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相比前輩都有哪些升級?

2021-01-18 騰訊網

出 品:科普中國

作 者:蘭順正

策 劃:宋雅娟

監 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近日據報導,義大利國防部已批准生產和訂購40輛「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

「輪式坦克」的「鼻祖」

「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的前身是創立了「輪式坦克」這個概念的義大利「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上世紀80年代,義大利陸軍需要一種能夠執行快速偵察和機動作戰的輪式裝甲車輛,要求不僅具有當代主戰坦克的火力,還要具備戰略機動性,並能依靠自身動力在義大利半島的各種地形上高速機動,由此 「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誕生。「半人馬座」由依維柯 / 菲亞特公司和奧託·梅萊拉公司聯合研製,採用 8×8 底盤,動力艙前置,炮塔的位置相對靠後,駕駛員位於車體左前部,其右側為動力傳動裝置,有駕駛員、車長、炮手和裝填手四名乘員。1987 年初「半人馬座」完成首輛樣車,1990 年底開始正式生產,目前已生產出500輛。

「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堪稱最早的「輪式坦克」

但是,由於「半人馬座」缺乏與意軍裝備的「標槍」步兵戰車聯合作戰的數位化能力,而數位化能力在2009年才被引入作戰車輛。因此從 2010 年開始,義大利國防軍事聯合作戰需求評估委員會批准了「半人馬座II」的初級作戰需求,並於2016年10月進行了原型車的測試。

「換藥不換湯」的「半人馬座II」

相比於「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半人馬座II」可謂是「換藥不換湯」。該車採用全電驅動的升級型「希特菲克特」120炮塔,將原來的105毫米主炮升級為45倍口徑的高膛壓120毫米火炮,其火力與大多數現代主戰坦克相當,並可發射所有的最新一代120毫米北約炮彈,包括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多用途彈,據稱該炮在3000m距離上能夠擊穿600mm均質鋼。炮長配有雷射測距儀和第三代熱攝像機,車長配有具有情報、監視、目標捕獲(ISTAR)功能的升級型全景晝/夜瞄準鏡。主炮左側安裝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炮塔兩側均安裝有一排4具81毫米電動煙幕榴彈發射器。另外還可安裝HITROLE輕型遙控炮塔,炮塔上安裝有1挺12.7毫米重機槍,也可安裝7.62毫米機槍或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從而使裝填手能夠在有防護的位置執行戰場監視任務。

「半人馬座II」 數位化能力與火力更強

「半人馬座II」配裝的通信與信息系統(CIS)具有多種功能,其中部分功能以多波形軟體定義電臺(高頻、甚高頻、寬帶、衛星通訊以及義大利未來士兵系統)為基礎,指揮車型則安裝了移動式衛星通訊系統。「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為車輛和C4I系統提供了充足的動力,每噸推力達到24馬力,而老式「半人馬座」戰車只有19馬力,其輪胎位置相比於老車也更加向車體外部凸出以提升車輛的穩定性。除此之外,經歷了三年彈道學、陶瓷材料和複合材料測試後,「半人馬座II」的防護力也有所提升,車內配有先進的核生化防護系統和滅火抑爆系統,還安裝了新一代能量吸收座椅、安全帶和歇腳板,和遙控簡易爆炸裝置幹擾機,增強了防地雷和簡易爆炸裝置能力。另外車身上還裝備了七個攝像頭。

按照義大利陸軍相關人士的表述,「半人馬座II」能完美契合需求,意軍需要「標槍」步兵戰車的25毫米火炮和「半人馬座II」的120毫米火炮同時在戰場上協力作戰。

軍事小詞典

「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該車是義大利「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的現代升級版,安裝了45倍口徑的高膛壓120毫米火炮,火力與大多數現代主戰坦克相當,同時其數位化能力和防護能力也得到了加強。

