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專欄 · 我吃過的內江

2021-02-16 成都美食

成都美食開名人美食專欄了,有幸請到成都美食圈內知名美食前輩為大家分享關於吃的心得!
以後每周成都美食都會不定期更新名人專欄,敬請期待和關注~

本期名人

九吃,四川烹飪雜誌次資深編輯記者,搜狐新聞客戶端自媒體成都站站長,四川通吃幫幫主。

本期導語

我對內江並不熟,初中學校組織春遊去過一次,沒有留下什麼印象。2011年經過椑木鎮,專門去吃過著名的廖血旺,最近的一次是去年採訪內江城區的飲食。

在川菜的流派當中,內江和自貢都屬於小河幫,以鮮辣風味見長。沱江穿城而過,故擅長烹製河鮮。

河鮮:郭龍河鮮館

內江飲食有四大風味:大千風味、河鮮風味、家常風味和甜食風味。說到河鮮,這家開了15年的郭龍河鮮館可一試,該店的多數河鮮都是用高壓鍋壓出來的,沒見過吧!

家常翹殼、麻辣三角蜂、大蒜鯰魚、家常青波、油炸河鰺都還可以

地址:內江東桐路市委老幹部活動中心

酒樓:甜城故事

甜城故事裝修檔次不低,消費卻可高可低,樓上有超大的包間,大廳寬敞,內江人婚壽宴請常去那裡,氣派有面子。去年橋奶奶還帶橋姐姐去那參加過親戚的生日宴,菜餚也做得不錯。

地址:內江興隆路(近國家電網)


家常:小雅青青

小雅青青號稱是內江的「明婷」。店門外搭著塑料棚,下面擺著些簡陋的桌椅,典型的蒼蠅館子。店主叫嚴軍浩,既然是資中的老鄉,還是《四川烹飪》的忠實讀者。

該店賣的都是火爆肥腸、火爆腰花、魚香肉絲、肝腰合炒等傳統家常菜為主,廣受好評的招牌菜還有纖絲鴨面、刀口魚、涼拌魚、豆花牛柳等。

地址:內江星橋街(大千國際酒店旁邊)


家常:三溪家常菜

三溪是內江東興區高橋鎮的一個村,離內江市區約15公裡,開了30多分鐘才到。那裡有座遠近聞名的般若寺,可惜沒時間去看。

這家店在三溪老街上已經開了20多年,最早由付成文在掌勺,現在交給了女婿劉洪。付成文的父親付德敬,少年時曾在內江著名的「民樂飯店」學廚,新中國成立後來還給朱德做過飯。

該店用的黃鱔、泥鰍、土雞等都是當地所產的原生態原料。烹製黃魚美蛙時,多用子姜鮮椒,味道鮮辣刺激。

地址:內江高橋鎮三溪老街


家常:香怡小廚

幾個廚師打夥開的一家家常館子,環境一般,味道不錯,價格也便宜,木香雞腳、乾媽大排、橙香兔等菜不錯。

地址:內江和平街3號


特色菜:餘家鵝莊

四川專營鵝肉的餐館並不多,一是民間傳說鵝為發物,二是原料不如鴨普遍。餘家鵝莊的老闆餘廷長曾經是內江餐飲界的風雲人物。當年賣瘋了的肥腸魚頭就是他創出來的。

這家鵝莊全是鵝肉,滷的、燒的、炸的,還有鵝肉菌湯鍋,消費不高,味道也有特色。九吃叔叔有不少高中同學都在內江工作,當時大家就在這家店整了一桌,好多畢業後20年才第一次見面。

