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人馬座」Ⅱ MGS:義大利製造,火力媲美三代主戰坦克

2021-01-18 澎湃新聞
「半人馬座」Ⅱ MGS:義大利製造,火力媲美三代主戰坦克

虹攝庫爾斯克

2016-06-30 16:40 來源:澎湃新聞

【編者按】

6月29日,《解放軍報》刊發的《「陸軍新銳」的重塑之路》一文,透露我第一集團軍某旅通過將原先裝備的「我軍第三代主戰裝備」(96A式坦克)更換為「新型輪式突擊車」後,轉型為快速反應部隊,並實施了合成營改革,在換裝的短短6個月內形成戰鬥力。

不謀而合,在本月13日召開的為期5天的2016年歐洲國際防務展上,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各國軍工企業都以輪式裝甲車輛作為主打品牌,法國、德國、義大利、芬蘭、韓國等都推出了獨具特色的輪式裝甲車輛,其中很多都安裝有105/120毫米口徑的直瞄火炮系統。

在這些輪式裝甲車輛中,戰力最強的當屬義大利依維柯·菲亞特-奧託·梅萊達集團的「半人馬座」Ⅱ MGS型機動火炮系統(Mobile Gun System ,MGS),該車裝有一門120毫米滑膛炮,具有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打擊能力。

薩託利國際防務展上的「半人馬座」Ⅱ MGS機動火炮系統,炮塔兩側圓形凸起為新型反簡易爆炸物雷達幹擾機。

強悍的火力與智能防護裝備

上世紀80年代,義大利陸軍需要一種能夠執行快速偵察和機動作戰的輪式裝甲車輛,要求不僅具有當代主戰坦克的火力,還要具備戰略機動性,並能依靠自身動力在義大利半島的各種地形上高速機動。這促成了著名的「半人馬座」B1坦克殲擊車的誕生。1984年,8×8 輪式高機動底盤的「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與「公羊」主戰坦克一道作為義大利陸軍主要裝備納入規劃。首輛正式生產型車輛於1991年完工,開始裝備義大利陸軍輕型旅。「半人馬座」B1坦克殲擊車戰鬥全重24噸,可以披掛反應裝甲,是一種適合一線作戰的重型輪式裝甲車輛。主要武器是一門奧託·梅萊達公司生產的105毫米低膛壓線膛炮,身管長為52倍口徑,具有較強的反坦克作戰能力,適於擔任火力偵察任務。

「半人馬座」B1坦克殲擊車裝備數量達到450輛,是世界上現役裝備中數量最多的重型輪式機動火炮系統。該車代表義大利陸軍,作為聯合國維和部隊重要組成部分長期在亞非歐戰亂地區戰鬥,作戰性能優良。1998年,義大利依維柯·菲亞特-奧託·梅萊達集團開始自籌資金研製一種火力更強大的「半人馬座」。這種新車型取消了原車型的105毫米線膛炮,取而代之的是一種120毫米滑膛坦克炮。2002年,新的「半人馬座」Ⅱ型坦克殲擊車樣車被生產出來,成為了第一種與最新型坦克裝備相同火力的輪式裝甲車輛。

早期的「半人馬座」Ⅱ坦克殲擊車,採用HITFACT炮塔,與此次展出時採用的HITFACTⅡ炮塔外形差異很大。

「半人馬座」Ⅱ MGS配有專門為其設計的奧託·梅萊達HITFACT Ⅱ炮塔。與早期樣車採用的HITFACT炮塔相比,新型炮塔採用了類似於「豹」2A6主戰坦克那樣的楔形裝甲炮塔,在鋁合金主裝甲外層安裝了可以方便拆卸的楔形複合裝甲,極大地提升了炮塔防禦能力。薩託利防務展上展示的「半人馬座」Ⅱ MGS炮塔上還多了一套醒目的新裝備,即塞萊克斯(Selex ES)公司的新型反簡易爆炸物雷達幹擾機。它由位於炮塔四個角的4個圓形探測雷達和炮塔上方的杆型幹擾機天線組成,屬於「智能」信號幹擾器,可幹擾和克制遙控簡易爆炸裝置(RCIED),不但能夠保護車輛免受簡易爆炸裝置的攻擊,還能識別敵方通信裝置和監控無線電信號。