來源: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相關焦點

  • 輕型戰車的典範---義大利「半人馬座」輪式坦克殲擊車
    義大利"半人馬座"輪式裝甲車早在1990年就已批量生產了, 這種裝甲車由於裝有大口徑加農炮而具有了強大的火力,再加上其輪式底盤出色的公路機動性和較好的越野機動性,使它能夠獨立遂行偵察和反坦克作戰任務,故被人們稱為"輪式坦克"。
  • 「半人馬座」Ⅱ MGS:義大利製造,火力媲美三代主戰坦克
    強悍的火力與智能防護裝備上世紀80年代,義大利陸軍需要一種能夠執行快速偵察和機動作戰的輪式裝甲車輛,要求不僅具有當代主戰坦克的火力,還要具備戰略機動性,並能依靠自身動力在義大利半島的各種地形上高速機動。這促成了著名的「半人馬座」B1坦克殲擊車的誕生。
  • 《坦克世界》中不同類型坦克殲擊車的玩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從歷史上來說,坦克殲擊車被研發出來的目的就是用來制裁坦克,不過雖然是坦克的「天敵」,但是坦克殲擊車的設計也採用了坦克底盤,所以坦克殲擊車又被稱之為「驅逐坦克」或者「殲擊坦克」。並且在二戰戰場上為了簡化生產,同時保證良好的隱蔽性,坦克殲擊車的高度都被降低。
  • 斐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成員笑嘻嘻,後勤MMP
    不過遺憾的是,老爺子並沒有駕駛過二戰中另外一輛火力強悍、裝甲厚重、戰績彪炳卻頗受爭議的裝甲車輛——斐迪南坦克殲擊車。斐迪南坦克殲擊車由虎式(P)型改造而來,虎式(P)型是與日後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即虎式(H)型)的競爭型號,爭奪1942年德軍新重型坦克的位置。虎H由亨舍爾廠設計生產,採用了傳統的機械傳動。
  • 【小雨姐評測】森寶鋼鐵帝國:象式坦克殲擊車、虎式重型坦克、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虎王重型坦克Empires of Steel(上)
    第一款,象式坦克殲擊車「象」(德文Elefant,英文為Elephant)式坦克殲擊車,前身是「斐迪南」(Ferdinant)坦克殲擊車,是二戰中後期德國研製的重型坦克殲擊車。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人仔品類豐富,光是頭盔都收集到 3個顏色了,要是頭盔有印刷就太棒了
  • 二戰元首的救星,簡陋至極的RSO坦克殲擊車,就是一輛平板車
    提起二戰德國的坦克殲擊車,往往是「黃鼠狼」、獵豹等著名的型號或者家族,不過德國的科技怎麼可能就局限於此呢,在當時德國還有一款RSO坦克殲擊車,別看它數量稀少,也曾面呈元首,被元首當成東線救星。RSO坦克殲擊車RSO全地形車改裝坦克殲擊車早在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就已經意識到東歐地區的爛泥地是機動車輛的天然剋星,雖然當時德國已經有了一些半履帶車輛
  • 英俊騎士——德國獵豹坦克殲擊車
    1943年8月,在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後,德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奉命將剩餘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移交給第653裝甲殲擊營,輕裝前往法國準備換裝另一種新型戰車——獵豹坦克殲擊車。英軍坦克已經突破了第276步兵師的防線,沙伊貝爾少尉的戰車和另外一輛坦克殲擊車接到命令,前去支援那個承受極大壓力的步兵團。我們出發了,穿過被徹底摧毀的村子,越過浮腫的馬屍,炮彈此起彼伏的爆炸,可以看見一些飛機。我們繼續前進,然後在一條凹線的道路上停住,坦克殲擊車做好了戰鬥準備。沙伊貝爾少尉和另一輛坦克殲擊車的車長步行到前方進行偵查。
  • 二戰德國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大口逕自行反坦克炮的先驅
    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最早的德國坦克殲擊車雖然二戰德國最早服役的坦克殲擊車,是用一號坦克底盤改裝的黃鼠狼1,但是真正從設計上來講大麥克斯坦克殲擊車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安裝如此大口徑的坦克殲擊車,或者叫自行反坦克炮,思路本身還是很超前的,當時世界主流的反坦克炮不過是37毫米、45毫米,或者英軍的QF2磅炮(40
  • 稀有戰車列傳: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A)技戰史(上)
    不堪重負的「軍馬」20世紀30年代研發的四號坦克一開始被定位為「步兵支援坦克」,即用短管榴彈炮遂行一線支援任務。但因為車體尺寸大,四號坦克的升級潛力要高於三號坦克,在1942年換裝長管75毫米加農炮後登上了主力坦克寶座。1942—1943年,長管四號在火力、防護能力上,都優於蘇軍的T-34/76和美軍的M4「謝爾曼」75毫米炮型,在戰場上處於優勢。
  • 鼓吹坦克殲擊車,堅持坦克反步兵,火炮反坦克的麥克奈爾將軍
