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明全新瓷器工藝,起名《中國製造》,網友:別糟蹋瓷器

2020-12-28 騰訊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陶瓷器具的國家,就像一提起金字塔就想到法老一樣,外國人只要看見瓷器就會想到中國,就連中國的英文單詞的另外一個意思都是瓷器,由此可見瓷器對於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這種貫穿幾千年依然在延續的藝術也會引來別國的學習,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自然會有無數的藝術家被瓷器所傾倒。現代人對於傳統的東西是越來越創新,時代變化審美也跟著變化,但是外國人對於中國瓷器的創新,還能有原來的老味道老基底在嗎?

福澤慶子去景德鎮學習

福澤慶子從十幾歲就開始喜歡陶瓷藝術,他覺得陶瓷的魅力是無敵的,燒制的千變萬化和開窯時的屏息期盼,再到成功的萬分驚喜或者失敗的是失落嘆息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懷揣著這種熱愛,作為日本陶瓷藝術家的福澤慶子依然選擇來到世界「瓷都」景德鎮學習更多的陶瓷技術。他在景德鎮一待就是四五年的時間,在這幾年中他運用自己學習了解到的文化知識進行了一組瓷器創作,正是他的其中一組作品被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按道理說藝術家們進行藝術創作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陶瓷類的創作在景德鎮屢見不鮮,藝術家和陶瓷愛好者更是會聚集在陶溪川售賣自己的陶瓷製品。福澤慶子引發爭議的點就在於他取了給自己的這組作品取了一個特別大的名字——《中國製造》。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文字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一個字就多達十幾種意思,國人稍微不注意都會將其弄錯或者用得不恰當,更何況他是一日本人。不過作為藝術家來說,學識自然是普通人多,在創作時也會考量作品本身的含義,所以《中國製造》這個名字必定是福澤慶子經過深思熟慮的。

作品取名《中國製造》很合適?

中國本身是一個幾千年文明大國,首先「中國」這兩個字代表著國家,而「製造」就是製作成人或者別的可以使用的物體,這兩個字加在一起第一眼會想到什麼?你會想到瓷器嗎?不可能!這個名字給人的第一直觀感受就是這是一組中國製造的東西,或者說它與國家逃脫不了關係。首先在名字上就讓人先入為主了,就算是看見作品時也不會想到說這是國外藝術家創作的,就算是負面影響一上來因為這個名字也會讓人第一時間想到了中國。這就是大家廣泛爭議的原因,就好比你給一件寶石安了一錠金子的名字,非常不妥當。

僅僅是知曉名字就已經引發了非常多的爭議,當看見作品時則是引發了網友的更多的不滿,有些網友直接覺得這是對瓷器的一種糟蹋。這組陶瓷藝術品完全打破了常規,福澤慶子將多件不同卻完好的瓷器打破拼接在一起,或者直接使用同一種類的破碎瓷器後再重新粘合成一個形狀,再不然就是將陶瓷的局部用別的物體所替代就像創意設計一樣。完全更改了傳統的陶瓷在人們心目總的形象。而他的本意卻是譴責全球化和環境對於當代中國的影響,這種新奇的工藝引得網友的一致差評。

如果說作為現代的雕塑品確實是可以這麼做,畢竟是創意無極限,但是瓷器在中國的地位非同凡響,而他取的名字與內容實在是太不相配,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對於瓷器的一種醜化。他的這組作品給人的感覺就是將瓷器、國家、創意三種獨立可以很美好的尷尬組合在了一起,讓人詬病。許多人都會在陶瓷上面創新也會想用新的藝術語言表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這樣子做的時候,一定要了解透徹相關的文化,藝術品是有傳導作用的,要是做差了一點,就會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

