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2》日前播出,首期節目就給觀眾提供了不少話題爆點。比如哭戲像打噴嚏、表現被狂噴的陳宥維,比如一張口就用成語「損人」讓人倍感犀利的李成儒,比如靠反差萌圈粉無數的爾冬陞導演……不過,被網友熱議最多的還屬趙薇在這檔綜藝裡講述的關於中年女演員生存現狀的一番話。
在欣賞完倪虹潔和馬蘇演繹的《隱秘的角落》後,趙薇有感40+女演員生存困境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她認為不僅僅是中年女演員,是所有女演員都有一種很難出頭的感覺。趙薇舉了一個例子,「所有的化妝品護膚品,睫毛膏粉底全是小男生在代言,姑娘們都去哪了?」
倪虹潔和馬蘇在聽到這句話後情緒有些激動,她們也很贊同趙薇的說法。趙薇很快把目光轉向了旁邊的三位導演爾冬陞、陳凱歌、郭敬明,說「你們男導演都捧捧女演員好嗎?不要光捧小男生。」
陳凱歌不說話,爾冬陞否認「我拍的(女演員)很多了。」郭敬明急到分貝都高了,「我拍的《小時代》是四個女孩,熱熱鬧鬧四部電影都是四個女孩。」趙薇順勢誇讚了一把郭敬明,「你是好樣的。」
趙薇的這番話在網上引發了熱議,有人贊同她,覺得男演員代言化妝品是一件很奇葩的事情,國內影視圈的確對女演員不夠友好。不過也有人不認同趙薇的說法,商家要賺錢自然要選擇會給自己帶來利益的代言人。
趙薇在一檔大熱綜藝裡替所有女演員發聲,她的熱情、善良值得表揚,我國娛樂圈也的的確確存在女演員生存艱難的問題,趙薇說出這種現象,沒問題,但趙薇的措辭、話術不能細究,她說的真的對嗎?
先來談趙薇提及的男明星代言化妝品一事,就目前現狀而言,男演員並未對化妝品代言市場造成壟斷,反而,很多男演員在化妝品市場是女演員的陪襯。
舉例:楊冪是雅詩蘭黛全球代言人,李現、肖戰、陳坤都只是支線代言人;劉亦菲是資生堂全球代言人,黃軒是全球大使;鞏俐是巴黎歐萊雅全球代言人,朱一龍、鄧倫都是加形容詞的代言人,是不是全線都要打個問號;範冰冰是嬌蘭全球代言人,王俊凱只是護膚支線……
男演員在代言title上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厲害,但是,他們卻承擔著被「割韭菜」的命運,逢年過節,商家主打男演員的目的都是為了換錢。
商家找代言人的根本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利潤,女演員粉絲購買力普遍低,而男演員粉絲為了哥哥的商業價值不斷砸錢,對於商家來說,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品牌無錯,男演員也無錯。
不過,趙薇關於男演員代言化妝品這事讓本喵一個看不過去的原因和上面的分析無關,而是本喵十分想不通,為什麼趙薇會潛意識覺得男性不用化妝品?
人都有愛美之心,不止女人有,男人也有,現在的很多男性也開始注重自己的皮膚保護,他們會使用唇彩,會隔三差五貼個面膜補水,商家找男演員推廣化妝品有問題嗎?趙薇對男性的看法似乎不夠全面客觀。
再來談趙薇當眾求助三位男性導演讓他們多拍女演員這件事,說實話,她的「正義」喵理解,但她的行為喵不懂。
趙薇自己做過導演,她應該懂,很多導演對演員是沒有選擇權的。此處需要舉例爾冬陞。爾導說:娛樂圈是個權利遊戲,你有話語權就可以要求多一點,但他沒有很多主動權,最後還是要聽投資方的。
每個導演都希望能和自己合作的演員敬業且有實力,但問題是,當一部作品開始運作的時候,它就牽涉到了資本角逐。參與到這場戰爭中的勢力有:投資方、出品方、電視臺、視頻網站……
一部作品的質量是由多個因素決定的,可是一部作品籌備之初,最大的賣點就是演員,名氣大的演員甚至可以直接決定這部劇在市場上的行情。
導演有時候其實比演員更無奈,有的演員演了作品後拿著片酬就走了,就算作品撲街最起碼錢已到手,而導演還要為作品失敗負責。張大大利用壓力大來給自己開脫的時候,爾冬陞就怒了,「對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誰沒有壓力啊,我們拍部戲沒有壓力嗎?我跟凱哥導演上戲的時候,何止掉頭髮啊。」
趙薇不應該當眾「道德綁架」其他導演,因為造成女演員沒戲拍的不是導演,而是投資方,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投資方不是慈善方,他們投資影視行業,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賺錢,為什么女演員沒有戲拍?那是因為女性題材作品對投資方而言,不是太能賺錢的項目,這最後又和市場掛鈎了。
投資方們不是沒有打造過女性題材作品,就今年來說,市面上就出現了好幾部,且都是大投資。《摩天大樓》熱搜沒少上,點擊量至今只有3.7億;《不完美的她》找來小宋佳,劇情涉及話題都很勁爆,但播出期間,全程無聲無息;《不完美的她》主演是周迅、趙雅芝、惠英紅,結果撲街。成績最好的要數《三十而已》,但平均收視率也不過是勉強過1。
每一次有人提到女演員生存困境問題,網友都表現的十分憤懣不平,可是光在網上喊口號有什麼用呢?女演員的市場是需要觀眾們用實際行動支持的,不是只靠喊口號就能得來的。
其實,換個角度看女演員生存危機這件事,有人解讀出了女演員不被尊重,但從市場分析來看,反映的其實是女性權力的上升。現在市面上一大堆耽改作品的推出,最大受眾就是女性觀眾,女人們的喜好開始逐漸主導這個市場的走向,但女星們的困境並不是男星們造成的,是市場造成的。
要想改變當下演藝圈市場環境,說實話,很難很難。在企業文化中,經常聽到一句話,叫「顧客就是上帝」,而在影視圈,也有一句話,叫「觀眾就是上帝」。本喵很同情那些沒戲拍的女演員,但也希望大家能夠尊重觀眾的喜好。
你是如何看待趙薇在《我就是演員2》中關於女星生存問題的那番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