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全球保健品行業冰火兩重天 中國市場回暖成洋品牌救命稻草?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滑昂 金喆 每經編輯:陳俊傑

一早在7點20分醒來,28歲的武漢白領小米發了一條文案只有三個字的朋友圈「好朋友」,配圖是一瓶某品牌的褪黑素。

睡眠質量差困擾小米多年,加上疫情期間一直在高強度工作,現在每周的工作日裡,小米會選擇在三個晚上服用褪黑素助眠。此外,他還在最近嘗試服用維生素C泡騰片提高抵抗力以預防新冠肺炎。

武漢某連鎖藥店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增強免疫力為功能的保健品近期銷量「相對比平時好」。而根據國內保健品公司湯臣倍健(300146,SZ)披露,儘管肺炎疫情對公司一季度經營造成負面影響,但隨著二季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預計2020年半年度業績較去年同期依然能夠增長。

但放眼海外市場,持續地新冠疫情讓部分洋保健品的日子變得艱難。美國最大的保健品品牌GNC(健安喜)此前宣布,公司計劃關閉7300家門店中的1200家,並向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澳洲品牌Blackmores(澳佳寶)則在今年2月致股東的公開信中下調了全年利潤預期。

中國市場會成為洋保健品的救命稻草嗎?

GNC遇至暗時刻

端午節前,大洋彼岸一則商業新聞驚動了國內資本市場。

由哈藥股份(600664,SH)在2018年斥資近3億美元投資,獲得40.1%股權的美國最大保健品企業GNC,將根據當地破產法第11章規定申請破產重整,並計劃關閉800到1200家門店。GNC稱此舉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而哈藥股份則面臨著投資失利的巨額資金損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GNC美國官網注意到,目前該品牌正在進行一系列打折及買一送一優惠。「GNC在美國算是一個比較大眾化的品牌,常年會使用一些促銷手段,包括他們的門店也經常會有。」在保健品進出口行業工作了7年的Olivia對GNC品牌非常熟悉,她告訴記者,目前GNC在美國進行優惠屬於常規促銷,「本身這個產品價格定位就很低,然後賣得也很便宜。」

Olivia將GNC申請破產保護新聞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並配上了一個「掩面哭笑不得」的emoji表情。在她看來,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席捲全球,但與國內消費者相比,歐美消費者對於保健品尤其是膳食補充劑大類還是存在剛需的。「有這麼一個邏輯,當去菜市場買蔬菜不方便的時候就可能會去買維生素,不僅便宜放的時間還長,很多消費者都會囤貨」。

公開資料顯示,GNC成立於1935年,2011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實際上,在哈藥股份注資前的2016年和2017年,GNC已經連續兩年因商譽減值出現淨利潤虧損。2018年GNC扭虧為盈,淨利潤達到6980萬美元。但根據公司最新業績報告,2019年GNC實現營收20.68億美元,較上年度下降12.1%,虧損3510萬美元。

此外,GNC在美國和加拿大門店數量也從2018年的3206家下降到2019年的2902家。而哈藥股份工作人員提供的一份書面材料顯示,GNC今年一季度的經營情況仍在持續惡化。

截至2020年4月18日,GNC美國由於疫情累計關店1171家;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6%,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同比下降54%。

與此同時,GNC還面臨著更為嚴峻的高額債務問題,截至2020年4月30日,GNC共有各類借款8.44億美元,約有5.7億美元的債務將在未來一年內到期,包括2020年8月到期的1.59億美元可轉換票據和2021年3月到期的4.11億美元定期貸款。

2020年6月,北京一家銷售Swisse產品的門店推出促銷活動 每經記者 滑昂 攝

海外保健品市場遇冷

被新冠疫情重創的GNC並非行業內唯一的失意者。事實上,眾多海外品牌保健品企業今年都面臨著巨大困境。

成立於1932年的Blackmores,是澳大利亞保健品龍頭企業之一。公司在2019財年的收入為6.1億澳元,實現稅後淨利潤(NPAT)5300萬澳元。但在今年2月,公司將2020財年稅後淨利潤(NPAT)預期調整為1700萬澳元至2100萬澳元。在相關的公告中,Blackmores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供應鏈造成了嚴重影響,使得由新冠疫情引起的澳洲及亞洲消費者對於免疫類產品增加的需求,沒能被轉化為銷售。

