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紀事/2020•1•23:大武漢封城第一天

2021-02-23 尹珊情感心理指導


   

2020年1月20日晚間,央視發布重磅新聞:湖北武漢市等地近期陸續發生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兩天後的1月23日上午10時,具有千萬人口的大武漢實施前無古人的「封城」。從封城到4月8日解封的歷時76天裡,我也堅持每天寫紀事,一日一記,76天76篇,計20餘萬字。它記錄了武漢抗疫期間發生的我感受到的暖心和糟心的事件;記錄疫情中的戰友情、同事情、同學情和親情;記錄由現實觸景生情引發的歲月回想;記錄著我對疫情中發生的正面和負面事件的抑揚之評點。在武漢封城一周年的時候,選擇部分可以「見光」的紀事貼出,以紀念這段艱難而刻骨銘心的日子。





封城第一天/大武漢封城76天紀事:2020年1月23日

    一 山


據通報,截至1月22日24時,全國有25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感染確診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在湖北)。

怎麼,自20日說疫情嚴重,一下子就如此嚴重了!

我是20日,也就是大前天從央視新聞聯播得知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這一重磅新聞的。20日這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六。當晚,在漢的至愛親朋在武昌住地附近一家名為「吉祥」的酒樓團年,哪知吉祥酒樓沒有帶來吉祥。就在開席不久,包間電視機裡突然播出重磅頭條新聞:最高領導人作出重要指示,湖北武漢市等地近期陸續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必須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我立即心中追悔:如果這個消息昨天聽到,絕對不會有今日是這個聚會團年。此前兩天,同在武漢的小弟曾經來電提醒,說有一種傳染病很嚴重,二十六的團年要不要取消?我一時猶豫不決,最終還是如期聚會了。當時我是從兩個方面考慮的:一是雖然零星看到過媒體有關華南海鮮市場不明病毒問題的報導,可官方一直並無正式通知,且一些大型活動還在進行,說明情況是局部的,並不怎麼嚴重。同時,我覺得出事的華南海鮮市場在長江以北的漢口那邊,離我們武昌這裡遠得很,思想上麻痺了。二是正因不見官方明確通知,酒店方面未必同意退定。這家酒店很「牛」,不僅需要提前幾個月預定團年飯,還強勢提出最低消費,而且不交訂金免談,如無官方權威通知,取消怕是不會退給訂金的。

從20日起,武漢市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指揮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據媒體報導,為堅決遏制疫情擴散,全市抽調了一批骨幹醫務人員支援定點收治醫院,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同時發動社區幹部、網格員、社區醫務人員,加強密切接觸者管理,每日報告健康監測狀況。

21日凌晨,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呼籲:「現在能不到武漢去就不去,武漢人能不出來就不出來,這就是我們做的貢獻。」但是,這時還只是專家呼籲,並非強制性的。

可是,昨天省政府宣布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應急響應。國家衛健委應急辦主任許樹強解釋,啟動重大級別應急響應,是為了採取措施包括緊急調集和徵集有關人員、物資、交通工具及相關設施設備,進行現場隔離、疫區的確定和封鎖。果然,今日武漢發布疫情防控指揮部1號通告「封城」了:自23日10時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此時,不僅僅是專家呼籲,而是政府強制行動了!

今天,環球時報發表社評:《必須向顧全大局的所有武漢市民致敬》。我覺得這是央媒在受權向大武漢受困中的人民喊話、鼓勁,與前兩天社交媒體對湖北、武漢暴雨般的批評相比,顯然陡然轉向了,它傳達的是「加油、打氣」的信息。這裡摘錄幾段:

「關閉武漢這種超大型省會城市的對外通道,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的頭一遭,武漢還是九省通衢,華中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因此做出這個決定無疑又是艱難的。可想而知,邁出這一步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理性加以推動、支持。」

「我們需要誠懇地說一句:難為武漢的廣大市民了。他們將為阻止疫情的失控擴散、為降低中國其他地區出現「第二個武漢」的風險而做出巨大的付出。可以想見會有一些武漢人原本正常的外出受到影響,市內公共運輸停擺也會讓武漢人承受嚴重的不便。」

