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形勢下電視旅遊節目發展探索

2021-01-10 人民網

摘 要: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各大電視臺紛紛開辦了旅遊欄目,使得旅遊與電視一樣成為人們消遣的一種常規形式,此類節目也為很多旅遊愛好者制定出遊計劃提供了很大幫助,也使得很多景色怡人、文化底蘊深厚的景區為更多的人了解,為提高景區的知名度發揮了積極作用。本文總結了當前電視旅遊節目的優勢與弊端;探究了在新媒體形式下電視旅遊節目怎樣與市場接軌,旨在推動電視旅遊節目快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形勢;地方臺旅遊節目;發展之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與旅遊有關的電視欄目備受人們關注,成為電視節目中新的亮點。很多旅遊愛好者藉助電視旅遊節目獲取景點信息指導出遊。但是,目前電視旅遊節目中尚且存在一些弊端,使其與觀眾的需求不太相符,造成了收視率不高的現狀。因此,為提高電視旅遊節目的質量,必須藉助新媒介全面剖析旅遊景點的各種優點,使其更加有深度地被觀眾所了解。

一、電視旅遊欄目的優點與弊端

(一)電視旅遊節目的優點

電視旅遊節目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可直觀生動地展現旅遊景區的自然景色。人們出遊,有一部分是為了欣賞新奇的自然景觀,以獲得視覺上的享受,所以越新奇的景區自然對他們的吸引力越大。而電視旅遊節目正迎合了旅遊愛好者的需求,讓觀眾親臨景點之前就先享受到了一頓豐盛的視覺盛宴。2.能夠巧妙詮釋景區景點的趣味性和體驗性。除了觀賞山水之外,人們還需要了解目的地特有的風土人情、歷史故事等內容,在當前的電視旅遊節目中,除了展示給觀眾美景外,還將一些民族文化及民俗特徵等介紹給了觀眾,使其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還能體味到旅遊景區特有的、富有趣味的鄉土風貌。3.詳細而實用的旅遊配套服務介紹。如今,人們出門旅遊更加注重旅遊配套服務,旅遊中的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是完美的鏈條。很多旅遊愛好者在制定出遊計劃時,都會詳細地搜集有關景區的配套服務信息,只有全面了解才能有針對性地做好出遊準備,高質量地完成出遊計劃。

(二)電視旅遊欄目的弊端

當前,電視旅遊節目中還存在一些弊端,影響了欄目質量的提高,對欄目的實用性和收視率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筆者將這些因素分析如下:

第一,表現形式過於單一。當前,電視旅遊節目的形式過於單一,主要體現在兩方面:1.節奏過慢,使觀眾在搖移推拉的鏡頭中,產生距離感與疲倦感。2.拍攝角度單一,展現景觀都頗為雷同,觀眾極易產生視覺疲勞,沒有新鮮感。

第二,服務性較為模糊。當前,電視節目也屬於商品的範疇,電視旅遊節目要想與市場接軌,就必須有其自身的價值,需要滿足旅遊產業中各個領域中主體的某些需求。

第三,觀眾參與度和互動性不強。雖然很多節目設置有獎問答、嘉賓體驗等參與方式,但是因為沒有準確把握觀眾需求和興趣點,所以,在這一方面的努力收效甚微。肩負多項職能的電視旅遊欄目,在服務職能上常常表現出實效性不足、雜而不全、雜而不精等問題。

二、新媒體形式下電視旅遊節目的發展之路

新媒體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觀眾獲取資訊的渠道越來越多,擷取眾多新媒體的長處與電視欄目的優點相結合,才能使得電視旅遊節目在海量的電視節目中脫穎而出,一舉獲得觀眾、市場的認可。因此,怎樣創新電視旅遊欄目,是電視旅遊節目製作部門必須思考的問題。筆者對此做了一些淺陋的探究,將詳細分析如下,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一)突出「差異化」,亮出特色

