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申奧片,我激動了

2021-02-28 褻瀆看電影

Peter Nashel - Tonya Suite


Cliff Richard - Devil Woman

我常說,我不喜歡奧斯卡頒獎季的命題作文,但每年看到奧斯卡頒獎季的電影,都有讓我激動半天的片子。

昨天看了克雷格·吉勒斯佩導演的新片《我,花樣女王》,從最開始看熱鬧的心態,到最後被深深的驚豔到。

它的完成度太好了,雖然從任何一個角度講,它都不新鮮,但從任何一個角度講,它又都很優秀。

星級推薦:★★★★

 

很喜歡這部電影的臺灣譯名,很符合女主角的形象,叫《老娘叫譚雅》。多霸氣啊!符合她的性格。

片子的女主角叫譚雅·哈丁,是一個粗魯沒文化的紅脖子美國鄉巴佬。瞧,我用了這麼多歧視性的形容詞,「小丑女」瑪格特·羅比就演了這麼一個角色。

 

這部電影根據譚雅·哈丁和傑夫·葛魯裡的採訪改編,電影一開始就說,這部電影絕不諷刺,非常矛盾,非常真實。

這是一個非常美國夢的故事,只不過完全是走了另一種極端,它非常的黑色,也非常的幽默。它讓你笑,骨子裡卻是個讓人惋惜的悲劇,這種做法就屬於傳說中的喜劇的最高境界。

小丑女瑪格特·羅比

 

每年奧斯卡頒獎季都會有這種電影,《大空頭》《美國騙局》《狐狸捕手》《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等等,大家都像《我,花樣女王》一樣,找一群明星來梳個超級誇張的髮型,戴上小鬍子和眼鏡,造型誇張的形象大變,直奔著奧斯卡表演獎提名而去。

這樣的電影在服裝、美術、攝影和髮型設計之類的技術環節,優點都會誇張到最大化。

 

其實奧斯卡命題作文的特點,就是每一位主創都儘可能的把技術含量做到最醒目的地方,讓外行都能一眼就看到你的好。

就像片中的表演,飾演譚雅老媽的艾莉森·珍妮,換了一個短髮,戴上厚重的眼鏡,叼著煙,出口成髒,讓人跟她以前銀幕上的長髮造型很難對上號。她就像一個魔鬼,和《爆裂鼓手》裡的J.K.西蒙斯一個水準。

或者片中的攝影,每當譚雅踏上賽場,攝影機就立刻跟著演員一起跳舞。

瞧瞧這是誰?

 

所以,這樣的電影,你沒法看不到它的好,很難不被它打動,無論是從技術、表演到劇本,它的每一方面都是可圈可點的。

 

它的劇本很有意思,編劇在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用了各種手法。演員模仿真實人物原型的採訪素材,各執一詞,然後編劇就用這些採訪串聯故事。

因為採訪了故事各方當事人,當事實跟某個人的口述有出入的時候,編劇就讓角色對著鏡頭說話,就是傳說中的打破第四面牆,用上了戲劇間離效果。這招在這裡挺有效的,起到了黑色幽默的同時,還能讓人快速的了解電影主創心目中那個客觀公正的真相。

 

像譚雅這種從小就被母親逼成溜冰天才的女人,從專業水準上講,她在職業生涯的某個時期,確實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運動員。她從一個紅脖子大老粗,憑藉自己的努力,拿到了無數體育賽事的冠軍,是美國第一個完成冰上三圈半跳躍高難度動作的選手。她的經曆本來非常的美國夢,但在譚雅的故事裡,正是大眾對美國夢理想中的定義,毀了她的一生。

絕不是淑女

 

她很粗魯,她從來都不是小公主,她比賽時的選曲讓評委不舒服,她的表演讓人覺得像個溜冰的鐵T。

你可能會覺得,她是一個質樸單純的女孩,有點傻,希望自己這輩子,被別人關注,被別人愛著。因為關注和愛,都是她從小缺失的,是不可能從她母親那裡得到的。她的母親只會打她,罵她,讓她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廢物。

 

這種傻姑娘,遇到了一個更傻的男人,這個男人還有一個更傻更蠢更廢物的朋友,這個可怕的故事就開始了。

是什麼讓譚雅的故事變成了悲劇?是她嫁給了錯誤的人,還是她自身的性格?這很難說,很多事情只是導火線,最後的悲劇才會讓人意識到不願面對的真相。也許從譚雅有這麼一個魔鬼老媽開始,她的人生就註定是一個悲劇了。

384和小丑女

 

生活中付出沉重代價的,往往不是那些傻子,而是有天賦的人。犯罪只是把傻子關進監獄,出獄之後,傻子還可以更傻。對於天才來說,道德問題會毀了他們的形象,葬送了他們的前程,但在法律面前,這就是犯罪的代價。

對有些人來說,代價不算什麼,對另一些人來說,代價可能大到無法承受。

在譚雅的悲劇裡,並不只是因為她參與了犯罪,而是人們對她的印象一直都不好,她一直都是一個異類,以致於人們不願意承認她的努力,無論她付出了什麼,在別人眼裡都是偏見。

只有負面新聞纏身的時候,才會被關注

 

