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重溫了一遍綠裡奇蹟,毫無疑問又哭成了淚人,這個電影的確能夠直擊人的心靈,引人深思。
電影裡死囚約翰科菲是個又黑又強壯的黑人,在他這樣強悍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脆弱而又善良的心。
當他出場時,導演達拉伯恩特並沒有直接讓科菲露出臉,而是先展現出他的身體特徵,留給觀眾一定的神秘感和期待,而約翰外表和內心的巨大反差也使他的人物角色更加豐富立體。
善與惡在這個監獄裡被每個人詮釋的淋漓盡致,人格扭曲變態的波西,費盡心思想殺死大家都喜歡的小老鼠,給戴爾行刑的時候故意不打溼海綿導致戴爾在電椅上受到極大的痛苦,燒成炭而死。罪大惡極的比利利用兩姐妹對彼此的愛殘忍的殺害她們。還有善良的科菲和保羅。
影片的整個基調是昏暗的,在監獄中的色彩大部分都是簡單且灰暗的,烘託著氛圍。科菲魁梧高大卻怕黑,這句話一語雙關,揭露著黑暗的社會,也表現著科菲是善良的正義的,害怕黑暗害怕惡,他怕的不是黑色,而是沒有善良的人性黑暗的一面。科菲承受著痛苦和罪惡,每當科菲「治療」別人,燈總是會亮到極點爆炸,這是黑暗中存在的唯一的希望和光輝。
科菲是無辜的,卻滿身傷痕,他是上帝的化身,是天使,背負著人間的苦難的誤解忍受無法忍受的痛。綠色的走廊,一條短短的路,犯人從這頭走到那頭,從生到死完成了自我的救贖,換種說法而言,就是生與死,善與惡只隔著這麼一條短短的綠裡。
當保羅知道真相想要幫科菲逃跑時,卻被科菲拒絕了要被執行死刑,他希望能夠看一場電影,在科菲看電影的時候,在他的身後有大片的光芒,像天使一樣,特寫鏡頭慢慢推進,科菲臉上出現笑容,像是極其嚮往電影中「天堂」中的生活,讓觀眾也為之受到觸動。
科菲角色的設定是擁有特殊神力的人,是上帝播撒在人間的奇蹟。對科菲執行死刑的時候,沒有給他戴頭套,而保羅一行獄警都淚流滿面,也許死亡對於科菲來說是一種解脫,他活著會看到他不想看到的一切,死亡讓他不再像孤鳥一樣單飛,不再看到世間的爾虞我詐。
世界上哪有單純的黑與白,就像影片中的監獄,在各色的皮囊之下,有善,有惡,有美,有醜。有些痛,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