「這是武漢作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最前線上演的可歌可泣一幕。我們要以一家媒體和自己幾千萬粉絲的共同名義向武漢這座城市和它的一千多萬市民致敬,而且我們相信,全體中國公眾都會向在這個特殊關頭顧全大局的武漢市民表達深深的敬意。」

這篇社評把武漢封城的作用、意義提得極高:「他們將為阻止疫情的失控擴散、為降低中國其他地區出現『第二個武漢』的風險而做出巨大的付出」。在這個時刻,由權威媒體傳達出權威的聲音太重要了,唯有權威的聲音,才能凝聚人心,直面應對,渡過難關。此時,我意識到了,我們正在書寫前無古人的「千萬人大都市被封城」的歷史。其景象,可以用得上「極其悲壯」四字來形容,我只是祈願,這樣的日子早點兒過去吧!

    中午1點,所有出入武漢的路口全被封鎖。女兒、女婿和外孫女正好趕在中午之前離漢回老家過年。如果再走遲一點,可能就要退回「封城」裡面了。要是他們返回,我們當然高興了,過年家中有個小孩,熱鬧的氣氛是大不一樣的。可她爺爺、奶奶就該望眼欲穿了;還有,跟著爺爺、奶奶在老家的二寶見不到爸爸、媽媽和姐姐,心裡也該發毛了。如此一來,這個年恐怕是兩邊都過不好了。

女兒離漢途中幾次發來微信,說是附近的中南醫院一批感染病人,這兩天要轉入七醫院治療,要經過東湖路、中北路交叉路口我們的住地,再三強調這種病毒傳染性極強,叮囑讓我們一定不要出門,關好窗戶,防止從空氣中傳染。微信群也有發帖曝稱:「中部戰區空軍今天會在武漢上空播撒消毒粉液,請大家不要出門,也不要買外面的東西,如果買了拿回家,要多洗多泡。」不知是真是假,弄得人宅在家中都慌兮兮的。好在前兩天我們已把過年需要的食品、蔬菜都準備了。本是今日(臘月二十九)大量購買蔬菜的,主要是想儘量靠近春節購買便於儲存保鮮。可在經過菜場時,發現不少人排隊搶購了,於是我們就提前於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把要買的菜都給買了。要不,等到今天「封城」了再買,心情該是更緊張了。現在既然食品蔬菜儲存夠了,那就死心塌地緊閉家門宅在家中吧!

宅於家中便想到,今年這個春節,大武漢的百姓恐怕就要在封閉中度過了,7天假期或許就要這樣宅過去,或許還有更長的時間要宅。宅在家中的人都這樣心情緊張,可有好多應急救援人員、醫務人員、社區幹部和網格員,還要為防控疫情而堅持工作。此時,不禁想起我幾年前寫的一篇《大戰臘月三十三》回憶文章。這篇文章講的是,上世紀70年代,由於極左思想影響,片面強調「大幹快上」,當時老家安坡水庫工地竟然連春節也不放假,公社領導提出「在工地過一個革命化、戰鬥化」的春節。當時,我作為大隊政工員,曾經為大隊民工連寫過一份引起小小轟動的決心書,其中有句「大戰臘月三十三」的提法記憶猶新,大戰臘月三十三,其實就是堅守工地不放假,就在工地上過春節。

這天,我把這篇文章找出來,貼到了朋友圈,並加上幾句感言:「今年因為冠狀肺炎病毒肆虐,春節期間好多應急救援人員堅守在防控一線,好多醫務人員戰鬥在最危險的地方,這才是真正的『大戰臘月三十三』啊!」(《大武漢封城76天紀事/2020年1月23日》)