為了讓人們能在過剩的媒體信息中關注到電視旅遊節目,就需要旅遊節目有著自身的一些特色能夠吸引觀眾,在具體操作中可嘗試以下幾點:

第一,突出景點獨特的地域特色。俗話說「千裡不同俗,百裡不同風」,各個旅遊景點獨特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文化形態與歷史內涵,應該是電視旅遊節目中優先表現與挖掘的重點。

第二,精選新穎內容。相同景區的旅遊節目應常做常新,在製作節目時應注意兩點:(1)以新推新。每個旅遊景點都在不斷的變化中,比如新的景觀建成,開發有新的旅遊節目與項目,應在這些「新事物」上做文章,不斷帶給觀眾新的驚喜。(2)推陳出新。部分老景區,還有很多可挖掘的潛力,只要節目組稍微改變一下思考與觀察的角度,在同中求異、常做類比歸納,就很容易發現全新的宣傳、報導題材。

第三,靈活的表現形式。對電視旅遊專題節目來說,常規的表現形式是:談話型、主持人+演播室講評+短片、體驗報導式、介紹+訪談式、走訪發現式、紀實式、介紹式等多種多樣的類型,不管採用哪種形式,都必須足夠靈活與豐富,形成和諧統一又靈活變化的完整風格。

如:央視推出的《遠方的家》欄目,就採用了旅行體驗者講述、民間達人預報、旅遊資訊的權威發布、學者嘉賓的文化解讀、旅遊話題的實時互動等多種形式;此外,欄目還推出如「百山百川行」「邊疆行」等大型主題系列片,有針對性地滿足了遊客及觀眾需求。這種編排形式,將以往過於單一的電視旅遊欄目美化得生動而立體,觀眾規模不斷擴大,收視率也一度飆升。

(二)取各種新媒體之長,優化電視旅遊欄目

眾所周知,網絡與雜誌是「大雜燴」,但是從整體看他們有條有理、雜而不亂。旅遊雜誌信息量大、視覺美觀、有表有裡、有點有面,每一期雜誌總有一些內容可得到讀者的認可。旅遊網站與瀏覽者的互動能力很強,每一個內容具有大概是幾個字的標題統領,或者直接用圖片說明,使得瀏覽者對帖子主體一目了然。為優化電視旅遊節目的質量,節目製作部門應取百家之長為我所用:1.借鑑旅遊雜誌對視覺的衝擊力及其短平快、張弛有度的信息量,藉助大量的圖片與字幕做多維、立體報導。2.解決配套網絡的互動功能,主次分明、一目了然。3.藉助其他新媒體不做重複勞動,將電視旅遊欄目策劃得更新鮮、更權威、更全面。4.充分發揮電視的主流喉舌作用,與各個旅遊局等行政機構保持信息通聯,對近期各個景點的各類活動、優惠等進行簡潔、權威、及時的報導。另一方面,將旅行知識、出遊貼士、天氣預報等更多服務內容納入節目,有序地、分版塊地播出,彌補電視旅遊欄目在內容上的缺陷。還可採用「拿來主義」,搜索大量優秀的電視旅遊節目的圖片、文字與片段等,為電視旅遊欄目所用,不斷豐富欄目的模式與內容,進而優化電視旅遊節目的質量。

(三)突出精細化製作,使欄目更專業

數位電視的全面普及,電視頻道更加專業化,處於「被選擇」的不安全位置上,怎樣在最短時間內吸引觀眾的眼球,是電視旅遊節目製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很顯然,只有旅遊節目的每個節點都具有魅力與獨特之處,才能吸引在任何節點接入該節目的觀眾。所以,旅遊節目內容應該足夠精煉與簡潔,只有這樣不管哪個節點接入欄目的觀眾,都能不用經過過多思考就可明白節目的大致內容,才能使得隨意性很強的觀眾快速決定「我需不需要看這個頻道」。可見,電視旅遊節目對專業性的要求很高,因為只有專業才可彰顯權威,才會有更多看點,既然是專業的旅遊節目,就應該始終堅持以「旅遊」為中心,將電視旅遊欄目做到精緻。我們在這裡說的「精」,有兩層含義,筆者將對其詳細闡述。