HITFACTⅡ炮塔上擁有120毫米滑膛炮、遙控武器站、綜合火控系統等先進技術裝備。

HITFACT Ⅱ炮塔上安裝了一門120毫米/ L45口徑滑膛炮,除了炮口制退器和抽菸裝置、熱護套等外,還增加了炮彈初速測量裝置和炮口校準裝置,使打擊精度進一步提高。該炮使用與「公羊」主戰坦克相同的彈藥,在使用120毫米鎢合金長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可在3000米距離上擊穿600毫米的均質鋼裝甲,而「半人馬座」B1上的105毫米穿甲彈在2000米距離上僅能擊穿48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這說明,「半人馬座」Ⅱ MGS已經具有了與T-72等第三代主戰坦克正面對抗的能力。另外,義大利陸軍還在考慮為「半人馬座」Ⅱ MGS引進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新型彈藥,包括「豹」2主戰坦克上使用的DM53A1型穿甲彈、DM11可編程多用途高爆榴彈、簡化版的RH31不可編程高爆榴彈、DM78訓練彈等。

「半人馬座」Ⅱ MGS除了120毫米坦克炮外,還安裝有一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在炮塔頂部,則選擇了一套義大利奧託·梅萊拉公司HITROLE輕型遙控武器站,可以選配12.7毫米高射機槍或40毫米榴彈發射器,在武器站的右上方有一套獨立觀瞄設備。該遙控武器站曾經在「豪豬」155毫米全自動自行榴彈炮上出現過,相比「半人馬座」Ⅱ樣車人工操作的7.62毫米手動裝填機槍來說,遙控機槍要高效得多。

全新的車型與底盤

2010年10月,義大利國防部正式和依維柯·菲亞特-奧託·梅萊達集團籤署新一代「半人馬座」的合同,第一輪打算採購100輛左右的新「半人馬座」,以替換部分老式的「半人馬座」B1。新車被正式命名為「半人馬座」Ⅱ MGS,MGS是「機動火炮系統」的意思。第一輛「半人馬座」Ⅱ MGS於2015年秋組裝完成,新車一面世就讓人眼前一亮,從其外觀就能看出這是一輛從炮塔到底盤都不同於「半人馬座」B1,甚至不同於早期「半人馬座」Ⅱ樣車的新車型。

「半人馬座」Ⅱ MGS採用Freccia步兵戰車改進底盤。

「半人馬座」Ⅱ MGS最有趣的地方是底盤。按理說,作為「半人馬座」B1的直系後裔,「半人馬座」Ⅱ MGS應該採用「半人馬座」B1的底盤或改進底盤,早期的「半人馬座」Ⅱ樣車也確實是這麼做的。但這次薩託利防務展上展出的「半人馬座」Ⅱ MGS卻採用的是基於「半人馬座」B1發展而來的Freccia 8×8輪式步兵戰車的改進底盤。「半人馬座」Ⅱ MGS戰鬥全重達到30噸,遠遠超過「半人馬座」B1,為此其動力系統從老式的520馬力柴油機升級到了720馬力的新型依維柯V8柴油發動機,而先進的數字輪胎壓力控制系統、防漏系統和新型懸掛系統使該車能夠適應任何地形。此外,該車裝甲防護和底盤防雷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達到北約組織認可的第三級標準 (NATO AEP-55 STANAG 4569 Level Ⅲ) ,可以抵禦地雷、簡易爆炸裝置的攻擊。

或許引領輪式裝甲車發展趨勢

這次薩託利防務展上,輪式機動火炮系統的競爭非常激烈,著名的瑞士莫瓦格「皮蘭哈」輪式裝甲車系列、芬蘭AMV輪式裝甲車系統都推出了自己的機動火炮系統。雖然「半人馬座」Ⅱ MGS性能先進,且擁有義大利陸軍這個定向客戶,還擁有西班牙、阿曼、埃及等「半人馬座」B1裝備國的潛在客戶,但在與這些車輛的競爭中,「半人馬座」Ⅱ MGS壓力仍然較大。一方面,與上述裝甲車底盤相比,「半人馬座」系列底盤的國際通用性還不夠強,受認可的範圍還不夠廣,這將影響到車輛的銷售和售後保養。另一方面,雖然裝備了先進的120毫米高膛壓滑膛炮,但也客觀上造成了該車造價昂貴,維護成本高的事實,成本效益值還有待考量。但無論如何,「半人馬座」Ⅱ MGS的面世,為大口徑高膛壓坦克炮配備輪式戰車開啟了新的局面。而高殺傷性、高防護性、高機動性的先進機動火炮系統,對那些有實力、有需求的國家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軍工企業,防務展,「半人馬座」

相關推薦

評論(78)

