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越獄題材,一定繞不開《肖申克的救贖》。
在各個電影類榜單上,長期蟬聯第一名。
這部關於信念,關於自由,關於友誼的電影,不知洗滌了多少人的心靈,震撼了多少人的心。
《肖申克的救贖》劇照
今天,河馬哥跟大家聊聊現實版的《肖申克的救贖》——《巴比龍》
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越獄類電影,成片之日比《肖申克的救贖》早了足足20年。
但是因為年代久遠,這部電影漸漸被人遺忘了。
直到最近被翻拍,再次出現在大銀幕上。
1973年版的《巴比龍》,陣容強大。
導演富蘭克林·沙夫納,剛剛憑藉《巴頓將軍》斬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巴頓將軍》劇照
兩位男主角。
史蒂夫·麥奎因,六、七十年代著名的好萊塢硬漢派影星。
代表作《聖保羅炮艇》《極速狂飆》等。
1973版《巴比龍》劇照
達斯汀·霍夫曼,奧斯卡影帝。
代表作《雨人》《畢業生》等。
1973版《巴比龍》劇照
最新一版的《巴比龍》,男主角巴比龍由查理·漢納姆(暱稱湖南哥)飾演。
從英俊瀟灑到白髮蒼蒼,從硬漢型男到形容枯槁,湖南哥為了這個角色下了狠功夫。
因為《黑夜軍團》而名聲大噪的拉米·馬雷克在片中也有著不少的戲份。
影片中的故事,開始於1930年。
法國巴黎。
職業飛賊亨利技術高超,飛簷走壁,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因為胸口紋有蝴蝶,他被人戲稱為巴比龍(法語中「巴比龍」意為「蝴蝶」)。
但是,因為得罪了大佬,大佬和警察聯合以謀殺罪將他押入了監獄。
儘管有女友證實事發時和他共處一夜,但妓女人微言輕,根本發揮不了實質性的作用。
巴比龍就這樣被誣陷,判處了無期徒刑。
當時的法國,認為犯人應該是被毀掉的人,沒有被原諒的餘地。
適逢殖民擴張時期,這些犯人就被流放去了法屬矽業那。
為殖民統治提供免費勞動力,成為當局的財產,再也沒有回法國的機會。
從踏上去法屬矽業那的路程開始,巴比龍就在計劃著逃跑。
但是首先,他得在監獄中活下去。
去法屬矽業那的船隻,空間有限,人員眾多,打架鬥毆死人是常有的事。
想要活下去,武力和金錢必不可少。
把錢放進特製的管狀器具裡,然後再塞進菊花,是犯人們唯一保管錢財的方法。
在船上第一晚,就有人為了取人錢財,開膛破肚來殺人。
同行的人裡有位百萬富翁,德加(拉米·馬雷克飾),因偽造國防公債入獄。
巴比龍需要他的錢,德加需要人來保護他,兩個人很快就成了搭檔。
到了法屬矽業那,他們被關押在了島上做苦力活。
這裡距離大陸,14.5公裡。
想要逃跑,需要先穿過熱帶雨林的灌木叢,各種毒性動物正等著你。
僥倖穿過了灌木叢,也會有大海裡的鯊魚等著你。
而且,如果逃跑被抓到的話,懲罰也是普通人想像不到的嚴厲。
如果你在首次嘗試之後還活著,你將得到兩年的單獨囚禁。第二次嘗試,五年的單獨囚禁。 隨後就是惡魔島上的無期監禁。
普通的囚犯,日常生活艱苦且乏味。
白天像奴隸一樣的勞作,在獄卒的鞭打和恐嚇下無休止的幹活。
晚上,幾十個人睡在一個房間,腳上戴著鐐銬,以防逃跑。
衛生間就在室內,氣味難聞,頭頂的天花板蝙蝠成群。
