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預測2020年日本GDP或下降5.2、韓國下降1.2%,那中美呢?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南生今世說

「急速惡化,狀況十分嚴峻」,這是日本媒體援引日本官方對2020年經濟增長趨勢分析時所使用的描述語。日方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的衝擊,日本多項經濟指標都在持續下滑,因此他們再度下調了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

日本當局當然不會坐視不理,以及出臺了多項經濟刺激方案,希望能遏制不斷下滑的勢頭。其中,包括向國民發放現金補貼,進而提升居民消費。給相關企業提供「低成本融資援助」,資助日本社會構築遠程辦公、居家辦公等新經濟形態等。

據報導,各項方案涉及到金額將高達117.1萬億日元(約7.7萬億元人民幣),包括15萬億日元的各項補貼,約19.5萬億日元的維持就業和持續經營的投入,48.4萬億日元的「財政投融資和地方支出」,以及醫療、旅遊、餐飲等各行業的援助等。

2020年,日本經濟或下降5.2%

雖然日本當局已經採取了各自激勵經濟的方案,但由於疫情、奧運會延遲舉辦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2020年日本經濟預計仍將產生較大的下滑——IMF預測是同比下降5.2%。這意味著,2020年日本的GDP將再度降至5萬億美元以下。

日本的人均GDP也將再度降至4萬美元以下,其影響程度不低於甚至比2008年的金融危機更嚴重。但是,IMF認為「疫情來得快,但經濟復甦的也很快」——雖然預計日本經濟今年下降5.2%,但到2021年又將上漲至3%左右。

此種情況也或將出現在美國、歐洲各國身上。IMF預測,2020年美國經濟或縮減5.9%,但在2021年又將實現4.7%的增長;預計德國在2020年下降7%,2021年實現5.2%的增長;預計義大利在今年下降9.1%,明年增長4.8%。

中國、韓國的經濟增長前景呢?

按照IMF的預測,2020年韓國經濟或將是下降1.2%。但從一季度情況來看,IMF的預測似乎偏低了。按照韓國央行公布的一季度增速初值,韓國經濟是「環比下降1.4%,同比實際增長1.3%」。

一季度韓國經濟並非是負增長啊——要知道,韓國的疫情在3月份已經放緩了很多,二季度預計疫情的直接影響不好很大。當然了,二季度對韓國的出口影響較大,估計增速在零左右。如果下半年出現明顯復甦,那全年應該會實現正增長。

咱們中國經濟在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大,但從3月開始就逐步回暖。如果海外疫情能在上半年得到明顯遏制,中國的進出口得以迅速恢復,那2020年中國經濟還是可以期待的——IMF預測是增長1.2%。

