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的輕風丨在他們手裡,瓷器成潮品

2020-12-22 新華社新媒體

一提到瓷器,很多人想到的是盆碟碗盞或者是瓶罐杯盤。但在千年瓷都景德鎮,青年創客們用最平常的泥與火,打造出一件件新潮的飾品。

走進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的「凡華造物」陶瓷飾品工作室,翠綠的「葫蘆」、鮮紅的「柿子」、金黃的「桂花」、多彩的「祥雲」在明亮的燈光照耀下更顯精緻。「飾品的造型是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設計,用泥土燒制而成的。」31歲的工作室負責人周雄昊說。

「大學期間我在景德鎮學習瓷藝,一直想創造年輕人喜歡的瓷器。」周雄昊說,見到有同學戴著陶瓷項鍊,他受到啟發,想到要生產能讓年輕人穿戴的瓷器飾品。

在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陶溪川文創街區的門店裡,周雄昊在查看陶瓷飾品。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大學畢業後,周雄昊就從6平方米的出租屋開始創建工作室。「我一直認為陶瓷不僅僅是材料,它更是一項沉澱了歷史的藝術。」周雄昊說,為了讓年輕人更快接受,在設計的時候不僅要關注產品的造型,更要注重設計符號所蘊含的傳統文化。

由於工作室生產的陶瓷飾品新潮,很快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工作室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從6平方米工作室發展到現在2000多平方米的廠區,一路走來我覺得離夢想越來越近了。」周雄昊說。

小小的瓷器飾品看起來簡單,裡面卻包含平面設計、造型設計、材料藝術等學科。據介紹,2019年,景德鎮已有超10萬名陶瓷產業從業人員,3萬多名「景漂」常年聚集於此。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陶瓷行業,景德鎮的一些院校開設了陶瓷創新專業,促進產學融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瓷器生產創新的行列。

同樣是景德鎮青年創客,景德鎮嘉垚陶瓷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鑫說:「我和妻子一直從事瓷器飾品製作,經常一起學習製作工藝和設計,也常常遇到創新瓶頸。」

「我們定期舉辦陶瓷行業沙龍,邀請陶瓷設計、燒制、銷售等青年從業人員,就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探討。」張鑫說,在思維碰撞中,總能產生一些好想法。隨著參與人數增多,張鑫組織的陶瓷行業沙龍從會客室搬到會議室,有時一些行政管理部門也參與進來,了解從業人員心聲。

在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陶溪川文創街區的門店裡,周雄昊向顧客介紹陶瓷飾品。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推出人才補貼政策、出臺促進陶瓷數位化交易規劃、推進實施陶瓷產業智能化改造……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讓景德鎮陶瓷產業進一步發展。

如今,周雄昊創辦了自己的陶瓷飾品品牌,公司現有30多名員工,年銷售額500餘萬元。張鑫和妻子的公司有員工20多名,產品銷往美國、西班牙等地。

在景德鎮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裡,越來越多的青年創客正用自己的方式點亮人生夢想,譜寫新的泥與火之歌。

