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別子才司令》宋·方嶽
人世一遭,難免會有不如意之事。留戀過往,心有戚戚。
愁,讓人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是心頭別有滋味的「剪不斷,理還亂」。
01酒,不解愁
自古就有「借酒消愁」一說。
一輪皎月,一張方桌,一壺清酒。
趁月光,舉杯換盞,把酒歡歌。酒入喉腸,刺激,又熱烈。
喝酒最好是,長醉不復醒。
一人獨酌,三五成影。
享受腳下生風的快感,飄搖朦朧的醉意。
只要不醒就不會憂愁。
眼前的憂愁暫時拋於腦後,留下明日昏沉的頭痛。
喝酒,只不過是在逃避罷了。
《增廣賢文》有一句: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
酒,麻痺身心,一覺醒來,愁還在。
無數人都曾嚮往過,快意恩仇的詩酒江湖。把酒言歡,不醉不歸。殊不知喝酒也壞事。
李白便是一位。
天寶初年,李白來到長安。唐玄宗封他為供奉翰林,留在宮裡寫詩。
生平嗜酒如命,在宮裡常常喝得大醉。醉酒後讓力士脫靴,貴妃研磨。
高力士懷恨在心,常在玄宗和貴妃身邊說李白壞話。不久,便離開了長安。
貪歡一時美酒之歡,斷送了自己的仕途。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李白
02茶,解憂
酒是隨心隨性,喝酒流露的是豪情壯志,目空一切。
茶是清歡清靜,品茶講究的是悠閒自得,精思細琢。
二者並不能讓憂愁真正消除。
比起喝酒的迷醉,茶帶來的只有清醒。讓你時刻警醒,理性看待憂愁。遇到事情不逃避,而是勇於承擔,積極找尋解決方法。
我們因為思考,才站在了頂端,也因思考飽受煎熬。複雜的社會,讓人變得敏感,多疑。為考試而焦頭爛額,為人情而不知所措,為工作而絞盡腦汁。
喝茶,讓心沉在一杯水中,洗淨世事繁雜,聽見心的聲音。
盧仝的《七碗茶詩》中,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這是茶能帶給你的,解憂方法。
03茶解憂愁,何須酒?
往事回味一碗酒,人生清醒一壺茶。
喝酒的人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喝酒麻痺神經,讓人失去理智,是不計後果的放鬆,是沒有遮攔的發洩,隨性隨心。喝茶的人說,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茶讓人清醒,開始理性思考,開始找出憂愁的解決辦法,直面問題,絕不退縮。
我國是茶葉的故鄉。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充分說明了,茶早已融入了每個人的生活。
白日飲酒縱歌有多瀟灑,清宵寒夜裡就有多寂寥。對酒的渴望有多熱烈,對茶的依戀就有多深沉。
喝酒的人,客散酒醒賞殘花,慣看秋月春風。
喝茶的人,午窗初睡付盞茶,細數日月江河。
茶,讓一切歸於一片簡單的樹葉。
用心審視憂愁,找尋煩悶的源頭。喜歡喝茶的人,攬盡風月,聽慣笙歌。如茶一般沉澱,如茶一般悠長。
人生一世,豪情萬丈,終歸望斷天涯。不如泡杯清茶,整理思緒,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