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帶魚Q。
你有沒有發現,我的鼻子和一位明星的鼻子很像——都有兩個孔。
估計你也被這樣讚美過,說你的眉毛、眼睛或嘴巴像極了某位明星,你一般聽了還挺高興,畢竟明星都是高顏值嘛。
生的一張明星臉,把別人奮鬥半生的影響力,直接拷貝一部分到自己臉上,就和走狗屎運是一樣一樣的。
這張照片你大概也見過,眉眼、神態甚至髮型都像極了中國首富馬雲,連馬雲本尊也在微博裡說:
「乍一看這小子,還以為是家裡人上傳了我小時候的照片。」
這已經夠了,已經能讓他成為一個小網紅,這天上掉的餡餅能不能借住,就看他了,況且還有很多人急著幫他接。
我也只是把這樣的事情當成網上的一個小浪花而已,直到最近看了公眾號冰點周刊上一篇文章,才感嘆這個少年背後的一地唏噓。
「小馬雲」叫範小勤,並不是只有他在沾馬雲的光,馬雲也沾了範小勤不少光,因為範小勤的緣故,才讓周圍的鄉親們第一次知道世上還有個馬雲,而且還是首富。
之前生活在那的人沒有聽說過淘寶,更不知道馬雲是誰。
當你對智慧型手機上的各種應用如數家珍時,不要忘了還有很多地方被隔絕在我們之外。
其中之一就是是江西省永豐縣石馬鎮,範小勤的老家。
範小勤的父親叫範家發,只有一條左腿,年輕時被毒蛇咬傷了右腿,因為延誤了治療而被截肢。
但範家發的能幹是在村裡出了名的,他能開三輪車,左腿在油門和剎車間靈活地切換。種水稻,靠著一條腿在田裡蹦,泥水濺得滿身全臉都是。
上山採油茶,拄著雙拐,把滿滿一背簍油茶籽背下山,因為山路不好走,別人家都放棄採摘。
地裡也見縫插針栽滿了各種果樹,使得他家從入夏到入冬都有果子可以賣,他還學會了裁剪衣服和做篾匠活兒。
範家發的吃苦耐勞讓他2014年脫了貧,還作為當地4名脫貧明星之一上臺發言。
你也許發現,這段奮鬥經歷的描述中缺少了家裡那位女人。
範小勤的母親是父親在48歲時娶的比自己小25歲的妻子,母親只有一隻左眼,年輕時右眼被牛角戳瞎了,和範家發病故的第一任妻子一樣,也是智力殘疾。
洗衣服,她揪著衣服的兩角放水裡過一下,就直接晾到繩子上;吃完午飯,眼見雞飛到桌上啄米吃,也不知道收拾一下碗筷;入冬了,穿著油亮的髒棉襖、白色淺口高跟鞋就去田裡。
她為範家生了兩個兒子——範小勇和範小勤,範小勤長得像她,人們在背後議論範小勤好像遺傳了他媽媽,智力有問題。範家發就會很生氣,他堅稱,孩子只是沒上過幼兒園,家裡沒人管,啟蒙晚了而已。
不是不讓上幼兒園,而是幼兒園不收,
「要收了他們,這一個班的學生咋弄?」
他們就是指小勤和小勇,兄弟倆在村民眼裡「又皮又髒」。
「他家的衣服也不洗,穿髒了就堆在床上和地上,床上都找不到被子,都是衣服。」
走在路上兄弟倆見到老鼠就追上去,一把按住,塞到瓶子裡當玩具;他們最喜歡爬家門口的兩根竹竿,玩累了就睡在地上,身上的衣服經常都是溼漉漉的。
正是這樣的兩個小孩,村裡人都不喜歡,還經常欺負他們。
等上了村小,範小勤是班裡唯一沒上過幼兒園的孩子。他坐不住,經常在課堂上走動,有時會撕掉同學的書本;老師留作業,他只會在本子上畫圓圈,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全班都在上課,他在學校裡到處溜達。
2015年,見過世面的表哥在回家省親時,拍了一張範小勤的照片發到網上,正是這張照片改變了全家人的命運。
範小勤一下子火了,成了網紅「小馬雲」,本地的,外省的網絡主播、企業老闆都跑來拍照合影,趁勢借光,有的還送被子,有的還給錢。