地址:內江興隆路168號

休閒餐:梅山有緣

內江有名的一家休閒餐飲,開在梅山公園內,環境優美,菜品也有自己的特色。核桃花罈子肉、跳水肥腸、特色魚香碗都值得一吃。

地址:內江市中心梅山公園內

小吃:王涼粉

王涼粉生意非常好,我們去的時候連通道都有人端碗站著吃。

店名全稱叫「絲絲香王涼粉」,由王朝仙女士於1996年創立,現在由兩個女兒在經營。

這裡涼粉品種較多,除了常見的紅苕涼粉、白豌豆涼粉和黃豌豆涼粉,還有少見的花生涼粉。其秘密就在於添加了特製的「王媽紅椒香辣油」和「涼粉調和醬」,前者香辣不燥,後者鹹鮮濃稠——能較好地粘附在涼粉表面,使其更「巴味」。涼粉上面還撒了花仁碎、鮮椒碎和蔥花,用筷子拌勻後,涼粉變得紅彤彤的,香辣、鮮辣、辛香等滋味融合在一起,絲絲入味,滿口留香,而且每碗才4元錢。

地址:內江市中央路步行街內

小吃:寡婦面

內江牛肉麵在川內一直都頗有名氣。內江麵館普遍用的是細面,鹼的用量較大,煮熟後色澤較黃,口感更為筋道。

內江大西街的這家「鮮美飲食店」有些歷史了,破舊逼仄,名氣卻不小,每天早上都人滿為患。內江人習慣稱這家麵館為「寡婦面」,在1993年該店初創時,的確是由一位中年寡婦(鄧本秀的母親在打理),兩三年後,鄧本秀接手經營,從此她便被不明就裡的市民誤傳為寡婦。現在這家店傳到了第三代的女性手裡。

這家店只賣抄手和素麵這兩個品種,備好的料賣完就收工。素麵沒什麼賣相——細軟的麵條臥在碗當中,周圍是一圈發黑的煳辣椒麵。麵條進嘴就是一股濃鬱的煳香。隨後端上來的抄手也一樣,碗面上是被一層黑黑的煳辣椒麵,入口也是一股特別濃的煳香味。那煳香味過於濃鬱刺激,回味還有些微微發苦,第一次吃有點不接受,但當地人卻吃得津津有味。

地址:內江市大西街78

內江蜜餞

蜜餞曾經是內江最有名的特色,但現在已經跟不上時代,在步行街去王涼粉的那個口子上有兩個攤位在賣,可作為隨手禮。

本文來自:「九吃」微信公眾號ID:sccdw9c堅持推送:與吃有關的一切事情。下期預告:
美食名人古倒吃:「從前的那些店,還好嗎?」


古倒吃簡介:

成都美食自媒體人、成都通吃幫幫主、搜狐新聞客戶端成都站站長。

相關焦點

  • 內江名人—明朝宰相趙貞吉
    聽聞大洲廣場要改造了,小編不由得想起了一位內江名人——趙貞吉...
  • 內江這些20年+的老店,吃過的人都是資格老內江!
    八卦妹記得小時候大人帶我去吃過,在店裡第一次吃到了當時內江其他火鍋店沒有的印度飛餅,薄薄脆脆的,吃到嘴裡味道香甜,可惜現在好像沒有了……連火爆成都的小龍坎、蜀大俠開到了內江,也不能撼動它的地位,無論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排在門口的長隊從來沒有斷過。
  • 懂吃大吃 親愛的,答應我,一定要去內江吃遍每個卡卡角角!
    其實在內江,巴適又安逸的,遠不止牛肉麵一種美食,去內江覓美食,想吃遍我大內江,我想應該是這樣的節奏! 第一站:早上睡醒了就整一碗巴適的內江牛肉麵,你一路走都可以一路吃,這裡,媒大媒小隻推薦一些你到內江不得不去的攤攤兒。
  • 在內江,牛肉麵就是我的半條命!
    很多第一次來內江的人,都會被親戚朋友招呼著去一家,在他們心中被稱為「最好吃的麵館」,這是內江人對遠道而來的朋友,最基本的禮節。內江人對面的熱愛有說不出的執著,不管什麼面,麵條首選是鹼面,其他的都吃不慣!
  • 萬達再次牽手內江 打造萬達•內江文旅城 -萬達再次牽手內江...
    四川新聞網消息(熊強 嚴濤)9月6日,「萬達•內江文旅城」規劃展示中心揭幕,這是繼2013年萬達廣場落戶內江後,萬達再次牽手內江的又一項目。「萬達•內江文旅城」規劃展示中心揭幕「萬達•內江文旅城」將如何大手筆開篇?
  • 展示內江人才!微電影《內江有我》順利殺青
    以展示內江人才為主題,由建興影視基地全程編導的微電影《內江有我》歷經5天的緊張拍攝,9月13日下午在內江市資中縣孟塘鎮練家祠堂順利殺青據李建興導演介紹,這部微電影主要宣傳了鳳凰集團董事長李開明、資中種子管理站曾月強、資中木偶劇團團長胡海、六中興隆校區副校長李孝成、匯宇製藥董事長丁兆等幾位內江籍知名人士敢於拼搏、敢於創新,在各自領域創造佳績、回報家鄉的感人故事
  • 盤點內江牛肉麵館!內江人外地人必須珍藏!
    要說內江啥子好吃可能大家數都數不完但是如果說什麼吃的最能代表內江的特色美味那肯定是非牛肉麵莫屬!!!內江的牛肉麵是全國聞名,也是著名畫家、美食家張大千先生愛吃愛做的麵食小吃之一。細面重鹼+湯寬+秘制油辣子+牛肉臊子,再灑點香菜,有時候湯中還會別出心裁的加點韭黃調味,這些都是內江牛肉麵的獨到之處。那你們知道內江牛肉麵是咋做的嗎?內江牛肉麵對油辣子和燒牛肉相當講究,這兩者可謂是牛肉麵的靈魂。辣椒是曬乾以後用油煎過,放石臼裡面搗成碎片,然後再淋上稍稍放涼的油,製成香味四溢的油辣子。
  • 《內江 內江》火了!聽完只想吃一碗牛肉麵!
    內江版《咖喱咖喱》- 獻 給 每 一 位 深 愛 這 座 城 的 人 -:琅 琅  小魔獸   空 空   果 果             不 才  魚擺擺   卡 卡監     制: 饅 頭   兔 兒編     導: 沐 沐   姚 姚出品單位: 內江第一城網站
  • 內江首屆百姓網絡春晚上演 本土草根明星雲集
    內江首屆百姓網絡春晚演員激情演唱。鍾欣 攝內江首屆百姓網絡春晚上演現場。鍾欣 攝   中新四川網1月20日電(王爵 郭飛)20日,記者從內江市外宣辦獲悉,19日晚,內江首屆百姓網絡春晚正式上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中木偶戲,演員們用木偶表演變臉、噴火、耍佛珠、書法,個個活靈活現;獨舞《薰香》,是多次出訪世界各國的的舞劇《孔子》裡的一段舞蹈,演員張珊珊優美的舞姿讓觀眾如痴如醉;參加過2011年央視網絡春晚的資中人蔡楚三,帶來原創歌曲《遊子回家》等本土選秀湧現的優秀歌者、廣場舞獲獎團隊帶來精彩節目。  當晚來到現場的400餘名觀眾,絕大多數來自基層一線。
  • 內江未來最吃香的區縣,不是東興也不是隆昌,而是這個地方
    內江為我國國畫大師張大千的故鄉,不僅如此,在內江歷史上還擁有9個名人,合稱十賢人。同時,內江經濟也不是很差,在2020年一季度實現312.33億元的GDP總量,處於全國第171,這樣的內江未來勢必吃香。如果說未來內江整體吃香,那麼其下轄的區縣中,哪個未來最吃香呢?
  • 在內江吃啥子?這些牛肉麵館是超多人的不二之選!
    內江牛肉麵給外地遊客李琳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今年70歲的賀定良在回味麵館吃了三十多年的面,全家人都成了麵館的忠實顧客。賀定良回憶,1985年,北街還是一條老街,周圍都是老房子,在一條狹窄的巷子裡,回味麵館開業了。從那時起,賀定良就常到麵館吃麵。「我的孫子從小跟著我來這裡吃麵。
  • 內江:幫媽媽過婦女節 小小寶貝忙打掃
    內江:幫媽媽過婦女節 小小寶貝忙打掃 2016年03月08日 19:15:19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內江3月8日訊(記者 龍豔)熊衍是內江東興區機關幼兒園小一班的一位
  • 內江這個景區春節期間正常開放,還增加了很多精彩內容