片中花樣滑冰運動讓人想到選美大賽,之前看過一部紀錄片講印度小姐的選拔,要求美麗的標準是從眉心到鼻尖的距離跟鼻尖到下巴、眉心到髮際線的比例是1:1:1。對於身材和五官有著各種嚴格的數據,數據上達到要求才叫美,嚴重把女人和女性美物化。

在花滑的世界也差不多,譚雅小時候被嫌棄不像小公舉,長大了被嫌棄服裝不合體,表演被嫌棄不夠優美像鐵T,想參加奧運會還會被嫌棄沒有完美和睦的家庭。

諷刺的是,譚雅完全是花滑運動選擇標準的反面教材,雖然她從小天賦稟議,但像她這樣的人,即使再努力,沒有後來的意外,她還是很難成功。

 

到最後,這部電影想要的表達的讓人覺得很複雜,是童年毀一生,女主角自身的性格使然,還是遇人不淑,嫁了個渣男,還是體育世界的潛規則和偏見,原因確實「非常矛盾,非常真實」,相信每個看過電影的人都只有體會。

演員造型和真實人物原型

 

至於瑪格特·羅比和塞巴斯蒂安·斯坦等人表演,儘管他們已經很努力的在凹造型改口音了,但演著演著,我們還是認出了他們本來的面貌,看到了他們以往的影子。

小丑女也有最後的演技大爆發的時刻,演的也很賣力,但在艾莉森·珍妮和朱麗安妮·尼科爾森這些老戲骨拿腔拿調的表演面前,他們還是稍微膩了一點。

 

這種奧斯卡命題作文擱在奧斯卡頒獎季,最有競爭力的就是劇本、導演、表演和服裝幾個方面,一般最有競爭力的獎項是劇本,表演方面一般也就是撈一個提名。編劇史蒂芬·羅傑斯的劇本是這部電影最出彩的一個環節,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提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祝他好運了。

