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喜歡這類顏色的孩子,往往內心缺乏「安全感」

2020-12-19 騰訊網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孩子的顏色喜好,宛如一面「心靈鏡子」,透露出他的性格「秘密」

買衣服時,孩子總鍾情於同一個色系的衣服;

畫畫時,孩子經常執著於同一種顏色的彩筆,而有些從來不用;

挑選玩具時,不論美醜和人物,孩子把顏色作為第一選擇需求

……

如果發現孩子特別鍾愛某個顏色或者色系,這不是他的執著,而是孩子喜歡的顏色,宛如一面「心靈鏡子」,透露出他的性格「秘密」。

2002年,美國一位大學的英語博士羅爾·皮爾森,經過多年研究後出版了一本《性格密碼》(Character Code),書中明確指出了顏色和性格有著密切的關係,獲得了很多全世界各地讀者的認可。

心理學家在做心理研究時發現,不同顏色能代表不同的性格特點,而在孩童時期,孩子不會掩飾自己的內心,所以他喜歡的顏色和性格的關係會更加密切。

黑暗色系——缺乏安全感

黑色

從視覺效果來講,黑色帶給人的感覺就是撲面而來的壓抑感,喜歡黑色的孩子性格也大概如此,沉悶、內向、陰鬱、嚴肅……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喜歡黑色代表著孩子的「虛無」感受,對自己的狀態感到恐懼或是恐慌。心理學家對孩子的「性格色彩」研究後,發現喜歡黑暗色系的孩子,他們內心的某些地方嚴重缺乏安全感。

如果孩子對黑色沉迷時間過久,或者不論什麼東西都要黑色,可能是壓抑得過久,那父母就要反思: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的心理狀態有任何問題,要及時幫他排憂解難。

灰色

喜歡灰色的孩子性格與黑色大致相似,只不過程度有所減輕,沒有喜歡黑色的孩子那麼深邃,更多地表現為內斂和謙遜,做事比較認真和謹慎。

淡雅色系——平和溫柔

綠色——生機

喜歡與綠色相關顏色的孩子,他們都生機勃勃,正如春天的綠色一般給人活力和生機,這樣的孩子內心性格十分單純且自我,包容心強。

因為對一切都抱著美好的想像,給人一種「人畜無害」的感覺,這樣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有很強的親和力和適應能力,以鮮明的個性與別人打成一片。

藍色——理智

看到藍色首先想到的就是藍天、大海,喜歡這類顏色的孩子一般性格都非常沉穩安靜,甚至有一絲陰鬱。

他們思維嚴謹,更擅長邏輯方面的工作,在思考問題和人際交往中,大多都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中,難以自拔。

但這類孩子會在心裡設置一道「防線」,一般人很難突破這條防線,走進孩子真實的內心,而他也鮮少表達自己的想法。

亮眼色系——表現自我

紅色

這是一種非常具有衝擊力的顏色,在繽紛的色彩中一眼就能認出,喜歡紅色的孩子也同樣擁有極其鮮明的個性,熱情、活潑、樂觀,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孩子喜歡紅色,代表著他有澆不滅的激情和熱情,擅長交際和為人處世,與這樣的人做朋友,從不用擔心冷場和尷尬。