    春節期間跟家人吃完團年飯後趕緊來內江這幾個地方讓傳統與藝術融合絕對是你春節期間的不二選擇據悉,內江大千園旅遊景區佔地面積280畝,是一處以張大千書畫藝術和內江地域文化為主題,集書畫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為一體的文化主題旅遊景區,景區內有張大千紀念館、張大千美術館、張大千博物館、魏明倫碑文館和邱笑秋藝術館,以及西林寺(南宋)、鷺瀾洞(東漢)、百丈名山坊(明代)、太白樓等歷史文化及人文景觀。
  • 香港導演拍、內江人主演...又一部電影在內江「開幹」——
    「《內江有我》第一場,第一鏡,第一次。」「三、二、一,開始。」今後,我將攜團隊帶來更多更好的優秀節目,將內江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資中木偶劇團團長胡海說。「內江人傑地靈,不僅出了多位院士,還湧現出眾多優秀人才,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我感到非常自豪!」12日晚上,醜華拿到劇本就連夜熟悉劇本、背誦臺詞,希望能將劇中人物演好演透。
  • 上門問「胃口」上線當「紅娘」 內江讓用工大戶「吃得飽」
    四川在線記者 鄭志浩「這個模具車間我還沒去過,還是要去看一下了解生產情況。」3月10日上午,劉春來到在巨騰(內江)資訊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騰公司)生產車間內,向該公司人力資源課長馬小華了解企業的用工情況。作為內江經開區就業促進股股長,劉春同時是負責對接巨騰公司的就業促進小分隊成員之一。在緩解用工難題上,內江充分發揮就業促進小分隊的上門摸排和服務功能,積極開闢多種線上渠道對接企業用工需求,進園區幫企業解難,幫群眾就業,保障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 曾經,外地人來內江認識的第一個地方
    城市因歲月而蒼老,也因歲月而精彩,他們都說在這裡坐過火車的人都老了。火車站是城市對外交通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內江北站還沒有建成之前,很多人來內江,認識的第一個地方,就是內江站。內江站原名壕子口站,位於經開區壕子口街道鐵站街1號。
  • 內江:50+100!|內江|內江市委|威遠縣|市中區|資中縣
    中共內江市委 內江市人民政府關於表揚內江市生態環境保護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通報各縣(市、區)黨委和人民政府,內江經開區、內江高新區黨工委和管委會,市級各部門: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3個)蘇 倫 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謝 娟 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靖民鎮人民政府生態環境辦負責人邱小林 內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耕保股股長(七)內江高新區(3個)張 剛 內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廖貞茂 內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勝利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 內江這個地方讓你玩轉一年
    內江這個地方讓你玩轉一年 2020-08-30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江首屆環保杯「最美內江 環保風採」攝影大賽作品火熱徵集
    5月25日,記者從內江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由內江市生態環境局和內江日報社聯合主辦,內江市攝影家協會協辦,內江報業廣告實業公司承辦,《 內江日報》《 內江晚報》、內江新聞網、微內江、最內江、i內江媒體集群重磅宣傳的2020內江首屆環保杯「最美內江 環保風採」攝影大賽作品徵集活動將於6月3日截稿。
  • 內江能稱得上明星的女演員,就她了吧.
    但今天我們還是先說說大家都知道的這位內江真正稱得上明星女演員的妹子。第一次看到鄧家佳的作品,是十全九美。也算是她初入大眾視野。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帶著一絲疑惑把她看成了李小璐,當然有些肯定馬上要嗆我,她比李小璐自然多了好嗎?對,我當時也感覺,人物設定是有點可愛做作,但她演出來的感覺還是很討喜的。後來晃眼一看演員表,不是李小璐,再注意看了下臉型五官。qio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