文字記者:姚子云、郭傑文

視頻記者:萬象、姚子云

相關焦點

  • 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
    2021年1月15日上午,「白色金子 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在江西省博物館開展。此展是江西省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後舉辦的首個國際大展。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丁新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博物館處處長、宜黃縣縣委副書記、副縣長何曉雷等領導和專家出席開幕儀式。
  • 瓷都青年創客讓瓷器變「潮」
    一提到瓷器,很多人想到的是盆碟碗盞或者是瓶罐杯盤。但在千年瓷都景德鎮,青年創客們用最平常的泥與火,打造出一件件新潮的飾品。  走進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的「凡華造物」陶瓷飾品工作室,翠綠的「葫蘆」、鮮紅的「柿子」、金黃的「桂花」、多彩的「祥雲」在明亮的燈光照耀下更顯精緻。
  • 穿越千年的愛戀┃走進瓷都景德鎮
    與陶瓷談一場千年戀愛丨3月末4月初,正是多雨的時節。告別了烏鎮的小橋流水,M見的一行小夥伴們,一路雨中騎行,終於抵達了千年瓷都——景德鎮。因其居於昌江之南,在古代被稱為昌南,精美如玉的青白瓷一度遠銷歐洲,從此歐洲人就以「昌南」作為瓷器(china)和生產瓷器的「中國」(China)的代稱。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千年瓷都如何種好傳承創新「國家試驗田」
    3萬多名陶瓷愛好者八方鹹聚,塑造了全國特有的「景漂」現象;5000多名「洋景漂」慕名而來,令江西景德鎮四處洋溢著國際範兒;陶溪川、名坊園、三寶瓷谷等街區林立,現代瓷器的「光與影」賡續著古老的窯火傳奇。2019年8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批覆,千年瓷都種上了傳承創新的「國家試驗田」。
  • 館長對話|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再現瓷都「千年窯火」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館長趙綱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專訪時談及如何在當下呈現景德鎮的「千年窯火」與歷代瓷器,「我們在臨展和專題展的策展都有一個共同的主旨,那就是要用展覽的語言來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陶瓷文化,用展覽的語境感染和打動每一位參觀者。」
  • 德國瓷都成疫情重災區,火葬場棺材摞了3層高
    原標題:「這不是假新聞」德國瓷都成疫情重災區,火葬場棺材摞了3層高中國景德鎮瓷器名聞天下,德國也有一個瓷器之都——邁森。這個坐落於德國東部的古老城市,以精緻的瓷器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哥德式城堡而聞名。連日來,邁森市的新冠疫情日益嚴峻。
  • 兩件珍貴的景德鎮紅釉瓷器,你能分辨出他們之間的區別嗎?
    喜歡瓷器的人應該知道景德鎮即「瓷都」和世界瓷都,他也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中國最珍貴的景德鎮紅釉瓷有郎紅和祭祀紅兩種。他們的存在更體現了中國古老的頂級制瓷技術。在外行看來,郎紅和祭品紅瓷看起來幾乎一樣,如何區分這兩種瓷器?
  • 瓷器鑑別:白釉瓷器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大家都知道瓷器表面有一層薄薄的釉,像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玻璃質薄層,這種東西是又多種礦物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的,然後施於胚體的表面,經過一定溫度煅燒後而形成的。瓷器的釉面對瓷器起著保護的作用,可以增加陶瓷製品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降低損耗率,還能美化瓷器,方便清潔,防水等優點。
  • 日本發明全新瓷器工藝,起名《中國製造》,網友:別糟蹋瓷器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陶瓷器具的國家,就像一提起金字塔就想到法老一樣,外國人只要看見瓷器就會想到中國,就連中國的英文單詞的另外一個意思都是瓷器,由此可見瓷器對於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這種貫穿幾千年依然在延續的藝術也會引來別國的學習,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自然會有無數的藝術家被瓷器所傾倒。
  • 失傳千年的冰裂紋瓷器,你見過嗎?