由於經濟刺激的持續效應,IMF預測2021年韓國經濟將實現3.4%的增長,中國經濟增速甚至可能攀升至9.2%,從而有望再次超過印度(IMF預測2021年是增長7.4%),再度是大國中增速最高的。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2019韓國gdp增長率多少?2019年韓國gdp總量預測
    韓國的2019年經濟預測  2019國經濟遭遇了不少困難,一方面是國際半導體市場「由盛轉衰」,另一方面日本對去零部件斷供,導致韓國企業出口大幅縮減。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韓國的對外出口總額為5424.1億美元,同比減少10.3%。  與此同時,韓國的支柱企業——三星、LG的全年利潤均同比負增長,韓國的現代集團汽車銷量也未能完成預定目標……,總之在2019年韓國多家大型企業的業績不佳,拖累經濟增長。
  • 世行預測:2021年美國GDP增長3.5%,日本增長2.5%,那中國呢?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世界人民的生活節奏,也讓各國經濟蒙受損失。此前,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稱2020年是自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經濟衰退,全球經濟萎縮3%,而世界銀行則預測下滑4.3%。
  •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GDP增長不到1%,香港下降1.2%,韓國和臺灣呢
    而2019年香港的的經濟更是出現了過去十年來的首次衰退。根據香港統計處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四季度,香港的GDP同比下降2.9%,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19年全年,香港的GDP總量同比下降了1.2%,為過去十年來首次下滑。很顯然,香港的亞洲四小龍的光環已經不復存在。那麼,除了香港之外,亞洲四小龍的其他幾個情況又如何呢?
  • 2019年中國、日本、韓國的GDP合計是多少呢?能超過美國嗎?
    但到了2019年,由於全球經濟下滑,國際貿易疲軟尤其是日本給韓國的半導體企業斷供,使得韓國的出口主力大受影響。此外,2019年韓國的投資負增長,居民消費也有上年的2.8%下降至1.9%……,多種因素使得2019年韓國經濟增速創下新低,僅實際增長2%。
  • 韓國2020年一季度進口啤酒下降三成
    【中國國際啤酒網】繼去年韓國國內啤酒進口額10年來首次減少後,今年第一季度也出現了進口額減少的現象。據分析,受抵制日貨運動的影響,進口額排在首位的日本啤酒的進口額劇減,再加上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啤酒的進口額也有所減少,從而使整體進口額減少。
  • 日本積極籌備重啟核電,致日本煤炭進口量下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市場分析機構阿格斯預測,由於目前日本積極籌備重啟核電,預計到明年第一季度,日本煤炭進口量將有所下降。 據悉,今年11月,日本九州電力公司運營的1.2吉瓦Genkai 3號核反應堆已重新啟用。
  • 韓國逆襲日本!日韓博弈或為中美貿易戰縮影?
    作者:螳螂 來源:開盤叮叮2020年,是風起雲湧的一年,除了疫情之外,中美貿易戰就是國際局勢的絕對主題。在主角整裝待發之前,日韓則先來了一場貿易戰預演。在日韓貿易戰中,作為弱勢方的韓國成功逆襲日本,這對於同樣處於弱勢方的我們,又有什麼啟示呢?
  • 1995年和2019年,日本GDP都只是略微超過5萬億美元,那中美呢?
    有不少網友詢問,為什麼要使用「再度」兩個字呢?最近20多年,日本GDP總在5萬億美元上下波動原因就是最近20多年,日本的GDP總量長期在5萬億美元上下波動,經常超過了5萬億美元,然後又下滑到不足5萬億美元。
  • 韓國的豬肉也漲價了,「吃不起」???韓國GDP時隔11年來下降至第10位.
    國內肉價持續不降,韓國的肉也漲價了,「吃不起」???韓國GDP時隔11年來下降至第10位。
  • 天津下降15.36%,重慶好轉,2020年1-11月財政收入15強城市
    2020年1-11月財政收入15強城市情況 1-11月,財政收入15強城市出爐,上海、北京、深圳排前三名,分別為6665.25億元、5071.17億元、3568.3億元;其中,北京表現較差,同比下降7.6%,說明北京復甦緩慢,產業抵抗能力不夠強,企業效益不夠好,需加快財政復甦步伐,以便縮小與上海差距。
  • 下降了多少?上半年中美、日德、英法、新馬泰等24國GDP增速對比
    南生整理了包括中國、美國、日本、德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24個國家在內的上半年經濟增速數據分享給大家,看看各國都實際縮減了多少。誰的經濟韌性更強,誰的降幅更大。展望整個2020年,三季度有望實現5%左右的增長,四季度或將接近6%,全年或將實現3%左右的增長,經濟總量有望達到15萬億美元。美國:雖然美國疫情出現的時間較早,但3月中旬才大規模爆發,這使得一季度美國經濟仍同比實際增長0.3%。雖然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速爆降至「-9.6%」,但整個上半年也只實際下降4.6%,完成的GDP仍高達10.11萬億美元。
  • 2020年韓國電影總票房下降74%,《南山的部長們》成年度冠軍
    原標題:2020年韓國電影總票房下降74%,《南山的部長們》成年度冠軍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晨儘管2020年奉俊昊電影《寄生蟲》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為韓國電影創造了新的歷史。但對整個韓國電影界來說,2020年仍是絕望的一年。
  • 韓國樂天啤酒業務市佔率持續下降
    韓國樂天七星飲料公司執行長李永谷(Lee Young-gu)專注於增強其旗艦啤酒產品的競爭力,為啤酒的夏季高峰做準備。   李永谷在3月27日的股東大會上表示:「到2020年,公司所有職員都將繼續努力改善收益,將通過對大品牌的持續性管理和周密的市場分析來強化產品力,擴大社會責任活動等來提高企業和品牌的價值」。   業界人士預測,李永谷將重新整頓樂天七星飲料的生產線,進一步加強在啤酒領域最有競爭力的產品Kloud啤酒的力量。
  • 這是咋算的呢?一季度美國GDP環比年化下降5%,同比實際增長0.6%
    按照美國商務部公開的信息,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GDP為52649億美元,經濟同比實際增長0.6%,環比年化下降5%。南生查詢到去年一季度,美國的GDP被修正為51484億美元,簡單計算發現增速是2.3%。
  • 日本人口連續11年下降
    2020-08-06 21:17:18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劉春燕
  • 2019年世界GDP35強,我國相當於3個日本
    我國gdp趕超各國之路我國1995年gdp超過加拿大,排世界第八名。1997年超過巴西,排世界第七名。2001年超過義大利,排世界第六。2004年超過法國,排世界第五名。2005年超過英國,排世界第五名。2007年超德國,排世界第四名。
  • 萬潤科技:2020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63.7%,降幅超營收
    萬潤科技於2020年8月19日披露中報,公司2020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9.1億,同比下降1.2%,降幅較去年同期收窄;實現歸母淨利潤3925.2萬,同比下降63.7%;每股收益為0.04元。註:萬潤科技於2017年2月09日完成重大資產重組。經營性現金流近兩期均為負公司2020半年度營業成本16.5億,同比上升0.1%,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2%,毛利率下降1.1%。期間費用率為9.6%,同去年相比變化不大。
  • 中美貿易、疫情等因素影響2020年機電外貿。
    中國臺灣地區、日本、韓國、德國和美國分列我國機電產品進口來源前5位,合計佔機電產品進口總額的58.2%,同比均回落。其中,自中國臺灣地區進口機電產品總值為1460億美元,進口集成電路總值為990億美元;自美國進口機電產品總值為704億美元,同比下降15.3%。
  • 一季度印度GDP增長3.1%、美國是0.6%,那俄羅斯、德國、日本呢?
    但同時,印度國家統計局也將2019年幾個季度的經濟增速做了修正,有的還不是第一次修正。比如,將2019年第一季度由初值的5.8%,下調為5.7%。同時也意味著:2020年第一季度「增長3.1%」,也可能會在不久後調整下。這種情況並非是印度獨有的——今年一季度,美國GDP增速已由「初值的環比年化下降4.8%,同比實際增長0.5%」,修正為「環比年化下降5%,同比實際增長0.6%」。
  • 臺灣人均GDP或將破3萬美元,令蔡英文興奮
    近日,臺灣地區統計部門發布了最新經濟預測數據,今年臺灣經濟gdp增長率上調至2.54%。並且,預計明年臺灣人均GDP將首度突破3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