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聽故事,特別是金融人的故事。
《百味金融人》系列紀錄片,聽他們講他們的曾經,他們的內心,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愛。也許他們的經歷是我們的曾經,也許是我們的未來。
史平武(EMBA 首期)
校友總會第二屆理事、副會長
SAIF固定收益俱樂部首任理事長
見到史平武的時候,有種特別儒雅的感覺。說話不緊不慢,語不多而意之深。
我好奇地問他:「你這般氣質如何養成的?」
他反問道:你知道為什麼深海裡的魚長得醜,而魚缸裡的魚長得漂亮?
就在我沉默思索的時候,他笑著回道說:「深海裡的魚看不到自己也看不到別人,所以長得醜!」
對融入社會中的人來說,一方面需要自我約束,另一方面能夠向別人學習。受社會環境和規則的約束和影響,甚至說強制性的影響,作為社會中的個體想要生存,就要遵守這個規則,當然也會對規則形成影響。每個人本性有差距,不同環境中成長也會有不同,但總的來說,後天的影響更大些。
年輕時,史平武和那一代人一樣,夢想很簡單,希望日後能做科學家或是工程師,通過掌握一定的技能來實現自我價值,回報社會。他的大學專業是煤田地質勘查,不是自我選擇,是調配的結果。國際貿易專業第二學位的選擇更多是就業現實所作用的結果。
工作後,史平武通過了中級金融英語證書考試(FECT)。隨後在萬中挑一的殘酷競爭中,他拿到了人民銀行、香港銀行業協會的聯合獎學金,去香港城市大學讀碩士。這段海外讀書的經歷,最大的收穫是團隊合作,與不同國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合作。
初到香港,班上同學有來自全球各地,有香港本土的,也有來自歐洲、美洲、東南亞的同學;職業背景也各不相同,有來自花旗、滙豐等銀行的,也有來自評級機構的。而當時與國內教學方式不同,香港的課程多數都是小組作業,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史平武首先學會了和跨國文化背景合作夥伴的相處之道。其次接觸到當時比較前沿的理論和實踐。比如當時在國內還不是很普遍的銀團貸款,比如當時還相當陌生的量化分析。
整體課程全英文授課,雖然挑戰很大,但史平武最終以該校銀行學專業當年GPA的最高成績畢業。這段學習經歷對於日後在銀行界做支行副行長、市分行副行長、、外資銀行中國總行部門負責人乃至進入融資租賃行業幫助非常大。
要成立一個俱樂部很容易,但一個俱樂部應該走多遠?這個是一個理事長和13位發起人要深深思考的。高金校友包括了DBA、MBA、EMBA、MF等項目學生,有職位上的差別,年齡財富上的差異;短時間看,這些不同點使得俱樂部成員在實際交流中有一些限制,但放長遠看,經驗的積累只是時間問題。昔時初出茅廬的青年才俊也必長成高管精英,必將這些區別拉近、抹平。核心理念相同、相通才是最難得的。打造百年俱樂部,要解決在某一時間點內不同群體交流的問題。讓後進成長,讓理念傳遞,不是急功近利的割韭菜,而是固本培元的厚植沃土。
作為固收俱樂部首任理事長,史平武以及相關發起人,在半年的反覆開會討論中,提出了固收俱樂部3大理念。
第1 專業化。只有維繫在專業的主線之下,才能在主線旁邊貢獻觀點。
第2,去核心化。以某個人作為核心的俱樂部很難長久,俱樂部作為一個鬆散的組織必須要能夠激發大家的觀點,能夠實現百花齊放,這樣俱樂部才能有長久的生命力。
第3,打造百年固定收益俱樂部。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行穩致遠。
理念需要實踐支撐,在3大理念逐步形成過程中,俱樂部也做了組織性安排,一是形成自己的章程,二是設置會員大會、理事會、秘書處等組織機構,俱樂部的會員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理事會是常設機構,秘書處作為重要決策的運作執行機構形成了俱樂部的組織的保證。