往往因為自我意識太過強烈,會激發孩子內心急躁的性子和不甘心的倔強,有時會忽視或不在意別人意見和感受,也經常與家長起爭執而不願服輸。

對於這樣的孩子,雖然能贏得別人的喜歡,但要是太過「張揚」,家長也要適當地加以教育和管制,不能讓他任性妄為。

橙色

喜歡橙色的孩子也具有類似的性格特徵,但是並沒有喜歡紅色的孩子那麼偏激,會表現得更加溫和、陽光一些。

各位父母,你家孩子喜歡什麼顏色?是什麼性格呢?關於育兒你們有什麼見解嗎?歡迎留言分享,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愛用這種「姿勢」睡覺的孩子,內心大多缺乏安全感
    心理學家:孩子的不同睡姿,有不同的潛臺詞1)側臥睡喜歡側臥睡的孩子,睡覺時的表現非常放鬆,這樣的孩子性格一般比較溫和,平易近人。這類孩子一般在家中比較聽話,也很懂事,家長教育時要注意不要太過壓迫,否則可能會缺乏主見。3)蜷縮一團孩子蜷縮成一團,成年人第一印象就是冷。
  • 孩子喜歡「這種顏色」,說明內心壓抑且缺乏安全感,家長要多注意
    顏色和心理狀態,是有一定的聯繫的。我們常常會聽到別人說,什麼顏色代表了什麼樣的心情。在很多人看來,這或許就是胡說八道,但其實顏色和我們的內心世界,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所以說,我們是可以從孩子喜歡的顏色中,看出孩子的性格和內心世界的。這種說法在心理學上,是成立的。
  • 心理學研究:孩子喜歡的顏色暗示性格,喜歡這種顏色家長要多留心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曾經有心理學家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色彩對孩子的內心和情緒有著密切的關係,孩子對色彩的偏愛,透露出孩子的內心世界,暗示著孩子的喜怒哀樂。一、孩子喜歡的顏色,暗示性格的成長1.原色系在色彩學中,原色系是指紅黃藍三色,這三個顏色是最基本的顏色,是不能被其它顏色混合出來的,喜歡這類顏色的孩子一般個性會比較沉穩和有主見。
  • 心理學家透露:孩子喜歡這種「睡姿」,說明內心很孤單,沒安全感
    可作為家長的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嗎?他們真的很健康嗎?有心理學家指出,事實並非如此。就比如有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其實也能反映出他的心理活動,甚至是性格特點。這不是沒有道理的胡扯,而是因為人的所有活動,都容易在睡覺時的無意識狀態中表現出來,就算白天的時候會壓抑自己,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會有很多無意識的動作。
  • 心理學家: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很可能有一個「受害者思維」的母親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安全感」這個詞如今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但往往提及它的人都非常缺乏安全感。就像意識到健康很重要的人,通常已經出現了健康問題。「安全感」究竟是什麼?也就是說,缺乏安全感的人總覺得自己處在不安全、不穩定、時刻面臨危險的狀態,他們常常不知道如何和這個世界相處。比如我隔壁的一對母女,她們有將近10年沒有拉開過自家的灰色窗簾,可見她們對外界有多防備,內心又有多恐懼。
  • 心理學家指出:你家孩子喜歡什麼顏色?預示孩子的未來和性格
    比如2~3歲的男孩子喜歡特定的黑色和藍色衣服,同年齡的女孩子喜歡粉色、黃色、橙色的衣服。殊不知,在孩子偏愛某種顏色的背後,還能預示他們的未來和性格。心理學家指出:孩子最喜歡什麼顏色與他的性格呈現有關。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盧米埃爾認為,針對人最喜歡的顏色,可以初步分析他的性格,即「色彩心理學」。心理學專家呂舍爾在「色彩測試心理效應」時,觀察孩子對某種顏色的喜好來反應他的內心性格。
  • 心理學:顏色反應內心,喜歡這種顏色的孩子,心理陰影面積最大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對不同色彩的喜好能反映他們的性格特徵,這個說法叫做「心靈鏡子」。其實寶寶在剛出生時就能感知到光的存在了,剛出生的嬰兒會自覺地往有光的地方望去,也許明亮的光線能讓寶寶的心情更好。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因為視覺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並不能辨別所有顏色,但他們的視力對純度、明度高的色彩比較敏感,因此寶寶們都喜歡鮮豔的顏色。
  • 研究發現:這類情侶,往往更容易爭吵
    研究發現:這類情侶,往往更容易爭吵 2020-10-03 2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心理學家:若你家孩子愛用這種「睡姿」,可能是內心孤單,別忽視