在澳大利亞工作的小馬,之前一直利用工作間隙兼職做代購。Blackmores、Swisse兩個品牌堪稱「澳大利亞特產」的保健品是她經常發回國內的產品。

小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在澳大利亞的超市中,一般都會有專門銷售保健品的區域。「但最主要的(採購渠道)是一家連鎖藥房,裡邊可以買到各種品牌保健品的所有品類。」上述兩個渠道就是她採購商品的主要場所。

談及疫情對澳大利亞保健品市場的影響,小馬表示,「實體店銷售會受到影響,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不讓出門。澳大利亞人幾乎不網購,基本上需要什麼都是自己開車去買。」Olivia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北美消費者採購保健品往往同樣依賴於線下實體店面,「這種(GNC連鎖)店鋪挺常見的,還包括他們的藥房」。

但據小馬觀察,此番疫情中澳大利亞民眾如果有出門的機會,更熱衷搶購的是超市中的肉類、蔬菜及衛生紙,對於保健品的熱情並不高。

小馬告訴記者,她已經較長時間沒有再接單了,除了變動城市的原因,澳大利亞與國內物流因疫情原因,效率大大降低。加上近年來像Blackmores、Swisse等品牌紛紛採用跨境電商模式在國內進行經營,傳統意義上代購的價格優勢也不復存在。

去年從紐西蘭回國的王帥,一直依託自己原有的代購關係網繼續從事代購業務。但今年的新冠疫情,讓他的生意也受到了巨大衝擊,「物流變慢和海關清關時間拉長,有顧客等自己的產品等了近三個月,6月起物流才剛開始逐漸恢復」。

中國市場成救命稻草?

國內新冠疫情在今年二季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國內保健品市場隨之迅速回暖。以國內保健品企業湯臣倍健為例,公司在6月29日披露的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中表示,儘管肺炎疫情對公司一季度經營造成負面影響,但隨著二季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預計2020年半年度業績較去年同期依然能夠增長。

湯臣倍健方面還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在今年618期間「湯臣倍健」品牌全網成交額同比增長超50%,「健力多」品牌全網成交額同比增長近50%。

另一個交出好成績的品牌是Swisse,H&H國際控股(01112,HK)分別在2015年和2018年,斥資13.86億澳元與3.11億澳元,分兩次完成了對Swisse公司的100%控制。在收購Swisse前,H&H國際控股(當時公司全稱為合生元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最為消費者熟知的產品為合生元品牌奶粉。H&H國際控股方面向記者介紹,疫情期間Swisse的免疫力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實現了同比32.3%的高增長。

信達證券今年1月發布的一份保健品行業研報認為,中國保健品市場滲透空間巨大,與美國2017年76%的保健品滲透率相比,中國市場在2018年的這一數據僅為20%。

Swisse算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保健品品牌之一,而據H&H國際控股方面向記者透露,Swisse中國市場貢獻佔集團成人營養及護理用品業務單元(ANC)的51.5%,中國市場成為ANC第一大貢獻市場。

另據Blackmores公告,公司2019財年在中國市場實現收入1.22億澳元,佔當年公司總營收20%。另有來自紐西蘭的保健品公司Comvita(康維他)在2019年6月將此前在中國的合資公司股權回購,發力中國市場,並在年報中表示中國消費者是公司最大的客戶群。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隨著國內的疫情形勢好轉,中國市場會變成各個品牌的「糧倉」。「很多(保健品)品牌第二季度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已經是超出他們的預期了。未來三四季度加大國內市場的力度,應該來說也是很多品牌去平衡全球業績的一個重要的途徑」。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海外保健品品牌,包括由中國企業投資的GNC和Swisse,均大力依託跨境電商的方式進行銷售。而此前,像小馬和王帥這樣的海外代購所帶來的購買力也不容小覷。但受2019年1月起實施的《電商法》影響,代購生存空間進一步萎縮,部分海外保健品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直接受到了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注意到,以GNC品牌為例,售賣有保健食品「藍帽子」標的「GNC健安喜旗艦店」和售賣英文版包裝產品的「GNC健安喜官方海外旗艦店」同時存在。前者僅銷售褪黑素、氨糖軟骨素、維生素B等11種產品,擁有11.5萬粉絲關注。後者則銷售136種產品,店鋪擁有粉絲50.9萬。

信達證券食品飲料分析團隊指出,沒有獲批「藍帽子」的海外保健品企業通過跨境電商銷售,也並非不正規。朱丹蓬則認為,沒有拿到「藍帽子」對海外保健品在國內的渠道布局影響很大。「產品陸續拿到『藍帽子』後,就能進入藥店、專業商超以及母嬰店銷售,才會變成全渠道銷售,提升銷量」。

