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品:科普中國
作 者:蘭順正
策 劃:宋雅娟
監 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近日據報導,義大利國防部已批准生產和訂購40輛「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
「輪式坦克」的「鼻祖」
「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的前身是創立了「輪式坦克」這個概念的義大利「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上世紀80年代,義大利陸軍需要一種能夠執行快速偵察和機動作戰的輪式裝甲車輛,要求不僅具有當代主戰坦克的火力,還要具備戰略機動性,並能依靠自身動力在義大利半島的各種地形上高速機動,由此 「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誕生。「半人馬座」由依維柯 / 菲亞特公司和奧託·梅萊拉公司聯合研製,採用 8×8 底盤,動力艙前置,炮塔的位置相對靠後,駕駛員位於車體左前部,其右側為動力傳動裝置,有駕駛員、車長、炮手和裝填手四名乘員。1987 年初「半人馬座」完成首輛樣車,1990 年底開始正式生產,目前已生產出500輛。
「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堪稱最早的「輪式坦克」
但是,由於「半人馬座」缺乏與意軍裝備的「標槍」步兵戰車聯合作戰的數位化能力,而數位化能力在2009年才被引入作戰車輛。因此從 2010 年開始,義大利國防軍事聯合作戰需求評估委員會批准了「半人馬座II」的初級作戰需求,並於2016年10月進行了原型車的測試。
「換藥不換湯」的「半人馬座II」
相比於「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半人馬座II」可謂是「換藥不換湯」。該車採用全電驅動的升級型「希特菲克特」120炮塔,將原來的105毫米主炮升級為45倍口徑的高膛壓120毫米火炮,其火力與大多數現代主戰坦克相當,並可發射所有的最新一代120毫米北約炮彈,包括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多用途彈,據稱該炮在3000m距離上能夠擊穿600mm均質鋼。炮長配有雷射測距儀和第三代熱攝像機,車長配有具有情報、監視、目標捕獲(ISTAR)功能的升級型全景晝/夜瞄準鏡。主炮左側安裝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炮塔兩側均安裝有一排4具81毫米電動煙幕榴彈發射器。另外還可安裝HITROLE輕型遙控炮塔,炮塔上安裝有1挺12.7毫米重機槍,也可安裝7.62毫米機槍或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從而使裝填手能夠在有防護的位置執行戰場監視任務。
「半人馬座II」 數位化能力與火力更強
「半人馬座II」配裝的通信與信息系統(CIS)具有多種功能,其中部分功能以多波形軟體定義電臺(高頻、甚高頻、寬帶、衛星通訊以及義大利未來士兵系統)為基礎,指揮車型則安裝了移動式衛星通訊系統。「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為車輛和C4I系統提供了充足的動力,每噸推力達到24馬力,而老式「半人馬座」戰車只有19馬力,其輪胎位置相比於老車也更加向車體外部凸出以提升車輛的穩定性。除此之外,經歷了三年彈道學、陶瓷材料和複合材料測試後,「半人馬座II」的防護力也有所提升,車內配有先進的核生化防護系統和滅火抑爆系統,還安裝了新一代能量吸收座椅、安全帶和歇腳板,和遙控簡易爆炸裝置幹擾機,增強了防地雷和簡易爆炸裝置能力。另外車身上還裝備了七個攝像頭。
按照義大利陸軍相關人士的表述,「半人馬座II」能完美契合需求,意軍需要「標槍」步兵戰車的25毫米火炮和「半人馬座II」的120毫米火炮同時在戰場上協力作戰。
軍事小詞典
「半人馬座II」坦克殲擊車:該車是義大利「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的現代升級版,安裝了45倍口徑的高膛壓120毫米火炮,火力與大多數現代主戰坦克相當,同時其數位化能力和防護能力也得到了加強。
來源: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