相關焦點

  • 輕型戰車的典範---義大利「半人馬座」輪式坦克殲擊車
    義大利"半人馬座"輪式裝甲車早在1990年就已批量生產了, 這種裝甲車由於裝有大口徑加農炮而具有了強大的火力,再加上其輪式底盤出色的公路機動性和較好的越野機動性,使它能夠獨立遂行偵察和反坦克作戰任務,故被人們稱為"輪式坦克"。
  • 義大利「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相比前輩都有哪些升級?
    40輛「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 「輪式坦克」的「鼻祖」 「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的前身是創立了「輪式坦克」這個概念的義大利「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上世紀80年代,義大利陸軍需要一種能夠執行快速偵察和機動作戰的輪式裝甲車輛,要求不僅具有當代主戰坦克的火力,還要具備戰略機動性,並能依靠自身動力在義大利半島的各種地形上高速機動,由此 「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誕生。
  • 日本主戰裝備之10式主戰坦克
    10式主戰坦克以「新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為基礎所開發,項目被命名為「TK-X」,2002年製造出第一臺原型車,2008年2月13日正式公開,2012年1月開始正式服役於陸上自衛隊。10式坦克採用了多種革命性新技術,自誕生之日起在世界坦克排行榜一直有很高的名次。
  • M60巴頓坦克,被小看的第二代主戰坦克,性能幾乎無敵
    M60巴頓坦克的研發始於1957年,第一批原型機於1958-1959年製造,其目的是對標蘇聯的T-54和T-55坦克;M60坦克在各個方面都要比M48坦克強很多。M60巴頓是美國第一臺主戰坦克(MBT),他是圍繞中型坦克的概念而設計的,它既具有了重型坦克的火力,又具有了中型坦克的機動性。
  • 世界十大坦克 T80主戰坦克實力超強,我國兩個上榜
    世界十大坦克 T80主戰坦克實力超強,我國兩個上榜一、T90主戰坦克在世界十大坦克中T90主戰坦克由俄羅斯研製,據說該坦克主要是為了北約曾經對俄羅斯的威脅而打造的,它重46.5噸,同時配有很先進的火控系統
  • 日本新世紀的主力主戰坦克——10式主戰坦克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日本之前的90式主戰坦克由於數量少並且價格非常的因素,所以在二零零四年的時候,日本便宣布準備停止量產90式主戰坦克,開始了新一代坦克的研發計劃,而這新一代的主站坦克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翁——10式主戰坦克。
  • 流產的小豹2坦克,西班牙猞猁主戰坦克
    西班牙作為航海時代的大國,在近現代地位已經大不如從前,兩次世界大戰中均沒有露臉,在坦克技術上與他國差距越來越大,幾乎無主戰坦克開發能力,即便這樣,西班牙仍然希望引進外國技術,實現坦克自主生產。
  • 造價千萬美元 號稱「亞洲第一坦克」---日本10式主戰坦克
    10式主戰坦克是由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主持,三菱重工生產的日本陸上自衛隊新一代主戰坦克。10式主戰坦克以"新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為基礎所開發,項目被命名為"TK-X",2002年製造出第一臺原型車,2008年2月13日正式公開,2012年1月開始正式服役於日本陸上自衛隊。
  • 二戰末期推出的百夫長坦克,如何成為英國戰後第一代主戰坦克?
    如果提起英國坦克,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英國那些奇葩的坦克,比如說瑪蒂爾達Ⅱ步兵坦克、十字軍巡洋坦克、邱吉爾步兵坦克之類的存在。畢竟英國人在二戰中因為生產了太多奇形怪狀的坦克,所以說給人一個看法就是他們只能生產這樣的坦克。但實際上英國在二戰末期設計出了英國第一代主戰坦克——百夫長坦克,也是這款百夫長坦克,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挨了核爆後,還能繼續服役的主戰坦克。
  • 巴西是否會購買日本10式主戰坦克?
    2017年9月,巴西對義大利的「豹」1A5進行了考察,隨後於10月提出增購「豹」1A5並完全替換現役的「豹」1A1和M60A3TTS,但該計劃不了了之。目前巴西陸軍主戰坦克的陣容來看,不僅數量較少,而且技術水平停留在上世紀70到80年代,可謂完全「跟不上形勢」。而歷史上,巴西並非沒有過追趕世界一流主戰坦克水平的機會。
  • 老牌坦克強國新秀「挑戰者2」主戰坦克,盡顯英倫風範!
