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2021-03-02 竹火

孟子曰:

「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由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

孟子說古代賢明的君王都是好善而忘勢的,也就是做決策的時候心中只衡量能否對國家、社會、百姓產生好的影響,而完全不在意是否有損自己的權勢。

這是一種很難得的情懷,孟子認為一個真正賢明的君王一定要具備這種情懷。

而對於有修養的讀書人來說也是如此。

自己得勢了,能夠忘記自己的權勢,而如果自己沒有得勢,則忘掉別人的權勢。

這是古代的士大夫精神,心中只有道義,無視權勢。

如果王宮貴胄們希望得到士大夫們的幫助,卻沒有盡到禮數,那麼士大夫們甚至都不會接見他們,更不要說臣服了。

故而後來西漢劉向曾讚揚古代士大夫說「天子不能臣,諸侯不能友」,縱是天子擁有再高的地位和權力,也不能夠隨意令士大夫稱臣,諸侯再貴為一方霸主,也不能隨意與士大夫做朋友。

其實這種氣節與信仰,在當下的社會,是十分欠缺的,就「忘勢」這一點來說,就沒幾個人能夠做到。

人都有自己得意的方面,比如當官的心裡一定多少會對自己的權位有所得意;高學歷的人畢業之後到哪裡都愛拿自己的學歷說事;愛健身的人出門就喜歡穿些修身的衣服來顯示身材;甚至很多女人買個名牌首飾或者包都要玩弄心機去賺取羨慕的眼神等等。

這都是虛榮心搞的鬼,是傲慢的心理。

但其實真正厲害的人應該忘掉自己的這些得意,自我標榜和刻意炫耀只會遭來反感,而自我得意更是會阻礙我們進步。

且炫耀名牌最多遭人反感,但若是身處高位的官員心中總是裝著「官大」的念想,那麼恐怕他不僅官威不小,決策和政令的制定也絕不會非常公正。

甚至平日裡做事都總是一身官氣,如此一來遲早是要出問題,網絡上經常爆出的那些官員因「耍官威」而被處理的案例便是這個道理。

所以,古人提倡的「好善而忘勢」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效法的。

而對於士大夫「忘人勢」的精神也是一樣,做人不應該看到別人有權、有錢便去巴結,以謀私利。

但同樣,我們也不能為了彰顯自己的正直而牴觸權貴,故意不去接觸那些有錢、有權的人,搞成了假清高。

這樣的傲氣便又成了自卑的表現。

真正的士大夫精神是要「尊德樂義」,有自己尊德的崇高的自尊心,心中堅守自己的道義。

安貧樂道,用平等心看待一切人與事,安心面對自己的生活,不羨慕奢華,不歧視弱者。

若道不同,縱是高官權貴亦不與為伍。若有所長,街邊乞丐亦可為師。

如此「則可以囂囂矣」,胸中坦蕩暢快,逍遙自在了。

最後孟子為我們總結: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我們人生在世,難免起伏不定,當我們得志的時候,要利用自己的資源去為社會和百姓做貢獻。

但如果不得志也無所謂,不要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保持住端正的品行修養,堅守自己的信念,提升自己等待機會的到來。

這兩句是孟子流傳千古的名言,是為我們中華兒女樹立起來最為正確的人生觀。

當下的社會物質文明日趨富足,但精神文明卻沒有跟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物慾的浪潮中迷失人生的方向。

縱觀全社會,人人皆追逐著「我勢」、「人勢」,可到頭來人們不僅沒有因這些追逐來的物質生活而感到幸福,反而將自己的內心搞得愈發不安。

而孟子的話總是能一針見血的戳中社會的弊病,他如同茫茫大海上為我們指明方向的燈塔,是化解我們心中焦慮與浮躁的古方良藥,是扭轉社會風氣、推動社會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值得我們好好品讀和思考。