第一,使得節目有獨特的切入點。「旅遊」的概念很廣泛,牽涉的內容有歷史、哲學、商業、宗教、民俗、文化等很多方面,每個大標題下都能延伸出很多小標題,不同的切入形式就會牽涉不同的專業,就能策劃出味道完全不同的內容來。例如,中央電視臺的《人物》欄目,最初是介紹全國各個大城市的美食為主,製作出的美食類旅遊欄目,名叫《關鍵食客》,就非常受觀眾歡迎。藉助不同人的不同飲食喜好,講述不同地區人物的美食特點,使得觀眾在各個人物的引導下,走進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美食世界,在好玩與好吃中,感受特點地區的民俗與風情,感悟該地區美食哲學中體現出來的人生哲理。

第二,彰顯地方特色,體現地域美。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電視工作者都是知識豐富的「百科全書」,其實,什麼都懂、什麼都精的人,只是對很多事物都有大致的、表層的了解,沒有從本質上完全把握事物的真實面目。在製作電視旅遊節目時,尤其是製作地方臺的電視旅遊欄目,通常情況下都十分依賴當地的旅遊政策與旅遊資源。由於旅遊資源自身的區域性就很明顯,當地的電視臺往往對自家的好水好山好景,都能較為容易地挖掘到一些民俗風情、神話故事,還可利用地道的方言與土著老鄉談景區的歷史故事,可大大提高旅遊欄目的歷史感與鄉情味。比如某電視臺製作的《旅遊時空》欄目,講解的是省級景區的寧德古瀛州,該欄目借鑑了紀錄片的同期聲形式,請主持人體驗古瀛州的民俗風情,藉助主持人與老船家的聊天,用老船家之口說出了當地的三個特色景點,顯得親切、真實,而又別有風味。

總之,在新媒體形式及「消費者為上帝」的物質時代,電視旅遊節目要想從海量的信息中脫穎而出,必須全面分析自身的優點與弊端,並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克服自身的弊端,儘可能地滿足旅遊行業中各個主體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使電視旅遊節目枯木逢春、煥發出新的生機,並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

參考文獻:

[1] 陳歡.電視旅遊節目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東南傳播,2013(10).

[2] 楊陽.電視旅遊節目的發展趨勢研究[J].才智,2012(34).

[3] 鄧丹丹.電視旅遊類節目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閱讀與寫作,2011(11).

[4] 趙舟敏.電視旅遊節目的發展方向探析[J].東南傳播,2010(6).