相關焦點

  • 武漢封城一周年:一個城市的涅槃
    轉載自:WHatplus  武漢封城一周年,100張照片,帶你回顧這一年編者按:今天時值武漢封城一周年,以武漢抗疫為題材的紀錄電影
  • 武漢「封城」七日
    2020年1月24日,大年臘月三十,下午3時,武漢黃鶴樓前汽車行人不多道路通暢。 2020年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市民騎車經過已關閉的武漢漢口黃浦路地鐵站。2020年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武漢漢口惠濟路,這家早餐店正在營業。店主羅師傅說,他們是重慶萬州人,本想臘月二十九回家,因武漢「封城」,他和妻子每天為武漢市民提供早餐和中餐,臘月三十,有100多人在他店裡吃早餐。2020年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武漢江岸區惠濟路,一位師傅騎著電動車正在送煤氣。
  • 城「封」的生活:六個武漢人的快手日記
    在她的記錄下,我們得以一窺「封城」武漢的普通人的生活。  武漢封城第三天,臨街小區二橋上看不到一個人走動,李蘭家裡的香薰24小時在工作,冰箱裡備了足足一個星期的食物,八塊錢一斤的白菜,十五元一斤的蒜苗,三十五一斤的豬肉、一塊五的雞蛋、40元一斤的羊肉、70元一斤的滷牛肉……
  • 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  中新社記者 邢翀  2020年元旦前夕,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診斷病例,這是一種此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過的冠狀病毒。
  • 武漢封城一周年記:「那時,我把遺書和遺言寫好了」
    武漢在2020年曾經歷了76天的封城,成為全球第一個採取封鎖措施的城市。一年前的1月22日,家住武漢的青潤剛從外地出差回來。他在出差前已經知道,自新年前夕起有一種傳染病在傳播,卻並未太在意。但當他回到家時,他的生活正面臨劇變。2020年1月23日,武漢當局突然宣布,即日起「封城」。
  • 武漢「封城」一周年:不負來之不易抗疫成果 | 新京報社論
    ▲1月16日,記錄武漢抗疫感人細節的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首映特別節目,1月22日,武漢「封城」一周年前夕在全國上映。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社論今天是2021年1月23日,距離去年武漢因新冠肺炎疫情暫時關閉離漢通道正好一周年。    2020年1月23日凌晨,武漢發布1號通告,自當日10時起,停運全城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車,市民無特殊原因不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這標誌著,武漢「封城」抗疫正式開始。
  • 黃思:武漢封城之後,一個居家隔離者的網絡觀察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黃思】 1月28日,封城的第6天,武漢出現多天未見的大晴天。我雖在武漢,但是位於遠城區,生活上所受影響沒有中心城區大。街面上能看到少許人出門透氣,在家憋悶多天的左鄰右舍戴著口罩在門外聊天。20號回家後一直待在家裡,儘量做到自我隔離,只能通過網絡、電視等媒體以及微信獲得有關疫情的信息。
  • 武漢「封城」前的600小時
    這場發端於去年12月的疫情,以武漢為中心,擴散至廣東、北京、上海等28個省份(含港澳臺)。截至1月23日8時30分,國內已有574人確診,17人死亡。他們大多曾長居武漢,或短暫地到武漢探親、出差、旅遊。看不見的病毒,伴隨春運大潮「流動」,直至武漢「封城」——1月23日10時開始,武漢全城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 記錄|封城下的武漢藝術家們的另一種創作
    連日來,在各地藝術家聲援武漢的同時,武漢本地藝術家的生活、工作如何?「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記者昨天與今天電話採訪了部分武漢書畫家、攝影師、新媒體藝術家和普通市民,藉助他們平實的講述與截圖,看到了武漢封城狀態下真實的藝術工作者們。
  • 國內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武漢封城一周年,14億中國人打call!
    前天「武漢封城」一周年,包場看了《武漢日夜》,淚流滿面。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往事歷歷在目,未來生機勃勃。因為太多畫面真的太熟悉,想起這一年經歷的艱難困苦和傷害過我的人,現在一笑泯恩仇。作為一名湖北人,真心感恩全球各地對我家鄉的支持!我為我自己和我的親人特別是我的父親為抗疫付出的努力感到自豪!敬畏生命熱愛生活,為了配合防疫,我今年過年不回老家啦,加油,未來更美好!