相關焦點

  • 法寶之音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今之人於日用云為,父子兄弟夫婦之間,尚不能一一如法。稍有知見,便妄企作出格高人。未得其權,則肆其狂妄之瞽論,以惑世誣民。已得其位,則逞其暴虐之惡念,以誤國害民。其病根皆在最初其父母師友,未曾以因果報應之道,以啟迪之也。使稍知因果報應,則舉心動念,皆有所畏懼,而不敢肆縱。即不欲希聖希賢,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可得也。以故天姿高者,更須要從淺近處著手。
  • 窮則獨善其身,窮可不是指貧窮;達則兼濟天下,達也不是說富貴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原文是出自《孟子》,原文的後半句應該是「達則兼善天下」,後人習慣把兼善改作「兼濟」了。要理解這兩句,就應該聯繫上下文一起來看,才不會斷章取義。「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感到不順時,越要做到這三點
    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我讀過一些古老的易學文獻,實際上孟子對《易經》的分析十分透徹。儒家原本有六經,《易經》是群經之首。「窮則獨善其身」,人處於逆境時,需要獨善其身。應當終止掙脫,獨善其身,耐心等待運勢逆轉。2、堅定自身的信心,逆境會漸漸消退。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福互相轉化,順境和逆境,也是這般。
  • 窮則獨善其身
    儒家經典中,有這麼一句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窮則獨善其身」「窮則獨善其身。」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教給我們什麼人生智慧?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充滿了人生智慧,大概意思是:一個人在不得志的時候,就要潔身自好,注重提高個人修養和品德;一個人在得志顯達的時候,就要想著造福天下百姓。這句話千百年來不知道鞭策和激勵了多少讀書人,這些有志氣、有修養、有抱負的讀書人,往往把這句話當作自己的人生座右銘。
  • 我們的善良應該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善良最好的尺度應該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正義是要有成本的,善良是要有能力的。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古文本意為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大家怎麼理解?
    我認為「窮則獨善其身」和「達則兼濟天下」兩句所達成的實質效果是一樣的。「窮則獨善其身」按我的理解是有兩方面的含義。君子是應該這樣的,但是窮者要是獨善其身會讓你一直窮下去。首先,你為何窮,能力不濟或是基礎家底不厚,還是錯失良機等等因素吧,我認為窮者應該更懂得去交換,更懂得走出去,用你的赤誠去交朋友,走出去長見識,開眼界,去尋找向上的機會,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要被困住了,不要被這句話蒙蔽了,現實生活中富者即是強者,有與生俱來或後天磨練出來的掠奪性和貪婪,更有圓滑虛偽的一面,所以這句話聽聽就得了,除非你不想跳出你現在的圈子,安逸於原地踏步,要不然就像野獸一樣去思考吧,先做一隻狐狸
  • 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卡本蒂埃第一次被這小夥的樸實精神所感動,同時也第一次知道了在遙遠的古老東方有個叫孔夫子的聖人。在隨後的勵精圖治中,卡本蒂埃越來越覺得在丁龍身上聚集著東方人的許多優秀品質,是個難得的管理人才。於是,他很快提拔丁龍為管家,甚至在一些新的開發領域,還誠邀丁龍參與公司的管理。同時因為愛屋及鳥,他也深深愛上了中華文化。
  • 孫陶然北大演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最美演講】第28期
    本文為北大1987級校友,拉卡拉董事長孫陶然2017年七月在北大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演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 《劍來》達者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便是文聖一脈的從容!
    我若有心無力,於事無補,能夠獨善其身,還是從容。古人言,達者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也正是一種從容,有能力,那我便盡力幫助身邊人,當然更要明白,救急不救窮的道理!畢竟對於有些可憐人,是真的可恨之處,自己落魄不如意之時,也無事,努力充實自己,不去打擾身邊人,也是一種修行,一種從容,老秀才問平安:「辛苦攢下些家底,說不要就不要啦?」
  • 達難兼濟天下,窮亦不能獨善其身,《笑傲江湖》告訴你真實的原因
    偽君子嶽不群與闢邪劍法相對的武功便是風清揚傳給令狐衝的「獨孤劍法」,或叫「獨孤九劍」。這是一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劍法,江湖上雖有人知道其名而卻很少有人見過其劍,更少有人得其真傳。小師妹,令狐衝得不到的女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中國儒家對人生的最高理想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但這只是一個理想的人生模式。
  • 35句古人名言獨善其身,兼善天下
    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現代社會,有很多人,鑽進錢眼,不惜違法亂紀;做人,窮,也要窮得有骨氣!——《管子》17、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立志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強,相應的,逼迫自己所學的,也就越多。18、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 【對話】管老師: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我: 你們創作新歌的模式是什麼呢?衣著光鮮的人們從我身邊匆匆經過,面無表情的他們在想些什麼。 又是一個,沒有月光的夜晚,我站在十字街頭,手裡握著半瓶啤酒。高樓的人們在失樂園裡繼續作樂,我突然舉起了酒瓶想砸碎一切。
  • 外出打工,辛辛苦苦一年是為了什麼
    窮者獨善其身,富則兼善天下。我們作為社會最基層的勞動人民,文化程度有限,沒有什麼一技之長,外出打工似乎成了能改善生活狀況的唯一有效途徑。外出打工,辛辛苦苦一年是為了什麼?那是源於我們對生活的熱情和對未來的執著。為了炙熱的愛情和堅守的理想;為了一天天老去的父母和一天天長大的孩子;為了明天的生活比今天更好。所以,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