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健康需求出現井噴 中國保健品行業將迎「黃金年代」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

隨著健康消費觀念增強,養生需求從「銀髮一族」逐漸往「年輕一代」擴散,尤其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國民的健康需求出現井噴,為保健品和健康產業帶來大發展機遇。

日前,iiMedia Research (艾媒諮詢)發布研報顯示,過去6年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保持兩位數的增速,至2019年,市場規模約達2227億元,2021年有望突破3300億元。

同時數據表明,消費者對保健品行業的信心逐漸恢復,五成受訪者看好保健品行業發展,超七成受訪消費者認為保健品行業合規性有所提高。

普華永道保健食品大趨勢分析也認為,近年來,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老齡化的慢病管理需求提升、 城市化及生活環境的問題引發人們對健康的關注,成為了中國保健食品市場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保健品行業內人士表示,疫情之後,將是健康產業加速發展的窗口時期。國家對國民健康更加重視,在強政策監管規範下,保健品行業形象和消費者信任度逐漸恢復,此外新興科技與行業融合將推動產品和服務升級,為行業發展帶來利好。

保健品消費提升空間巨大

今年年初以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讓保健食品尤其是維生素類膳食補充劑市場迎來轉機,湯臣倍健等保健品企業在今年一季度的業績也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艾媒諮詢分析師劉蕾蕾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長期來看,疫情會加速保健品行業發展,一方面,消費者的健康意識大幅提升,保健品的受眾群體逐步擴大;另一方面,疫情期間的經營壓力將迫使更多傳統保健品企業加速轉型升級,從產品、渠道、營銷等多個方面進行數位化變革,迎合當前消費習慣變遷,行業整體經營效率得到提升。

公開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但醫療保健消費支出水平仍處在較低水平,2019年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為1902元,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19%。

來自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七成消費者保健品月均消費金額在100元以上,其中月均消費超過500元的受訪者佔24.6%,月消費1000元以上的佔5.5%。相較於美國、日本等發達地區,中國消費者在保健品支出金額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東北證券的研究報告也顯示,目前我國保健品人均消費水平偏低,為發達國家的1/8-1/6。2018年,我國保健品人均消費金額是117元,而中國香港、日本、美國人均消費分別為767元、662元、924元。相比之下,美國保健品滲透率超過50%,而我國滲透率僅為20%左右。據該報告測算,隨著滲透率以及購買人群消費金額的提升,我國保健品人均消費至少還有4-6倍的提升空間。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收入水平的增加以及國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將會持續刺激居民釋放健康消費需求,醫療保健消費支出佔比有望大幅提升,凸顯出保健品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但與此同時保健品行業同質化競爭激烈,在消費人群的擴大化、細分化的趨勢下,企業需要通過加強品牌建設和精細化管理,提升產品及服務品質,更好適應市場變化。

頭部品牌企業「因禍得福」轉型升級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比較關注的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功能、產品資質、品牌,佔比分別為55.9%、47.1%、40.1%,價格因素排在第四位,佔比33.5%。目前市場上各類保健產品功能同質化較為嚴重,依靠功能強弱來選擇產品的難度較大,而品牌則更容易被消費者辨別並成為其購買決策的主要考量因素。

這一趨勢自2019年權健事件以來更為明顯。為維護品牌及行業形象,保健品企業紛紛開啟了「自律+轉型」自救模式。劉蕾蕾認為,權健風波雖然極大地影響了消費者對保健品行業的信任,但頭部品牌企業卻「因禍得福」。

一方面,行業信任缺失會促使消費者更加青睞合規經營的優質品牌企業,有助於品牌方提升用戶忠誠度;另一方面,行業洗牌提升市場集中度的同時,也為保健品企業帶來轉型升級的契機,頭部品牌優勢凸顯。

同時,中國保健品產業鏈上的渠道弱化,品牌崛起。隨著行業監管趨嚴,品牌方因資質壁壘更具稀缺性;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讓線上渠道加速擴張,擠佔了傳統渠道的份額;綜合比較,品牌商在產業鏈的價值趨於上升,而渠道商的價值呈現下降。為了獲取更多的價值分配,一些頭部品牌商開始自建渠道或與渠道商進行深度合作。

保健品頭部品牌集中於直銷企業,中國於2006年開放直銷牌照,截至2019年,中國保健品行業中頭部企業仍以直銷企業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居民消費習慣及消費特徵出現變遷,傳統直銷渠道具備的優勢被線上渠道削弱,頭部企業需加速產品及模式的創新變革,以鞏固自身優勢地位。