相關焦點

  • 世界頂級瓷器品鑑指南,唯有中國獨領風騷.
    經過坯料製造、坯體成型等工序,經歷劫難,幻化新生。光潔緻密,聲音清脆,如箏聲流淌。這便是泥土的另一種形態,瓷。經過火的鍛造,入土千年不朽。制瓷技藝,曾為中國一家獨有,幾百年前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各國在傳統工藝的技術上不斷創新,創立了自己國家的頂級瓷器。國之精華,以另一種形式被發揚光大,也是一種榮耀與驕傲。
  • 評展|「空白期」瓷器感受考古斷代,西方工藝中有中國靈感
    評展|「空白期」瓷器感受考古斷代,西方工藝中有中國靈感 YJY,劉沁 2019-06-14 07:36 來源:澎湃新聞
  • 瓷器鑑別:白釉瓷器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瓷器的釉面對瓷器起著保護的作用,可以增加陶瓷製品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降低損耗率,還能美化瓷器,方便清潔,防水等優點。釉的發明和運用,也是原始瓷器出現的先決條件。根據史料記載,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古代的制陶實踐中,在不斷的改進原料的選擇和處理以及提高燒成溫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礎上,就創造出原始的瓷器。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生產技術的提高,歷朝歷代的瓷器湧現出獨具特色的釉面,其中出現最早的就是白釉瓷器。
  • 都知道中國的英文china是瓷器的意思,那日本japan是什麼意思呢?
    China,現譯「中國」、「瓷器」。陶瓷最初被稱為「Chinaware",直譯:中國陶瓷製品,稱為瓦片(古代以陶器製作的陶器,可稱為「瓦片」)。後來省略ware瓷器為china,china獲得瓷器的意義已經是清末的事了。還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公元前三世紀的秦朝。
  • 世界頂級瓷器不完全品鑑指南,唯有中國獨領風騷
    經過坯料製造、坯體成型等工序,經歷劫難,幻化新生。光潔緻密,聲音清脆,如箏聲流淌。這便是泥土的另一種形態,瓷。經過火的鍛造,入土千年不朽。 制瓷技藝,曾為中國一家獨有,幾百年前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各國在傳統工藝的技術上不斷創新,創立了自己國家的頂級瓷器。國之精華,以另一種形式被發揚光大,也是一種榮耀與驕傲。
  • 明瓷器極峰製作,永宣瓷器!
    : 永宣時期,景德鎮民窯的制瓷工藝有了長足的進步。對胎釉配方的改進,對窯溫以及窯內氣氛的有效控制,使瓷器的胎體逐漸趨於潔白堅緻,洪武時期普遍存在的生燒現象大大減少。 明代早期民窯青花釉面的呈色相對穩定,大多為白中泛青的亮青色,這種被稱之為「亮青釉」的釉色,標誌著明代青花配釉工藝的成熟,此後,亮青釉成為整個明代青花瓷器的基本色調。
  • 心愛的瓷器碎了,是扔了?還是修復呢?
    鋦瓷那另一種建議就是保留碎片,找人修復了,修補瓷(陶)器,日本叫金繕,中國叫鋦瓷。但兩國修補方法不一樣:「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說的就是中國要用金剛鑽鑽孔,用鋦釘抓牢修補;而日本使用朱合漆直接粘補,如果加上金粉,就是金繕。下面就這兩種修複方法簡單的介紹一下,先說說鋦瓷。
  • 中國是瓷器大國,如今在世界上卻排不上名,究竟差在哪裡了
    綜藝節目《國家寶藏》相信很多親們都看過,這個節目一播出,就引起了社會關注,在這個節目的帶動下,社會引起了一股研究瓷器的熱潮。我們知道,中國古代與外界進行經濟交流,瓷器、茶葉、絲綢一向是中國賺外匯的三大寶物。今天的中國,大家都知道景德鎮是瓷都,那麼,在世界範圍內如今的排前十大瓷器品牌,千年後的中國能夠佔多少席呢?
  • 瓷器收藏:17世紀到18世紀風靡歐洲宮廷和貴族家庭的中國外銷瓷器
    #Hatcher號沉船上打撈出來的明末清初青花瓷,著名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洋傘系列」磁碟,清末的廣彩,康乾時期的五彩、粉彩,既有中國情調又有西方情調,和大家熟悉的工藝、技法結合,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美感。Hatcher號沉船的年代為1643~1646年,沉船中瓷器(大部分為景德鎮青花瓷)的年代大約在1640~1645年,正好處在崇禎末至順治初。多數歐洲人要到16世紀末才知道中國瓷器。他們非常驚訝瓷器竟會比水晶還要美麗。
  • 中國瓷器歐洲「變身」:十八世紀法國對中國外銷瓷的改裝重飾
    明清時期大批中國外銷瓷輸入歐洲,其中部分瓷器在歐洲會被改造和重新加以裝飾,成為一種複合器物。鑲嵌金屬附件是其中最常見的手段,這是一種將金屬製成的附件加裝嵌入另一器物(本文中是指中國瓷器)的特殊工藝。歐洲對中國瓷器的金屬鑲嵌,盛行於17至18世紀,尤以法國為盛,並在歐洲產生了輻射性影響(注1)。
  • 什麼樣的磁州窯瓷器能拍出天價?藏友別再被坑了,磁州窯瓷器也有不...