相關焦點

  • 新媒體語境下微電影的功用指向與發展態勢
    【摘要】新媒體語境中,微電影的多維功用被進一步開拓,進而朝向商業廣告承載、事業宣傳推廣、跨媒介傳播、影視傳媒專業教學等多向度發展。在商業廣告承載方面,微電影既找到了自己持續發展的資金支持,又延循了「商業訴求+電影敘事」的基本模式;在事業宣傳方面,微電影作為普及推廣公益、體育、文化教育等範疇的影像媒介被使用,其背後是來自企業、事業機構以及個人的推動主體;在跨媒介傳播方面,微電影作為從網絡自製向電視平臺流動的影像節目被逐漸觸及;在專業教學方面,微電影的低投入、短周期、與大眾評價密切互動等特質得到了深度發掘。
  • 5G下廣電傳統電視業務的發展
    另外購物網站上各式各樣的網絡機頂盒銷售火爆,電視廠家自帶的多媒體視頻終端發展也越來越快,這些一次性購買,便可終身免費收看各類節目。普通大眾在廣電一家的機頂盒上看電視視頻的時代已成為歷史,廣電壟斷經營傳輸廣播電視業務的優勢早已不復存在。另一方面,移動終端智能化高速發展,隨著越來越多新定義的自媒體進入視頻領域,傳統廣電電視視頻的地盤被入侵。
  •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記者遭遇的種種挑戰困境
    作者:新風學術網(一)新聞信息的收集難度加大以往電視新聞記者習慣於深入事件發生地進行全面拍攝和細緻採訪,進一步收集整合所需的信息,完成後續的編輯和報導任務。這類方式不僅陳舊落後,同時會涉及許多繁瑣的工序流程,一旦說任何細節照顧不周還會引來受訪者的抵禦和謾罵。
  • 第十一屆中國旅遊電視周優秀旅遊電視節目表彰活動舉行
    12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旅遊電視周優秀旅遊電視節目暨「大美百色·幸福田東」旅遊電視短片表彰活動在廣西百色市田東縣舉行。  本屆旅遊電視周以「綠水青山繪就幸福生活」為主題,共徵集到全國範圍內旅遊電視節目作品485部。
  • 圖書推介類電視節目的現狀及發展建議
    (二)國內讀書類電視節目的低迷狀態 我國首個讀書類電視節目《讀書時間》(1996~2004)1996年於中央電視臺開播,之後相繼出現了很多讀書類電視節目,但其發展十分坎坷。在市場經濟資訊時代的商業邏輯推動下,收視率成了電視節目生存的唯一衡量標準,經過曇花一現般的綻放後,大多數節目已經銷聲匿跡。
  • 【電視實戰案例】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策略(三)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融媒體時代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策略》,這篇內容我們將會分成3部分來給大家分享。今天分享的是第三部分。3  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實踐追求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在融媒體的影響之下 ,整個節目的製作內容和流程發生了較大的改變 ,節目的實踐追求也發生了變化。
  • 電視軍事新聞節目的挑戰與機遇
    全媒體春晚收視、「兩會」全媒體傳播、「馬航失聯」全媒體傳播……,而這一新的傳播方式,不可避免地對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在這種形勢下,電視軍事新聞節目將面臨哪些挑戰,又有哪些機遇呢?一、 「全媒體」時代電視軍事新聞節目面臨的挑戰什麼叫「全媒體」,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準確的定義。
  • 臺灣新媒體發展現狀與特徵
    北京大學網際網路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柏小林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摘要本文通過田野調查,對臺灣新媒體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梳理。研究發現,臺灣主流新媒體平臺為島外產品所壟斷,大量媒介利潤外流;傳統媒體在轉型新媒體的過程中進行了大膽探索,但效果差強人意;以OTT 為代表的串流影音平臺市場競爭激烈;原生網絡新聞媒體向網絡化和社群化方向發展,但尚未形成有效盈利模式;以信息聚合和個性化服務為核心的自媒體集合平臺發展勢頭良好。
  • 捷成華視網聚擁抱廣電新媒體大屏內容創新風口 「棒棒堂親子電視...
    捷成華視網聚攜新產品」棒棒堂親子電視」驚豔亮相本屆網絡視聽大會,並講述通過棒棒堂探索廣電新媒體大屏內容運營與創新的更多可能性。解讀新產品「棒棒堂親子電視」,以IP構建生態圈國家統計局於本周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首次將「數字創意產業」納入國家統計局「戰略新興產業分類」。其中,動漫產業也出現在「數字創意產業」列表中。
  • 2020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發展研討會在靜安舉行
    為進一步推動兩岸新媒體合作交流,由靜安區臺辦主辦,靜安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新媒體聯盟發起並承辦的「2020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發展研討會」 於11月19日在上海和臺北以同步視頻連線的形式舉辦,市臺辦副主任李驍東、靜安區委常委凌惠康