(文中Olivia、小米、小馬、王帥均為化名)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彪馬全球八成門店關閉 中國市場成「救命稻草」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德國運動品牌彪馬的業績被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據悉,彪馬今年一季度八成門店關閉,淨利潤大跌62%,而第二季度業績預期將比第一季度更糟糕。在疫情中,阿迪達斯、耐克等運動品牌巨頭都遭遇危機,目前正在瘋狂打折自救,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形勢趨穩,中國市場將成為國外運動品牌的「救命稻草」。資料圖 中國商網 賈欣然/攝彪馬今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以中國遊客為主要推動力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等亞太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大幅下降12%。
  • 中國成奢侈品的「救命稻草」
    我國在疫情下率先實現經濟復甦,多家奢侈品巨頭都盼著在中國市場實現業績增長。受益於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1-6月,亞洲市場在LVMH集團(LV、迪奧母公司)的營收佔比首次超37%,創下歷史新高。
  • 中國市場成救命稻草?
    中國市場成救命稻草?)疫情下,美國餐飲行業也經歷了「災難性」的打擊,不少餐廳被迫關閉門店或者永久停業。美國全國餐館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餐飲業是疫情中「受災」較為嚴重的行業之一,預計今年全美將損失2400億美元。其中,陷入困境的的美企中不乏大牌,例如星巴克。
  • 國慶檔成2020電影市場「救命稻草」
    即便在市場正常的情況下,大多數影片都只是院線一日遊,對影院票房的拉升實在有限,何況是在疫情尚未完全消退的現在。國慶檔成2020電影市場「救命稻草」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院線市場錯過了春節檔、錯過了五一檔,暑期檔情況正好處於影院陸續復工的過渡期,情況也不容樂觀。
  • 有人超100%增長,有人或將被ST,影視圈的冰火兩重天
    劇集:盈利、虧損,冰火兩重天芒果超媒、華策影視、完美世界:低成本製作、亮眼劇目、其他業務,實現業績增長在今年的影視圈隊伍中,芒果超媒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影視寒冬加上疫情的到來,虧損已經成為各大平臺和影視公司的常態,而芒果超媒一個個亮眼的財報數字,不僅造熱了它彎道超車的言論,也讓資本市場一度看好其背後的芒果模式。
  • 保健品行業釋放回暖信號 湯臣倍健前三季營收淨利雙增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保健品行業釋放回暖信號:湯臣倍健前三季營收淨利雙增 加速線上布局顯成效 作為保健品行業「一哥」,的經營業績在新冠疫情後逐步恢復,映射了保健品行業的回暖跡象。湯臣倍健還表示,在此基礎上,公司繼續加碼電商,增資廣州麥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通線上全鏈,以期與線下形成協同效應。根據《華夏時報》記者查詢的湯臣倍健2019年經營數據,湯臣倍健線下銷售佔比近八成,線上渠道只約佔二成。當前,湯臣倍健旗下產品覆蓋基礎維生素與礦物質、蛋白粉、骨骼健康、益生菌等多個領域。
  • 三星5G機皇冰火兩重天:在全球銷量僅次蘋果,在中國卻賣不動
    日前,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列出全球最暢銷的5G手機TOP 10。排行榜顯示,三星5G機皇——Note20 Ultra在全球銷量僅次蘋果,以4%的銷量佔比排名第三。不過,尷尬的是,三星5G機皇在全球市場備受青睞,但在中國市場卻幾乎賣不動,處境可謂是「冰火兩重天」。自8月份上市至今,三星Note20 Ultra在京東平臺的累計評價為1.7萬+,而同期上市的國產旗艦小米10至尊版,累計評價已有15萬+。
  • 餐飲業冰火兩重天,混局中誰才是優勝者?
    餐飲是商業社會的神經末梢,670 萬家餐館的起伏分化是中國消費走向的「細胞級鏡像」。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行業大考中,餐飲行業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一邊是收縮:九毛九集團宣布關閉在北京、天津、武漢市場的22家品牌餐廳;雕爺牛腩、熱辣壹號、張輝映小火鍋等網紅餐廳接連出現關店消息。
  • 世界最大保健品企業破產,中國保健品市場暗流湧動