    什麼樣的磁州窯瓷器能拍出天價?藏友別再被坑了,磁州窯瓷器也有不值錢的 2,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準、生活習慣以及技術條件,因此生產的瓷器產品有不同的造型特點,這給我們的瓷器鑑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 劇中瓷——唐頓莊園中「中西合璧」的瓷器
    我們依然來看劇中的瓷器。首先各個階層所使用的瓷器明顯不同。伯爵府邸的餐具茶具最為奢華,書房擺設的瓷器更是毫不吝嗇地飾銅鎏金。這類「中西合璧」的瓷器在英法尤為流行。在唐頓莊園故事的大背景之下,即清末民國初,中國已不再是主要的瓷器輸出國了。劇中使用的瓷器也並非都產自中國,豪宅中大部分是日本的有田燒,還有部分英國及法國等歐洲自產的瓷器。18世紀初,德國就已經會製作瓷器了,這個神秘的工藝伴隨著各國的特色,漸漸在歐洲擴散開來。
  • 中國越窯瓷器大觀
    中國瓷器大觀中,越窯瓷器一直被認為是瓷器之中的珍品。有關越窯瓷器的相關收藏知識與您逐一細說。二、越窯瓷器-燒造時間越窯瓷器主要燒造的器物是青釉瓷,燒造時間是從東漢時期至北宋時期,三國、兩晉和晚唐五代為高峰時期,其中唐代晚期和五代的秘色瓷最為出名。北宋中期,制瓷業不再大力發展,北宋晚期,瓷器燒造也處於衰弱的時期。到龍泉窯興起時候,越窯系被龍泉窯所取代。
  • 中國是瓷器之國,英文名china竟然是因為這個
    眾所周知,中國在英語中被稱為「china","china"即是「瓷器」的意思。那為什麼瓷器在英文中叫「china」呢? 那是因為在過去千百年的對外貿易中,瓷器一直是我國遠銷海外的主要商品,西方世界最初都是通過瓷器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
  • 他,無疑是「天價」中國瓷器的幕後推手!
    在隨後的幾年裡舉辦了多場成績超凡的拍賣,使得香港蘇富比繼續在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領域保持風向標的地位。 出生於收藏世家的仇國仕從小就對中國藝術品耳濡目染,而其家族與蘇富比的緣分早就結下。
  • 香港佳士得 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高古篇和明清篇)
    來源John Sparks,倫敦,約1980年代早期日本私人收藏,1983年7月8日購於John Sparks本瓶屬龍泉窯中一種有官窯形式風格的作品,極有可能是宮中定燒的瓷器。五件尺寸相仿的近似例經著錄,包括全球公私博物館所藏四件:中國國家博物館一件,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瓷器卷(明代)》,上海,2007年,圖版112號;日本根津美術館一件,載於《根津美術館藏品シリーズ4:青磁》,東京,1977年;及日本出光美術館兩件,著錄於《出光美術館藏品目錄—中國陶瓷》,東京,1987年,圖版594及595號;及玫茵堂舊藏一件,於香港蘇富比2011年10月5日拍賣,拍品
  • 為什麼瓷器在日語中寫作「磁器」?
    眾所周知,瓷器的概念和工藝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但在日語中卻寫作「磁器(じ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磁器」與瓷器一樣,都曾經是中國通用的寫法。只不過中國在上個世紀50年代後,統一為瓷器一詞,而日本也在漫長的使用過程中統一為「磁器」一詞。
  • 簡單才是最美:「冷瓷器」受熱捧,近年天價單色釉瓷器大盤點!
    單色釉被認為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萬物由簡至繁,由繁歸簡,賞瓷器如此,看一色千秋,萬彩歸一。桃花的粉,初陽的紅,翡翠的綠,深海的藍……至純至簡,歸於本真,最為純粹的美。 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但是在唐代以前,單色釉的燒制工藝一般。
  • 沉船故事:瓷器貿易見證晚唐、五代時期的海洋貿易變遷
    日本據中國臺灣學者謝明良先生研究,越窯青瓷、長沙窯瓷器及北方的白釉瓷器在日本各地均有較普遍的發現,與長沙窯瓷器同出的往往還有多彩鉛釉器、晚唐三彩及白釉綠彩器,其所屬時代多為9世紀末至10世紀初。它們和日本九州太宰府、鴻臚館或兵庫縣福田等遺蹟出土的伊斯蘭陶器一起,應當是從揚州輸入日本的。但日本發現長沙窯瓷器的數量明顯少于越窯青瓷產品及北方的白瓷產品,和同時期在東南亞、南亞、西亞等地發現的以長沙窯瓷器為主的局面有差異。
  • 華麗濃豔的五彩瓷器
    五彩瓷器華麗濃豔,是明清時期重要的彩瓷品種。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明清五彩瓷器入門知識,使您對各時期五彩瓷器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一、五彩瓷器-知識概要五彩瓷器,是一種釉上彩瓷,又稱之為「大明五彩」、「古彩」、"硬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