在國潮文化崛起的背景下,中國本土品牌,尤其是中草藥保健品品牌的市場地位得到認可,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也大幅提升。劉蕾蕾認為,過去海外保健品品牌因為產品及服務發展相對成熟,在中國市場表現出強勢的品牌力。近年來,本土中草藥保健品受益中醫養生文化的崛起呈現出較大潛力,食補文化的廣泛普及為中草藥保健品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但產品標準化問題將是市場發展的重大阻力。

艾媒諮詢研報指出,雖然國內保健品市場短期受到藥店渠道醫保卡禁刷、「百日行動」和跨境電商法正式實施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銀髮一族」和「年輕一代」將是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人群,而且在科技進步帶來的營銷手段及渠道升級加持下,保健品行業未來可期。

見習編輯:方鳳嬌 主編:陳巖鵬

相關焦點

  • 健康中國2030,保健食品行業或將迎來黃金時代
    隨著國務院頒布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逐步實施,大健康產業尤其保健食品行業在我國將迎來歷史上的黃金時期。在目前眾多行業和企業面臨結構調整、新常態、經濟新動能增長的情況下,2017年保健食品行業已經轉向良性發展。
  • 95後邊熬夜邊「嗑」保健品,千億規模市場颳起「超級旋風」?
    出品 | 創業最前線作者 | 田豔紅責編 | 馮羽曾經,「在保溫杯裡泡枸杞」的段子風靡一時;現如今,大把吃保健品才是年輕人「正經」養生生活的標配。隨著國民健康意識增強,保健品行業也開始崛起。尤其在疫情爆發後,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出現井噴,中國保健品行業或將迎來「黃金年代」。
  • 行業新命題,天維美(Nature Made)致力於行業電商數位化
    經歷了疫情之初的「暫停鍵」,國內各個行業已經紛紛走出了疫情帶來的低谷期,在春暖夏初時節迎來了強勁的復甦上揚和逆勢擴張。在這其中,國內健康產業發力明顯。在整個保健品行業線下渠道基本上停滯增長,直銷更是出現了下降的情況下,電商渠道仍然處於高速上漲的態勢。大健康時代下國內健康行業也面臨著將產品銷售與整個供應鏈全鏈條打通並進行數位化轉型的重要階段。
  • 中醫藥發展正迎來「黃金十年」 ——專訪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高級副...
    近年來,隨著經濟增長和國民健康意識的提高,醫療保健等消費支出迅速增長。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下,中醫藥因其有效的抗疫療效受到追捧。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高級副總裁、無限極全球行政總裁俞江林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中醫藥的發展將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黃金十年」。  記者:疫情下,人們對保健食品的態度發生哪些變化?
  • 2020年中國營養保健品市場趨勢與競爭格局分析 行業競爭格局較為...
    人均收入增長和老齡化驅動需求增長保健品是典型的消費品,居民收入水平,年齡結構和消費意識是行業需求驅動的核心因素。人均收入的增加是保健品行業最核心的需求驅動因素。另外一個驅動我國營養保健品需求增長的因素是人口老齡化,目前的市場來看老年人是保健品使用的首要人群。當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全國人口10%左右,人口老齡化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的比例將超過30%,屆時我國保健品行業規模將顯著擴大。
  • 「全球保健品一哥」GNC衰敗記,給企業上了一堂課
    保健品行業在國民認知裡,一直是高利潤的行業,也被國民視為家庭「常備藥」(雖然在國家市場監管層面屬於「食品」類)。但到底什麼原因讓百年品牌、全球保健品行業的一哥,在自己的商業版圖裡一步步走向窮途末路?唇齒相依的全球化時代,GNC的衰敗給中國的保健品行業帶來哪些警示?
  • 保健品行業的失敗、失信、失落和失足,源於何處?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改善,健康長壽成為每個人的根本需求,自然,保健品行業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求暴增,前景一片大好,可奇怪的是,保健品行業現在卻是,信任全無、被動挨打,苟延殘喘,這其中,不乏一些名聲赫赫,財大氣粗並在原先行業呼風喚雨的企業,可偏偏在保健品這行當裡遭遇了滑鐵盧
  • 權健的背後,還有多少虛假保健品騙財害命,禍害中國老人
    三株倒了,越來越多的保健品出現在市場當中。腦白金,黃金搭檔到一系列的保健品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關於腦白金的廣告標語,當年也洗腦了全國很多人。03低成本,高報酬保健品在中國這片土地開始萌芽消滅一波,另一波又開始。
  • 給寵物買保健品,究竟滿足了誰的需求?
    只不過,在這個外殼上貼有貓狗卡通圖案的醫藥箱內,只有一盒創口貼是嶽樺為自己準備的,其餘的,全是她「寶貝兒子們」的保健品。嶽樺的「兒子們」其實是一隻2歲的暹羅貓和一隻1歲的柯基犬。為了讓寵物們健康長大,嶽樺囤下了許多「必不可少」的寵物保健產品。但要知道,嶽樺可從未給自己,或者長輩買過任何保健品。在她眼裡,「那都是些智商稅」。
  • 世界最大保健品企業破產,中國保健品市場暗流湧動
    數年前,在全球健康營養品市場,中國買家對「洋」保健品的跨國收購,成為一時風潮。Swisse、自然之寶等全球知名營養補充劑品牌爭相「嫁」入中國,這些併購的交易額,甚至遠超當時哈股份注資GNC的19億。但僅僅數年,中國保健品市場已經歷翻雲覆雨的巨變。
  • A股上市公司收購美國抗衰老企業引爆資本市場,中國NMN保健品行業...
