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於1912年6月、1919年3月竣工的巴洛克式百年古建築,當時成為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的象徵,此後歷任臺灣總督就坐鎮在這棟大樓裡面辦公!
1944年12月30日,剛升為陸軍大將的安藤利吉,從上一任臺灣總督長谷川清手中接過指揮棒,集行政、立法、司法、軍事於一身,被臺灣民眾戲稱為「土皇帝」!
好景不長,不到一年,日本投降了,以往象徵威權的總督府,一夜之間成了關押日本俘虜的地方,安藤利吉也即刻變成了日本殖民臺灣而壽終正寢的送終人!
在日本受降後,末任臺灣總督安藤利吉改任日本官兵「善後聯絡部長」,軍事接收也隨之到來!
1945年11月17日,同盟國艦隊搭載的62軍官兵從越南海防港出發,經過四天四夜急風巨浪的顛簸之後,他們穿越汪洋大海,抵達臺灣高雄港!
前一個月從寧波出發分成兩批從基隆港登陸的70軍,在臺灣北部開始軍事接收,軍事接收比預想的順利,不僅沒有遭到任何抵抗,武器也保存完好無損,其實此前中國政府就已經書面告之臺灣日軍,駐臺灣省日軍陸海空軍,所有武器彈藥、器材、船艦、車輛及一切交通通信設施、機場、海港和在臺的日產等等應該保存完整,聽候命令往上呈繳,不得藏匿、遺棄和損毀!
大安溪以北由70軍接收,70軍兵分兩路,一路自臺北到新竹,一路往宜蘭方向,這是70軍負責的範圍。
62軍是接收大安溪以南、版圖比較大,從臺中一直到屏東甚至延伸到臺東。
從1945年10月中旬後的2個月時間,國民革命軍陸海空部隊陸續抵達臺灣,入駐各要塞、機場、碼頭,臺北的日軍繳械最快,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接收完成!
繳械投降之後,日軍成了俘虜,這些日俘如果不進行集中看押管理,很有可能會導致與民眾之間的衝突,臺灣省警備司令部發布命令,明確規定日俘一律就地集中,不得擅自外出!
雖然日軍的武器裝備已經被解除,但是殘餘勢力依然強大,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告誡接收人員,警察還握在日本人手中,我們接收人員和兵力有限,他們雖是被繳了械,但我們還需小心從事,以備不慎!
在福建接受過訓練之後,臺灣警察培訓班的學員,也開始展開對臺灣警務的接收!
日本殖民臺灣時期,警察權力之大,如同俗語所講:哭鬧的孩子聽說日本警察來了都鴉鵲無聲!
臺灣民眾把日本警察叫作「大人」,家長嚇唬哭鬧的孩子就說大人來了,小孩便不敢發出聲響,那時日本警察的權威是非常重的,投降以後,日本警察也跟隨殖民統治退出了歷史舞臺!
1945年9月9日南京受降後,整個中國戰區等待遣返的日俘、日僑總計有300多萬,其中臺灣需要遣返的日俘日僑就將近50萬人,一夜之間成為異國的俘虜和僑民,日人的身份、地位一落千丈!
50萬日俘日僑的遣返是一個龐大的複雜的系統工程,如何在5個月內分批遣返,路線、船隻怎麼安排,一系列棘手問題急待解決,北部的向基隆港集中,南部的向高雄港聚集,東部的直接從花蓮港出發,始向日本!
運輸船上的每個人都被允許攜帶現金1千日元,2個背袋的日常用品,2個30公斤的行李和若干食物,規定非常嚴格細緻,只是貴重物品一律不準帶,作為一個侵略國戰敗者,還可以受到如此人性化對待,是古往今來全世界少有的!
即便中國按照「不念舊惡和與人為善」的原則,允許他們攜帶必要的東西離去,但回到日本後,他們的生活隨之也陷入了困境的到來!
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和痛苦,同時也給日本普通老百姓造成了不幸!
從1945年12月23日第一批日俘遣送開始,截止到1946年5月31日,除了少部分必要的技術人員和學者外,在臺灣的50萬日俘日僑已遣送完畢!
在此先後,中國大陸更為廣大的受降區,絕大部分日俘日僑也如數遣返!
1946年4月15日,安藤利吉作為駐臺戰犯被解送到上海,關押在提籃橋監獄,4天後的一個夜裡,安藤利吉服毒自殺,結束了罪惡的一生。他的死亡象徵著日本殖民統治臺灣50年的帝國春夢從此灰飛煙滅!
臺灣光復後,長期生活在這裡的日本人也被陸續遣返回國!
牢記歷史,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