  • 哪些旅遊節目比較好看
    No.3《超級旅行團》  《超級旅行團》是旅遊衛視的一檔全新的線路體驗類綜藝節目,2014年10月11日首播。  《超級旅行團》是旅遊衛視一檔全新的線路體驗類旅遊節目。超級旅行團四位主持人在並不知情的情況下來到導演組安排好的目的地國,在旅行顧問的帶領下展開一場擁有旅行顧問的,半自由行狀態的旅程。節目借用真人秀的表現方式,呈現各條線路的真實的旅行。
  • 電視節目「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可能會成為常態
    未來一段時間,在經濟增速下滑和營銷內容載體多元化的背景下,電視節目市場將愈發理性,「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可能會成為常態,電視臺和創作者們需要努力思考如何用創意提高廣告主眼中的「性價比」,更需要努力探索廣告之外更多的創收方式。
  • 借新媒體渠道轉型,民生新聞節目開闢第二戰場
    一些民生新聞節目通過與網際網路平臺進行深入合作聯合孵化符合網際網路平臺的新媒體項目,這種合作充分發揮了雙方的優勢,也為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提供了方向: 形成節目集群品牌擴張 通過將新聞節目集群化打造IP成為一些地面頻道的探索,這種探索不僅有利於發揮民生節目的品牌效應,也使得民生新聞節目擴大了影響力: 比如,河北經濟生活頻道擁有多個品牌欄目和定製節目。
  • 對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製作與傳播路徑探討
    一、新媒體與短視頻概述 (一)新媒體概述 新媒體是指依託於網絡技術、數位技術,通過寬帶區域網、衛星等途徑和手機、計算機等終端為客戶提供娛樂服務的傳播形式。新媒體兼具傳統媒體、網絡媒體、數位電視等媒體形式的眾多優勢。它能夠滿足人們休閒娛樂需求,它的發展為短視頻發展、傳播創造了環境。
  • 《3D看天下》成為旅遊類電視節目新亮點
    【慧聰廣電網】一檔「上海製造,世界眼光」的全新電視節目,在全國率先引進3D技術,煉就3D節目的「金字招牌」,獲得國內外旅遊局和電視觀眾的青睞。     今年元旦,國內首個3D頻道的開通拉開了3D電視節目大發展的序幕。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啟用 大灣區之聲手機新媒體平臺...
    11月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正式啟用,大灣區之聲手機新媒體平臺同步上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出席儀式,並與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共同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和大灣區之聲揭牌。
  • 大型親子戶外真人秀旅遊節目《童遊記》正式籤約
    2020年9月29日,大型親子戶外真人秀文化旅遊品牌節目《童遊記》三方正式籤約啟動在南京新中安物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舉行,該旅遊節目是由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優漫卡通衛視、鐘山集團、新中安三方聯合投資、製作、運營。
  • 兩岸四地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創新論壇系列報導之六
    為加強兩岸廣播影視及新媒體業界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影視產業共同發展與繁榮,不斷提升廣播、電視及新媒體的競爭力,自2013年開始連續三年分別在香港、澳門及成都成功舉辦三屆兩岸四地廣播電視創新論壇的基礎上,由亞廣協(北京)媒體傳播技術研究院發起,臺灣中華節目內容製作產業發展協會、澳門電影電視傳媒協會、世熙傳媒聯合主辦、中華廣播影視交流協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協會
  • 擁抱新媒體時代, 汕頭電視臺繼續做有態度、有個性的新聞節目
    希望各位讀者觀眾繼續支持汕頭電視臺的新聞節目。不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我們的節目可是有口皆碑喔。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如何在新媒體時代的大背景下及時傳播權威信息?在不斷探索完善新聞本土化的過程當中樹立民生新聞的品牌呢?歡迎收看《城事訪談》。
  • 【電視+網際網路+N】大理電視臺全媒體平臺,要你好看!
    為引導和鼓勵優秀網絡視聽節目製作播出,不斷提升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品質,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今年繼續開展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建設專項資金扶持項目評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