在機制層面,會員資質有要求:首先必須是高金的校友;其次必須是固定收益行業背景,最後是要求具有一定影響力或者有潛質的。這三點是必選項,如果會員想要加入,必須通過原有會員推薦,經過所有理事的投票,贊成率要超過三分之二。鑑於大家都比較忙碌,採用線上投票的方式。至今,固收俱樂部已經有180多名會員。
除此之外,固收俱樂部的日常活動也是扎紮實實地在推進,且成效顯著。這些活動有幾個特點,一是活動頻次高,幾乎是每個月有一項大的活動;二是組織形式多樣化,比如走近校友、陸家嘴下午茶、午餐會;三是活動深入細緻有實效,質量較高。固收俱樂部的走進校友活動,不是簡單拜訪校友,而是讓校友服務的企業介紹產品,介紹自己所處的行業,以便俱樂部會員對所拜訪的企業和行業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校友也會動員所在公司的所有資源來籌備。陸家嘴下午茶、陸家嘴午餐會,則針對性更強一些,通過和大家在一起吃午餐,下午茶,專注地進行交流。
行動踏踏實實,收穫也是滿滿。在成立和運營固收俱樂部的時候,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在固收俱樂部,重要的是觀點、信息的交流,史平武笑言他最大的收穫是學會了為陌生人點讚,他發現這一小小動作可以給予他人無限的動力。同時,史平武也意識到相比企業是嚴格、緊密的機制,俱樂部往往是一個鬆散的組織。獎懲在俱樂部是無效,反而不如把碎片化的時間拿出來貢獻。長此以往,可以開出花,結成果,甚至對社會形成正反饋。
對於朋友,史平武總結到,雖然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朋友,但沒有朋友能夠陪你一輩子。隨著後續生活階段的變化,交流的內容可能發生變化,但交流的情感卻能保持一生。
此外,他也感謝家人一直以來的支持,同時也表示現在基本有時間都去陪伴家人。結婚18年,史平武總結出來一條真理,夫妻之間的關係重在經營,經營的關鍵是相互尊重和配合。能不能走下去,在於在相處的過程中,雙方是否能夠學會讓步。如果每次都堅持自己的意見,那就是自私,不是一種經營的態度。此外夫妻之間需要溝通,與子女亦是如此,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文章來源:高鵬飛(FMBA2010PTB)
整理編輯:SAIF校友事務部
張宏飛(EMBA 六期)
SAIF戈友會第3任會長
樂乎投資 合伙人
該項目由高金校友黃閩楓發起,計劃拍攝採訪百位金融圈內的知名教授與高金校友,旨在製作金融人敘說著自己故事的短片。現招募採訪主持人,採編高手,攝影愛好者。感興趣的同學們請主動跟他聯繫哦!
聯繫人:黃閩楓(FMBA 2013級PTB)
聯繫電話&微信號:13711104600
百味金融人:朱蕾,重新定義女神標準的教授成長史
百味金融人:周樂峰, 三顆心照亮他前行
百味金融人:李帆,典型摩羯理工男的湖水般人生
百味金融人:歐陽群,過年領年終獎 父親並不高興
百味金融人:夏濤,不因為他年輕 就覺得他不專業
百味金融人:陳辭,年薪30萬憑什麼管理上億財產
百味金融人之走進戈友:李樹華,八百流沙虐 高金戈壁情
百味金融人之走進戈友:黃志純,一入戈壁深似海
百味金融人之走進戈友:談浩,在戈壁他的名字叫拖拉機
百味金融人之走進戈友:王欣,奔跑中遇見最好的我們
百味金融人:楊桂生,工匠的心是一顆踏實的心
百味金融人:羅旭峰 , 一顆和期貨一起發展的心
百味金融人:楊曉磊,一個曾經被封殺的證券分析師
百味金融人之走進戈友:虞琬茹,最佳美白獎讓我哭了
百味金融人:王建郡,用拳擊打開另一個人生
百味金融人之走進戈友:張蕾,悲傷抵擋不了終點快樂
百味金融人:施永雷,妻子的包容讓他成長
百味金融人:陸樹林,他填平了相當於55個故宮的荒漠
百味金融人之走進戈友:沈錦祥,徵戰戈壁,脫胎換骨
百味金融人:鄭磊:落杆無悔,初心不變
百味金融人:錢倩,戈壁的距離是心靈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