    而通過研究發現,睡姿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真實狀態,也能夠反映出一個人近期的生活和自己的情緒。心理學家:若你家孩子愛用這種「睡姿」,可能是內心孤單,別忽視!有這樣一個例子,小李發現最近自己的孩子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白天的時候沉默寡言,晚上睡著後睡姿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藍色」和「粉色」,孩子喜歡不同的顏色,暗示內心不同的性格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喜好,喜歡不同的顏色,這其中暗藏著孩子內心的性格基調,你知道嗎?姐妹倆乍一看很相似,仔細看起來就可以發現區別了。喜歡不同顏色的孩子,性格也有著對應的不同特點。5) 黑色:缺乏安全感很多大人都偏向於喜歡黑色的衣服,因為百搭、因為顯瘦等等,但小孩子如果喜歡黑色,就需要注意了。孩子的內心是天真純潔的,因此喜歡深色的孩子非常少。
  • 美國心理研究:孩子是「陽光質」還是「抑鬱質」?看顏色喜好便知
    ……對於孩子的這些行為,家長往往把它歸咎於「執拗」,其實不然,孩子只是對某幾個顏色表現出特別的偏好而已,恰好如同一面「心靈鏡子」,能夠體現出他的性格。在這本書中明確指出: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性格,二者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羅爾·皮爾森(Rolle Pearson)與其他研究人員做過一項心理研究,印證了書中所提到的一些結論,特別是在孩童時期,通過顏色反映出的性格會更明顯。
  • 心理學家:顏色暗示性格,孩子突然喜歡藍色、黑色,父母要重視!
    來年女兒就要上小學了,小石考慮後決定提前把女兒接到家裡,讓她適應一下新環境,好為入學做準備,可剛住沒多久,小石就發現了問題。據小石的親戚表示,女兒是一個很活潑的孩子,可一到新環境,小石就覺得女兒總是悶悶不樂,還喜歡用藍色、黑色的畫筆在紙上塗鴉。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區別很大
    隨著我們物質水平的提升,現如今的孩子完全不會缺乏一些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富庶,因為我們以前渴望的玩具,現在大多數家長都說可以滿足孩子,甚至有些家長給孩子買的玩具非常多,甚至讓有的網友疑問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對的。
  • 孩子愛撒嬌?心理專家認為,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最後朋友拗不過孩子的撒嬌,就妥協了,給孩子買了玩具。在買東西的時候,孩子會用上這招,惹媽媽生氣的時候,她也會用這招,因為她發現,這招對付媽媽的脾氣,是百試不爽。當孩子打破玻璃杯的時候,媽媽生氣了,孩子湊過來,可憐兮兮地說:「媽媽,對不起呀,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要生氣了,我下次會很小心很小心的!」
  • 缺乏安全感,是病嗎?
    就像缺乏維生素在身體上會有多種表現一樣,現代人不僅僅把焦慮、患得患失、悲觀與缺乏安全感相聯繫,似乎一切的負面行為、情緒和性格都可以用「缺乏安全感」來解釋: 孩子黏父母是缺乏安全感,但和父母不親近也是缺乏安全感; 女性依賴男人被看成是沒有安全感,但遠離男人也是缺乏安全感;
  • 哈佛教授研究發現: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八大智能,可能是位天才
    提到「天才」這兩個字,很多人覺得遙不可及,其實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天才並不是根據智力或分數來決定的。加德納教授在經過一系列的實驗與研究後發現:大腦部位與人的具體能力確實存在著很直接的聯繫,並且相對獨立互不影響。
  • 心理學家:喜歡「藍色」和喜歡「粉色」的孩子,性格截然不同
    相信每個人,對於顏色都有著自己的喜好,有的人喜歡深色,有的人喜歡淺色……總而言之,對於顏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孩子也是一樣,他們往往也有自己喜歡的顏色,雖然很多時候,家長問他們為什麼喜歡這個顏色,孩子往往一時間答不出來。因為在孩子們看來,喜歡一件事物是沒有理由的。
  • 心理學:缺乏安全感的5大表現,你中的越多,說明你的內心越脆弱
    安全感是一種渴望穩定和安寧的心理需求。人人都需要安全感,大多數人可以從自身或周圍的人身上汲取到這種品質。但少數人卻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缺乏安全感。他們會表現出一種莫名的焦慮感,卻難以發現背後的原因。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下面這5種表現,都是缺乏安全感所致。
  • 孩子的這三種表現,證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們要給予保護
    漸漸的家長們會發現孩子的「害羞」情況並沒有好轉,上了小學還是不愛說話,連老師都反饋了這些問題。這時候家長才發現事態嚴重,其實孩子不是怕羞,只是缺乏安全感而已。
  • 心理學家:不敢做這3件事,說明你骨子裡缺乏安全感,很脆弱
    什麼是安全感?簡單說,安全感就是一種感到「安心」的狀態,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一種需求。安全感是人最高級別的心理需求之一,可以說,人人都需要它。而一旦缺乏安全感,人就會變得容易焦慮,脆弱,莫名的狂躁,抑或是深深的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