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能醉人何須酒,一杯盡飲得自由

2020-12-25 曉陳茶事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別子才司令》宋·方嶽

人世一遭,難免會有不如意之事。留戀過往,心有戚戚。

愁,讓人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是心頭別有滋味的「剪不斷,理還亂」。

01酒,不解愁

自古就有「借酒消愁」一說。

一輪皎月,一張方桌,一壺清酒。

趁月光,舉杯換盞,把酒歡歌。酒入喉腸,刺激,又熱烈。

喝酒最好是,長醉不復醒。

一人獨酌,三五成影。

享受腳下生風的快感,飄搖朦朧的醉意。

只要不醒就不會憂愁。

眼前的憂愁暫時拋於腦後,留下明日昏沉的頭痛。

喝酒,只不過是在逃避罷了。

《增廣賢文》有一句: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

酒,麻痺身心,一覺醒來,愁還在。

無數人都曾嚮往過,快意恩仇的詩酒江湖。把酒言歡,不醉不歸。殊不知喝酒也壞事。

李白便是一位。

天寶初年,李白來到長安。唐玄宗封他為供奉翰林,留在宮裡寫詩。

生平嗜酒如命,在宮裡常常喝得大醉。醉酒後讓力士脫靴,貴妃研磨。

高力士懷恨在心,常在玄宗和貴妃身邊說李白壞話。不久,便離開了長安。

貪歡一時美酒之歡,斷送了自己的仕途。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李白

02茶,解憂

酒是隨心隨性,喝酒流露的是豪情壯志,目空一切。

茶是清歡清靜,品茶講究的是悠閒自得,精思細琢。

二者並不能讓憂愁真正消除。

比起喝酒的迷醉,茶帶來的只有清醒。讓你時刻警醒,理性看待憂愁。遇到事情不逃避,而是勇於承擔,積極找尋解決方法。

我們因為思考,才站在了頂端,也因思考飽受煎熬。複雜的社會,讓人變得敏感,多疑。為考試而焦頭爛額,為人情而不知所措,為工作而絞盡腦汁。

喝茶,讓心沉在一杯水中,洗淨世事繁雜,聽見心的聲音。

盧仝的《七碗茶詩》中,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這是茶能帶給你的,解憂方法。

03茶解憂愁,何須酒?

往事回味一碗酒,人生清醒一壺茶。

喝酒的人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喝酒麻痺神經,讓人失去理智,是不計後果的放鬆,是沒有遮攔的發洩,隨性隨心。喝茶的人說,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茶讓人清醒,開始理性思考,開始找出憂愁的解決辦法,直面問題,絕不退縮。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充分說明了,茶早已融入了每個人的生活。