    中國已經成為NMN保健品最重要市場,中國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曲線布局,眾多海外NMN廠商背後都有中國企業背景;前言:2020年7月9日,A股上市公司金達威(002626.SZ)公布其在美國工廠生產的Doctor’s Best NMN抗衰老逆齡保健產品已經上市銷售。消息瞬間引發資本市場的熱捧,金達威股價一飛沖天,10天內出現8個漲停。
  • 將健康營養學滲透進日常生活 運鴻集團進一步強化功能化食品研發
    我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18年,在全球保健品市場中,美國和中國其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分別為718億美元和40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575億元),排名第一和第二名。
  • 智能晾曬行業井噴 ZICO智客順勢而為,脫穎而出
    【導讀】中國品牌網資訊報導:智能晾曬行業井噴,ZICO智客順勢而為,脫穎而出!從艾瑞和網易聯合發布的《智領新時代—陽臺革命》白皮書可見,大部分消費者對現有的家庭晾曬場景均產生了許多的改造意願和消費需求,為智能晾衣機的迅速增長提供了發展空間。
  • 引領行業持續創新蒙牛新鮮酸奶助力國民健康升級
    呵護國人腸道健康滿足市場增長需求疫情下,消費者對於免疫力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營養學層面,營養健康合理的飲食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助力全民營養健康升級。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當前,不同品質的益生菌酸奶市場份額穩定增長,高端與中低端益生菌產品共佔整個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益生菌發酵乳作為一種大健康食品,將成為未來發酵乳市場中的機會點。蒙牛低溫事業部產品研發中心總經理孫健博士則進一步表示,隨著酸奶市場在中國持續高速增長,發酵乳行業迎來了新機遇。
  • 2020年中國保健品對外貿易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華東地區...
    2009-2019年我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年均複合增速為9.5%,2019年我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逼近4000億元大關。在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之下,我國營養保健食品的進出口貿易依然保持穩定增長勢頭。
  • 保健品市場,有人靠它「翻身」,有人靠它成首富,創造世界級名企
    在市場上,保健品的市場規模是越來越大。但是仔細看來,並沒有哪一個指定的產品,能夠一直「火」下去。無論是權健,還是無極限,都變得「臭名昭著」。但是即便如此,保健市場行業依舊不缺入行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於保健品的需求,也慢慢被釋放出來。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2018年的時候,我國的大健康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4萬億元。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特醫食品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中資...
    當目標人群無法進食普通膳食或無法用日常膳食滿足其營養需求時,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可以作為一種營養補充途徑,對其治療、康復及機體功能維持等方面起著重要的營養支持作用。此類食品不是藥品,不能替代藥物的治療作用,產品也不得聲稱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功能。在20世紀80年代末,市場上對於特醫食品的臨床需求已經出現,但中國的醫療體系與美國、歐盟等成熟市場相比還未完善。
  • 步長進軍大健康 攜手澳大利亞女性保健品專家Aussia Pharma全面...
    2020年11月6日,步長製藥與澳大利亞女性保健品專家Aussia Pharma澳舒亞獨家代理籤約儀式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圓滿舉行。  步長製藥是一家集醫藥研究、生產、銷售等為一體的中國製藥龍頭企業。Aussia Pharma澳舒亞是產品暢銷多國的澳洲保健品公司。
  • CBNData聯合阿里健康發布《健康趨勢白皮書》:解析線上5大最熱領域
    在國民生活中,健康始終是最受重視的,遠高於其他方面的渴求。隨著我國國民對健康的訴求持續增長以及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加上《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關於健康的政策不斷出臺,健康在國民生活中所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從而進一步推進了中國整體醫療健康產品市場快速發展。
  • 疫情下全球保健品行業冰火兩重天 中國市場回暖成洋品牌救命稻草?
    在保健品進出口行業工作了7年的Olivia對GNC品牌非常熟悉,她告訴記者,目前GNC在美國進行優惠屬於常規促銷,「本身這個產品價格定位就很低,然後賣得也很便宜。」Olivia將GNC申請破產保護新聞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並配上了一個「掩面哭笑不得」的emoji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