    一般我們看到瓷器,如果出現裂紋,我們都不會買,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裡認為它是品質不好的瓷器,而在我國就有一種神奇的瓷器,它就是冰裂紋瓷器,因釉面全是裂紋而聞名世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這種神奇的瓷器。第一: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冰裂紋,冰裂紋又叫開片,它是來自我國古代著名的龍泉窯的一種瓷器,因釉面看起來像破裂的冰,而得名斷紋瓷。
  • 瓷器的英文——china,是怎麼來的
    在宋代以前瓷器早已經傳承上千年,但宋代以前的瓷器都不是主流陳列品,算不得高雅,與華麗精美的金銀銅器相比,甚至顯得有些不入流。是宋徽宗把瓷器列為了上流社會的高尚之物,隨著其工藝技術發展,民間對瓷器的追求也是趨之若鶩。至此,瓷器成為了相對於金銀銅更為獨具特色的藝術品。
  • 荷蘭國寶代爾夫特藍,原是中國瓷器仿品,卻成王室最愛馳名世界
    中國是瓷器的發源地,英文名CHINA本身就有「瓷器」之意,在我國歷史上曾出現過無數精品,古代頂級瓷器也一直是國外收藏家們的關注重點,有據可查的瓷器最高拍賣價基本被中國古瓷包羅,比如創下8.4億天價的——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但是遺憾的是,在當今世界頂級8大瓷器名單中,卻找不到中國瓷器的名字。
  • 大明朝瓷器的輝煌歲月
    明代,景德鎮為全國制瓷業的中心,明朝於洪武初年在這裡設置了御窯廠,為了滿足宮廷官府的需求,燒瓷不計工本,精益求精,並且大力創新,鬥彩、五彩、素三彩、黃地紅彩、白地綠彩等大量釉上彩繪瓷器,燒製成功。讓景德鎮御窯廠的瓷器工藝上了一個新的水平和檔次。
  • 中國是瓷器大國,如今在世界上卻排不上名,究竟差在哪裡了
    綜藝節目《國家寶藏》相信很多親們都看過,這個節目一播出,就引起了社會關注,在這個節目的帶動下,社會引起了一股研究瓷器的熱潮。我們知道,中國古代與外界進行經濟交流,瓷器、茶葉、絲綢一向是中國賺外匯的三大寶物。今天的中國,大家都知道景德鎮是瓷都,那麼,在世界範圍內如今的排前十大瓷器品牌,千年後的中國能夠佔多少席呢?
  • 《帶我去遠方》白舉綱瓷都開啟時光之旅 「國師」降臨詮釋千年國韻
    本節目中,遠方幼兒園的孩子們將和白舉綱、王昱珩一起走進瓷都景德鎮,感受國韻風採。1月2日,鎖定騰訊視頻,一起開啟時光之旅。白舉綱圈粉萌娃被狂誇帥 「最強國師「王昱珩助陣「時光之旅」瓷都景德鎮迎來遠方幼兒園,孩子們本以為「時光之城」城主白舉綱會特別「兇「,沒想到他是個熱情陽光、客氣溫柔的鄰家哥哥,見到園長侯佩岑立馬親自去迎接。
  • 古瓷造假:揭開這些本已身價不菲的「高仿」古瓷器的奧秘!
    壹,「梅瓶」的鬧劇最近很多行外人買到了很好的「元青花梅瓶」,但幾乎不用看都知道是假的,因為從去年開始,梅瓶造假已經成「瘋潮」,「用板車拉到浙江賣」。梅瓶,這個普通人完全陌生的詞彙,去年在收藏界可謂大名鼎鼎,今年依然餘波未了。
  • 《景德鎮》2月21日開播 劉濤上演大明瓷都風雲
    海報劉濤李宗翰古裝大戲《景德鎮》上演大明瓷都風雲該劇講述了景德鎮瓷器從元朝青花到明朝瓷器多元發展的演變歷程,描寫了一群景德鎮人不屈不撓、海納百川、創新革新的雄心與氣魄。區別於其他古裝大劇的特質,《景德鎮》擺脫了傳統古裝歷史劇的束縛,以景瓷文化為載體,繪製了一幅幅堅守文化傳承,又海納百川、創新進取的人物群像,大氣恢弘的歷史格局、跌宕起伏的人物情感故事,開啟了一段大明瓷都百年風雲傳奇。
  • 世界瓷都泉州德化
    中國三大瓷都(景德鎮、德化、醴陵)之一的德化,瓷製作生產始於新石器時代,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發展於當代。早在唐朝就開始為宮廷燒制羊脂玉瓷,並一直流傳至今。德化瓷器距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明代(公元1368~1644年)開始蓬勃發展、獨樹一幟。清代(公元1644~1911年)德化瓷塑藝術品相繼在上海、臺灣、日本、英國的博覽會上榮獲四次金獎。
  • 胭脂紅|瓷器中的美女.
    它是一種以微量金作著色劑、在爐內經800℃左右烘燒而成的低溫紅釉。由於這種紅料是從歐洲轉入,故被稱為「洋金紅」或「西洋紅」,而西方多稱之為「薔薇紅」、「玫瑰紅」。又由於這種紅釉頗如婦女化妝用的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紅」。胭脂紅釉的呈色有深、淺之分,深者稱「胭脂紫」,淺者稱「胭脂水」,比胭脂水更淺淡者稱「淡粉紅」。
  • 千年柴窯瓷器現身有假? 專家:可用碳14判定
    千年柴窯瓷器現身有假?,無法鑑定  華西追蹤  7日,華西都市報獨家報導了成都於先生收藏的20多件瓷器疑似五代後周時期的柴窯瓷器,此事在收藏界引發廣泛關注。  是真是假目前還無定論  中國至今未發現柴窯的窯址,目前也無完整柴窯器皿傳世,甚至連柴窯瓷器的殘片也未見一枚,而成都的於先生竟然於去年從一農民手中一口氣買下20多件柴窯器物,這讓不少瓷器愛好者和文物專家感到震驚!7日,《絕跡千年柴窯瓷器成都現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