白日飲酒縱歌有多瀟灑,清宵寒夜裡就有多寂寥。對酒的渴望有多熱烈,對茶的依戀就有多深沉。

喝酒的人,客散酒醒賞殘花,慣看秋月春風。

喝茶的人,午窗初睡付盞茶,細數日月江河。

茶,讓一切歸於一片簡單的樹葉。

用心審視憂愁,找尋煩悶的源頭。喜歡喝茶的人,攬盡風月,聽慣笙歌。如茶一般沉澱,如茶一般悠長。

人生一世,豪情萬丈,終歸望斷天涯。不如泡杯清茶,整理思緒,重新出發。

相關焦點

  • 茶亦醉人何必酒,喝過小罐茶金駿眉紅茶才知這話誠不假
    "寧可食無肉,不可日無茶"。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無論是家中待客,還是茶樓聚會,無論是的過客,還是優雅的人士,適時喝上兩口香氣濃鬱,口味醇正的紅茶,再聊一聊感興趣的話題,那種舒適、宜人的感覺和氛圍比起酒場更為高雅。
  • 茶能醉人何須酒!春光肆意,山東最美茶鄉你去過幾個?
    春季頭採在即,不妨跟著好客君到茶園裡走一走,看山品茶,染得一身清香。青島·嶗山茶一口飲盡三月春嶗山以獨特的山、海並存的奇景而聞名於世,名山蘊名水,名水育名茶。嶗山茶可以是你乾熱口渴時的「及時雨」,也可以是你細品賞心的慢生活,不管是大口下肚,還是小口啜飲,它總能潤喉爽心。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嶗山的茶文化,還有兩家博物館在等你,萬裡江茶博物館與嶗山茶博物館,將全方位的帶你了解嶗山茶的前世今生。
  • 小雪 | 綠蟻新醅酒 能飲一杯無
    也學一學陸遊「倒盡床頭酒半罌,笑呼筇杖共閒行。」 說到詩人飲酒,最著名當屬唐代白居易了,他的那首《問劉十九》總會在此情此景下被誦及:「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美酒已經備好,家裡也很溫暖,在這樣寒冷的天氣,哥們,喝一杯酒吧。
  • 「酒仙」李白:且樂生前一杯酒 何須身後千載名
    李白傳世詩詞千餘篇,170多首與酒有關。酒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豪邁、灑脫、及時行樂、感時傷逝、縱情山水間的愜意,以及叩問永恆的深沉。例如:「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贈崔侍郎》)「看花飲美酒,聽鳥臨晴山。」(《餞校書叔雲》)「千金買一醉,取樂不求餘。」(《擬古十二首之五》)「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紅樓夢中,黛玉寶玉以杯傳情,同飲一杯酒,到底代表著什麼
    鳳姐兒開口打趣:「寶玉,別喝冷酒,仔細手顫,明兒寫不得字,拉不得弓。」而寶玉的回答則有趣,只說:「不是冷酒。」要知道,這可是禮教森嚴的賈府,還是眾長輩都在場的元宵節。即便二人從小一起長大,這樣的親暱,已經是越劇了。可黛玉從來不是限於俗世規則之中的人兒,而寶玉,面對黛玉囂張的宣誓主權行為,心裡一笑,坦蕩受之。
  • 酒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張說《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簫令得潭字韶》載:「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廣樂逶迤天上下,仙舟搖衍鏡中酣。」文宗開成三年(838年),身兼太原尹、河東節度使的中書令裴度也在洛水之濱舉辦了一次成功的禊飲雅會,著名的詩人白居易、劉禹錫等都前來助興。劉禹錫吟道:「洛下今修禊,群賢勝會稽。」詩人把杯乘興,對於此時之會充滿了自信,此等壯語非大唐文人不得發之。自唐之後,這種大規模的禊飲活動才逐漸減少。
  • 塵緣如酒,流年似水,我飲盡滄桑,也渡不過思念那條江
    塵緣如酒,一杯便能醉人。喝一杯塵緣裡釀下的苦酒,有甘冽,有浸脾,也有舒爽,而最後卻是無盡的苦澀。如果相遇就是為了別離,那麼我寧願此生不相遇,那麼便不會別離,更不會如此相思。我飲盡了滄桑,飲盡了繁華,也飲盡了歲月的薄涼,卻始終渡不過想你的那條江。夜深知雪重,情深知意濃。
  • 光緒九年---- 茶說醉人何必酒
    喝茶若干年,能讓我驚豔的茶已然少之又少,然而,總有一款茶,繞在你的心頭,如冬日暖陽,荷風雅韻,夏日星光。大年初五的午後,陽光正好,暖暖的陽光裡有芬芳的氣息,綿綿的,與三五茶友在若蘭居茶室,遇見獅王家的茶光緒九年,瞬間,茶友們都被它幽幽遠遠的蘭花香驚豔到了,沉醉其中,久久無語,正所謂「茶說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
  • 早上一頓飯,中午一杯茶,晚上一杯酒,瞬間拉開寶釵和黛玉的差距
    02中午一杯茶盡顯林黛玉的人性之美林黛玉和薛寶釵都是文化人,兩個人一起喝中午茶的情形出現過兩次。襲人端來了兩杯茶給賈寶玉和林黛玉,寶玉拿走一杯後,襲人將剩下的一杯送給林黛玉和薛寶釵。薛寶釵喝了一口後將剩下半杯遞給林黛玉,襲人笑說:「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這病,大夫不許我多吃茶,這半鍾盡夠了,難為你想得到。」說畢,飲幹,將杯放下。薛寶釵不渴卻先喝了一口,林黛玉接過半杯茶一飲而盡,成全了薛寶釵更保全了襲人。
  • (清)續茶經·第六章 茶之飲(一)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侯鯖錄》:東坡論茶:除煩已膩,世固不可一日無茶,然暗中損人不少,故或有忌而不飲者。昔人云,自茗飲盛後,人多患氣、患黃,雖損益相半,而消陰助陽,益不償損也。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輒以濃茶漱口,頰膩既去,而脾胃不知。凡肉之在齒間,得茶漱滌,乃盡消縮,不覺脫去,毋須挑刺也。而齒性便苦,緣此漸堅密,蠹疾自已矣。然率用中茶,其上者亦不常有。間數日一啜,亦不為害也。