  • 封城日記|肺炎疫情,我回武漢過春節的12天
    手機不離身,時刻關注著疫情的最新發展,也時刻牽掛著身處疫情中心的武漢。今天,距離武漢「封城」已經過去12天,這12天了,他們承受著怎麼樣的壓力和煎熬?金融界同事袁濃,在武漢封城前從深圳回到了老家武漢,今天請他來分享一下他的心路歷程。
  • 一個節目,淚眼滿目,這是2020年武漢封城的真實模樣
    看到《陽臺》這個小品之前,並沒有聯想到武漢2020年封城的時刻,結果這小品在電視裡播放著,我家一家人一不小心就淚目了。封城的那段時間,多少人正經歷著這一切?可能和小品裡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並沒有那麼多的人會出現在自家的陽臺之上。封城是什麼樣的呢?從窗戶看樓下的馬路,空蕩蕩地看不到車水馬龍;看電視裡的新聞,大街小巷基本也見不到人影。
  • 在人間 | 武漢封城後,有人在陽臺喊話:「對面的,把窗戶打開吵個架」
    這一天是1月23號,臘月二十九。我們家有過一次兩小時的「逃離」。你問我為何沒早走?沒有現實原因,全部是猶豫。此時的猶豫,我把它解讀為潛意識沒有上升到意識層面、但始終指導著你行動的那個感覺。我們有一個學習小組,我們在一起學家庭治療,也一起撒潑賣萌。
  • 白花詩、休艙始、宅中讀、雙十菜/大武漢封城76天紀事(2020.3.2)
    它呼應了政府封城隔離的措施,在特殊時期發揮了獨特作用。我認識是2008年抽到省委宣傳部新聞閱評組的時候。對此,我曾有一文紀錄過:「今年初,我和幾位報人、期刊人、廣播人、電視人被抽到省委宣傳部擔任新聞閱評員。新聞閱評員制度在湖北已有多年,其職責是閱評省內主要媒體每天的新聞,有褒則褒,有貶則貶,對特別好或特別差的新聞有時也寫出專題閱評意見。
  • 武漢封城:凌晨3點有發熱人員穿睡衣出城,眾多醫護人員堅守
    1月23日,武漢正式封城。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一個千萬級別大城市採取最嚴厲的防疫措施。凌晨2點,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自2020年1月23日10時起,武漢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 武漢封城!長江存儲、武漢新芯、武漢弘芯三大晶圓廠營運現狀剖析
    武漢肺炎爆發導致封城的政策已將近一周,晶片產業開始聚焦在武漢三大晶圓廠長江存儲、武漢新芯、武漢弘芯的運營和出貨狀況,是否因疫情而中斷工廠運營?晶片能否能運出武漢抵達下遊封裝廠?然後再運往客戶端。長江存儲和武漢新芯在疫情籠罩下,眼前的狀況和因應措施,牽動著當今全球最缺貨的三大晶片3D NAND、NOR Flash、CIS 的供給狀況。
  • 武漢「封城」,請取消進出武漢的旅遊計劃,不要再來「添堵」了!
    武漢「封城」,請取消進出武漢的旅遊計劃,不要再來「添堵」了!來自武漢的最新通告!「退票,取消原定進出武漢的返親或旅遊計劃,你要做的就是呆在原地等候消息!」這是本月23日來自疫情重災區、武漢對國內外遊客發出的最新通告!無論是回鄉省親,或是離開武漢前往其他省市,當前都是不允許的!
  • 1年前,我要去拍攝武漢封城,懷孕9個月的妻子哭了
    2020年,疫情給每一個武漢人的心裡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武漢攝影師王翮和妻子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迎來了自己的孩子,在那個特殊的時期,新生命的到來除了帶給他們喜悅,也讓他們承受著加倍的憂慮和疲憊。時光荏苒,轉眼間孩子已經一周歲了。王翮用鏡頭記錄了這一年孩子成長的點滴,但不止於孩子,這還關乎一個家庭和一個被疫情侵襲的城市,人們如何慢慢復原。
  • 楊瀾對話閻志:回憶武漢"封城",寒冬之後便是暖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武漢這個城市帶來不可磨滅的印記。1月23日武漢「封城」之後,焦慮和不安籠罩著這座城市,人們開始搶購生活用品。與此同時,醫用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防疫物資也極度缺乏。武漢各大醫院紛紛向社會求援,武漢防疫指揮部發出通告,呼籲社會各界捐贈防疫物資,支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
  • 武漢的除夕靜悄悄:「封城」中的眾生相
    截至1月24日24時,從這裡發端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蔓延至全國29個省(區、市),國家衛健委收到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287例,他們中多有武漢工作、居住和旅遊史。23日10時開始,武漢全城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24日12時起,武漢的網約車也停止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