    可是這款坦克的研發方向則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雖然從歐洲戰場上傳回的情報顯示,坦克已經真正成為了左右戰爭的力量。可是美國陸軍畢竟是久疏戰陣,所以說美國陸軍內部對於坦克的性能側重點就成了問題。幾乎是整個美國陸軍都對於坦克是應該進行裝甲作戰,亦或是讓坦克掩護步兵而爭論不休。這一情況完全就是不了解實戰導致的,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言論。
  • 蘇德戰爭中的打虎英雄,為對付虎式坦克而生的SU85坦克殲擊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坦克的性能優勢總是螺旋上升的,在激烈的戰爭中,戰爭各方的坦克 都飛速提升著。可是坦克的性能提升並非那麼容易,可能你的新坦克還沒出來,對方的新型坦克都碾到你臉上了。這個時候指望等坦克出來是不可能的,有時需要一些更為簡單的辦法,比如拆掉坦克的炮塔,塞一門足夠威力的長倍徑火炮,搖身一變成為坦克殲擊車來應對敵人。
  • 元首最後的玩具費迪南(象式)坦克殲擊車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虎式坦克的衍生品費迪南坦克殲擊車。先來說說這款武器是怎麼來的,時間節點來到一九四二年,由於前線的戰事吃緊,急需一款能夠hold住局面的裝甲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虎式。保時捷與亨舍爾兩家公司都在緊鑼密鼓的對自己的原型車進行完善。
  • 本該早些出生的反坦克利器,德軍的救命稻草,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但有一款武器,卻被盟國的工程師-評價為可以挽救德國的武器,這就是德國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這種小巧玲瓏的坦克殲擊車,到底有什麼能力來挽救德國呢?一、德國裝甲部隊的困境對於德國裝甲部隊而言,他們一度認為要擊敗敵人,靠的就是裝甲部隊對敵人實施高速穿插和合圍。儘管在法國戰役裡,他們遭到了法國裝甲部隊那些實力強大的B1重型坦克和索瑪S35坦克,也遇到了來自英國的瑪蒂爾達Ⅱ型坦克。
  • 狡猾獵手,兇悍炮,為了大戰使勁造:憶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
    該部在1945年4月上報的實力表仍保有18輛四號坦克殲擊車,但不清楚L/70(A)和L/70(V)各有多少輛。 1944年10月,該部第5連得到了17輛四號J型坦克和5輛四號坦克殲擊車L70(A)。1944年11月,該旅得到「大德意志」裝甲團第2營的加強,這支部隊擁有7輛四號J型坦克和38輛L/70(A)殲擊車。整編完成後,「元首警衛」裝甲旅開赴西線參加阿登反擊戰,在攻打聖維特和巴斯託涅的戰鬥中都有露臉。
  • 二戰比利時T.13系列坦克殲擊車,在鋼鐵洪流中英勇奮戰的小強
    坦克殲擊車真正的T.13-1型坦克殲擊車,是用購買的第二批牽引車,它們採用專業的裝甲鋼板製成,總共35輛。因為車型一樣,所以改裝出來的效果也是一樣的,這部分坦克殲擊車被稱為T.13-2。T.13-1坦克殲擊車考慮到火炮正面射擊角度十分有限,因此比利時軍隊都採用倒車作戰的模式,利用炮塔後方沒有裝甲板遮擋、角度靈活的特點,執行打完就跑的伏擊戰。
  • 淺談ASU-85空降坦克殲擊車,紅軍空降兵崛起的標誌,越南還在裝備
    其實雖然有了T-90S,但是短期內越軍的裝甲實力還是難以提升,因為這64輛T-90S和越南規模巨大的老爺輩坦克比起來還是相形見絀,越南軍隊目前裝備超過2000多輛的T-54/55、T-62以及63式水陸坦克,此外在今年年初舉行的大演習中,越南軍隊更是亮出了ASU-85空降坦克殲擊車這樣的絕版武器,這種武器曾是蘇聯空降部隊的利器,但是受制於火力因素,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便逐漸開始退出了蘇軍現役。
  • 四號突擊炮和四號殲擊車有什麼區別?德軍為何要裝備這兩款武器?
    四號突擊炮和四號坦克殲擊車是二戰德軍同時裝備的裝甲武器,它們都是以四號坦克底盤為基礎,安裝一門前向火炮製成,兩者形制和性能都差不多,為何德軍要不嫌麻煩的安裝這兩款裝備呢?四號坦克殲擊車無論是四號突擊炮還是坦克殲擊車,它們兩者的基本性能差不多,都是安裝一門長身管75毫米炮,在使用中兩者功能也基本互通。
  • 還沒屋簷高卻能正面對抗盟軍坦克!說說二戰德國追獵者殲擊車
    winter_z:這些殲擊車,主要損失於敵方的什麼武器呢?甜妞她爹:對方的坦克炮。kgb1059:60mm/60°啊,85炮用BR365,0距離都穿不了。m1andm1a2:38t搞出來的東西,還要啥自行車。kgb1059:底盤加寬,傳動改了,只能算38t底盤衍生型,和正牌38T不是一回事。
  • 二戰時期德軍的犀牛88毫米主炮殲擊車一度成為東線戰場死神點名者
    說到二戰時期的德軍坦克88毫米主炮的坦克殲擊車最初第一版本便是著名的犀牛自行火炮,和大黃蜂型88毫米反坦克殲擊車。在此背景下,德軍利用老舊的三號坦克底盤和四號初期型底盤,分別生產出三號F型突擊炮G型突擊炮和著名的犀牛坦克殲擊車等緊急部署到東線戰場上,協助德軍坦克部隊防禦與進攻作戰,犀牛殲擊車當時一共生產200多輛投入戰場,組建獨立坦克殲擊營,作為德軍前線裝甲狙擊手特種戰車使用,德軍最先發明的這一套全新的戰術理念,之後盟軍和蘇軍才開始重視坦克殲擊車研製。
  • 二戰日本絕密坦克計劃亞洲版本象式殲擊車
    50公裡每小時,正面裝甲12毫米,裝備一款94式37毫米36.5倍徑坦克和兩挺7.7毫米機槍,其車組人員共計3人,無論在車組人員配置上,還是坦克性能上在當時世界上當屬於一流,只是後來日本對坦克研製計劃漸漸跑偏等於一手好牌打得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