但範家發只被河北的一位老闆劉長江打動了,他說:
「如果他讀書好,考大學,如果沒有考上,就安排進老闆的公司做事!」
只有劉長江提出帶小勤讀書,於是父親就讓劉長江把範小勤帶走了。
範家發每年會收到老闆打來的「萬兒八千的生活費」。國慶假期,老闆還會派人接他去探望兒子一次。寒假,範小勤也會回家待上10天。
老闆還幫範家裝修了兩層樓,貼瓷磚、裝坐便器,添置新家具和門。
範家發說不清帶走兒子的劉老闆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但他堅信「他是個好人,不會對小勤不好。」
範家發還想把大兒子小勇也留給老闆,但被拒絕了。
範小勤被劉老闆接到了石家莊,在位於城中村的一所小學上學。小勤有很多副業,劉老闆給他的定位是「超級網紅-小馬雲」「公益愛心童星-小馬雲範小勤」「鄉村貧困學生代言人-小馬總」。
「小馬雲」上下學都有汽車接送,身邊有保姆,燈光閃爍的時裝秀、冷餐高腳杯的晚宴都成了「小馬雲」常出現的場合。
在抖音、快手,範小勤的生活也是很熱鬧,總是伴隨著「哦……小馬雲如今認識了大馬雲,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阿里巴巴是個快樂的青年」專門的背景配樂。
「小馬雲」見了很多名人,上了很多節目,很快就變成了「小馬總」。
但劉老闆說:
「我教小勤這個孩子並不容易啊!」
生活習慣要從頭開始,比如飯前要洗手,不要撿地上的食物吃。他的很多進步都需要靠激勵取得。
出門吃飯時,「小馬總」向服務員揮手打招呼,說「你好」,然後會回頭要誇讚和一塊雞腿作為獎勵。
「說實話,這個孩子就不是讀書的料,很難靠學習成績保障以後自己的生活,孩子比較喜歡畫畫,所以在石家莊給他報了畫畫的班,也許小勤以後是靠特長吃飯的。」
劉老闆計劃把「小馬總」打造為一個像阿里巴巴那樣的品牌,剛到河北的兩年,「小馬雲」邀約不斷,拍了3部電影,上過《星光大道》《我們的寶貝》等節目。
他的棒球帽、書包、文具等都印著「小馬總」字眼,短視頻裡的場景也極為豐富。
還註冊了幾家與「小馬總」有關的公司。
為了這些,範小勤沒少缺勤,曾多次與學校失聯,也經歷多次休學、開除、轉學的經歷。
「他一定要讀書,沒有文化將來不行的。」經歷了孩子失聯又復學的波折,範家發還是相信劉長江,放心讓孩子跟著他。
說到底,範小勤是靠著「像」馬雲,才走紅的,如果他長大了,不像馬雲了怎麼辦?
3年過去了,「小馬總」並沒有長高,和「走紅前」相差不大。醫生說可能是先天基因引起的症候群,再加上從小沒有營養,影響了發育。
12月15日,中午放學,12歲的範小勤站在4年級一個班級隊伍的最前列,他身材瘦小,只比同桌男孩子肘關節處高一點。
人群中,他還在等待接他回去的專車專人,在老家他可沒有這樣的待遇,只有下雨天,範家發才會披著蓑衣,戴著鬥笠,開著三路車來接兄弟倆。
家人也照常過著原來的生活,小勇還穿著短了一大截的弟弟以前的名牌衣服。範家發依然跳著一條腿埋頭幹活。
範小勤的經歷總讓人唏噓無奈,劉老闆把他當成一個商品四處兜售,但你很難說他是個「壞人」;範家發只因自己能力不足將孩子送給別人,你也很難說他是個「不稱職的父親」。
這並不是我們期待的結果,但似乎也說不出什麼是更好的結果。
只有媽媽見到來訪者拿出手機時,神志不清地湊過來,用僅存視力的一隻眼瞅一瞅,看看那人手機上有沒有自己兒子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