餘額9743.16億元,較上年增長1065.8億元,同比增長13.98%;全區金融精準扶貧貸款餘額2119億元,累計發放貸款3894億元,其中產業精準扶貧貸款餘額713億元,同比增長78.33%,遠高於全區各項貸款增速;全區新增發放扶貧小額信貸貸款105.25億元。

一組組亮眼的數據,勾勒出我區金融滋潤實體的美好圖景;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託起了我區經濟發展的大底盤。新起點上,廣西金融業將持續為實體經濟蓄勢賦能,進一步促進經濟與金融良性循環,成為提升廣西經濟競爭力的有力支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天津OTC為中小企業引來金融「活水」
    截至今年11月底,天津OTC發揮融資服務優勢,於防控疫情期間主動減免融資服務費,為企業融資33.86億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累計實現融資額632.32億元,引入金融「活水」推動企業融資發展。
  • 赤峰市喀喇沁旗:金融「活水」化為扶貧「甘泉」
    但是這些都杯水車薪,要徹底拔掉「窮根」,朱學剛家還需要一條源源不斷的「活水」。與扶貧工作隊多次溝通後,朱學剛決定發展蔬菜種植。可啟動資金從哪來呢?朱學剛又犯了愁。這時,乃林農行為他送來了「及時雨」。在銀行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國家扶貧小額信貸資金政策及申辦手續後,他立即申請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建大棚、買秧苗……朱學剛的蔬菜冷棚搞起來了。
  • 廣西融水:金融活水「貸」動大苗山脫貧致富
    近5年來,人民銀行融水縣支行大力引導當地金融機構累計發放金融精準扶貧貸款37.86億元,累計帶動和服務超23萬人次,金融助力脫貧攻堅取得良好效果。  為加大金融扶貧力度,近年來,人民銀行融水縣支行向轄內兩家法人銀行機構累計發放扶貧再貸款14.25億元,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向貧困戶及貧困企業提供低成本資金。
  • 政策猶如甘霖雨 金融暖企潤心田 菏澤銀行業「金融活水」驅動復工...
    大眾網·海報新聞菏澤3月3日訊(通訊員 王慶輝 記者 劉陶然)山東在「強化金融支持」中對中小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20條措施」提出,對受疫情影響、授信到期還款確有困難的中小微企業,銀行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要通過適當降低利率、減免逾期利息、調整還款期限和方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2020年,山東省內各銀行機構對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和新增貸款規模不得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 金融活水來 甘霖潤紅土 - 資訊廣場 - 華聲在線
    中國建設銀行韶山支行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金融活水服務「三農」,澆灌美麗鄉村,用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貸」動發展新希望,解難紓困,助力特色產業,賦能實體經濟,服務鄉村百姓。 澆灌實體,以金融活水潤澤美麗銀田 激活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針對金融領域長期存在「農村補貼城市、農業補貼工業」的現象,建行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鄉村金融,從滿足傳統單一的農戶信貸需求,向新興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下綜合多元的金融需求演進,從而實現城鄉金融服務均等化。
  • 扶農助農,看江蘇金融活水如何繪就"豐收畫卷"
    今年以來,江蘇省內銀行和保險業堅持服務"三農"的使命,切實提高金融服務水平,保障秋收工作順利開展,保障農戶的切身利益,以"金融活水"繪就"豐收畫卷"。
  • 「金融活水」潤果田碩果滿枝笑開顏
    河壩場信用社在得知其資金困難情況後,充分運用「十二大農業特色產品」貸款產品,發放了50萬元貸款,助力修建冷庫,為果園注入活水,讓果源「活」了起來。同時,楊福已積極帶動50餘名貧困戶脫貧致富。    從承包工程的老闆到當地水果產業致富帶頭人,楊福用了6年,同時石阡農信社也用6年時間助其成長,用金融支持當地產業發展,帶動當地老百姓共同致富。
  • 金融活水繪就「豐收畫卷」 精準滴灌 支持特色產業發展 備足資金...
    今年以來,全省銀行和保險業堅持服務「三農」的使命,切實提高金融服務水平,保障秋收工作順利開展,保障農戶的切身利益,以「金融活水」繪就「豐收畫卷」。  江蘇農行泰州興化支行客戶經理唐成聖說:「只要是在我們信用白名單內的養殖戶,只要他提出金融需求,在一周內就能放款到位。希望通過我們的服務為當地的養殖戶擴產增收。」
  • 為脫貧攻堅注入金融活水 光大銀行探索精準扶貧譜新篇
    普惠金融提升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獲得性普惠金融注重金融服務的全面性和普遍性,即讓每一個個體都可以平等享受金融服務。我國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這就要求金融機構提高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覆蓋面、滲透率。光大銀行在助力脫貧攻堅戰中,充分發揮其網點網絡、信息科技和人才資金等優勢,引導金融資源流向農村地區,提高貧困地區的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 建行黑龍江分行:金融科技通「雲渠 」 百億「活水」惠「三農」
    只有確保金融資金『活水』豐沛充足,『三農』的發展動力才會更強勁,我們要匯聚更多資源和力量,幫助農民創業致富,助力黑龍江鄉村振興和農業強省戰略!」2018年5月,該分行立足回歸社會本源,踐行國有大行情懷擔當,從金融供給側改革破題,最終確定了「智慧鄉村」項目建設的目標:解決農業「補貼亂、監管難」;解決農村「缺信用、服務難」;解決農民「融資難、融資貴」。  「作為國有大行,就是要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魄力,主動擁抱金融科技變革,把發展普惠金融事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初心,轉化為創造性金融實踐、服務社會民生的使命。
  • 金融科技「活水」跑進黃河經濟帶,度小滿攜手《奔跑吧》講好公益...