    《挑戰者Ⅱ主戰坦克》為英國公司阿爾維斯·維克斯(Alvis Vickers)所生產的一款主戰坦克,它是挑戰者系列的第三種車型,於1993年開始生產,而第一輛坦克則於1994年3月竣工。挑戰者2的炮塔防護採用的是第二代「喬巴姆」複合裝甲。炮塔中還裝有一套核、生、化防護系統。
  • 奧索裡約啟示錄:巴西EE-T1主戰坦克成敗得失談
    (1500馬力),在豹2主戰坦克上的優異表現又是有目共睹,因此那個雄心勃勃(或許野心勃勃更為貼切)的「南亞某大國「幾乎不加思索,便為自己的三代坦克項目選擇了MB873。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研製成功的戰後第一代坦克,其主要車型有蘇聯T-54和T-55主戰坦克,美國M47和M48主戰坦克,英國遜邱倫主戰坦克,日本61式主戰坦克等。戰後第二代坦克,除日本74式主戰坦克於70年代初研製成功外,其餘均屬60年代產品,主要車型有蘇聯T-62主戰坦克,美國M60系列主戰坦克,英國奇伏坦主戰坦克,法國AMX-30主戰坦克等。
  • 88B主戰坦克:比59D式坦克先退役,保有量少減少坦克型號
    1974年就開始部件研發,1980年開始整車研製,1988年2月才設計定型,被命名為ZTZ80式主戰坦克,簡稱80式坦克,是我軍第一代主戰坦克。 其實,80式坦克有兩個型號,即80-和80-式,外貿型號被命名為85式主戰坦克;此後,不久我軍方自用型的80式主戰坦克,則被重新命名為88式坦克,另有88B型號。
  • 戰敗後一窮二白的德國,為何能研發出先進的「豹」1主戰坦克?
    文/滅霸他爸自從坦克問世以來,德國就是坦克製造大國和強國,在坦克發展史上佔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二戰期間,德國研發的虎式坦克、豹式坦克,已經成為無數軍迷心中經典的武器。戰敗後的德國,被分開佔領,隨後分別建立東德和西德。
  • 英國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怎麼樣?從實戰來看它非常優秀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是英國在1916年製造的馬克I型坦克,這個坦克被稱為坦克鼻祖。坦克出來後,一直是各國陸軍的主要武器,在大大小小的衝突和戰爭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英國曾被稱為「日不落帝國」,這個稱號也反映了它的強盛。
  • 你知道各國主戰坦克是哪些嗎
    T-80主戰坦克是前蘇聯研製的主戰坦克,由T-64發展而來,自1976年服役至今,外號「飛行坦克」。 歷史上第一款量產的全燃氣渦輪動力主戰坦克。
  • 被擊毀的「超級巴頓」——土耳其M60T1主戰坦克分析
    「老樹開新花」M60「巴頓」是美國於1956年開始研製的二戰後第二代主戰坦克,也是冷戰時期裝備最廣的一型坦克,該型坦克曾大量提供給美國盟友,其中包括以色列和土耳其。在歷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軍隊裝備的M60主戰坦克曾給予阿拉伯國家軍隊不小打擊,但自身也損失慘重。1982年以色列軍隊入侵黎巴嫩南部時,以軍M60主戰坦克遭到敘利亞軍隊最新裝備的T-72主戰坦克毀滅性打擊。戰後,以色列開始對M60主戰坦克進行升級,通過加裝附加裝甲、升級觀瞄系統等提升其作戰能力,升級後的M60主戰坦克被命名為「馬加奇」7系列主戰坦克。
  • 日本首次公開10式主戰坦克內部畫面,設計超越美軍
    10式坦克炮手 近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在其年度的富士綜合火力演習中首次曝光了該國現役最先進主戰坦克——10式坦克的內部畫面。該型坦克為日本自行研製的第三代主戰坦克,於2012年進入陸上自衛隊服役,並逐步取代此前大規模服役的90式主戰坦克。日方表示10式坦克具有優秀的機動性,相較於90式有更為出色的防護裝甲,並具備第三代主戰坦克的主要功能,例如行進間射擊等。
  • 日本10式主戰坦克 「減肥」後更專注於本土機動防禦
    在此次火力展示中扮演壓軸角色的是陸上自衛隊最先進的10式主戰坦克。  科技日報記者注意到,此次日本首次曝光了10式主戰坦克其內部的畫面,也讓此次演習有了新的看點。  日本10式主戰坦克號稱世界第一款第四代主戰坦克,其造價高達940萬美元,堪稱世界最貴的坦克之一。作為一款由三菱重工主導研發的主戰坦克型號,10式主戰坦克於2012年正式批量裝備陸上自衛隊。
  • 韓國展出K2PL主戰坦克模型 希望波蘭陸軍採購 瞄準500輛大訂單
    這種坦克是韓國K2「黑豹」主戰坦克的最新改進型,現代Rotem公司希望能夠通過「Wilk計劃」,成為波蘭陸軍的正式裝備。PL就是波蘭的意思,然而有豹2PL的波蘭陸軍會看上這種坦克?2017年,波蘭國防部啟動了「Wilk計劃」,「Wilk」意為「狼」,該計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陸軍採購新一代主戰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