    數年前,在全球健康營養品市場,中國買家對「洋」保健品的跨國收購,成為一時風潮。Swisse、自然之寶等全球知名營養補充劑品牌爭相「嫁」入中國,這些併購的交易額,甚至遠超當時哈股份注資GNC的19億。但僅僅數年,中國保健品市場已經歷翻雲覆雨的巨變。
  • 全國網吧開機量萎縮五成 承接電競賽事成了救命稻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全國網吧開機量萎縮五成,承接電競賽事成了救命稻草上半年網吧開機量驟減五成。受上半年國內疫情影響,宅在家玩遊戲讓遊戲廠商業績飆升,荷包充盈,但網吧老闆卻哭了。12月16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正在廣州舉行的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分論壇上獲悉,今年上半年國內的上網服務場所數量下降到了10.2萬家,終端下降到968萬臺,較去年大幅度下降。
  • 迪士尼英語黯然退場,洋品牌為什麼做不好中國市場?
    對於退出的原因,迪士尼英語在公開信中指出,「更多消費者傾向於在線學習體驗,而全球疫情更是加劇了這一趨勢,家長對恢復面對面的課外學習課程存在諸多顧慮。」 華特迪士尼公司亞太區消費品、遊戲和出版執行副總裁馬豪世指出,「迪士尼英語確保會為每一位學員退還剩餘的學費,照顧每一位受影響的員工」。
  • 疫情下,流媒體成為三大唱片公司的「救命稻草」
    根據分析平臺Midia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錄製音樂產業實現連續第五年增長,共增長11.4%,達到215億美元,與2018年相比增長22億美元。其中,流媒體收入達到119億美元,同比增長24%,佔總收入的56%,成全球音樂產業的主要增長動力。
  • 《唐人街探案3》有望衝擊50億票房,萬達電影成救命稻草
    原因很簡單,現在的萬達電影虧損嚴重,擁有粉絲最多的唐探系列成了萬達電影的救命稻草。大家都知道萬達這些年因為業務轉型,開始淡出房地產行業,逐步向文娛產業轉型。而一直對電影行業有著夢想的王健林十分鐘愛電影行業,於是萬達電影成了萬達業務的核心之一。萬達首先收購了美國傳奇影業,後來收購了AMC全球院線。從這兩步可以看出,萬達在電影方面從製作到放映都沒有耽誤,可謂下了一首妙棋。按說如果一切照著萬達的劇本發展,未來萬達電影有望成為中國的迪士尼。但一場疫情打破了萬達的規劃。
  • 中國成跨國巨頭救命稻草?
    2020年,受新冠的影響,全球經濟都呈明顯的低迷狀態,越來越多的產業都走向破產。在這其中,以美國最為嚴重。作為世界經濟中心的美國,由於在前期乃至當下沒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住疫情的擴散,同時加上本就積累已久的經濟弊端,2020年終於爆發出來。
  • 【碣石網評】同是老手藝,冰火兩重天
    【碣石網評】同是老手藝,冰火兩重天 2020-12-17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身房的冰火兩重天
    3月初,北京的天氣逐漸回暖,健身教練林銘還待在河北老家,想念著以前天天擼鐵的日子。他上班的愛樂舞健身會所仍未恢復營業,他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可以結束,只能在家默默等待。而同樣做健身教練的阿濤,雖然他所在的MODE-L精品健身望京店暫時也無法正常營業,可他已經忙了一個月了。
  • 迪士尼英語停業,教育機構面臨「冰火兩重天」
    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迪士尼可謂在電影、文旅、商業零售等各方面發展,還為中國市場專門打造了迪士尼英語這一教育業務。然而,如今這一教育業務即將停止。第一財經記者多方採訪了解到,目前不少教育機構都面臨挑戰,線上和線下的教育機構存在「冰火兩重天」的格局,業內人士認為,教育機構正面臨變革,如何做好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是業者需要考慮的。
  • 中國新冠疫苗成救命稻草!拉美多國幡然頓悟,歐美根本靠不住
    北京科興中維生物公司研發的「克爾來福」已經在巴西投入生產,這條生產線的建立,不僅吸引了巴西多州目光,更讓不少拉美國家開始將目光鎖定中國疫苗,希望能夠通過購買中國疫苗幫助自己的國家擺脫新冠疫情。
  • 保健品市場首次下滑!TOP20品牌攬下76億,2個新上榜,6個銷售暴跌……
    米內網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保健品總規模僅為201億元,近四年來增速首次為負值。業內人士預計,上述政策將在較長時期內對保健品行業產生持續的影響,如何破局成為相關企業需要迫切思考的問題。
  • 2020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疫情後膳食補充劑...
    2020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疫情後膳食補充劑類市場需求大增  2020-04-23 15:40:31