幫我漲粉

相關焦點

  • 亞洲「申奧片」201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參選影片
    每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角逐已然成為一場世界各國文化之間的激烈競爭。2017年,各國「申奧片」共有85部,已成為創紀錄的數字。而2018年,申奧片數量又創新高,共有92部。其中亞洲共有30部影片報名,歐洲35部,美洲17部,非洲8部(為歷年最多),大洋洲2部。
  • 專訪申奧|金鵬展翅 金雞初啼
    申奧:感謝!感謝!對我個人來說比較平常心吧。獲獎前沒有刻意的期待,獲獎後心態也很平和,就把它(獲獎)當成一個新起點吧,可能覺得自己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我可能更多精力注重在向前看,專注未來和下一步的計劃上,所以心情確實比較平和。
  • 看完這部人屍戀神片,我再也無法直視哈利波特了……
    結果屍體好像有放不完的屁,對主角的臨終感言持續進行打斷。感覺有點語言不通的主角很喪氣,於是……豆瓣評分8.1分,我覺得這個評分持保留意見。畢竟,這部電影擦了點人屍戀的邊,呵呵呵呵……可能對某些不看內涵只看畫面的單純寶寶們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創傷……我能理解。
  • 嘲笑過片名後,我哭著看完這部片
    第一部刺破現實的印度申奧片;第二部溫柔催淚,情感充沛;第三部一定會讓你想起另一個人;最後一部,那些主演我們不能遺忘。不廢話,上肉!對了,那根細小的刺——男主角最後被頒發誠實可靠獎狀,別人跟他道喜,他聳了聳肩膀:我不了解什麼是誠實可靠,我只是盡了自己的職責。但連盡職都成了需要額外表彰的品質,難道不就是最大的諷刺?
  • 《晨曦將至》憑什麼成為日本「申奧片」?
    《晨曦將至》憑什麼成為日本「申奧片」?雖然《晨曦將至》的故事衝突極具張力,與河瀨直美生活化的鏡像風格有所差異,但所幸河瀨直美也參與了編劇,這保證了電影版《晨曦將至》至少不會以「九點檔」家庭片的形式出現。
  • 韓國人拍了部「手撕鬼子」片,竟然拿去申奧!
    你應該看這篇文章,是因為:《大唐玄奘》被選為申奧電影後,網上各種吐槽。
  • 歐洲「申奧片」介紹(上)∣201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參選影片(連載三)
    歐洲的」申奧」片向來是精彩紛呈,題材也一如既往的廣泛,有永恆的政治、戰爭、環保、親情等,還有近些年高熱度的難民、跨性別、隱私監控。
  • 電影《受益人》 申奧對寧浩風格的致敬與抽離
    青年導演申奧執導,大鵬、柳巖主演,即將於11月8日上映的電影《受益人》走入人們的視線。沒有超級華麗的主創陣容,沒有強勢的宣傳陣勢,只有寧浩監製才讓這部電影沾了點「名氣」味,但這都不影響《受益人》是一部好電影。
  • 曝《踏血尋梅》將代表香港申奧 角逐最佳外語片
    曝《踏血尋梅》將代表香港申奧 角逐最佳外語片 時間:2016.09.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ylee 分享到:
  • 這部「申奧」作品,讓我再也不敢小看越南電影
    而下面我要說的這部越南2017年的「申奧」電影,就很成功的再一次讓我們看到了平靜中能散發出的巨大能量。《綠地黃花》。(又名:《我看見黃花在青草中搖曳》)電影其實是2015年就上映的,而且獲得了當年絲綢之路電影節年度故事片獎,代表越南申報了2017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影片改編自越南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阮日映的同名小說。
  • 看完趙露思的《我喜歡你》,整理完激動的心情,我寫下這篇文章
    這段時間筆者正在追一部劇叫《我喜歡你》,估計很多人已經在看了,而且當初追這部劇的時候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趙露思。因為說實話論人氣趙露思還沒有到能夠一個人挑起女一號的膽子,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我喜歡你》這部電視劇一下子就火了起來。
  • 直覺告訴我應去天安門-一個臺灣女孩的申奧之夜
    來自臺北的女孩林怡君,談起七月十三日的申奧之夜,依然心緒難平。  那天傍晚,看過電視轉播的北京代表團的陳述,林怡君就迫不及待地和幾個北京的好朋友趕到工人體育場附近一家叫「上下線」的酒吧,「這是早有『預謀』的,因為那家酒吧很寬敞,而且還有大屏幕。」她說,「我們還帶上了一大瓶香檳,也是早就準備好的,大家都相信北京一定會勝出。」
  • 看完這部片,我竟然有點喜歡凱拉·奈特莉了
    看完這部片,我竟然有點喜歡凱拉·奈特莉了 文 | 盛昊陽在1959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金粉世界》(《Gigi》)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
  • 豆瓣8.7,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單身真好
    這部電影一開始看起來是個挺好的愛情片,講一對富有小夫妻的幸福生活。但隨著劇情不斷推進,你會發現事情並不簡單。不管是故事線、時間線、敘事風格、人設,都在不斷變換。每當你以為自己已經知道這是一件什麼事、這些人是什麼人,電影就會給你來個大轉折,而且不是那種生硬的戲劇化轉折,而是那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卻特別有破壞力的轉折。
  • 《受益人》導演申奧被質疑風格和寧浩太像,聽聽寧浩是怎麼說的?
    在風格和自己更切近的申奧身上,寧浩反而在往後退。文/張一瓜編輯/龐宏波忙碌與克制。當導演申奧和工作人員正站著吃盒飯時,寧浩卻還在接受著一家又一家媒體的採訪,無從脫身,行程被安排的異常緊湊。雖然兩個人在前期宣傳上往往一同出現,但顯然寧浩是《受益人》這部影片前期宣傳主打的重要一環。
  • 中俄申奧片"不約而同" 聚焦各自民族的一段痛史
    中俄申奧片"不約而同" 聚焦各自民族的一段痛史   奧斯卡組委會近日公布了76個國家和地區所提交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申報名單,《一九四二》將代表中國內地徵戰奧斯卡,與此同時,《史達林格勒》被選為俄羅斯代表角逐第86屆奧斯卡。
  • 陳哲藝"熱帶雨"將代表新加坡"申奧"
    時光網訊新加坡選送了陳哲藝導演的《熱帶雨》,競爭2021年奧斯卡獎的「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熱帶雨》也是繼前作《爸媽不在家》之後,陳哲藝的影片第二次代表新加坡「申奧」。新加坡自2005年以來就開始了「申奧」之旅,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獲得過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的提名,也沒有進入過大名單。2005年邱金海導演的《和我在一起》由於片中由太多英文對白,被取消了申請「最佳外語片」的資格。
  • 全球斷電,我用手機也要看完這部災難片
    《我的生存之道》《完美逃亡》《倖存者》《末世孤行》《深海浩劫》這種我們太熟的災難片,不論好壞,都往一個「大」字上造。也許是兇殘的異形大怪獸,或者是天災地劫。停電後,一家之主鈴木各種轍想完,結論是,呆城市裡就沒轍。最後……他想到了鄉下的嶽父。哇,那是多少年沒去過老家了啊?對哦,那裡就算沒電,也有海,有水,有糧食吧?為了活下去,鈴木決定,全家千裡走單騎。
  • 縣豪 | 平常中見驚心,臺灣這部申奧電影不簡單
    雖然不可能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但對於2017年的臺灣而言,它卻是最合適的申奧作品。比如2008年臺灣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同志電影《艾草》,以及2013年白冰冰本色出演的《那天媽媽來看我》。在這些作品中,父母是沒有身份認同焦慮的,但這部《日常對話》,卻將這種焦慮移植到父母身上。
  • 看完這部變態片,我立刻關了朋友圈
    這是一部新上線的驚悚懸疑片。觀眾看完紛紛改密碼。他自信的眼神仿佛在說,Beck遲早是我的。但,真是如此嗎?故事始於開頭那場邂逅。囚禁在地下室,玩起「我問你答」的真心話play。這個倒黴催的渣男結局如何,我不劇透了,你們自己看。反正看完了後背涼得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