    在鞏固脫貧成果的戰役中,金融行業有著其他行業在防返貧方面不具備的先天的行業優勢。由於金融與經濟共生共榮,金融科技作為數字時代激活當地小微經濟主體活力、發展地方經濟生態的"活水",已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可或缺的動力之一。無論是從政府、中小企業還是民眾,都開始重新認識、思考金融科技的價值。
  • 金融「活水」助力高質量發展——「十三五」成就宣傳系列報導之四
    &nbsp&nbsp&nbsp&nbsp「十三五」時期,我市不斷強化激勵引導,推進金融扶貧,培育資本市場,防控金融風險,全力推進金融業健康快速發展,為全市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 農業領域的「金融活水」從何而來?
    發布會披露的信息顯示,金融機構舉措積極,以優惠利率、綠色通道、專項資金、債務接續、科技金融等方式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從源頭引活水,幫助企業順利渡過特殊時期。農業領域聚集了大量的中小微企業和普通農戶,它們只有「貼緊地皮,才能填飽肚皮」。而農業的天然屬性,導致其極易受到自然、外界市場環境以及供應鏈波動的影響。
  • 高密農商銀行「三大工程」注入鄉村振興金融活水
    在轉型發展過程中,高密農商銀行黨委緊盯重點工作,將產品服務著重向「三農」傾斜,全力推動「三大工程」,助力轄內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注入金融活水。 與文明辦、地方金融監管局、婦聯、人民銀行等職能部門攜手,積極對接「村委黨建先進、產業優勢明顯、鄉風文明」的村莊,著力打造一批「服務鄉村振興省級樣板村」,對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形成示範帶動作用。二是規範流程,提高貸款可獲得率。按照「兩回訪、一補籤」工作要求,對前期已授信未用信或符合條件未籤約授信的客戶再次回訪補籤,提高授信籤約覆蓋面。
  • 政銀攜手為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30餘家產業鏈企業共謀發展
    ▲「後疫情時代」企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論壇當天,活動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拉開序幕,在為企業解讀農業銀行金融支持科創型企業政策的同時,農業銀行湖南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也就企業在金融方面遇到的疑問進行現場解答,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
  • 佛山中行 撐小微企業 注金融「活水」
    參會代表為「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政策宣講會」點讚。中小企業融資融智南粵行活動現場。佛山「隱形冠軍」背後有隱形「金融力」作為支撐。有了中國銀行佛山分行(以下簡稱「佛山中行」)的精準對接,解決企業生產所需資金的難題。
  • 重慶:金融「活水」直達企業 前11個月普惠小微貸款增三成
    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22日通報稱,今年以來各項「穩企業保就業」金融政策快速落地,金融「活水」精準直達企業。前11個月,重慶普惠小微貸款餘額2976億元,同比增長29.8%,首次獲貸普惠小微市場主體新增13.9萬戶。
  • 提供技術指導、引金融「活水」……多方保障 抓好春季農業生產
    助力春耕生產,江西引入了金融「活水」,為了支持種糧大戶在疫情期間能夠及時有序開展春耕生產,不誤農時。江西贛昌農商銀行把600多名理財專員變身服務專員,下沉到田間地頭摸清摸準每一個種植大戶的實際融資需求,設計優惠利率的信貸產品解決他們春耕方面資金緊缺的後顧之憂。
  • 政府搭臺,金融助力!深圳大浪街道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資金「活水」
    這些問題,在12月10日大浪街道首場金融服務「百園千企」活動現場得到了解決。政府搭臺,為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龍華區大浪街道是一個工業重鎮,現有工業園區238個、工業企業6400餘家,經濟活力強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金融「活水」澆開幸福...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金融「活水」澆開幸福花——甘肅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駐村幫扶工作綜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齊興福在甘谷縣脫貧攻堅一線,來自甘肅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多名駐村幫扶幹部正全力以赴、迎難攻堅,向幫扶所在地貧困堡壘發起最後的總攻。近年來,甘肅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聚焦決戰脫貧攻堅,將工作力量、資源、精力向脫貧攻堅一線傾斜,緊密結合自身優勢,統籌謀劃推動農村金融服務與脫貧工作,走出了一條金融助力脫貧攻堅的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