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不同地區的習俗不同,要尊重地區和民族差異。去到新地區,最先要了解的就是習俗,不然就會鬧出笑話。即使不能接受某些習俗,也要尊重,不要引發矛盾衝突,帶來不必要麻煩。
俗語:「進門不與妻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的意思很簡單,女婿去到老丈人家不要和妻子同床睡覺,出門不要去祭拜丈人家祖墳。這些習俗在現代社會可能聽起來很怪,但在當時社會沒有問題,是特殊時期形成的習俗。
進門不與妻同床
女婿和妻子結婚肯定要去老丈人家,以前社會去到丈人家夫妻的確不能同床,原因有二:一是單個家庭的人數量大,房間數量小,沒辦法讓女婿和妻子單獨房間,只能讓女婿和丈人一起睡;二是女兒外嫁後和家人分別,女兒和母親住才能了解到女兒的婚後生活,同性之間容易交流。普通人家的房子不比大戶人家,當時社會兩個人住一個房間很奢侈。
現代社會則不用講究這些,家庭中有足夠的房間,女婿和妻子自然能同床睡。而實際上,現在依然有很多家庭堅持著這個老傳統,女婿進到家不讓和女兒同房睡。
出門不拜丈家墳
俗語意思不是說女婿不能去老丈人家祖墳祭拜,而是說無事不要去祭拜。原因有二:一是上墳要在特殊時間節點,比如清明和重陽,不在節日的話祭拜祖先沒有意義,而女婿來的時候應該都不能滿足祭拜時間要求;二是女婿去燒紙外界的人會說三道四,村裡人會說閒話,會認為家裡沒有人。女婿一般情況下是不到妻子家祖墳上墳的,但特殊情況就除外,比如家中無男性。
我國傳統社會中,人們宗族觀念很強,祖墳是凝聚家族人的紐帶,外人去拜祭祖先旁人會有閒話。如果不在乎別人的說法的話,就沒有任何問題,不要太在乎旁人說法,自己覺得可以就行。上墳祭祖是我國孝文化的傳承,女婿去祭拜自己妻子的祖先道理強行得通。
現在是新時代,要用新的觀念去看待上墳祭祖這件事,一個女婿半個兒,家裡有事女婿能幫就要幫。女婿幫丈人家忙要注意三點:一是範圍,能幫就幫,比如上墳祭祖就最好不要參與;二是尺度,不要深度參與丈人家的事,可以幫耕地,但地的產出是要歸丈人家;三是理智,始終都要記住裡外有別。
俗語:「進門與妻不同床,出門不拜丈家墳」真實地體現了當時社會的現狀,即保守和傳統,保守是對傳統觀念的守護,傳統是待人待事的尺度。在現代社會,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全盤接受老社會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