  • 40條關於酒的詩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2.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3.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羅隱《自遣》4.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5.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6.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7.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 從一杯茶中品飲生活
    從一杯茶中品飲生活曾經還略顯青澀的小姑娘,如今成了舞臺上人人敬仰的演員,宋丹丹老師的一生,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從一杯茶中品飲生活雲端蜜芽古樹普洱茶不就是如此。經晾曬、萎調、揚炒、揉捻、火焙等一系列工序,融合部分烏龍工藝,增添了新的元素,從一枚枚嫩葉,成長為一味精品好茶。長久的研磨中,雲端蜜芽變得越來越好,傳統的苦澀、濃烈變成了如今的溫和、蜜香,透亮,成為年輕茶客心中的一味佳飲,成為新普洱界的一個好「作品」。
  • 茶與酒,代表中國人的兩種性格
    高興了,喝兩杯助興;心煩了,來幾壺澆愁。 「酒入豪腸 七分釀成了月光」。胸中懷一腔豪氣,美酒灌入,心境更加開闊,心情更加爽朗。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憂愁時,痛飲一壺好酒,暫時忘卻人世間的紛擾煩憂。
  • 紅泥小火爐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一首小詩,有景有情,凡俗的事物,在他的筆下,生動傳神,回味無窮。讓歷世歷代,讀過的人,在寂寥的冬日裡,每一次的展卷,都有一種新意,圍著它取暖。  在一個風雪飄飛的傍晚邀請朋友前來喝酒,共敘衷腸。寒冬臘月,天色將晚,雪意漸濃,相約茅屋,圍著火爐,喝著新釀泛著綠意的小酒,邀請老友來敘舊,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詩: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⑥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注講】①有耳莫洗潁川水:傳說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侮辱,到潁川用水洗耳。有口莫食首陽蕨:伯夷、叔齊認為周武王滅商是以臣犯君,因此恥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上。李白這一聯是說,不要學許由和伯夷、叔齊的清高。②含光混世貴無名:即《老子》「和光同塵」之意。這一聯是說,不如放下清高的姿態,混同於世俗好了。
  • 一相思酒,一醉是一生
    我總覺得,愛是一杯濃烈的酒。就像是那些曾經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般,醉人心弦!迷了眾人的眼!而相思,更是那酒中極品,若是稍微一品嘗,或許就是一醉是一生。豆蔻年華時的羞澀朦朧,那時候年少輕狂時的纏綿熱烈,等我們暮年時的長埋深切,所有的一切就好像是一杯思念的醇綿酒香,在我們走過年華歲月時不經意地醞釀,孤獨而柔美。
  • 當我飲盡這一杯斷情酒什麼歌 抖音當我飲盡這一杯斷情酒歌名歌詞
    抖音中最近有一首歌當我飲盡這一杯斷情酒,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歌吧。下面小編就為各位帶來了抖音當我飲盡這一杯斷情酒歌曲介紹。  抖音當我飲盡這一杯斷情酒什麼歌?這首歌歌名叫做《斷情酒》,演唱的歌手是張津滌。
  • 《慶州》以茶代酒,飲一杯無?
    酒能勾魂,茶能消暑,而努力克制的衝動並不止於「想摸一下你的耳朵」。張律筆下的情感是彆扭的,我想不僅僅是因為「中國之含蓄」,而是由中國漢族,中國朝鮮族,韓國人這三方身份的聯結微妙地牽制著。身份認同的壓力,文化的互相觀照,統統大有文章。現在我們不扯什麼「導演創作闡述」,只來聊聊這部電影本身。
  • 2你枉有一杯醉人酒,卻解不了半點愁
    你枉有一杯醉人酒,卻解不了半點愁1: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最易迷失自己;處在別人的關愛中,最易弱化自己。2:別和我談溫柔,一杯濁酒一支煙,冷漠無情才是我的慣性;你活得不快樂的原因,大概是你總是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既無法忍受目前的狀態,又沒能力改變這一切3:情人這個字眼,向來是最美的,想像很豐富,夢也很美,就是現實很骨感,也很殘酷,更難隨人意。
  • 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
    所有才會有慈母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才會有友人送別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擔心朋友出了陽關便再無故人,不知道下次什麼時候還能再聚,所以一定要趁相逢多幹一杯酒;也才會有戀人告別的「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因為雙方都知道,此去一別,也許再無相會之日,只有在船出發之前,能多看一眼便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