儘管條件艱苦,但在這裡至少還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可以和人說說話。
相比較之下,單獨囚禁更是一種對人精神上的折磨。
每人一個單獨的鐵柵欄,四周都是牆壁,只有一個小口供人送來稀湯水當做食物。
頭頂可以看到獄卒們走來走去,有時候他們會衝著下面吐痰,撒尿。
在這裡住的囚犯,不可以說話,必須保持沉默。
情節嚴重者,甚至會被剝奪光亮,時時刻刻生活在黑暗裡。
來這裡住的人,大多有去無回。
飢餓、疾病、自殺、精神崩潰……處處都是死亡的氣息。
常常能看到獄卒拖著犯人的屍體,清理囚室。
但是,巴比龍卻在這裡待了好多年……
這還要從他的越獄說起。
第一次越獄
當時初到法屬矽業那,巴比龍一邊聽從安排乖乖幹活,一邊留心打探周圍環境。
德加的錢和他的武力相配合,倒也不至於先死在犯人和獄卒手裡。
一切都按計劃執行時,意外卻來了。
一位和他有交情的囚犯越獄被抓了回來,當眾被砍了腦袋。
獄卒安排他和德加去處理屍體,德加卻害怕的不敢動手,遭到了獄卒的毒打。
巴比龍看不過,一氣之下對獄卒一頓暴打,選擇了逃跑。
當終於穿越雨林見到了船夫時,卻被船夫出賣了。
因為不管犯人賄賂他多少錢,監獄長總會比犯人付出兩倍。
第二次越獄
因為上次越獄失敗,巴比龍已經被單獨囚禁了兩年。
兩年後,被放回普通監獄的他,裝作精神崩潰住進了病房。
這一次越獄,準備周到。
德加負責偷走鑰匙。
一位獄友負責聯絡船隻。
還有一位獄友用自己的身體引誘看守人。
計劃周詳,行動力爆表,四個人成功坐上了離開島嶼的小船。
但是,海上風暴太大,船隻存在故障,根本無法容納四個人。
拋棄誰,成了四個人最大的爭端。
儘管最後,巴比龍和德加成功登陸小島,活了下來。
但他們還是被修女告發,被抓了回去。
第三次越獄
歷經兩次逃跑,七年單獨囚禁。
巴比龍被發往惡魔島時,已經滿頭白髮,形容枯槁,不復當初的活力和激情。
惡魔島面積狹小,四面環水,懸崖和激流是最天然的屏障。
想要離開島,唯一的辦法就是跳下懸崖,直接喪命……
在這裡,不需要高牆,也不需要獄卒。
犯人們住在石頭建成的屋子裡,渾渾噩噩的等著死亡,早已經沒有了逃跑的心思。
但是,巴比龍卻依舊嚮往自由,每天盯著海面。
他發現,只要掌握好激流的規律,便可以乘著筏子,由潮汐帶著回到大陸。
在此之前,他首先需要做的便是跳下懸崖……
誰都知道,跳下懸崖九死一生,很有可能直接喪命。
德加說:你那不是逃跑,那是自殺。
但是,巴比龍還是縱身跳了下去……
影片中,關於巴比龍的越獄只描述了三次。
但是,現實生活中,巴比龍為了自由,足足越獄了八次。
1931年,入獄。
歷經八次越獄,終於結束了十多年的牢獄生活。
在1945年成為了合法公民,定居委內瑞拉,建立了家庭,還開了一家餐館。
1969年,他把自己的越獄經歷寫成書,出了自傳《巴比龍》。
書籍一經問世,在法國暢銷榜榜首保持了21周,至今已被翻譯成30種語言在全國範圍內出版。
現實中的巴比龍
當然,也有一些人對他書籍的真實性表示懷疑。
1973年,巴比龍去世前夕,仍舊發誓,書中的故事全是真實的。
時至今日,在蓋亞那的一間監獄裡,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在滿是抓痕的地面上,依舊清晰的刻著他的名字——巴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